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治病,不能只靠医生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妈妈可以胜过好老师,也可以胜过好医生。
  周末,有机会与一位来自台湾的妈妈一起聊天。这位妈妈姓邱,今年57岁,30年前,她刚3岁的儿子被诊断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症,大约10-30%的3~13岁的儿童会出现这种病症。这种病症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有一些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丢三落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沓、调皮冲动;有一些表现为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还有一些则表现为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者暴饮暴食等等。
  邱妈妈这一生,只能有这一个儿子,她的子宫在分娩时由于粘连切除了。“我要尽一切能力来治疗孩子的不协调症,让他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邱妈妈默默地下了决心。她带孩子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以后,便毅然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为孩子进行各方面的调理。
  这位有着无限爱心又有着无比智慧的妈妈,说服了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去周游世界。她在不同的地方学习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各种方法,同时也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适应能力。在为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她还不时地帮助一些患有这种病症的孩子和妈妈。
  十多年过去了,在邱妈妈的努力下,孩子的症状一天天好转,并且丝毫没有困难地学习了四种语言,成为了一个健康并且优秀的青年。后来,他去美国杜克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业。现在他是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特聘律师。
  “为孩子治病,不能只靠医生呢!有很多事情医生帮不了你。” 邱妈妈感慨地说。
  在我陪伴孩子的成长中,对“有病不能只靠医生”也有很深的认识。我孩子刚出生时住了几天院,那几天孩子放在无菌箱里,我只能隔着门看他,不知道医生和护士给他用了一些药。只是出院的时候,我看到医生开的药里面竟然有一种叫“鲁米那”的安眠药。医生应该只是为了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减少啼哭、多睡觉才让他服用安眠药的。这以后几乎是孩子每一次去医院,我回来以后都要根据孩子的症状再查对医生的诊断和开的药物。那些可以不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物,我都会换下它们。比如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药,我就用六合姜汤来代替;止咳糖浆等抑制咳嗽的药,我就煮一些小中药来替换它们。有一次,孩子因为不时地挤眼、摇头,一位医生便诊断他是多动症,要我们住院治疗。我当时就知道孩子肯定不是多动症,因为他看电视、看书入迷的时候,两三个小时都全神贯注的,喊都喊不动,他怎么能是多动症呢?我否定了医生的诊断,带孩子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这家医院的一位年青的医生开了两种治疗眼睛的药,一个星期后,孩子的症状就完全好了。事后我非常庆幸没有让孩子住院按多动症去进行一系列的药物治疗。
  可以理解,医生看病和用药一般都是针对众多孩子的普遍症状的,他们很难做到给予每一个孩子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还有些医生会由于忙乱,没有完全了解病症的起因、询问过敏史和一些特殊的表现,就草草地作出了诊断,这时候家长就更要留意了。曾经有一家医院为一个孩子做肾脏手术,竟然没有切去左边那个坏了的肾,而取出了右边惟一还有正常功能的肾。医生手术前都是要在手术的部位做标记的,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能够注意一下,这个恶性的医疗故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是我们有幸遇到了特别好的医院和医生,为孩子治病也不能完全地依赖医生,因为孩子生病往往会有许多原因,除了药物的治疗,幼小的孩子还需要心理的调理、食物的营养和有利于恢复的环境。每个病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基因、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很多复杂的因素综合影响和形成了他们的疾病,了解和解决这里面存在的问题都是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医生难以给予每一个孩子的。
  医生更难以给予孩子父母一样的深爱,以及由这种深爱而带来的切身感受和长远考虑。他们更不可能像父母那样为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
  孩子在幼小时候的很多事情都要靠父母亲,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能给予父母亲所给予的一些特别的东西。所以,做好父母亲是人生最辛苦不易的事情,除了为孩子提供基本的衣食、住处,父母亲甚至还要是懂营养、教育、心理、感情和医疗知识的人,才能满足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需要。
  做父母亲,也并不是天生就能做好的,还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要不断地去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来养育孩子。好父母,可以胜过好老师,也可以胜过好医生。
  这也是父母亲所能尽到的职责和能力。正是它们,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症状,请打开“最家长新浪博客”参阅。)
其他文献
虽然有文化差异,可是,我们都不应忽视儿童的权利。  我平生第一次坐轮椅,是在医院里坐的。不过我到医院去的原因并不是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小儿子三猪做了一个牙科手术。可是,为什么我会坐轮椅呢?  说来话长。  美国的牙医通常建议在孩子出牙后就要进行半年一次的例行牙医检查,基本上一岁就得开始。三猪三岁时第一次领他去看牙医,医生说有点晚了,他已有龋齿,必须修补,可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只能找专门的儿
期刊
让孩子有安全感,秩序感,然后独立,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爱,这些都是能通过在恰当的时候“抱一抱”达到,这可不是一直抱着,累得要死。  杭州一位妈妈抱着孩子上公交车,“专座”上的小伙子没有及时礼让,被孩子爸爸打了……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条引发热议的新闻,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挪威很少会给带小孩的妈妈让座!  在挪威,带孩子的妈妈是乘坐公共交通的主要群体。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公交车和地铁都方便童车上下,还有专
期刊
和孩子在一起,是精神上要和他在一起。  我的工作是一份非常美妙的工作:陪小朋友玩。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矛盾,爸爸妈妈会把孩子带到我的工作室里来。  在游戏治疗或者在玩的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不做分析和评价,也不做测量,我们也不教导和训练,我做的事情真的就是专心的、全心全意陪他游戏,这就是在我们游戏室里做的事情。  我想讲两个小故事,涉及到两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都是完全健康的小朋友,他们是遇
期刊
他们一生需要很多这样的梯子。  当孩子向上攀登,孩子爬得慢、或者无力向上爬时,家长在一边讽刺、挖苦或者给孩子鼓劲都不能让孩子爬上去,只能让孩子感到束手无策。家长在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要努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只能是让孩子觉无能并感到沮丧。这时,父母应该找一个梯子来,放下去,让孩子顺着梯子爬上去。  可是孩子一旦在学习上陷入泥坑,有许多父母就任其发展,抱怨的多,不去想办法,也不知道给孩子搭建一
期刊
在街道社区的服务,在学校俱乐部的活跃程度,自己创业经历或创作,都是进入美国大学的敲门砖。  想到美国上大学?除了优异的成绩,招考官还看你参加了多少课外活动。看电影算不算?不算哈,除非你自己拍了小纪录片。那哪些才是?美国知名大学的老师这样说——  服务性学习活动或者慈善工作  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所在社区的现有问题,我们会对此表示赏识。我们很欣赏参与服务性学习活动的学生,就像俱乐部和实习经历能让我们
期刊
见我没啥过激反应,荷包又小心翼翼地添上一句:要穿那种很高跟的红色的鞋。  一  不知道算不算是个巧合呢,荷包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们都是各种年轻貌美加时髦可爱,每次开家长会我的眼睛都大吃冰淇淋,深感自己生孩子确实是晚了一点,同时又有点担心荷包小朋友发现这一事实不开心。不过据说男孩子们都会无条件认为自己的妈妈最漂亮,我还从未和荷包讨论过此类话题,实在没有信心。  这一天吃过午饭,闲极无聊,我忍不住问了:
期刊
胡慎之  ♂豆妈自白:  逐渐长大的豆子正在逐渐脱离低级趣味,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睡好,他要竖着抱,还要走街街,现在,他还要跟我们交流。  其实我们一直在交流,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一根脐带交流各种物质和精神信息。后来他出来了,我们还通过喝奶、抱抱、对视等形式交流,现在交流的形式升级了,要从无声要有声了,从被动到互动了。  三个月的小豆子不会说话,怎么和他交流呢?这对豆妈来说是个难题。我仅有
期刊
所有的神童,一切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由小孩子成长起来的,那些伟人、名人、非凡的人、优秀的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童年,只不过他们父母亲的抚养和教育可能有一些特别之处。  我们很期望能从这些“特别之处”学习到有益自己孩子的东西。  一位叫王艳华的母亲在女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以后,写了一本家教书《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讲述了她和女儿郑晓航的成长故事。  王艳华先讲述了她自己的成长故事
期刊
如果有一天,孩子对你说,他不想长大,你知道孩子想的是什么吗?  菜虫虫不想7岁,我乐于见到他的人格独立  除夕守岁,菜虫虫熬到零点。时钟敲响的那一刻,我跟他说:过了现在,你就7岁啦!菜虫虫坐在垃圾桶上,手里捏着几张纸牌,斩钉截铁地反对:我不想7岁,我还是6岁。我大奇,便劝说道:7岁好啊,你就长大了,是个小伙子了。菜虫虫继续反对:我不要长大,我要做小孩子。  对哦,我不由哑然失笑,小伙子有什么好,还
期刊
在窗台或院子里固定的位置撒一些五谷,让越冬的鸟儿来吃,孩子便可以观察鸟儿的冬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可不是写春天的诗句,当屋外的北风呼呼吹了一夜,早上醒来天晴如洗,天地万物银装素裹,连干瘦的冬枝上都覆盖上一层毛绒绒的积雪,这便是大雪时节了。  相比小雪时节,大雪时的气温更低,雪下起来更大,下雪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一场雪会连着下几天,地上不仅会积雪,甚至会积得很厚。俗话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