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慎之
♂豆妈自白:
逐渐长大的豆子正在逐渐脱离低级趣味,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睡好,他要竖着抱,还要走街街,现在,他还要跟我们交流。
其实我们一直在交流,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一根脐带交流各种物质和精神信息。后来他出来了,我们还通过喝奶、抱抱、对视等形式交流,现在交流的形式升级了,要从无声要有声了,从被动到互动了。
三个月的小豆子不会说话,怎么和他交流呢?这对豆妈来说是个难题。我仅有的与儿童打交道的经验限于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我们交流的平台是中国话。我以前一直怕逗小宝宝,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玩,说什么他也不懂啊,大眼瞪小眼,很尴尬啊很尴尬。
现在好了,豆子就摆在眼前,你总不能跟儿子尴尬吧。我认为,学习怎么与婴儿相处、与婴儿交流是当妈妈的首要任务。我很羡慕有一类人,他们在这方面简直是天赋异禀,和小婴儿沟通起来轻松自如,他们只要跟宝宝打个响舌、叽叽咕咕几声,宝宝就乐开了花,这类人被统称很有小孩儿缘。我相信,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需要像学一门技术那样去学习宝宝交流法的,我就是这类。最好能整理个一二三四条,说明交流时可以如何做,技术要点在哪里。
这方面,豆爸就很厉害,他总是能把豆子逗笑。他把豆子抱起来坐在膝头,大脸对小脸,挤眉弄眼间,嘴里咿哩哇啦冒出一串一串的泡泡@?%……&*~!@?%#……豆子听着听着就很乐了,也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火星语,父子俩交流得很开心,大的那个还增加鬼脸,表情夸张,豆子兴奋了,就吱哇乱叫。
我很羡慕这种本事,虚心向豆爸求教,豆爸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说什么话,你就说什么话,要用人家系统内的语言交流嘛。”
道理是很简单,但执行起来效果就不一样。我仔细听豆子在说什么,总结了一下,他每天都说的是“啊~~卟”,或者“啊卟~~~”“啊~卟~”。我有样学样把豆子放在膝头,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啊~~~卟卟卟”,豆子很冷静地看着我,继续听我说,失败。难道是表情不够?我加强火力,表演得更卖力,豆子被我的诚意感动了,浅浅一笑,有时也回应两声“啊~~卟”。我有点失落,儿子不买老娘的帐啊。
豆爸在旁边教导我说,“你得用心跟他交流,不是形式而已”,很有风凉味儿。
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一段话,大意是说:有研究成果表明,婴儿更容易被父亲们逗乐,这是因为他们与父母的交流方式不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与婴儿的交流时间较少,所以他们更需要用夸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把孩子逗乐;而母亲与婴儿长时间相处,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柔和细致。看到这段话,我简直要从内心深处伸出大拇指来。一切皆有原因,既找到了根源,我也就不必再强扭西瓜了。
是啊,我不必那么羡慕豆爸,不必生硬地去模仿,我要开创属于我和豆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和豆子的朝夕相处中,豆妈在摸索,并且颇有心得。
豆爸有一句话是对的,用心去交流,对于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尤其见效,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用语言敷衍。用心了,你们就有交流的平台,没用心,他是不会搭理你的。
我们开发出很多交流的方式,豆子很喜欢交流,尤其喜欢我和他疯,抱起来转啊、洗完澡用嘴巴拱他的小肚皮啊、抱着他躲在门背后吓外公啊都是他喜爱的项目,每当玩这些游戏,小胖子就嘎嘎地笑。我也会以很妈妈的方式和他交流,在他耳边轻轻说话,给他的背背做抚触按摩,胖胖很享受,妈妈很开心。
♂
豆爸有话说:
怎样传递给刚出生的婴儿信息,语言是很苍白的(其实任何交流,语言都是很苍白的),更多的需要用情绪去“感染”。这似乎很玄,实则不然。
刚出生的宝宝,是上天给父母的礼物,怎么宠爱都不为过的。豆爸一直在传递给豆子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在这样的态度下,与豆子的交流自然就顺畅了。用心、忘我,这是和宝宝交流的基本原则。假如用佛家的话来说,那就是无我。
每当下班回家,见到粉粉的小宝宝,任何的烦恼都被关在门外,眼睛里只有宝宝。看着他,满心欢喜,甚至感激上苍赐给自己一个极大的礼物般的欢喜,去与宝宝交流,宝宝是会感觉到的。假如你这样对待身边的每个人,那你就是上帝或者佛。没人能做到,但在自己的宝宝面前,能做到,因此,宝宝能听懂你的话,你也能听懂宝宝的话。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爱可以改变一切。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有点口号的味道,但细细体会下来,那是真理。当你内心充满爱,眼前的一切才会成为美好的。细眼睛的胖豆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人儿。他的笑是那样甜美,任何华丽的描述都无法表达出那样的甜美。有句古话:儿不嫌娘丑。这句话的出发点最初是:娘爱自己儿。这是爱的相互传递,延续过程。
这一切都来自一点,宝宝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的到来,大大缓解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生命延续,这是人生命意义的体现。因此,宝宝首先是给予者。
有了这样的爱,豆爸会说火星语,一点不难。任何人都会说宝宝能听懂的话,爱的语言,是人就能听懂,哪怕是刚出生的宝宝。
♂豆妈自白:
逐渐长大的豆子正在逐渐脱离低级趣味,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睡好,他要竖着抱,还要走街街,现在,他还要跟我们交流。
其实我们一直在交流,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一根脐带交流各种物质和精神信息。后来他出来了,我们还通过喝奶、抱抱、对视等形式交流,现在交流的形式升级了,要从无声要有声了,从被动到互动了。
三个月的小豆子不会说话,怎么和他交流呢?这对豆妈来说是个难题。我仅有的与儿童打交道的经验限于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我们交流的平台是中国话。我以前一直怕逗小宝宝,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玩,说什么他也不懂啊,大眼瞪小眼,很尴尬啊很尴尬。
现在好了,豆子就摆在眼前,你总不能跟儿子尴尬吧。我认为,学习怎么与婴儿相处、与婴儿交流是当妈妈的首要任务。我很羡慕有一类人,他们在这方面简直是天赋异禀,和小婴儿沟通起来轻松自如,他们只要跟宝宝打个响舌、叽叽咕咕几声,宝宝就乐开了花,这类人被统称很有小孩儿缘。我相信,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需要像学一门技术那样去学习宝宝交流法的,我就是这类。最好能整理个一二三四条,说明交流时可以如何做,技术要点在哪里。
这方面,豆爸就很厉害,他总是能把豆子逗笑。他把豆子抱起来坐在膝头,大脸对小脸,挤眉弄眼间,嘴里咿哩哇啦冒出一串一串的泡泡@?%……&*~!@?%#……豆子听着听着就很乐了,也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火星语,父子俩交流得很开心,大的那个还增加鬼脸,表情夸张,豆子兴奋了,就吱哇乱叫。
我很羡慕这种本事,虚心向豆爸求教,豆爸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说什么话,你就说什么话,要用人家系统内的语言交流嘛。”
道理是很简单,但执行起来效果就不一样。我仔细听豆子在说什么,总结了一下,他每天都说的是“啊~~卟”,或者“啊卟~~~”“啊~卟~”。我有样学样把豆子放在膝头,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啊~~~卟卟卟”,豆子很冷静地看着我,继续听我说,失败。难道是表情不够?我加强火力,表演得更卖力,豆子被我的诚意感动了,浅浅一笑,有时也回应两声“啊~~卟”。我有点失落,儿子不买老娘的帐啊。
豆爸在旁边教导我说,“你得用心跟他交流,不是形式而已”,很有风凉味儿。
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一段话,大意是说:有研究成果表明,婴儿更容易被父亲们逗乐,这是因为他们与父母的交流方式不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与婴儿的交流时间较少,所以他们更需要用夸张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把孩子逗乐;而母亲与婴儿长时间相处,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柔和细致。看到这段话,我简直要从内心深处伸出大拇指来。一切皆有原因,既找到了根源,我也就不必再强扭西瓜了。
是啊,我不必那么羡慕豆爸,不必生硬地去模仿,我要开创属于我和豆子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和豆子的朝夕相处中,豆妈在摸索,并且颇有心得。
豆爸有一句话是对的,用心去交流,对于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尤其见效,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用语言敷衍。用心了,你们就有交流的平台,没用心,他是不会搭理你的。
我们开发出很多交流的方式,豆子很喜欢交流,尤其喜欢我和他疯,抱起来转啊、洗完澡用嘴巴拱他的小肚皮啊、抱着他躲在门背后吓外公啊都是他喜爱的项目,每当玩这些游戏,小胖子就嘎嘎地笑。我也会以很妈妈的方式和他交流,在他耳边轻轻说话,给他的背背做抚触按摩,胖胖很享受,妈妈很开心。
♂
豆爸有话说:
怎样传递给刚出生的婴儿信息,语言是很苍白的(其实任何交流,语言都是很苍白的),更多的需要用情绪去“感染”。这似乎很玄,实则不然。
刚出生的宝宝,是上天给父母的礼物,怎么宠爱都不为过的。豆爸一直在传递给豆子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在这样的态度下,与豆子的交流自然就顺畅了。用心、忘我,这是和宝宝交流的基本原则。假如用佛家的话来说,那就是无我。
每当下班回家,见到粉粉的小宝宝,任何的烦恼都被关在门外,眼睛里只有宝宝。看着他,满心欢喜,甚至感激上苍赐给自己一个极大的礼物般的欢喜,去与宝宝交流,宝宝是会感觉到的。假如你这样对待身边的每个人,那你就是上帝或者佛。没人能做到,但在自己的宝宝面前,能做到,因此,宝宝能听懂你的话,你也能听懂宝宝的话。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爱可以改变一切。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有点口号的味道,但细细体会下来,那是真理。当你内心充满爱,眼前的一切才会成为美好的。细眼睛的胖豆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人儿。他的笑是那样甜美,任何华丽的描述都无法表达出那样的甜美。有句古话:儿不嫌娘丑。这句话的出发点最初是:娘爱自己儿。这是爱的相互传递,延续过程。
这一切都来自一点,宝宝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的到来,大大缓解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生命延续,这是人生命意义的体现。因此,宝宝首先是给予者。
有了这样的爱,豆爸会说火星语,一点不难。任何人都会说宝宝能听懂的话,爱的语言,是人就能听懂,哪怕是刚出生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