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有一句名言:“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在传统礼制中,干脆把它确立为一条行为规范:“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对此,历来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虚伪,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仁道。
平心而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虚伪论”符合常人的观感:既然不忍杀生,就不要吃肉。又要满足口腹之欲,又不忍看到动物死亡的痛苦,远离杀生现场而使自己吃得心安理得,这不是虚伪是什么?“仁道论”符合孟子的原意:人人都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的发端。看到杀生的残忍而进食,会泯灭人的不忍之心,所以要远离杀生现场。正因为各说各的理,所以都无法说服对方。
撇开观点的对立,从经验事实角度来看,“君子远庖厨”是常态。古代所说的“庖厨”不同于当今把食料加工为饭菜的厨房,而是包括把“血气之类”加工为食料的屠场在内,“庖丁”即屠夫。弄清这一点,有助于辩论背景的界定。在古代,不但“君子”不亲临屠宰现场,即便是庖丁,食肉时多数也要“远庖厨”。“君子远庖厨”的争议,不是事实的争议,而是观点的争议。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在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中都大有市场,往往涉及到同情和无情、虚假和真实、道和术的关系等问题,所以值得说说。
孟子之所以要强调“君子远庖厨”,是借此说明人具有同情心理。仁的根基,全建立在同情心之上,人之同情发端于恻隐,扩展为仁爱。而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万物之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之道是排除情感的,所以远离庖厨是虚伪。可见,主张“君子远庖厨”的孟子,本质是要用同情心建立社会规则;而以“万物为刍狗”的老子,本质是要仿照自然的无情来建立人类规则。由此可见,同是“君子远庖厨”,“仁道论”和“虚伪论”,不过是出自同情和出自无情的两种判断而已。
管理需要同情,还是需要无情?这是一个公说婆说都有理的问题。一般来说,在确立某种规则之时是要排斥情感左右的,否则就无法做到不偏不倚。历史上除了道家的“道法自然”要排除情感外,法家更以赤裸裸的利害计算来排除社会行为中的情感。他们之所以会持无情取向,与他们的法则偏好不无关系。但是,管理的对象是人,当无情地以铁石心肠待人时,会使人的情感受到极大挫伤。而儒家着眼的重点在社会行为方面,所以会把同情放在首位,乃至以移情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扩展同情心。没有同情心,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也可以成为一位把牛看作部件的庖丁,但很难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由此可见,“君子远庖厨”对于养育管理者的不忍人之心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问题是,管理活动又离不开规则的制定。如果在制定规则时被情感左右,那就很难有公正。罗尔斯讲正义,首先要以“无知之幕”作为推理前提,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不过,这只对制定面向所有人的抽象规则有用。而且这种无情并非冷血,否则,就有可能失去人道。“君子远庖厨”之所以能够成为礼制规范,是因为它要面对的是“人—兽”关系,而不是“人—人”关系,“远庖厨”是要避开动物死亡的血腥和痛苦引发的人类的相似感受,而不是给动物施以与人同等的关爱。批评其虚伪的,在逻辑上所主张的是“兽道”而非“人道”。要根除这种虚伪,除非不杀生。所以,制定管理规则时的无情,并非完全无情,仅指摆脱指向具体对象之情,人之常情不可缺少。现实中某些管理规则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少了人之常情。从这一意义看,“君子远庖厨”对于保持内心的那点柔弱,不无积极意义。
关于“君子远庖厨”的虚伪,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如果取“伪”的本意来看,一切人为均是“伪”,荀子就是这样认识的。所以,“伪”不是问题,“虚”才是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伪”一辈子,那就是圣人。人的行为,只有小部分受意识支配,大部分则受潜意识支配。只有心口不一,才会有虚伪,即潜意识和显意识相悖。“君子远庖厨”恰恰是要在潜意识层次保持人的不忍之心,使人看见屠戮就吃不下饭,养成远离血腥的无意识。所以,它培养的是“实伪”而不是“虚伪”。西方的案件审理在选择陪审团时,屠夫之类的职业背景是首先要被排除的,目的就在于保证陪审员具备同情心。一味批判其虚伪,有可能抛弃的是“实伪”。
历史上为“君子远庖厨”辩解的儒者,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不忍之心为“道”,而远离庖厨为“术”。某种行为不好但却必须实施的时候,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正是这种权衡,使人类逐渐克服陋习。古代营养的缺乏导致人类不得不杀生,所以“君子远庖厨”;而当食物不断增加时,人类就会减少杀生的种类和数量。由“君子远庖厨”走向动物保护主义,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利害计算,而且是道义上不忍之心的效应。嘲讽“君子远庖厨”的虚伪,消灭不忍之心,在“杀生”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有可能催生出专门制造自己也不吃的有毒食品作坊。反过来,当“拯救狗狗”成为一种表演而不是真心给墙角的流浪狗喂一点食物的时候,那才是真的虚伪。
平心而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虚伪论”符合常人的观感:既然不忍杀生,就不要吃肉。又要满足口腹之欲,又不忍看到动物死亡的痛苦,远离杀生现场而使自己吃得心安理得,这不是虚伪是什么?“仁道论”符合孟子的原意:人人都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的发端。看到杀生的残忍而进食,会泯灭人的不忍之心,所以要远离杀生现场。正因为各说各的理,所以都无法说服对方。
撇开观点的对立,从经验事实角度来看,“君子远庖厨”是常态。古代所说的“庖厨”不同于当今把食料加工为饭菜的厨房,而是包括把“血气之类”加工为食料的屠场在内,“庖丁”即屠夫。弄清这一点,有助于辩论背景的界定。在古代,不但“君子”不亲临屠宰现场,即便是庖丁,食肉时多数也要“远庖厨”。“君子远庖厨”的争议,不是事实的争议,而是观点的争议。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在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中都大有市场,往往涉及到同情和无情、虚假和真实、道和术的关系等问题,所以值得说说。
孟子之所以要强调“君子远庖厨”,是借此说明人具有同情心理。仁的根基,全建立在同情心之上,人之同情发端于恻隐,扩展为仁爱。而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万物之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然之道是排除情感的,所以远离庖厨是虚伪。可见,主张“君子远庖厨”的孟子,本质是要用同情心建立社会规则;而以“万物为刍狗”的老子,本质是要仿照自然的无情来建立人类规则。由此可见,同是“君子远庖厨”,“仁道论”和“虚伪论”,不过是出自同情和出自无情的两种判断而已。
管理需要同情,还是需要无情?这是一个公说婆说都有理的问题。一般来说,在确立某种规则之时是要排斥情感左右的,否则就无法做到不偏不倚。历史上除了道家的“道法自然”要排除情感外,法家更以赤裸裸的利害计算来排除社会行为中的情感。他们之所以会持无情取向,与他们的法则偏好不无关系。但是,管理的对象是人,当无情地以铁石心肠待人时,会使人的情感受到极大挫伤。而儒家着眼的重点在社会行为方面,所以会把同情放在首位,乃至以移情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扩展同情心。没有同情心,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也可以成为一位把牛看作部件的庖丁,但很难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由此可见,“君子远庖厨”对于养育管理者的不忍人之心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问题是,管理活动又离不开规则的制定。如果在制定规则时被情感左右,那就很难有公正。罗尔斯讲正义,首先要以“无知之幕”作为推理前提,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不过,这只对制定面向所有人的抽象规则有用。而且这种无情并非冷血,否则,就有可能失去人道。“君子远庖厨”之所以能够成为礼制规范,是因为它要面对的是“人—兽”关系,而不是“人—人”关系,“远庖厨”是要避开动物死亡的血腥和痛苦引发的人类的相似感受,而不是给动物施以与人同等的关爱。批评其虚伪的,在逻辑上所主张的是“兽道”而非“人道”。要根除这种虚伪,除非不杀生。所以,制定管理规则时的无情,并非完全无情,仅指摆脱指向具体对象之情,人之常情不可缺少。现实中某些管理规则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少了人之常情。从这一意义看,“君子远庖厨”对于保持内心的那点柔弱,不无积极意义。
关于“君子远庖厨”的虚伪,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如果取“伪”的本意来看,一切人为均是“伪”,荀子就是这样认识的。所以,“伪”不是问题,“虚”才是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伪”一辈子,那就是圣人。人的行为,只有小部分受意识支配,大部分则受潜意识支配。只有心口不一,才会有虚伪,即潜意识和显意识相悖。“君子远庖厨”恰恰是要在潜意识层次保持人的不忍之心,使人看见屠戮就吃不下饭,养成远离血腥的无意识。所以,它培养的是“实伪”而不是“虚伪”。西方的案件审理在选择陪审团时,屠夫之类的职业背景是首先要被排除的,目的就在于保证陪审员具备同情心。一味批判其虚伪,有可能抛弃的是“实伪”。
历史上为“君子远庖厨”辩解的儒者,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不忍之心为“道”,而远离庖厨为“术”。某种行为不好但却必须实施的时候,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正是这种权衡,使人类逐渐克服陋习。古代营养的缺乏导致人类不得不杀生,所以“君子远庖厨”;而当食物不断增加时,人类就会减少杀生的种类和数量。由“君子远庖厨”走向动物保护主义,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利害计算,而且是道义上不忍之心的效应。嘲讽“君子远庖厨”的虚伪,消灭不忍之心,在“杀生”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有可能催生出专门制造自己也不吃的有毒食品作坊。反过来,当“拯救狗狗”成为一种表演而不是真心给墙角的流浪狗喂一点食物的时候,那才是真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