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野火春风斗古城》作为十七年小说的一部代表作,它对眺山根据地环境的描写是非常独特的。这一艺术想象空间的形成,既与作者的自身经历和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主流的革命政治话语和谐交融在一起,成为多種文化资源的成功组合体。
关键词:根据地环境;童年生活环境;古典文化素养;政治革命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182—02
20世纪50年代的最后几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有了不小的收获。在这状貌多样的长篇小说中,《野火春风斗古城》可算是很有特色的一部。
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品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发现它不仅存在着个性启蒙话语,还有传统文化的鲜明印痕。在这里我拟从文中对根据地的清丽环境的描写对比进行探讨。这段描写尤其是景物描写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其语言之华美,情景之柔曼均堪称奇。我这里要讨论的是,在50年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想象空间?它与作家个人文化积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当时为什么能为人所接受而不引起人注意?
小说用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两章的篇幅来写杨晓冬、韩燕来进出根据地,几占全书的十分之一。鉴于篇幅,我这里只能列出几段来描述根据地的清丽环境。
请看这段描写眺山的:
初升的太阳,把玫瑰色的光线抹到巍峨的山顶上的时候,眺山真好比穿着凤冠霞帔一样,把她比作一位漂亮的美人可不算夸张。你看!挂在山腰里那淡青色和乳白色的晨雾像飘在美人胸前的薄纱,满山玲珑透明的石块像镶嵌在衣冠上的宝石,遥遥看到那成行成列的密密麻麻的发着绿色的树林,颇像霞帔上的璎珞。一条灰白色的通向山腰的慢坡路,是美人围腰垂下来的长长丝带。
还有对桃花沟的描写:
先是嗅到“一股浓郁芬芳的气味”,接着“沿着羊肠小路,走了半里,听得流水声音越来越大。……仔细瞧去,在赤褐色的枝头上,长满了粉白色的豆粒大的桃花骨朵,桃花树枝纵横错杂,笼罩住下面的潺潺流水的深沟。”
部队驻地夜景:
天空在这里的颜色更加清淡,月光更加洁净,空气流动得更加畅快。……月光下,浮光耀金的河水,还在轻轻流动。仔细静听,可以听到流水漫过石沙的泠泠响声。
从以上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看出作者描绘出了一个秀美阔大的根据地景象,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作者的对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大多选花草、月光、天空、河水等空灵柔美的物象,形容词又多用“芬芳”、“清淡”、“洁净”、“畅快”、“浮光耀金”、“泠泠”、“烟青色”、“玲珑透明”等等表明丽、清新、晶莹的,更为奇特的是他竟然将山水喻为“美人”,将眺山的风景以美人身体部位和服饰为喻来说明,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因为50年代也有不少风景山水诗词,小说中也有景物描写,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战争和建国以后的历次批判运动,两极对立的冰冷思维模式对作家影响极大,一直以来共产党对资产阶级鲜花美人的恐惧,使全社会弥漫着一股清教徒式的氛围,这严重影响了作家的选材用语。描写风景、山水也往往与战争联系起来,选用物象也是那些具高大、坚定、刚强性质的,如郭小川的《甘蔗林 青纱帐》,以战士来喻景物,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虽有“神姿仙态桂林的山”之语,但这只是整体譬喻,不是细节比方,运用词语也都倾向于高大、有棱角的,而不是秀美柔婉。李英儒为什么不把眺山喻为“把守眺山的钢铁战士”,这不仅符合战争题材的语境,也更加迎合当时文学规范的主流倾向?为什么特意把进山时间安排在春天,来大笔渲染桃花沟的景色之美呢?而不选择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的梅花白雪呢?
一般来讲,用语言进行创作,其实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想象资源、想象方式来建构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作家以前所占有的文化符号深深地影响后期的思想和创作。作家个人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会参与到他自己的历史记忆中去,从而每个人的历史记忆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因此,这里引起思考的首先是,这种描写到底跟李英儒的自身经历和传统文化素养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场域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文化资源起作用?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确定的第一个问题是,作家选用“桃花”、“美人”这个美丽的环境是偶一为之还是由于偏爱不由自主的选择使用。如果是偶一为之,这个命题便失去了意义,如果是多次使用,那对作家来讲,就应该有它深层的心理和文化原因。
很凑巧,我翻阅李英儒的《李英儒短篇小说集》,在小说为数不多的环境描写里,发现这样两段:
时光正是阳春三月,太阳照着脊背,微风拂着面庞,登在高山坡上放眼望着,这里是一片片怒放的桃花。(《三进五窑村》)汀村东郊,春催万木,一片梨树园,棵棵青了皮,柔嫩的枝头上,数不清的锥形青白色的嫩芽,从红褐色的包皮中呲开嘴。(《汪家寨》)
作者同样选择了桃花、杨柳、嫩芽等意象,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大好春光。一般来讲,一个作家笔下多次出现相同的意境决不是偶然的,往往是作家内心摆脱不掉的情结所致,这在精神分析学上称为“初始情境”,是人生历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意义重大并对以后精神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境,甚至影响作家人格的形成。
在李英儒的传记材料中,李英儒曾深情地回忆童年生活并特别提到村边景色。“我家住在村东口,出门便是大堤小堤夹着的那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桥,走上桥头,向东一看,一片野旷洼地。我们的村庄是非常美的。春天,环村的菜园里,杏花刚刚开过,桃蕾又绽开。门前的小桥流水,空气又新鲜又洁净。”①童年的美丽的生活环境给李英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农村,酷爱田园景色,……写任何一部小说,都带着李家桥及其周围的景色,这恐怕与我幼年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的。”②可见童年的生活环境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作家写景的摹本。
但作者如此喜爱选择娇艳、柔嫩的花草美人意象,应该还与作家的个性喜好有关,任何选择都是出于下意识的情感宣泄,是作家个性爱好的流露。在《李英儒小传》、《悲欢勤奋度童年》以及其他有关李英儒的材料中可看到,李英儒七岁入私塾,主学四书五经和一些唐宋散文。在寺院读书期间,他从师兄那里读了很多稗官野史,又酷爱听村里能人说书,大多是一些传说和爱情故事,后来作者曾坦言喜欢红楼梦。对优美景象的热爱成了他的人生主调。
由此我们再来看《野火春风斗古城》对眺山根据地自然风光的柔美描绘便会觉得顺理成章了,它正是李英儒细腻温和的文人气质的生动体现。
我们再往深一层想,“美人”、“桃花”为什么成为作者最喜欢拿来描绘春天的意象?除了作家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气质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心理机制在左右着作家的话语选择?在这里面,传统叙事写景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积淀下来的内涵信息起了很大的作用。“美人”、“桃花”、“流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已成了我国文化的一个原型、母题,承载传达着丰富的内涵和信息,并且三者经常在一起使用。从《诗经》里的《桃之夭夭》开始,人们依据桃花的自然属性,将女子与桃花相联系。另外“美人”、“桃花”、“流水”又有社会学意义。从屈原开始,以美人喻君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隐喻,后来文人们又不断地用美人来喻指理想,而桃花流水,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使它具有乌托邦意味,“桃花深处”等往往指仙境或理想的世界或境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对眺山根据地的描写暗合这点。
关键词:根据地环境;童年生活环境;古典文化素养;政治革命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182—02
20世纪50年代的最后几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有了不小的收获。在这状貌多样的长篇小说中,《野火春风斗古城》可算是很有特色的一部。
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品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发现它不仅存在着个性启蒙话语,还有传统文化的鲜明印痕。在这里我拟从文中对根据地的清丽环境的描写对比进行探讨。这段描写尤其是景物描写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其语言之华美,情景之柔曼均堪称奇。我这里要讨论的是,在50年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想象空间?它与作家个人文化积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当时为什么能为人所接受而不引起人注意?
小说用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两章的篇幅来写杨晓冬、韩燕来进出根据地,几占全书的十分之一。鉴于篇幅,我这里只能列出几段来描述根据地的清丽环境。
请看这段描写眺山的:
初升的太阳,把玫瑰色的光线抹到巍峨的山顶上的时候,眺山真好比穿着凤冠霞帔一样,把她比作一位漂亮的美人可不算夸张。你看!挂在山腰里那淡青色和乳白色的晨雾像飘在美人胸前的薄纱,满山玲珑透明的石块像镶嵌在衣冠上的宝石,遥遥看到那成行成列的密密麻麻的发着绿色的树林,颇像霞帔上的璎珞。一条灰白色的通向山腰的慢坡路,是美人围腰垂下来的长长丝带。
还有对桃花沟的描写:
先是嗅到“一股浓郁芬芳的气味”,接着“沿着羊肠小路,走了半里,听得流水声音越来越大。……仔细瞧去,在赤褐色的枝头上,长满了粉白色的豆粒大的桃花骨朵,桃花树枝纵横错杂,笼罩住下面的潺潺流水的深沟。”
部队驻地夜景:
天空在这里的颜色更加清淡,月光更加洁净,空气流动得更加畅快。……月光下,浮光耀金的河水,还在轻轻流动。仔细静听,可以听到流水漫过石沙的泠泠响声。
从以上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看出作者描绘出了一个秀美阔大的根据地景象,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作者的对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大多选花草、月光、天空、河水等空灵柔美的物象,形容词又多用“芬芳”、“清淡”、“洁净”、“畅快”、“浮光耀金”、“泠泠”、“烟青色”、“玲珑透明”等等表明丽、清新、晶莹的,更为奇特的是他竟然将山水喻为“美人”,将眺山的风景以美人身体部位和服饰为喻来说明,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因为50年代也有不少风景山水诗词,小说中也有景物描写,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战争和建国以后的历次批判运动,两极对立的冰冷思维模式对作家影响极大,一直以来共产党对资产阶级鲜花美人的恐惧,使全社会弥漫着一股清教徒式的氛围,这严重影响了作家的选材用语。描写风景、山水也往往与战争联系起来,选用物象也是那些具高大、坚定、刚强性质的,如郭小川的《甘蔗林 青纱帐》,以战士来喻景物,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虽有“神姿仙态桂林的山”之语,但这只是整体譬喻,不是细节比方,运用词语也都倾向于高大、有棱角的,而不是秀美柔婉。李英儒为什么不把眺山喻为“把守眺山的钢铁战士”,这不仅符合战争题材的语境,也更加迎合当时文学规范的主流倾向?为什么特意把进山时间安排在春天,来大笔渲染桃花沟的景色之美呢?而不选择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的梅花白雪呢?
一般来讲,用语言进行创作,其实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想象资源、想象方式来建构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作家以前所占有的文化符号深深地影响后期的思想和创作。作家个人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会参与到他自己的历史记忆中去,从而每个人的历史记忆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因此,这里引起思考的首先是,这种描写到底跟李英儒的自身经历和传统文化素养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场域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文化资源起作用?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确定的第一个问题是,作家选用“桃花”、“美人”这个美丽的环境是偶一为之还是由于偏爱不由自主的选择使用。如果是偶一为之,这个命题便失去了意义,如果是多次使用,那对作家来讲,就应该有它深层的心理和文化原因。
很凑巧,我翻阅李英儒的《李英儒短篇小说集》,在小说为数不多的环境描写里,发现这样两段:
时光正是阳春三月,太阳照着脊背,微风拂着面庞,登在高山坡上放眼望着,这里是一片片怒放的桃花。(《三进五窑村》)汀村东郊,春催万木,一片梨树园,棵棵青了皮,柔嫩的枝头上,数不清的锥形青白色的嫩芽,从红褐色的包皮中呲开嘴。(《汪家寨》)
作者同样选择了桃花、杨柳、嫩芽等意象,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大好春光。一般来讲,一个作家笔下多次出现相同的意境决不是偶然的,往往是作家内心摆脱不掉的情结所致,这在精神分析学上称为“初始情境”,是人生历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意义重大并对以后精神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境,甚至影响作家人格的形成。
在李英儒的传记材料中,李英儒曾深情地回忆童年生活并特别提到村边景色。“我家住在村东口,出门便是大堤小堤夹着的那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桥,走上桥头,向东一看,一片野旷洼地。我们的村庄是非常美的。春天,环村的菜园里,杏花刚刚开过,桃蕾又绽开。门前的小桥流水,空气又新鲜又洁净。”①童年的美丽的生活环境给李英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农村,酷爱田园景色,……写任何一部小说,都带着李家桥及其周围的景色,这恐怕与我幼年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的。”②可见童年的生活环境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作家写景的摹本。
但作者如此喜爱选择娇艳、柔嫩的花草美人意象,应该还与作家的个性喜好有关,任何选择都是出于下意识的情感宣泄,是作家个性爱好的流露。在《李英儒小传》、《悲欢勤奋度童年》以及其他有关李英儒的材料中可看到,李英儒七岁入私塾,主学四书五经和一些唐宋散文。在寺院读书期间,他从师兄那里读了很多稗官野史,又酷爱听村里能人说书,大多是一些传说和爱情故事,后来作者曾坦言喜欢红楼梦。对优美景象的热爱成了他的人生主调。
由此我们再来看《野火春风斗古城》对眺山根据地自然风光的柔美描绘便会觉得顺理成章了,它正是李英儒细腻温和的文人气质的生动体现。
我们再往深一层想,“美人”、“桃花”为什么成为作者最喜欢拿来描绘春天的意象?除了作家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气质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心理机制在左右着作家的话语选择?在这里面,传统叙事写景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积淀下来的内涵信息起了很大的作用。“美人”、“桃花”、“流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已成了我国文化的一个原型、母题,承载传达着丰富的内涵和信息,并且三者经常在一起使用。从《诗经》里的《桃之夭夭》开始,人们依据桃花的自然属性,将女子与桃花相联系。另外“美人”、“桃花”、“流水”又有社会学意义。从屈原开始,以美人喻君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隐喻,后来文人们又不断地用美人来喻指理想,而桃花流水,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使它具有乌托邦意味,“桃花深处”等往往指仙境或理想的世界或境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对眺山根据地的描写暗合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