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美国的传播状况和传播效果,本文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总量、议题选择和报道倾向等维度,系统分析该报五年来涉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议题选择上,对中国梦、“一带一路”、国内政治建设三大议题最为关注,对文化社会领域、经济建设领域和生态坏境领域的议题关注偏少;在报道倾向上,总体上偏向性明显,负面报道远多于正面报道。
【关 键 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纽约时报》;美国媒体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分量越来越重。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报告,中国经济影响力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① 如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吸引着世界目光,西方越来越关注:中国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发展后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向世界交出了中国方案。本文将聚焦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相关报道,旨在考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美国的传播状况和传播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回答以下问题:《纽约时报》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呈现哪些特点?其报道重点关注哪些议题?对不同的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它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是美国三大主流报纸之一,被誉为“灰色女士”和“美國档案”。截至2019年,该报已经获得了127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总次数位居美国第一。①通过分析该报的报道,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洞察美国主流媒体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看法。
(一)样本选择
样本选取的时间段为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10日,时间跨度长达五年半。
根据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本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国际关系、国防军事六个维度,选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6组词条作为检索关键词。由于“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点谈及的话题,笔者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分析,由此形成了9组检索关键词。鉴于《纽约时报》对中文关键词的翻译与中国官方表述存在差异,在检索时对每个中文关键词列出多种译法(见表1)。
根据以上9组词条,本研究在《纽约时报》官网上进行检索,获得相关样本527篇,经反复筛选,剔除重复样本、只提及关键词但无描述性话语的新闻报道,最终获得282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类目及编码
本研究采取的是内容分析法。传播学者一般将研究类目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说什么,二是怎么说。① “说什么”是用来表明研究问题的实质,“怎么说”是用来分析问题的形式。研究类目主要分为报道数量、篇幅长度、消息来源、议题选择、议题倾向。
本文编码的方法是:根据确定样本,按照编码表进行统计。本研究以“篇”为单位,每一篇报道都是独立的样本。编码表依据研究类目来编码,研究中只对新闻报道的显性内容进行编码,不涉及文字背后的暗示、隐喻、正话反说等层面。
二、研究发现
(一)总体报道特点
本文对《纽约时报》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的总体特点,从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消息来源三个方面予以考察。
1.报道数量
2012年11月至2018年6月,《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282篇报道,平均每月报道量为4篇,平均每周为1篇。具体时段上,2012年11月至12月有4篇,2013年全年有25篇,2014年全年有33篇,2015年全年有45篇,2016年全年有35篇,2017年全年有93篇,2018年1月至6月有47篇。总体来看,报道量在波动中上升。2012~2015年逐年上升,2016年报道量有所下降,2017年报道量急剧攀升,成为统计时间内《纽约时报》报道数量最多的年份,表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始终保持着一定关注度。
2.报道篇幅
报道篇幅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对某个议题的重视程度。根据新闻标题加上正文的字数,本研究将文章篇幅长度分为五个档次:500个单词以内、501—1000个单词、1001—1500个单词、1501—2000个单词、2000个单词以上。
通过对《纽约时报》282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篇幅分类,500个单词以内的数量为6篇;501—1000个单词的有90篇;1001—1500个单词的数量有146篇;1501—2000个单词的数量有31篇;2000个单词以上的数量有9篇。
《纽约时报》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篇幅在1000字以上的篇数有186篇,占比为66%。这说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以中长篇报道为主,短篇的数量较少。这282篇报道的平均篇幅为每篇1205个单词,说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不是追求“短平”,而是对相关事实做详细的分析,每篇报道的信息量较大,大量新闻背景穿插其间。
3.消息来源
《纽约时报》282篇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中,共使用了1546个消息源,平均每篇报道有5—6个消息源。为进一步分析单篇报道所采用的消息源数量,本研究将消息源个数分为四类:0个,1—4个,5—10个,10个以上。统计发现,《纽约时报》每篇报道多以5—10个消息来源为主,占比为50%,这说明《纽约时报》在报道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时采访多个消息源,在形式上做到客观。没有消息源的报道有11篇,占比为4%,这类报道一般是评论性文章。 从消息来源的类别来看,《纽约时报》引用最多的是政府机构的消息源,引用数量达431次,占比为28%;其次是来自外国专家学者(非中国籍专家)的信源,引用数量达291次,占比为19%;而引用中国专家学者的数量为152次,是引用外国专家学者数量的一半。这表明,《纽约时报》偏向采访外国专家学者,用外国专家的意见观点来评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引用模糊消息源的数量达到251次,占比为16%。模糊消息源一般是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这类人通常是以批评、指责、不满的口吻发表意见。《纽约时报》在引用模糊消息源时,习惯解释匿名的原因。如果消息源是外国官员,一般用“内幕人士”或者职务介绍该信源;如果是中国官员,则会用“出于安全原因不便透露姓名”①,“担心透露姓名遭到打击报复” ②进行解释。
(二)议题选择
在9组词条中,《纽约时报》最关注的是“中国梦”,报道数量占样本总数的31%。其次是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报道数量占样本总数的29%。第三是关注国内政治建设(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占比为12.7%。第四是关注国际关系领域(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第五是关注军事国防领域(关键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占比为6%。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篇幅最低,在检索时间段内仅有1篇。
在282篇报道中,关于“中国梦”的报道有88篇。《纽约时报》将“中国梦”分为“中国的梦”(China Dream)和“中国人的梦”(Chinese Dream)。在“中国的梦”方面,《纽约时报》将“中国梦”解释为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洗刷百年屈辱的历史”③,“重拾大國荣光,成为世界强国”④,“有朝一日超越美国”⑤的梦想。“中国的梦”是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产物,⑥是中国希望成为东亚强国的梦想。为实现该梦想,中国共产党大力反腐、振兴经济、增强军事力量和提高文化自信,并致力于修改现有国际秩序。《纽约时报》将“中国人的梦”解释为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⑦希望社会更加民主与法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流通更加自由。
在282篇报道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80篇。《纽约时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⑧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改变国际规则的重要一步。⑨《纽约时报》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成功吸引了很多非洲国家和中欧国家,中国在当地搞建设,用经济财富获得它们的支持,⑩间接输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除了报道对参与国的影响外,《纽约时报》还重点提及未参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尤其是美国的态度。该报认为如果美国加入该倡议,可以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公平,美国企业自身也可以拓展业务。①反之,如果美国拒绝加入,那便是主动放弃领导权和主动权,中国将会有机会重写国际秩序。②
《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内政治建设十分关注(33篇),尤其是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聚焦“中国政治模式”③,认为中国政治模式与西方模式对立。中国的民主法治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等于西方的民主法治,④对中国从来不用“democracy”(民主)一词,而是使用“authoritarian”(威权)。《纽约时报》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⑤——在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指出,中国的依法治国、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前提都是“党的领导”,这与西方是不同的。
《纽约时报》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中国报道有28篇。重点报道的是中美关系,这与《纽约时报》作为一家美国主流媒体的定位有关。在讲述“新型大国关系”中,《纽约时报》认为该理念主要是针对中美关系,中美应该妥善管控分歧,避免零和博弈、冲突对抗和修昔底德陷阱。⑥它认为中美两国合作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繁荣,⑦ 很多国际问题需要两国相向而行,比如朝核问题。
《纽约时报》还关注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拥有现代化军事力量。⑧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引起西方猜测,该报认为中国军事的发展正在打破亚太的平衡。
《纽约时报》对中国社会文化领域(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16篇报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创新新闻宣传方式,⑨用歌曲、动画、偶像号召等非传统的宣传方式吸引年轻人,传播中式价值观。
《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内经济领域(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报道量为14篇。《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上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日益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成为中国制约外国企业的经济手段,外国公司担心失去中国市场而不得不对中国政府某些政策让步。《纽约时报》反复提及“国家资本主义”(State-led form of Capitalism),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①“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对外扩张的工具。②它还质疑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把中国描绘成“知识产权的盗窃者”。③
关于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允许媒体报道雾霾,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逐步放开环境报道,但质疑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认为离“美丽中国”还有一段距离。④
报道量最低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仅有1篇,反映该报忽视对该理念的报道。在仅有的这篇新闻报道中,《纽约时报》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削弱现存联合国人权体系,是中国与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争。⑤
(三)报道倾向
为考察《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倾向,本研究对282篇文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确定每篇报道的整体倾向。具体操作中,编码员首先通过对文章标题判断来确定文章倾向,即标题中是否含有明显态度用词来判断内容是正面表扬还是负面批评。其次,编码员通过导语进一步验证态度。如果标题和导语都无法做出判断,编码员则通读整篇报道进行判断,确定该篇文章整体所持倾向。由于《纽约时报》的文章很少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往往需要通读全文,判断文章整体倾向。 1.报道倾向的定义
(1)正面报道:文章整体是正面积极的,作者持赞扬、肯定的态度,对中国形象有加分的作用。如举世瞩目的成就(enviable achievements)、维护世界秩序(a strong force for global order)。
(2)负面报道:文章整体是负面、批评的,作者持否定、指责的态度,对中国形象有明显减分的作用。如独裁(totalitarian)、镇压(quash)。
(3)中立报道:文章整体以事实为依据,没有明显态度的流露和价值判断,对中国形象没有明显的加分或减分作用,或者报道正面和消极评价都有,无法简单归为正面或负面的报道。
2.编码结果
按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立报道来分,《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负面报道为主,报道量有139条,占整体比率为49%;中立报道有112条,占整体比率为40%;正面报道最少,仅有31条,占比为11%。
在《纽约时报》对“中国梦”的报道中,57%的报道是负面报道。《纽约时报》报道认为,虽然中国梦强调“民主”“法治”,但偏向用“威权”“非民主”等词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是冲突对立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的正面报道占比20%,负面报道占比35%,中立报道占比45%。一方面,《纽约时报》报道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带动发展中国家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给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报道质疑中国这项倡议的用意,认为这是中国企图跳出当前国际秩序的表现,中国或将改变全球经济版图,“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势力范围。
《纽约时报》对中国政治建设新思想的报道倾向多为负面,占比达73%。《纽约时报》认为,西方希望用现行的国际规则约束中国、改变中国,使之成为与西方类似的国家。①但事与愿违,中国用非西方的方式实现了发展,中国政治模式引起了美国的恐慌。②《纽约时报》报道批评中国政治模式,认为该模式是一种强人领导下(strongman leadership)③的奥威尔式治理体系(Orwellian system)④,这种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威胁”。
《纽约时报》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中国报道主要为中立态度,偏向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介绍,强调大国关系合作的重要性。相关负面报道主要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与西方预设不符,担心“强国必霸”⑤;有报道认为当今的中国抛弃了邓小平时代“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在国际舞台变得越来越强势;还有报道担心中国会挤走美国,成为东亚的超级大国。⑥
在军事国防领域的报道中,《纽约时报》报道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批评中国在南海的建岛行为,认为这威胁地区稳定与和平;有报道猜测中国军事发展的方向,认为中国海军在南海的行为是对美国的挑衅,目的是赶走美国,实现“一家独大”。①
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报道中,负面新闻有11篇,占比68.8%。《纽约时报》报道批评中国的互联网治理,认为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监管过严;②中国的防火墙越来越高,不利于信息流通;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报道认为该价值观与美式价值观冲突。
三、发现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10日《纽约时报》有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分析,有以下发现。
从总体上来看,《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反映在报道量逐年增加,有关报道不是追求“短小”消息,而是对相关事实做详细的分析。
在议题选择上,《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议题有明显侧重。《纽约时报》倾向选择中美之间有明显争议性的议题,把中国模式描述为美国模式的对立面。该报最关注的三个议题是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国内政治建设(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
从报道倾向上来看,《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负面报道远多于正面报道。在时政报道上,继续否定中国政治道路和政治模式;在经济报道上,批评“国家资本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国防报道上,质疑“和平发展”;在文化社会报道上,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式价值观相矛盾。
基于《纽约时报》有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的现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第一,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模式的否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批评和对军事现代化的质疑,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邓小平曾说,“中国既强又弱,既大又小”,西方很容易看到中国“强”和“大”的一面,用“中国责任论”忽悠中国,或抛出“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无论西方媒体是贬还是捧,我们需要站稳脚跟,避免坠入西方的陷阱里。同时也要理解中西新闻行业的差异。中国媒体秉持的是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而美国媒体坚持的是以负面报道为主,推崇“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要“流血”上头条,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往往“视而不见”,对中国出现的不足却“趋之若鹜”。中西新闻行业的报道原则不同,呈现的新闻内容自然就有差异,当我们面对西方的批评指责,应冷静思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面对西方媒体的“对立说”,我们要从增信释疑、消除误解这个目标入手,努力将中国故事编织进入“全球文化社区”之中。①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误读是相当严重的,这种误读会干扰美国主流阶层对中国发展的判断。由于当前国际舞台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受“他塑”影响,②我们需要抓住西方主流媒体这个“关键”,以开放的心态把西方主流媒体“请进屋子做客”,把“对立”变成“对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之一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故事,我们需要了解西方媒体的关注点,发现争议点,做好媒体外交。通过对争议性话题进行媒体与媒体、媒体人与媒体人的对话讨论,增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第三,在中西传播实力仍有差距的情况下,加强“自塑”是出路。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体要主动设置国际议题。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在习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报道上,外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等重要议题避而不谈,我们需要加强这些议题的传播能力,打好组合拳,主动“造船出海”,直接面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胡洁)
作者简介:张怡晟,新华社国际部编辑。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理念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216)阶段性成果。
【关 键 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纽约时报》;美国媒体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分量越来越重。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报告,中国经济影响力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① 如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吸引着世界目光,西方越来越关注:中国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发展后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向世界交出了中国方案。本文将聚焦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相关报道,旨在考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美国的传播状况和传播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回答以下问题:《纽约时报》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呈现哪些特点?其报道重点关注哪些议题?对不同的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它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是美国三大主流报纸之一,被誉为“灰色女士”和“美國档案”。截至2019年,该报已经获得了127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总次数位居美国第一。①通过分析该报的报道,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洞察美国主流媒体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看法。
(一)样本选择
样本选取的时间段为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10日,时间跨度长达五年半。
根据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本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国际关系、国防军事六个维度,选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6组词条作为检索关键词。由于“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点谈及的话题,笔者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分析,由此形成了9组检索关键词。鉴于《纽约时报》对中文关键词的翻译与中国官方表述存在差异,在检索时对每个中文关键词列出多种译法(见表1)。
根据以上9组词条,本研究在《纽约时报》官网上进行检索,获得相关样本527篇,经反复筛选,剔除重复样本、只提及关键词但无描述性话语的新闻报道,最终获得282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类目及编码
本研究采取的是内容分析法。传播学者一般将研究类目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说什么,二是怎么说。① “说什么”是用来表明研究问题的实质,“怎么说”是用来分析问题的形式。研究类目主要分为报道数量、篇幅长度、消息来源、议题选择、议题倾向。
本文编码的方法是:根据确定样本,按照编码表进行统计。本研究以“篇”为单位,每一篇报道都是独立的样本。编码表依据研究类目来编码,研究中只对新闻报道的显性内容进行编码,不涉及文字背后的暗示、隐喻、正话反说等层面。
二、研究发现
(一)总体报道特点
本文对《纽约时报》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的总体特点,从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消息来源三个方面予以考察。
1.报道数量
2012年11月至2018年6月,《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282篇报道,平均每月报道量为4篇,平均每周为1篇。具体时段上,2012年11月至12月有4篇,2013年全年有25篇,2014年全年有33篇,2015年全年有45篇,2016年全年有35篇,2017年全年有93篇,2018年1月至6月有47篇。总体来看,报道量在波动中上升。2012~2015年逐年上升,2016年报道量有所下降,2017年报道量急剧攀升,成为统计时间内《纽约时报》报道数量最多的年份,表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始终保持着一定关注度。
2.报道篇幅
报道篇幅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对某个议题的重视程度。根据新闻标题加上正文的字数,本研究将文章篇幅长度分为五个档次:500个单词以内、501—1000个单词、1001—1500个单词、1501—2000个单词、2000个单词以上。
通过对《纽约时报》282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篇幅分类,500个单词以内的数量为6篇;501—1000个单词的有90篇;1001—1500个单词的数量有146篇;1501—2000个单词的数量有31篇;2000个单词以上的数量有9篇。
《纽约时报》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篇幅在1000字以上的篇数有186篇,占比为66%。这说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以中长篇报道为主,短篇的数量较少。这282篇报道的平均篇幅为每篇1205个单词,说明《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不是追求“短平”,而是对相关事实做详细的分析,每篇报道的信息量较大,大量新闻背景穿插其间。
3.消息来源
《纽约时报》282篇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中,共使用了1546个消息源,平均每篇报道有5—6个消息源。为进一步分析单篇报道所采用的消息源数量,本研究将消息源个数分为四类:0个,1—4个,5—10个,10个以上。统计发现,《纽约时报》每篇报道多以5—10个消息来源为主,占比为50%,这说明《纽约时报》在报道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时采访多个消息源,在形式上做到客观。没有消息源的报道有11篇,占比为4%,这类报道一般是评论性文章。 从消息来源的类别来看,《纽约时报》引用最多的是政府机构的消息源,引用数量达431次,占比为28%;其次是来自外国专家学者(非中国籍专家)的信源,引用数量达291次,占比为19%;而引用中国专家学者的数量为152次,是引用外国专家学者数量的一半。这表明,《纽约时报》偏向采访外国专家学者,用外国专家的意见观点来评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引用模糊消息源的数量达到251次,占比为16%。模糊消息源一般是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这类人通常是以批评、指责、不满的口吻发表意见。《纽约时报》在引用模糊消息源时,习惯解释匿名的原因。如果消息源是外国官员,一般用“内幕人士”或者职务介绍该信源;如果是中国官员,则会用“出于安全原因不便透露姓名”①,“担心透露姓名遭到打击报复” ②进行解释。
(二)议题选择
在9组词条中,《纽约时报》最关注的是“中国梦”,报道数量占样本总数的31%。其次是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报道数量占样本总数的29%。第三是关注国内政治建设(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占比为12.7%。第四是关注国际关系领域(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第五是关注军事国防领域(关键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占比为6%。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篇幅最低,在检索时间段内仅有1篇。
在282篇报道中,关于“中国梦”的报道有88篇。《纽约时报》将“中国梦”分为“中国的梦”(China Dream)和“中国人的梦”(Chinese Dream)。在“中国的梦”方面,《纽约时报》将“中国梦”解释为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洗刷百年屈辱的历史”③,“重拾大國荣光,成为世界强国”④,“有朝一日超越美国”⑤的梦想。“中国的梦”是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产物,⑥是中国希望成为东亚强国的梦想。为实现该梦想,中国共产党大力反腐、振兴经济、增强军事力量和提高文化自信,并致力于修改现有国际秩序。《纽约时报》将“中国人的梦”解释为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⑦希望社会更加民主与法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流通更加自由。
在282篇报道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80篇。《纽约时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⑧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改变国际规则的重要一步。⑨《纽约时报》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成功吸引了很多非洲国家和中欧国家,中国在当地搞建设,用经济财富获得它们的支持,⑩间接输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除了报道对参与国的影响外,《纽约时报》还重点提及未参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尤其是美国的态度。该报认为如果美国加入该倡议,可以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公平,美国企业自身也可以拓展业务。①反之,如果美国拒绝加入,那便是主动放弃领导权和主动权,中国将会有机会重写国际秩序。②
《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内政治建设十分关注(33篇),尤其是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聚焦“中国政治模式”③,认为中国政治模式与西方模式对立。中国的民主法治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等于西方的民主法治,④对中国从来不用“democracy”(民主)一词,而是使用“authoritarian”(威权)。《纽约时报》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⑤——在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指出,中国的依法治国、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前提都是“党的领导”,这与西方是不同的。
《纽约时报》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中国报道有28篇。重点报道的是中美关系,这与《纽约时报》作为一家美国主流媒体的定位有关。在讲述“新型大国关系”中,《纽约时报》认为该理念主要是针对中美关系,中美应该妥善管控分歧,避免零和博弈、冲突对抗和修昔底德陷阱。⑥它认为中美两国合作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繁荣,⑦ 很多国际问题需要两国相向而行,比如朝核问题。
《纽约时报》还关注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拥有现代化军事力量。⑧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引起西方猜测,该报认为中国军事的发展正在打破亚太的平衡。
《纽约时报》对中国社会文化领域(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16篇报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创新新闻宣传方式,⑨用歌曲、动画、偶像号召等非传统的宣传方式吸引年轻人,传播中式价值观。
《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内经济领域(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报道量为14篇。《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上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日益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成为中国制约外国企业的经济手段,外国公司担心失去中国市场而不得不对中国政府某些政策让步。《纽约时报》反复提及“国家资本主义”(State-led form of Capitalism),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①“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对外扩张的工具。②它还质疑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把中国描绘成“知识产权的盗窃者”。③
关于中国生态环境领域(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允许媒体报道雾霾,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逐步放开环境报道,但质疑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认为离“美丽中国”还有一段距离。④
报道量最低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仅有1篇,反映该报忽视对该理念的报道。在仅有的这篇新闻报道中,《纽约时报》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削弱现存联合国人权体系,是中国与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争。⑤
(三)报道倾向
为考察《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倾向,本研究对282篇文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确定每篇报道的整体倾向。具体操作中,编码员首先通过对文章标题判断来确定文章倾向,即标题中是否含有明显态度用词来判断内容是正面表扬还是负面批评。其次,编码员通过导语进一步验证态度。如果标题和导语都无法做出判断,编码员则通读整篇报道进行判断,确定该篇文章整体所持倾向。由于《纽约时报》的文章很少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往往需要通读全文,判断文章整体倾向。 1.报道倾向的定义
(1)正面报道:文章整体是正面积极的,作者持赞扬、肯定的态度,对中国形象有加分的作用。如举世瞩目的成就(enviable achievements)、维护世界秩序(a strong force for global order)。
(2)负面报道:文章整体是负面、批评的,作者持否定、指责的态度,对中国形象有明显减分的作用。如独裁(totalitarian)、镇压(quash)。
(3)中立报道:文章整体以事实为依据,没有明显态度的流露和价值判断,对中国形象没有明显的加分或减分作用,或者报道正面和消极评价都有,无法简单归为正面或负面的报道。
2.编码结果
按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立报道来分,《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负面报道为主,报道量有139条,占整体比率为49%;中立报道有112条,占整体比率为40%;正面报道最少,仅有31条,占比为11%。
在《纽约时报》对“中国梦”的报道中,57%的报道是负面报道。《纽约时报》报道认为,虽然中国梦强调“民主”“法治”,但偏向用“威权”“非民主”等词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是冲突对立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的正面报道占比20%,负面报道占比35%,中立报道占比45%。一方面,《纽约时报》报道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带动发展中国家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给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报道质疑中国这项倡议的用意,认为这是中国企图跳出当前国际秩序的表现,中国或将改变全球经济版图,“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势力范围。
《纽约时报》对中国政治建设新思想的报道倾向多为负面,占比达73%。《纽约时报》认为,西方希望用现行的国际规则约束中国、改变中国,使之成为与西方类似的国家。①但事与愿违,中国用非西方的方式实现了发展,中国政治模式引起了美国的恐慌。②《纽约时报》报道批评中国政治模式,认为该模式是一种强人领导下(strongman leadership)③的奥威尔式治理体系(Orwellian system)④,这种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威胁”。
《纽约时报》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中国报道主要为中立态度,偏向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介绍,强调大国关系合作的重要性。相关负面报道主要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与西方预设不符,担心“强国必霸”⑤;有报道认为当今的中国抛弃了邓小平时代“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在国际舞台变得越来越强势;还有报道担心中国会挤走美国,成为东亚的超级大国。⑥
在军事国防领域的报道中,《纽约时报》报道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批评中国在南海的建岛行为,认为这威胁地区稳定与和平;有报道猜测中国军事发展的方向,认为中国海军在南海的行为是对美国的挑衅,目的是赶走美国,实现“一家独大”。①
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报道中,负面新闻有11篇,占比68.8%。《纽约时报》报道批评中国的互联网治理,认为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监管过严;②中国的防火墙越来越高,不利于信息流通;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报道认为该价值观与美式价值观冲突。
三、发现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10日《纽约时报》有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报道分析,有以下发现。
从总体上来看,《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反映在报道量逐年增加,有关报道不是追求“短小”消息,而是对相关事实做详细的分析。
在议题选择上,《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议题有明显侧重。《纽约时报》倾向选择中美之间有明显争议性的议题,把中国模式描述为美国模式的对立面。该报最关注的三个议题是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中国国内政治建设(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
从报道倾向上来看,《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负面报道远多于正面报道。在时政报道上,继续否定中国政治道路和政治模式;在经济报道上,批评“国家资本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国防报道上,质疑“和平发展”;在文化社会报道上,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式价值观相矛盾。
基于《纽约时报》有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报道的现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第一,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模式的否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批评和对军事现代化的质疑,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邓小平曾说,“中国既强又弱,既大又小”,西方很容易看到中国“强”和“大”的一面,用“中国责任论”忽悠中国,或抛出“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无论西方媒体是贬还是捧,我们需要站稳脚跟,避免坠入西方的陷阱里。同时也要理解中西新闻行业的差异。中国媒体秉持的是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而美国媒体坚持的是以负面报道为主,推崇“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要“流血”上头条,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往往“视而不见”,对中国出现的不足却“趋之若鹜”。中西新闻行业的报道原则不同,呈现的新闻内容自然就有差异,当我们面对西方的批评指责,应冷静思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面对西方媒体的“对立说”,我们要从增信释疑、消除误解这个目标入手,努力将中国故事编织进入“全球文化社区”之中。①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误读是相当严重的,这种误读会干扰美国主流阶层对中国发展的判断。由于当前国际舞台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受“他塑”影响,②我们需要抓住西方主流媒体这个“关键”,以开放的心态把西方主流媒体“请进屋子做客”,把“对立”变成“对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之一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故事,我们需要了解西方媒体的关注点,发现争议点,做好媒体外交。通过对争议性话题进行媒体与媒体、媒体人与媒体人的对话讨论,增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第三,在中西传播实力仍有差距的情况下,加强“自塑”是出路。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体要主动设置国际议题。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在习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报道上,外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放型经济”等重要议题避而不谈,我们需要加强这些议题的传播能力,打好组合拳,主动“造船出海”,直接面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胡洁)
作者简介:张怡晟,新华社国际部编辑。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理念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2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