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我校致力打造儒家文化育人特色,辅以关注学生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以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为核心,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形成“育人为本”的“情志教育”教学运行系统。与此同时,我校六门毕业检测学科的A生均率和B生均率从2008年的全市最低水平连续四年攀升,到2012年,A生均率上升到12.63 % , B生均率上升到35.86%,D等级居全区第一,其中有三科D等级为零,一举跨入本区初中先进行列。
一、传承曲:打造“仁爱盈心”教育品牌
学校今后追求的教育理念:“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把儒学传统融入实际行动,让中华智慧在校园中生生不息,传统道德在师生中得以传承,让学生成长为忠诚祖国、孝敬父母、善待自己、爱施于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从此,我校师生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治学”,固本强根,奏响一曲全新的发展乐章。
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要精心布置环境,更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儒家经典学习活动我校成立了“儒学研究会”,指导师生研读儒家文化经典。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华,端正儒家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方向儒学研究会精选儒家经典著作、名句,开发出《论语译注》、《弟子规》等校本课程,组织各班开展午间诵读活动。举行经典研读主题班会,把学习儒家经典视为学生人生奠基、成就未来的重要途径。此外,学校还组织经典诵读竞赛、经典知识竞赛、经典书法竞赛、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把儒家经典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还组织校外活动,调查儒家文化遗迹。学校毗邻的大枣园村是清朝雍正皇帝的老师王爵的故里,村中心大街矗立着两座表彰王鼓祖孙三代的石牌坊,已有30多年历史,使我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儒家文化地域优势。每到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寻访周边儒家文化遗迹。学生一边游览,一边将自己寻觅儒家文化遗迹的发现和心得记下来开学后。学校选择学生的游览心得,开辟专门展室举行展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新收获和新发现,开展弘扬儒家尊师重教思想的主题教育。
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我校不仅利用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宣讲儒家优秀传统,还结合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渗透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上级要求开设书法课,学校就聘请山东省书法协会会员指导学生习写《弟子规》原文,引导学生把学习儒家经典和学习书法结合在一起,用心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这一安排,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我校在打造儒家文化育人特色方面有一条方针:“学校特色不仅是形式上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思想收获方面”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灵魂。“立德”首先要立志。“治学”首先要乐学。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陶冶。善思乐学在课堂上蔚然成风,“见贤思齐”、“省身”修德、“敏而好学”、“学而时习”、“学思结合”等儒家修身、治学思想在二十七中校园发扬光大,引导学生立德做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先后被评为李沧区儒家文化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和青岛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从此摆脱落后局面,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二、发展曲:雕琢学生心理品质求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努力追求的育人目标。我校近年接受新市民子女日益增多,目前已占学生总数8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往往不同步,本来就容易出现心理矛盾。新市民子女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原来所处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更使我校人学新生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信心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面对现实,我们认为:我们无法选择生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宗旨,培育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奋发向上的合格初中生。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备受重视。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没有专职教师,就外聘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2007年,我校聘请全国知名心理学专家钟志农教授举办心理辅导报告会。2008年。又聘请中科院兼职研究员李绪坤老师为我校制定《开展成功心理教育的实施方案》。并定期为我校教师做《<学记>解读》讲座,指导教师们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了拥有自己的合格心理辅导教师,2008年,学校派出三名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员培训,都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目前,我校已拥有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首席教师、另有五位兼职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组,满足了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紧密配合心理教师为学生普遍建立心理档案。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变化,都在心理档案中反映出来。因此,哪些同学有心理问题,需要重点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哪些班级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和风格,心理教师都有了作出科学判断的客观依据。心理教师利用心理档案,将针对学生个体或班集体的综合评价及教育措施记录下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联系,共同探讨教育措施,提出对个别学生施以个别心理辅导的建议,或是提醒教师对自己进行调整,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学校也通过专家讲座、校刊、亲子关系评定量表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培训,指导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我校举行心理活动“再选你的父母”。指导自我意识膨胀的中学生在内心梳理和父母的关系。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根据学生反馈专门编写多期《心灵绿洲》校刊家长版,让家长倾听学生的心声。
通过几年努力。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成为我校育人特色。特别是6S高效学习心理研究,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又教给他们科学有效的学法。使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自觉塑造健全的心灵,主动培养自立自强的个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上进自信心。进而提高了学业水平他们充满活力、笑对人生,自信地迈出成功步伐。心理健康教育为二十七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校自编的心理校本教材《成功心理健康教育》获李沧区优秀校本教材,《6S超级学习策略实验研究报告》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研二等奖,并在今年举行的全省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及学习心理辅导专题研讨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受到与会者好评,一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获第十三届全省创造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也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这一切,激励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创新曲:“情志教育”凝结育人乃本理念
情志教育是对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做到治学与修身统一,把坚定人生志向放在首位。我们今天借鉴儒家教育思想优秀传统,对纠正单纯智育观点,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上进的完整的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志教育。通俗地讲,就是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教育,亦即对学生当前阶段人生态度的教育。人生态度教育,要从认知、情感、(遵循规则的)行为三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认知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认同学习是自己作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增强完成学业、提高水平的责任感,确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健康的学习和发展主体意识。情感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的“乐学情感”,不仅是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愉悦情绪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就表现出对学习活动的迫切需求和执著的热爱,把学习当做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乐趣的一种必要途径。行为是情志教育的落脚点。态度最终必须体现在遵守规则的行为之中。因此,情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行为方式调节,指导学生掌握符合道德规范、符合人生成长规律、符合学习思维发展规律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教学活动中的人生态度教育。渗透着儒学优秀传统,融合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培养适应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学习发展主体的教学思想。情志教育的特色。就在全体教师共同开发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真正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德育”的局面。
情志教育需要管理者率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关心教师们在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通过改革管理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勇担改革责任。管理机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摆脱单纯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传统束缚,确立适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我们从制定学习品质优秀生和教师教学优秀水平评价标准人手。修订《教学质量评估规定》,首次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育人水平纳人考核评价范围,与学生考试分数共同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消除了教学管理在教师育人水平评价方面的盲区。
“情志教育”将德育管理延伸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将教学管理延伸到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人格状态的领域,把课堂视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切实践行“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着力启迪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发展主体意识,指导学生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追求当前人生目标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全面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状态,对班集体加强学风建设指导。对学生个体加强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训练教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课堂教学风格,变讲授为引导,尝试构建“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传承曲:打造“仁爱盈心”教育品牌
学校今后追求的教育理念:“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把儒学传统融入实际行动,让中华智慧在校园中生生不息,传统道德在师生中得以传承,让学生成长为忠诚祖国、孝敬父母、善待自己、爱施于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从此,我校师生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治学”,固本强根,奏响一曲全新的发展乐章。
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要精心布置环境,更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儒家经典学习活动我校成立了“儒学研究会”,指导师生研读儒家文化经典。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华,端正儒家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方向儒学研究会精选儒家经典著作、名句,开发出《论语译注》、《弟子规》等校本课程,组织各班开展午间诵读活动。举行经典研读主题班会,把学习儒家经典视为学生人生奠基、成就未来的重要途径。此外,学校还组织经典诵读竞赛、经典知识竞赛、经典书法竞赛、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把儒家经典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还组织校外活动,调查儒家文化遗迹。学校毗邻的大枣园村是清朝雍正皇帝的老师王爵的故里,村中心大街矗立着两座表彰王鼓祖孙三代的石牌坊,已有30多年历史,使我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儒家文化地域优势。每到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寻访周边儒家文化遗迹。学生一边游览,一边将自己寻觅儒家文化遗迹的发现和心得记下来开学后。学校选择学生的游览心得,开辟专门展室举行展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新收获和新发现,开展弘扬儒家尊师重教思想的主题教育。
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我校不仅利用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宣讲儒家优秀传统,还结合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渗透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上级要求开设书法课,学校就聘请山东省书法协会会员指导学生习写《弟子规》原文,引导学生把学习儒家经典和学习书法结合在一起,用心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这一安排,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我校在打造儒家文化育人特色方面有一条方针:“学校特色不仅是形式上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思想收获方面”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灵魂。“立德”首先要立志。“治学”首先要乐学。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陶冶。善思乐学在课堂上蔚然成风,“见贤思齐”、“省身”修德、“敏而好学”、“学而时习”、“学思结合”等儒家修身、治学思想在二十七中校园发扬光大,引导学生立德做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先后被评为李沧区儒家文化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和青岛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从此摆脱落后局面,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二、发展曲:雕琢学生心理品质求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努力追求的育人目标。我校近年接受新市民子女日益增多,目前已占学生总数8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往往不同步,本来就容易出现心理矛盾。新市民子女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原来所处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更使我校人学新生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信心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面对现实,我们认为:我们无法选择生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宗旨,培育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奋发向上的合格初中生。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备受重视。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没有专职教师,就外聘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2007年,我校聘请全国知名心理学专家钟志农教授举办心理辅导报告会。2008年。又聘请中科院兼职研究员李绪坤老师为我校制定《开展成功心理教育的实施方案》。并定期为我校教师做《<学记>解读》讲座,指导教师们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了拥有自己的合格心理辅导教师,2008年,学校派出三名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员培训,都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目前,我校已拥有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首席教师、另有五位兼职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组,满足了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紧密配合心理教师为学生普遍建立心理档案。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变化,都在心理档案中反映出来。因此,哪些同学有心理问题,需要重点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哪些班级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和风格,心理教师都有了作出科学判断的客观依据。心理教师利用心理档案,将针对学生个体或班集体的综合评价及教育措施记录下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联系,共同探讨教育措施,提出对个别学生施以个别心理辅导的建议,或是提醒教师对自己进行调整,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学校也通过专家讲座、校刊、亲子关系评定量表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培训,指导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我校举行心理活动“再选你的父母”。指导自我意识膨胀的中学生在内心梳理和父母的关系。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根据学生反馈专门编写多期《心灵绿洲》校刊家长版,让家长倾听学生的心声。
通过几年努力。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成为我校育人特色。特别是6S高效学习心理研究,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又教给他们科学有效的学法。使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自觉塑造健全的心灵,主动培养自立自强的个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上进自信心。进而提高了学业水平他们充满活力、笑对人生,自信地迈出成功步伐。心理健康教育为二十七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校自编的心理校本教材《成功心理健康教育》获李沧区优秀校本教材,《6S超级学习策略实验研究报告》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研二等奖,并在今年举行的全省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及学习心理辅导专题研讨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受到与会者好评,一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获第十三届全省创造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也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这一切,激励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创新曲:“情志教育”凝结育人乃本理念
情志教育是对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做到治学与修身统一,把坚定人生志向放在首位。我们今天借鉴儒家教育思想优秀传统,对纠正单纯智育观点,培养人格健全、学业上进的完整的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志教育。通俗地讲,就是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教育,亦即对学生当前阶段人生态度的教育。人生态度教育,要从认知、情感、(遵循规则的)行为三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认知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认同学习是自己作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增强完成学业、提高水平的责任感,确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健康的学习和发展主体意识。情感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的“乐学情感”,不仅是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愉悦情绪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就表现出对学习活动的迫切需求和执著的热爱,把学习当做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乐趣的一种必要途径。行为是情志教育的落脚点。态度最终必须体现在遵守规则的行为之中。因此,情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行为方式调节,指导学生掌握符合道德规范、符合人生成长规律、符合学习思维发展规律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教学活动中的人生态度教育。渗透着儒学优秀传统,融合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培养适应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学习发展主体的教学思想。情志教育的特色。就在全体教师共同开发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真正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德育”的局面。
情志教育需要管理者率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关心教师们在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通过改革管理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勇担改革责任。管理机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摆脱单纯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传统束缚,确立适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我们从制定学习品质优秀生和教师教学优秀水平评价标准人手。修订《教学质量评估规定》,首次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育人水平纳人考核评价范围,与学生考试分数共同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消除了教学管理在教师育人水平评价方面的盲区。
“情志教育”将德育管理延伸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将教学管理延伸到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人格状态的领域,把课堂视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切实践行“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着力启迪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发展主体意识,指导学生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追求当前人生目标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全面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状态,对班集体加强学风建设指导。对学生个体加强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训练教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课堂教学风格,变讲授为引导,尝试构建“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