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家版权局的相关领导与华谊兄弟电视剧事业部的杨善朴、尤小刚、马中俊、赵一方等制片方及导演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就《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所提出的诸多质疑条款進行沟通。这场闭门会争议的核心是《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拟订的内容:“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主要表演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李少红、何平等导演表示,导演应为影片的作者,并享有二次获酬权,且应延长知识产权保护年限至70年,相对于导演、编剧的力挺,投资人对以上建议则强烈反对。
国产电影何时才能“好看”?
虽然只是一场闭门会,但消息很快就在电影圈传得沸沸扬扬。对于电影人和投资人双方各执己见的状态,作为第三方的消费者对此却并不关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产电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过真正好看的内容。
诚然,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发行,没有哪一个导演和著作人希望他们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不被观众待见,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国产电影确实不被观众待见。比如今年暑期的电影黄金档,在网络上曾流传着一种说法——七八月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因为大量国外暑期黄金档的大片纷纷推迟上映时间。据统计,整个暑期《画皮2》的总票房超过6.86亿元,一举成为了今年国产片票房的冠军。
笔者认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其实就是一种不敢迎敌的“闭关自守”,最终将让国产电影走向衰落。然而,即使是如此有效的地方保护主义,如此骄人的票房收入,《画皮2》的出品方华谊兄弟、麒麟影业、宁夏电影集团、鼎龙达(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仅仅收获了每家3000万元的分成。电影出品方获得的分成尚且如此寒酸,那最终给影片著作权人的分成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国产华语片票房仅有5部过亿元票房大关,位居前十名的票房仅为11.4亿元,总体上仅占外语片的28.66%。国产华语片票房不足進口片票房的三分之一,单是这个数据就足以彰显出国产电影的缺腿之痛。
富贵同享后能否共患磨难?
有人就《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对影片著作权获益者变多的情况反其道而论之:影片大卖,多分几人份额其实并不是难题,但在国产电影此刻处于赔本当道的大环境下,是否可以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并对不卖座亏本的影片做到风险共担呢?
国内影片的大量制作成本都分给了导演和演员,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为何总不能做到“佳片有约”?导演、演员乃至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在筹码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要回答此疑问,只要看一下票房和观众的反应就能得到答案。
笔者认为,倡导权利是一种社会的進步,但彰显义务也同样应该和权利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国产影片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分钱的问题,而是该如何赚到钱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并非无解,只是无人去解!
一部成功的外国电影,其整体收益的八成来自于电影周边衍生品,而纵观国产电影,这部分收入几乎为零。这是一个被集体忽视的话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内电影人纷纷把矛头指向盗版。
而电影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则是另一个被国产电影界集体忽视的话题,如今的国产影片为何不能重演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问题就在于过于重视“短、平、快”这三板斧,国外一部电影,制作周期可历时很多年,但国产电影却一直没有胆量去尝试做一部真正的精品大片,相反,一部国产电影从编剧到制作完成,有的就只需要耗时半年,更为严重的是,有时粗制滥造的影片也会机缘巧合地获得高收益,但这并是一部优良影片应有的生存环境。长此以往,国产电影难免会整体陷入一片浮躁之中,也许到那时,拥有优良的电影品牌力,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早已成了难以逾越的山峰。
国产电影何时才能“好看”?
虽然只是一场闭门会,但消息很快就在电影圈传得沸沸扬扬。对于电影人和投资人双方各执己见的状态,作为第三方的消费者对此却并不关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产电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过真正好看的内容。
诚然,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发行,没有哪一个导演和著作人希望他们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不被观众待见,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国产电影确实不被观众待见。比如今年暑期的电影黄金档,在网络上曾流传着一种说法——七八月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因为大量国外暑期黄金档的大片纷纷推迟上映时间。据统计,整个暑期《画皮2》的总票房超过6.86亿元,一举成为了今年国产片票房的冠军。
笔者认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其实就是一种不敢迎敌的“闭关自守”,最终将让国产电影走向衰落。然而,即使是如此有效的地方保护主义,如此骄人的票房收入,《画皮2》的出品方华谊兄弟、麒麟影业、宁夏电影集团、鼎龙达(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仅仅收获了每家3000万元的分成。电影出品方获得的分成尚且如此寒酸,那最终给影片著作权人的分成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国产华语片票房仅有5部过亿元票房大关,位居前十名的票房仅为11.4亿元,总体上仅占外语片的28.66%。国产华语片票房不足進口片票房的三分之一,单是这个数据就足以彰显出国产电影的缺腿之痛。
富贵同享后能否共患磨难?
有人就《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对影片著作权获益者变多的情况反其道而论之:影片大卖,多分几人份额其实并不是难题,但在国产电影此刻处于赔本当道的大环境下,是否可以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并对不卖座亏本的影片做到风险共担呢?
国内影片的大量制作成本都分给了导演和演员,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为何总不能做到“佳片有约”?导演、演员乃至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在筹码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要回答此疑问,只要看一下票房和观众的反应就能得到答案。
笔者认为,倡导权利是一种社会的進步,但彰显义务也同样应该和权利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国产影片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分钱的问题,而是该如何赚到钱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并非无解,只是无人去解!
一部成功的外国电影,其整体收益的八成来自于电影周边衍生品,而纵观国产电影,这部分收入几乎为零。这是一个被集体忽视的话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内电影人纷纷把矛头指向盗版。
而电影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则是另一个被国产电影界集体忽视的话题,如今的国产影片为何不能重演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问题就在于过于重视“短、平、快”这三板斧,国外一部电影,制作周期可历时很多年,但国产电影却一直没有胆量去尝试做一部真正的精品大片,相反,一部国产电影从编剧到制作完成,有的就只需要耗时半年,更为严重的是,有时粗制滥造的影片也会机缘巧合地获得高收益,但这并是一部优良影片应有的生存环境。长此以往,国产电影难免会整体陷入一片浮躁之中,也许到那时,拥有优良的电影品牌力,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早已成了难以逾越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