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霞浦
【出 处】
:
教师博览
【发表日期】
:
2019年2期
其他文献
当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成为大多数人共识的时候,当识字教学在少慢差费、事倍功半中苦苦挣扎前行的时候,当小学生十遍、百遍机械地写着同一个汉字,拼命要记住它的时候,当五花八门的识字教学法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教汉字的教师们是不是真正了解汉字?比如,有多少教师能够讲清楚“即”为什么不能写成“既”?“燕”和“照”的“四点底”有什么不同?“彳”为什么与人无关?区分“寇”与“冠”的有效的方
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教授在《汉字王国》一书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这里的“汉语”指的是“汉字”。的确,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基础知识,致使语文教学整体效率低下。“汉文化是汉字的根”,汉字形体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书法、对联等以汉字为本体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更是不胜枚举。教师遵循汉字
有一个这样的思维实验:假设你是1890年的一名工程师,请你预测1920年时纽约市的马粪总量.如果你用直线思维来推算的话,结果肯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期刊
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 缘 起 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切的横向联系,而把三个大问题纵向地看,同样具有密切的联系。 其
核酸适体(Nucleic acid aptamer)是一类经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从体外人工合成的单链核酸文库中筛选出的
我们常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合适”这个词显得同样重要,合适,才能有效。以学定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教如何适应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握适度的数学课堂,是体现“合适”的关键所在,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1. 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