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与特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奠定了基础,其认为原有的智能评价体系(以标准智力测验分数界定人类聪明程度的体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德纳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至少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绘画创作引导中的积极意义
儿童绘画是指在孩童时期,儿童用画笔等工具表现他们所观察到的世界、想象的世界以及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它伴随儿童的成长。现如今,各种美术培训机构甚至美术课堂急于求成,为了吸引他人眼球、获得家长和大人的认可,让儿童大量临摹所谓“范画”的图样,一旦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就不敢下笔或者开始质疑自己绘画能力。如此一来,其不仅限制了儿童的艺术创作,阻碍了儿童绘画的发展,甚至对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态也毫无积极性可言。
多元智能理论给美术教育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绘画方面有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学者把儿童绘画发展与智力水平、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一起研究,认为绘画反映了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更加表明了儿童创作绘画艺术作品可以得到智能方面的肯定。绘画艺术的呈现需要有构图、空间、形状、色彩等多种内容组成。这些元素在提升美感的同时,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物体造型、色彩、构图等方式,还能使学生的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儿童智能提升以及生理心理方面产生积极变化。
三、教师如何引导儿童绘画创作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加德纳认为,由于人的智能特点不同,应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尽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对于新时代美术教师而言,其引导儿童画创作过程中,更应该认识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性,并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教学更注重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而教师应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与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智能的挖掘者和能力构建的促进者。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提出要重视儿童的学习,他发现儿童由于心智的原因,本身就有较强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去进行一些活动。特别是低龄段的学生,他们喜欢用画笔等工具进行自我表达,他们的绘画创作活动是自发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认知建构,尊重儿童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和自由性。
(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挖掘儿童自身潜能
霍华德·加德纳通过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研究得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儿童绘画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地让儿童通过画作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能,对于物体造型更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首先,儿童骨骼发育不完善,他们绘制的线条与造型往往呈现出意外、夸张的效果,哪怕是用鉛笔勾勒好的轮廓再用勾线笔等工具复勾时也会出现夸张与变形的情形。其次,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精准,他们对类似的形状只会用同一种表现方法。再次,儿童感官知觉敏锐,但对形体大小、形态逻辑关系把握欠缺,因此会在画面中突出一些大人忽略的小细节。这些所谓的绘画技能的不足,也恰恰是儿童绘画语言的展现与丰富的绘画心理的表达,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有时甚至是令人惊叹的。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及创造性。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由于智力包含多种智力形式,虽然儿童的绘画造型不精准,往往在画面中强调一些在大人眼中看来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但是儿童却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多鼓励儿童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这可以培养儿童的自然观察智能。教师在引导儿童绘画创作时,可以让儿童展开小组合作,在交流学习中锻炼儿童的人际关系能力,让儿童有效地理解别人、与人交往。教师指导学生绘画创作并不是使每个儿童成为画家,而是通过绘画过程,使其在认知、情绪等生理、心理各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挖掘儿童自身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逻辑等丰富的潜能,帮助儿童在培养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多元化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一个人的才能或智力可以在多方面表现出来,智力是通过多元化相互交织而呈现的,这就说明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些智能,但每个学生拥有的智能呈现会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在承认每个学生有潜在的差异性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多元化。传统评价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过程,只针对作品呈现的结果进行标准化衡量,这种模式对于每个智能结构并不相同的学生来说有许多的局限性。儿童绘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情绪表达的体现。因此,教师除了对作品呈现评价之外,更多的应从学生创作过程、创意、学习态度、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儿童自身而言,无论是绘画过程中还是作品陈述,教师都应鼓励儿童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畅谈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自己的作品旁边写一段对作品的想法与介绍;对于年龄段较小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口头交流,提升表达能力,开发他们的语言智能。
四、结语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儿童绘画创作的引导有重要意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儿童绘画创作的引导能够使儿童个性及潜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儿童的艺术潜能,更新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儿童绘画创作进行专业的引导与评价,重视并挖掘儿童潜能。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李丽莎(1996-),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奠定了基础,其认为原有的智能评价体系(以标准智力测验分数界定人类聪明程度的体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德纳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至少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绘画创作引导中的积极意义
儿童绘画是指在孩童时期,儿童用画笔等工具表现他们所观察到的世界、想象的世界以及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它伴随儿童的成长。现如今,各种美术培训机构甚至美术课堂急于求成,为了吸引他人眼球、获得家长和大人的认可,让儿童大量临摹所谓“范画”的图样,一旦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就不敢下笔或者开始质疑自己绘画能力。如此一来,其不仅限制了儿童的艺术创作,阻碍了儿童绘画的发展,甚至对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态也毫无积极性可言。
多元智能理论给美术教育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绘画方面有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学者把儿童绘画发展与智力水平、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一起研究,认为绘画反映了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更加表明了儿童创作绘画艺术作品可以得到智能方面的肯定。绘画艺术的呈现需要有构图、空间、形状、色彩等多种内容组成。这些元素在提升美感的同时,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物体造型、色彩、构图等方式,还能使学生的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儿童智能提升以及生理心理方面产生积极变化。
三、教师如何引导儿童绘画创作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加德纳认为,由于人的智能特点不同,应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尽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对于新时代美术教师而言,其引导儿童画创作过程中,更应该认识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性,并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教学更注重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而教师应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与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智能的挖掘者和能力构建的促进者。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提出要重视儿童的学习,他发现儿童由于心智的原因,本身就有较强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去进行一些活动。特别是低龄段的学生,他们喜欢用画笔等工具进行自我表达,他们的绘画创作活动是自发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认知建构,尊重儿童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和自由性。
(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挖掘儿童自身潜能
霍华德·加德纳通过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研究得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儿童绘画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地让儿童通过画作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能,对于物体造型更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首先,儿童骨骼发育不完善,他们绘制的线条与造型往往呈现出意外、夸张的效果,哪怕是用鉛笔勾勒好的轮廓再用勾线笔等工具复勾时也会出现夸张与变形的情形。其次,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精准,他们对类似的形状只会用同一种表现方法。再次,儿童感官知觉敏锐,但对形体大小、形态逻辑关系把握欠缺,因此会在画面中突出一些大人忽略的小细节。这些所谓的绘画技能的不足,也恰恰是儿童绘画语言的展现与丰富的绘画心理的表达,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有时甚至是令人惊叹的。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及创造性。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由于智力包含多种智力形式,虽然儿童的绘画造型不精准,往往在画面中强调一些在大人眼中看来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但是儿童却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多鼓励儿童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这可以培养儿童的自然观察智能。教师在引导儿童绘画创作时,可以让儿童展开小组合作,在交流学习中锻炼儿童的人际关系能力,让儿童有效地理解别人、与人交往。教师指导学生绘画创作并不是使每个儿童成为画家,而是通过绘画过程,使其在认知、情绪等生理、心理各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挖掘儿童自身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逻辑等丰富的潜能,帮助儿童在培养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多元化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一个人的才能或智力可以在多方面表现出来,智力是通过多元化相互交织而呈现的,这就说明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些智能,但每个学生拥有的智能呈现会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在承认每个学生有潜在的差异性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多元化。传统评价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过程,只针对作品呈现的结果进行标准化衡量,这种模式对于每个智能结构并不相同的学生来说有许多的局限性。儿童绘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情绪表达的体现。因此,教师除了对作品呈现评价之外,更多的应从学生创作过程、创意、学习态度、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儿童自身而言,无论是绘画过程中还是作品陈述,教师都应鼓励儿童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畅谈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自己的作品旁边写一段对作品的想法与介绍;对于年龄段较小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口头交流,提升表达能力,开发他们的语言智能。
四、结语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儿童绘画创作的引导有重要意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儿童绘画创作的引导能够使儿童个性及潜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儿童的艺术潜能,更新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儿童绘画创作进行专业的引导与评价,重视并挖掘儿童潜能。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李丽莎(1996-),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