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学现状及优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有关科学方法的教育的重要性逐步体现,本文在分析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寓学于乐,更好地进行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优化研究
  一、 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不可否认,在目前的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关科学方法的教育较为薄弱,导致这一原因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学生及教师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重视程度较低
  任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占据主要作用。但目前,学生和教师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重视程度较低,当然这并不是教师和学生导致的局面,主要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局面。高中属于课业较为紧张的阶段,学生和教师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学习基础地理知识,而地理科学方法属于一种学习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因此教师和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学习都缺乏重视。除此之外,有关地理课本的课后习题也大多是地理知识的考查,极少涉及地理科学方法,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和教师对其重视程度。
  2. 教师的地理科学方法知识储备不够
  很多高中老师在自己进行学习过程中较少涉及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这就导致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较少。而在之后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自身的学习补充有关地理科学方法的知识,但高中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很多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自学。
  3. 有关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方式较窄
  目前,很多教师仍然进行着传统的教育,即未将课程的主导权转还到学生的手中,在教学教育方式上较为单一,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地理科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 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学生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分析
  学生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对象以及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在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学生的真的参与到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学习当中,才能真的将教育做活。
  学生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生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存在认识的偏差,没有完全意识到其重要性,学习意识较为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由于课业的繁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学习较为浅显,并没有能够很好地领会其中的精髓。
  2. 教师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分析
  教师在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因此学生如何学以及学什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
  教师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素养方面,其中包括教师的科研、管理以及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就教师的科研而言,只有教师本身钻研学习过有关地理科学方法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对教学的管理,地理学科较为庞杂,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教学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对课堂进行管理,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体系,更好地完成有关教学任务;所谓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是指教师利用有关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课程资源的能力,将资源引入到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因此该能力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较大。
  3. 学习途径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分析
  所谓学习途径即为高中地理科学方法学习的手段以及途径,较少的学习途径不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而过多的学习途径可能会导致学生三心二意,难以集中注意力。
  学习途径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学习途径的适合程度以及丰富程度。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但就目前的学习途径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阻碍了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相关教育的开展,教师应该寻找与科学方法较为匹配的学习途径,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就目前的学习途径而言,较为单一,这也使得学生在重复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会导致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效率低下。
  三、 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
  1. 不断完善构建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是一门学科最终的教学走向,因此至关重要,教师在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提高对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构建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体系。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目标体系的具体化、层次化。
  所谓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是指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直观地了解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体系,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而层次化是指能够帮助学生明白不同方法的重要程度,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分配学习精力。
  2. 提高学生及教师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程度
  优化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一环及加强学生以及教师对高中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才能促使学生和老师更好地投入到高中地理科学方法的教育以及学习当中。
  3.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教育素养
  學生本身对地理科学方法的了解较少,因此在很多问题上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教育素养,加强对教师有关内容的培训、重视有关能力的提升,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以及学习效果。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有关教育部门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一方面,师范院校应当增设有关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教育,另一方面,教师所在单位也应当引起重视,从而组织教师有关课程培训以及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艳,毕燕.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地理教育调查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46-150.
  [2]赵帅民.新课程背景下科技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张春阳.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材在高中教育中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来说,实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并提出了科学方法体系的实际应用内容,以期为新课标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科学方法体系;研究  为实现现代教育标准化发展,高中新课标改革不断推进,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
摘要:实验题是化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题型之一,而且分值比重越来越大,但学生解答实验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优化复习策略、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复习备考中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化学高考;化学实验复习;解题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题是化学高考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在各地的高考中都少不了实验题,而且分值比重越来越大。实验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可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通过物理学科的特征介绍,物理实验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分析及存在问题分析,畅谈物理学科与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特征;优势;问题  随着知识和网络经济的到来,学校教育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也要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悄然在改造着教学的思维,促进每个学科不断发展完善。作为一名高中物理
摘要:化学教学过程中复习课是非常重要的课型,主要作用为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教师简化知识点归纳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阐述其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的应用,有效利用最好的复习时间,最大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思维导图  一、 引言  思维导图初期是作为新的笔
摘要:在目前的新课改要求中,把教学进行生活化是比较核心的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的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里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以此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致,从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初中物理课堂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结合教材知识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  一、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摘要: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为化学教学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知识深入探究提供了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化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总结了互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施中的要求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广大初中化学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詞: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难,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因此学生对学习物理兴趣不大,其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导入关,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收到奇效,使沉闷、低效的物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生机勃勃。要使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焊接恰到好处,就要讲究新课导入的新颖性、艺术性;把学生的注意力水到渠成地集中到你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物理老师就要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
摘要:2016年三明市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科试题,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三维目标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发展。试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考查学生学科能力为目的,充分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有正确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