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者,有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教育惯习。而这些惯习又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地给学生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现点击3则:
“报告”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报告。”一声清脆响亮的报告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也打碎了我刚刚营造出来的课堂情境,同学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移向了教室门口, M同学必恭必敬地站在门口。他迟到了。
“请进。”我轻声许可道。M同学飞快地跑向坐位,同学们的目光也随他而动。
沉默——同学们愣愣地望着我,我怎么也找不到刚上课时的感觉了。
“以后上课迟到了不要喊报告,自己悄悄地从教室后门走回坐位,免得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不行,不行,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不然的话要被扣分的。”同学们小声说道。
面对学生认真的样子,我不禁哑然。
课后,我就“上课迟到喊报告”这一话题与班主任进行了交流。班主任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看到班主任的认真样儿,我又一次哑然。
迟到了喊一声“报告”就能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学生自己迟到了不说,还要用一声“报告”去干扰其他同学,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
“听话”
课间,办公室里,老师气愤地训斥着,学生低头不语。
“你就是不听话!这道题我讲了不知多少遍,全班就你一个人做错了,要是你认真听讲的话,肯定早就会了。今天我再单独给你讲一遍,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错了。”
题目是这样的——
选择题:李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1.成正比例 2.成反比例 3.不成比例
那个学生选择的是“不成比例”。
老师认真地讲着,那个学生似听非听,嘴角嗫嚅着,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没敢说出来。老师讲完后,学生无精打采,眼神中隐藏着一种不服气,离开了办公室。
从那个学生的表情推测,其中必有隐情。
又一个课间,我找到了那位学生,问询刚才的事。他说:“我始终认为不一定成反比例,因为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可能有许多条路可走。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积一定,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对于这道题中‘速度’和‘时间’两个相关联的量来说,它们的积(路程)一定吗?我认为不一定,所以,骑自行车的速度与所需时间不一定成比例。”
“多么富有见地的推理啊!”我由衷地赞叹道。
与那位学生交流后,我又一次陷入沉思。
类似情形每天都会在学校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大家司空见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细细思忖,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动”、“顽皮”、“好提怪异问题”或“好提不同意见”等视为“另类”。长此以往,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的熏陶下,学生都被修剪成一棵棵“绿篱”,看上去整整齐齐,殊不知,这种教育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旨趣,因为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每当他们听话和服从时,各种表扬和奖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每当他们试图独立行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而“旁逸斜出”时,各种异样的目光和“修剪”的措施就会落到他们头上。在这种思维定式盛行的地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创新意识悄悄地被扼杀。
“不许践踏草坪”
中午,我去一所学校办事,正值学生上学。跟着学生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地,宽阔的草坪敞开它那博大的胸怀,似乎在召唤孩子们投入它的怀抱。
“嗨!×××,你又在站岗放哨啊。”正当我沉浸于美妙的遐想时,一句响亮的调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在紧挨草坪的道路上站着一位小男孩,低着头,双手在胸前摩挲着,神情显得很沮丧。
“他是被值日老师罚站在这儿的。”
“学校规定不允许践踏草坪,他不听话。”
……
周围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啊——”我倒吸了一口气,心中若有所失。
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的占地面积比以前大多了,校园绿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这些绿地,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不许践踏草坪”。学校的地理空间变大了,而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绿地究竟为谁而生?是一种高贵的装饰?是一种看得见的政绩?还是为了每天都生活和学习于此的师生?“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横亘于学生与草坪之间,无形中将学生与自然隔绝开。绿地离学生的身体很近,却离他们的心灵很远。缺少了孩子们嬉戏的草坪,是如此的矫饰和虚假,是如此的不自然和不真实。
对于寸土寸金的学校来说,绿化切不可以牺牲师生的活动空间为代价。我们在绿化时能否考虑多栽树少种草?学校的绿化,应是实实在在地能给师生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绿化。与看起来养眼的草坪相比,师生也许更喜欢大树底下好活动的绿阴。
教育惯习是教育历史的积淀,它传承并固化着某些教育传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继承并生成自己的教育惯习,保证了自己在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教育场域中能获得持久的动态平衡。然而,在惯习力量的作用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以不变应万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少教师的行动变得古板,工作缺乏灵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落伍者。因此,对教育惯习保持警觉和反思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其实,学校里有许多“不容置疑”的规矩是颇值得追问的。
(编辑韩春梅)
“报告”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报告。”一声清脆响亮的报告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也打碎了我刚刚营造出来的课堂情境,同学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移向了教室门口, M同学必恭必敬地站在门口。他迟到了。
“请进。”我轻声许可道。M同学飞快地跑向坐位,同学们的目光也随他而动。
沉默——同学们愣愣地望着我,我怎么也找不到刚上课时的感觉了。
“以后上课迟到了不要喊报告,自己悄悄地从教室后门走回坐位,免得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不行,不行,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不然的话要被扣分的。”同学们小声说道。
面对学生认真的样子,我不禁哑然。
课后,我就“上课迟到喊报告”这一话题与班主任进行了交流。班主任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看到班主任的认真样儿,我又一次哑然。
迟到了喊一声“报告”就能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学生自己迟到了不说,还要用一声“报告”去干扰其他同学,这是培养学生从小讲礼貌、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
“听话”
课间,办公室里,老师气愤地训斥着,学生低头不语。
“你就是不听话!这道题我讲了不知多少遍,全班就你一个人做错了,要是你认真听讲的话,肯定早就会了。今天我再单独给你讲一遍,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错了。”
题目是这样的——
选择题:李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1.成正比例 2.成反比例 3.不成比例
那个学生选择的是“不成比例”。
老师认真地讲着,那个学生似听非听,嘴角嗫嚅着,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没敢说出来。老师讲完后,学生无精打采,眼神中隐藏着一种不服气,离开了办公室。
从那个学生的表情推测,其中必有隐情。
又一个课间,我找到了那位学生,问询刚才的事。他说:“我始终认为不一定成反比例,因为李老师从家到学校可能有许多条路可走。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积一定,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对于这道题中‘速度’和‘时间’两个相关联的量来说,它们的积(路程)一定吗?我认为不一定,所以,骑自行车的速度与所需时间不一定成比例。”
“多么富有见地的推理啊!”我由衷地赞叹道。
与那位学生交流后,我又一次陷入沉思。
类似情形每天都会在学校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大家司空见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细细思忖,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动”、“顽皮”、“好提怪异问题”或“好提不同意见”等视为“另类”。长此以往,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的熏陶下,学生都被修剪成一棵棵“绿篱”,看上去整整齐齐,殊不知,这种教育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旨趣,因为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每当他们听话和服从时,各种表扬和奖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每当他们试图独立行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而“旁逸斜出”时,各种异样的目光和“修剪”的措施就会落到他们头上。在这种思维定式盛行的地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创新意识悄悄地被扼杀。
“不许践踏草坪”
中午,我去一所学校办事,正值学生上学。跟着学生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地,宽阔的草坪敞开它那博大的胸怀,似乎在召唤孩子们投入它的怀抱。
“嗨!×××,你又在站岗放哨啊。”正当我沉浸于美妙的遐想时,一句响亮的调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在紧挨草坪的道路上站着一位小男孩,低着头,双手在胸前摩挲着,神情显得很沮丧。
“他是被值日老师罚站在这儿的。”
“学校规定不允许践踏草坪,他不听话。”
……
周围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啊——”我倒吸了一口气,心中若有所失。
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的占地面积比以前大多了,校园绿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这些绿地,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不许践踏草坪”。学校的地理空间变大了,而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绿地究竟为谁而生?是一种高贵的装饰?是一种看得见的政绩?还是为了每天都生活和学习于此的师生?“不许践踏草坪”的校规横亘于学生与草坪之间,无形中将学生与自然隔绝开。绿地离学生的身体很近,却离他们的心灵很远。缺少了孩子们嬉戏的草坪,是如此的矫饰和虚假,是如此的不自然和不真实。
对于寸土寸金的学校来说,绿化切不可以牺牲师生的活动空间为代价。我们在绿化时能否考虑多栽树少种草?学校的绿化,应是实实在在地能给师生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绿化。与看起来养眼的草坪相比,师生也许更喜欢大树底下好活动的绿阴。
教育惯习是教育历史的积淀,它传承并固化着某些教育传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继承并生成自己的教育惯习,保证了自己在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教育场域中能获得持久的动态平衡。然而,在惯习力量的作用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以不变应万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少教师的行动变得古板,工作缺乏灵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落伍者。因此,对教育惯习保持警觉和反思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其实,学校里有许多“不容置疑”的规矩是颇值得追问的。
(编辑韩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