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讯通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工具,老师通过校讯通平台发送信息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家庭作业等。4月22日,于洪区沙岗子小学600多名家长的校讯通里却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学校心理教师朱薇发来的一条言辞恳切、温暖贴心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没有任何的安排、布置、命令,而是请求和商议。老师在这条通知里说:“请求家长朋友每周陪孩子一天。”
两个故事:孩子因得不到爱突然变了
心理教师为何要发这样的特殊倡议?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于洪区沙岗子小学一到六年级有600多名学生,其中70%以上是农民工子女,还有10%左右的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据该校心理教师朱薇老师介绍:“由于一些家长常年与孩子分离,孩子们的性格内向、敏感,不愿意与人接触。我最担心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长的陪伴、关爱息息相关。”朱薇老师讲述了两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的9岁女孩原来很乐观,学习成绩很好,是学生和老师心中听话的好孩子。今年3月,她的父母离异后,她被判给了父亲。可父亲为了谋生,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女孩独自居住在一间平房里,到了晚上邻居将她家的门反锁上,第二天到了上学的时候再打开。后来,这个孩子被送到了长期托管班。缺少父爱母爱的她突然成了小愤青,暴怒无常,经常打同学。而她最大的渴望是和父亲在一起。有一次,父亲送她上学,到了校门口,她坚决不进去,在地上打滚、哭叫。女孩的班主任和朱薇老师劝说女孩的父亲“陪孩子一天。”女孩的父亲听从了老师们的建议。
“只一天的时间,女孩就变了,他的父亲特别感谢老师的帮助,她太缺少爱了,和父亲在一天就能改善她的怪脾气,从这就能看出来,父母的陪伴太重要了。”朱薇说。
还有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故事。8岁男孩一直和父亲生活,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男孩经常出逃。一年要跑出家门五六次。朱薇介绍,出逃的心理很简单:每次出逃,他都会被老师带回自己家中,老师照顾他,关心他。孩子很渴望这种温暖的爱,所以就用出逃的方式来得到爱。
心理教师:父母的陪伴胜过任何治疗
朱薇是学校的授课老师,也是心理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完成的。家长的陪伴、关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可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来说,能和父母天天生活在一起是一种奢望。别说天天,有的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
作为心理教师,朱薇发现,对农民工子弟个体的心理咨询作用很微小,孩子们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任何的心理治疗都不可以代替这种爱。
这封写给家长的短信内容为:“当我们看到个别孩子独自回家,自己居住或者在托管班里,我们感到心痛。我们倡议家长朋友每周可以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可以去逛公园、去游乐场,还可以去动物园看小动物,在这个专门时间里,你们的努力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年多一抹快乐的色彩。”
朱薇说:“安排专门时间陪孩子,可以很好地解决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的问题,较容易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常自责不称职的父母们也是一剂良药。”
朱薇提醒家长们,专门时间陪孩子不是漫不经心地玩耍,也不是随意地交流。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现,包括讲话、表情、语调、动作等等。期间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干扰,也不要打电话。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事。(来源: 沈阳晚报)
两个故事:孩子因得不到爱突然变了
心理教师为何要发这样的特殊倡议?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于洪区沙岗子小学一到六年级有600多名学生,其中70%以上是农民工子女,还有10%左右的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据该校心理教师朱薇老师介绍:“由于一些家长常年与孩子分离,孩子们的性格内向、敏感,不愿意与人接触。我最担心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长的陪伴、关爱息息相关。”朱薇老师讲述了两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的9岁女孩原来很乐观,学习成绩很好,是学生和老师心中听话的好孩子。今年3月,她的父母离异后,她被判给了父亲。可父亲为了谋生,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女孩独自居住在一间平房里,到了晚上邻居将她家的门反锁上,第二天到了上学的时候再打开。后来,这个孩子被送到了长期托管班。缺少父爱母爱的她突然成了小愤青,暴怒无常,经常打同学。而她最大的渴望是和父亲在一起。有一次,父亲送她上学,到了校门口,她坚决不进去,在地上打滚、哭叫。女孩的班主任和朱薇老师劝说女孩的父亲“陪孩子一天。”女孩的父亲听从了老师们的建议。
“只一天的时间,女孩就变了,他的父亲特别感谢老师的帮助,她太缺少爱了,和父亲在一天就能改善她的怪脾气,从这就能看出来,父母的陪伴太重要了。”朱薇说。
还有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故事。8岁男孩一直和父亲生活,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男孩经常出逃。一年要跑出家门五六次。朱薇介绍,出逃的心理很简单:每次出逃,他都会被老师带回自己家中,老师照顾他,关心他。孩子很渴望这种温暖的爱,所以就用出逃的方式来得到爱。
心理教师:父母的陪伴胜过任何治疗
朱薇是学校的授课老师,也是心理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完成的。家长的陪伴、关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可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来说,能和父母天天生活在一起是一种奢望。别说天天,有的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
作为心理教师,朱薇发现,对农民工子弟个体的心理咨询作用很微小,孩子们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任何的心理治疗都不可以代替这种爱。
这封写给家长的短信内容为:“当我们看到个别孩子独自回家,自己居住或者在托管班里,我们感到心痛。我们倡议家长朋友每周可以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可以去逛公园、去游乐场,还可以去动物园看小动物,在这个专门时间里,你们的努力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年多一抹快乐的色彩。”
朱薇说:“安排专门时间陪孩子,可以很好地解决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的问题,较容易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常自责不称职的父母们也是一剂良药。”
朱薇提醒家长们,专门时间陪孩子不是漫不经心地玩耍,也不是随意地交流。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现,包括讲话、表情、语调、动作等等。期间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干扰,也不要打电话。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事。(来源: 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