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治疗师教我们如何进入儿童的世界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孩子在一起,是精神上要和他在一起。
  我的工作是一份非常美妙的工作:陪小朋友玩。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矛盾,爸爸妈妈会把孩子带到我的工作室里来。
  在游戏治疗或者在玩的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不做分析和评价,也不做测量,我们也不教导和训练,我做的事情真的就是专心的、全心全意陪他游戏,这就是在我们游戏室里做的事情。
  我想讲两个小故事,涉及到两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都是完全健康的小朋友,他们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才来到我这里的。
  第一个小朋友的妈妈爸爸把他送来,她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爸爸妈妈认为她在幼儿园是最落后的孩子。她的问题是爸爸妈妈认为她落后,我们发现她其实是没有办法和妈妈分开,所以她在幼儿园里想妈妈就哭,不愿意参加活动。
  在游戏室里我跟她整整待了两个月的时间,每个星期我们都在一起玩,所以我看着她两个月里在游戏室里所做的事情慢慢发生了变化,她刚走进游戏室的时候是金鸡独立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才待住了。她在游戏室里会玩很多游戏,都是一些小女孩爱玩的娃娃家游戏,在游戏中我很关注两个东西,一个她永远拿两个小孩玩,第一个小孩吃饭,第二个小孩也吃饭,第一个小孩出去玩,第二个小孩也出去玩,两个小孩都是一模一样地在做事。第二个月的时候,第二个小孩就不再跟着第一个小孩玩,这个小孩自己玩,她从架子上玩到地上,还利用这个小娃娃跑到我鼻子上打了一下,她开始活泼起来。
  第二件事情,当她到游戏室里来时,我问她,你拿一颗糖到游戏室里来了?她说不,这是话梅。我说,某某人来。她说“我不叫某某某,我叫花花草”。她总是反驳我,后来我对她说“你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你愿意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两个月过去了,在幼儿园里没有再被她的爸爸妈妈说起。所以她的症状已经消除了,但是爸爸妈妈又开始讲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小孩学习不好,怎么样能够让她学习更好一点,尤其是数学。幼儿园已经开始讲数学。这是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小学生每天晚上都做恶梦、哭、说一些话,但第二天他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到医院,医院建议他看心理咨询师。他爸爸妈妈带他到我们游戏室来,我们游戏室里有很多东西,因为小孩是用玩具来说话,所以我们要给他们准备很多很多玩具、很多词汇。所有的东西他玩了一遍,直到有一天他玩一个很特别的东西。他拿了一些娃娃洗澡,突然之间,他要跟我玩一个戏剧,他扮演妈妈,我是他的女儿。我立刻成为“她女儿”,接下来好几次游戏时间里面,我被这个妈妈折磨得就像后妈的孩子。
  他拼命折磨我,他新生了一个孩子,所以他就对我非常非常不好,而我就负责扮演那个可怜的小孩,我再三说的话就是:“妈妈,我也是你的孩子呀!”为什么我要再三说这句话?因为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以为他会发起很多活动,我只是要参与配合跟随他就可以了,但慢慢玩到第二次、第三次,我觉得他反复玩这个游戏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他的故事。
  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家里怎么样,但我猜这就是他的故事,所以我把我当做那个小孩,我替他说出他说不出来的话,就是:“妈妈,我也是你的孩子呀。”
  这个孩子玩的时间比较长,我们玩了三个月,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慢慢不再提做恶梦的事情了,症状不见了。这个小孩玩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开始越来越凶残,他会画很糟糕的东西,然后对我说:“你就是这个大便,我画的就是大便,你就是大便。”我就对他说:“你是想知道,是不是在这里真地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是我在游戏室里遇到的两个小故事。我想说,虽然他们症状都消失了,其实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陪伴小孩子在游戏中自我成长,当他过了这个坎儿了,自然那些问题就消失了,症状消失是作为结果出现的,而不是作为努力去努力。
  我还想说自己结论式的东西,第一,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他人”,这个“重要的他人”是愿意守护他的人、愿意跟随他的人,是愿意随时回应他呼唤的人,而不是整天教育他、教训他的人。这个人就应该是孩子的父母,让孩子跟妈妈适应分离,慢慢产生安全感,慢慢地实现社会化。
  一个孩子在“重要的他人”对他童年的一种保护、呵护,保护他完整性的过程中才能够安心做他的孩子,才能把他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家长要有耐心,特别是不急功近利。孩子刚刚适应,马上就想再弄一本数学,太急了。这是我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是一个重要的通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不是简单地和他在一起就好,而是要在精神上和他在一起,所以像我刚刚讲到的游戏,不是开关握在我手里的游戏,我们现在去玩,我们现在不玩了,而是开关在他手里的,我们跟随和守护他的那种游戏。比如绘本阅读,绘本就是父母和孩子一次共同的精神旅行、共同的精神体验。我们都知道在绘本读完了以后不要问“你学到了什么”,因为共同的经历要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是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想法,从我做儿童游戏治疗的角度来看怎样进入儿童的世界、和儿童成长一些必要的条件是什么。
其他文献
生活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也在生活里啊!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很多家长也在努力地督促孩子学习。桐桐出生以来,我们也一直十分注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当然,战略上相当重视,形式上却很随机,取材十分生活化。幸运的是,给桐桐选幼儿园时,附近正好有所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幼儿园,我们就毫不犹豫地选了它。  传统节日中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体验形式,想想我
期刊
我女儿5岁了,正在上幼儿园中班。老师说,在幼儿园,她非常乖巧懂事,经常帮老师做一些诸如摆碗筷、搬椅子之类的事情,像个小大人。可是回到家,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很任性,一点不如意就又哭又闹。有一次,我悄悄去幼儿园,从窗外观察女儿的表现,果然像老师说的一样,她正在非常认真地帮老师摆碗筷,还告诉别的小朋友别乱动碗筷,因为手上有细菌。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回到家,我也请她帮着摆碗筷,可她一口回绝了,说
期刊
当我们去责备去催促去评判,我们是在向孩子要;当我们关心孩子,是在爱。  停止评判  我们简直生活在评判的海洋里,到处都是评判,听这些我们熟悉的声音:  你太紧张了/你太寡言了/你太深沉了/你太闷了/你太严肃了/你太内向了/你太谨慎了/你太闹腾了/你太懒惰了/你太固执了/你太强势了  我的孩子就是胆子小/我的孩子是个人来疯/ 我的孩子是个闷葫芦/我的孩子不会跟人相处/我的孩子有点自闭/我的孩子就知道
期刊
女儿还在肚里的时候,妈妈恨过她,想拿掉她。所以,她回馈给母亲的只能是恨。  有年夏天回国,我到北京给一批经理人做心理辅导培训。我留意到其中一位姓王的女士,她看上去很漂亮、干练,在一家外企做主管,在人群中非常耀眼,但不知为什么她总是显得心事重重。果然,几天后的一次课后,她终于吞吞吐吐地问能不能找我单独咨询。  她想问的是关于她的家事,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她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弱,忧伤袭上了她的脸
期刊
女儿出生后就一直由爷爷奶奶带,我和她爸每天下班都和孩子玩到孩子睡着后再回家,她经常跟爷爷睡,特别依恋爷爷,老人对孩子多少有些溺爱。3周岁时,她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一直不适应。后来老师告诉我,孩子占有欲很强,到了幼儿园也希望老师天天陪她一个人,只要老师离她远了一点儿,她就不高兴,会哭。我还发现女儿不知道怎么交朋友,老是一个人玩,我和其他的家长交流,给她找了两个小朋友,她虽然嘴上说是好朋友,在幼儿园却
期刊
父亲节早上,全家去吃早餐。上菜之前先聊天,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爸爸哪些地方好?  大儿子说——爸爸答应的事情总能做好;爸爸开车好,我上课可以不迟到;爸爸很能干!还有,说话时,总是让别人先说,不管自己的话多全面,一定要给别人表达的机会,给人家自信。不然,自己一说,别人就没有说话的兴致了,尤其是和我们孩子在一起时。  我说——总结得太好了。我先补充一下:不管爸爸有没有财产,你们才是他最宝贵的财产,如果
期刊
不努力是害怕努力了没效果  持有什么样的学习理念很重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只有正确的学习理念才能鼓励到孩子,否则看似安慰孩子、鼓励孩子的话反而会让孩子泄气。  所以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努力非常重要,因为这影响到孩子的实际表现。  其实有很多学生不怕努力、不怕吃苦,不去努力的原因是学习信念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些不去努力的孩子总是在担
期刊
一个人对一件事最想说的话,往往就是最直接、最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情感或认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作文的开头。  很多孩子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坐下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为难怎么开头,而一旦他们写出了开头,就能够顺利地写下去了。  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就会跟他们说:“对于你要写的这件事情,你最想说什么,把它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呢!”  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曾经不很相信地问我:“如果我想写自己最难过的一
期刊
虽然有文化差异,可是,我们都不应忽视儿童的权利。  我平生第一次坐轮椅,是在医院里坐的。不过我到医院去的原因并不是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小儿子三猪做了一个牙科手术。可是,为什么我会坐轮椅呢?  说来话长。  美国的牙医通常建议在孩子出牙后就要进行半年一次的例行牙医检查,基本上一岁就得开始。三猪三岁时第一次领他去看牙医,医生说有点晚了,他已有龋齿,必须修补,可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只能找专门的儿
期刊
让孩子有安全感,秩序感,然后独立,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爱,这些都是能通过在恰当的时候“抱一抱”达到,这可不是一直抱着,累得要死。  杭州一位妈妈抱着孩子上公交车,“专座”上的小伙子没有及时礼让,被孩子爸爸打了……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条引发热议的新闻,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挪威很少会给带小孩的妈妈让座!  在挪威,带孩子的妈妈是乘坐公共交通的主要群体。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公交车和地铁都方便童车上下,还有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