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学习动力; 学习习惯
在新形式下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结合游戏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对课程学习有着自己的一套认识,很多初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游戏课,可有可无。一到上机课就是先找游戏、玩游戏。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且变为主动地学习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既然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鼠标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鼠标有几中操作方式,学生会想当然觉得太容易而不愿意学,强迫其学习更会适得其反。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游戏引入方法,先让学生玩扫雷,比赛谁的挖雷时间用得最少或者跟老师比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熟练掌握鼠标的用法才能顺利找到雷区并在雷区作好记号。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鼠标操作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总之,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运用科学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形象讲授教学法。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实例,形象比喻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官系统(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这样一讲,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以说形象比喻法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大量使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拓展思路。通过展示案例--分析案例--制作案例--综合应用的过程,在完成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在展示各种案例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分析案例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合作和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时,可以利用精美的电子报刊为案例,边分析边制作,以便发现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
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上机操作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亲手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拓宽学生解决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综合应用word软件制作个人名片,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所学知识,制作出精美的图文混排的名片来介绍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达到了灵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4.归纳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总结经验,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上机操作后都要总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新的体会和发现。在实践中的归纳、升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word和excel中对表格的对齐方式、公式计算、标题行重复等操作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操作方法却不同,要在学习之后不断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才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5.一题多解,求解多样法。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提高这种要求。例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Backspace键,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也可以用相对路径;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和算法。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质内容;若演示,必有分析,另给习题和要求。
6.竞赛激趣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够熟练的掌握软件的各种操作,适时举行一些应用软件的竞赛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文字编辑比赛、电脑美术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甚至举行一些电脑小游戏的过关比赛,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增长了科学知识,激活了思维。
三、进行适当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适当的考核,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考核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申请参加微机兴趣小组。这样既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不断去学习。在学习期间,进行几次理论测试和上机模拟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得到肯定和承认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应该考虑到,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总要学习最新的技术或软件。讲课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讲解某种具体的技术或软件,来教会学生这一类技术或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使用方法、技巧,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在以后学习新技术、新软件时,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生迁移。如在讲完Word2003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如WPS,比较这些软件与Word2003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做到能够操作这些软件,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四、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自觉地依法地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可以先从小事上教育、培养学生,如机房是公用的,教育在学生上机时,不要随便删除他人的文件;在上机时不得吃零食、随意走动,在机房中不要随意丢垃圾;网上发布言论时要注意文明用语;要让他们懂得给微机加密码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在上网时,不要浏览黄色网页;认识病毒的危害性,对病毒提高警惕等等。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教好这门课,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去研究,在教学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4-2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学习动力; 学习习惯
在新形式下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结合游戏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对课程学习有着自己的一套认识,很多初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游戏课,可有可无。一到上机课就是先找游戏、玩游戏。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且变为主动地学习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既然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鼠标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鼠标有几中操作方式,学生会想当然觉得太容易而不愿意学,强迫其学习更会适得其反。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游戏引入方法,先让学生玩扫雷,比赛谁的挖雷时间用得最少或者跟老师比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熟练掌握鼠标的用法才能顺利找到雷区并在雷区作好记号。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鼠标操作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总之,学习兴趣的培养,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运用科学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形象讲授教学法。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实例,形象比喻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官系统(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这样一讲,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以说形象比喻法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大量使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拓展思路。通过展示案例--分析案例--制作案例--综合应用的过程,在完成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在展示各种案例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分析案例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合作和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时,可以利用精美的电子报刊为案例,边分析边制作,以便发现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
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上机操作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亲手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拓宽学生解决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综合应用word软件制作个人名片,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所学知识,制作出精美的图文混排的名片来介绍自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达到了灵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4.归纳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总结经验,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上机操作后都要总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新的体会和发现。在实践中的归纳、升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word和excel中对表格的对齐方式、公式计算、标题行重复等操作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操作方法却不同,要在学习之后不断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才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5.一题多解,求解多样法。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提高这种要求。例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Backspace键,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也可以用相对路径;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和算法。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质内容;若演示,必有分析,另给习题和要求。
6.竞赛激趣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够熟练的掌握软件的各种操作,适时举行一些应用软件的竞赛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文字编辑比赛、电脑美术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甚至举行一些电脑小游戏的过关比赛,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增长了科学知识,激活了思维。
三、进行适当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适当的考核,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考核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申请参加微机兴趣小组。这样既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不断去学习。在学习期间,进行几次理论测试和上机模拟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得到肯定和承认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应该考虑到,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总要学习最新的技术或软件。讲课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讲解某种具体的技术或软件,来教会学生这一类技术或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使用方法、技巧,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在以后学习新技术、新软件时,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生迁移。如在讲完Word2003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如WPS,比较这些软件与Word2003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做到能够操作这些软件,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四、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自觉地依法地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可以先从小事上教育、培养学生,如机房是公用的,教育在学生上机时,不要随便删除他人的文件;在上机时不得吃零食、随意走动,在机房中不要随意丢垃圾;网上发布言论时要注意文明用语;要让他们懂得给微机加密码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在上网时,不要浏览黄色网页;认识病毒的危害性,对病毒提高警惕等等。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教好这门课,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去研究,在教学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