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公路工程项目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以公路软土地基的特点为出发点,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致的论述。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需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与此同时,施工方法的选择还要综合考虑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建设费用、施工条件、道路条件、地基条件、土质类型等因素,以便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当然,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也可以使用复合式的处理方式,从而将每种方式的优势发挥出来,最终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关键字]公路工程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36-01
一、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一)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比较好并且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在进行填土之前,要先在地表面开挖沟槽,以便将地表水排除,同时也可以使地基表层的含水率降低,以便施工机械能够顺利通行。为了使沟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达到盲沟的效果,应该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或沙砾进行回填。
在对沟槽进行布置的时候,可以考虑运用地形的自然坡度来达到排水的目的;在进行填土沉降时要时刻关注坡度的改变;别使四周挖方部位的渗透水、地表水渗入填土中;尽可能的使沟槽间隔加密,从而增大排水的能力,这样就算某部分的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对整体排水产生任何地妨害。
沟槽的深度通常是半米到一米之间,宽则为半米。在进行填土之前要用透水性良好的沙砾将沟槽回填成盲沟。对纵向盲沟通常采取沿中央纵向或者道路纵向开挖的方式,而横向盲沟通常选择将间距布置在十到十五米以内。当沟槽里面埋设有多孔排水管的时候,一定要用优质的反滤层对其进行保护。
1、砂垫层法
当地基层上部的软土层非常薄并且含水量很大时侯,要在软土地基上铺垫砂垫层,砂垫层不仅可以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它也可以起到地下排水层的作用,在对地基和填土进行处理施工的时候,要将填土里的水位降低,从而保证施工机械可以顺利通行。
2、敷垫材料法
假如地基土层不均匀,就可能造成侧向变位或局部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此时可以使用铺垫材料的抗剪力和拉抗力增加施工机械的通行,使地基侧向变位和局部沉降得以减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对填土载荷的宽度和大小以及地基表层的强度特别留意,并以此作为选择铺垫材料的依据。
3、添加剂法
当表层为粘性土的时候,将添加剂渗入表层的粘性土内,这样不仅能使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使填土的固结与稳定效果得到提升。
(二)置换法
此法是将软弱土置换为优质土,从而减少沉降量和确保填土的稳定。施工方法包括借填土自重法以及人工挖掘置换法,或者用爆炸的方法挤出软弱土的强制置换法。他们的施工方式都很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要求。在可靠性方面,人工的挖掘置换法相对来说比较好。对置换材料要进行充分的压实,并且选取即使受水侵承载力也不会降低的粗粒土。
(三)加载法
1、填土加载法
此种方法目的在于将铺装完成之后路面残余的沉降量控制在允许值之内,它与自沉时间的允许工期以及载荷重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此法时,如果无法保证地基稳定或加载重量较大时,应该考虑与缓速加载法结合起来使用。因为通常无法预测沉降和时间的关系,因此施工时需进行动态的观测,从而避免地基被破坏以及明确卸载之后残余的沉降量。
2、降低地下水法
此法对中上部分布到有砂层的地基比较适用,但同时也适用于粘性土壤。此法的使用和软土层的深度没有关系。当地基邻近水源的时候,需要增加抽水量。当地下水位降低的时侯,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以及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目的,就需在施工区的地基中打入钢板桩,以便对其进行围护。
(四)粉喷加固处理法
1、清除障碍,平整场地。要采用回填粘性土的方法对低洼施工场地进行处理,当施工的场地不能够满足机械的行走要求时,要在场地上铺设碎石或砂土。
2、在施工之前要准备如下资料:原地面测量资料和高程数据表、粉喷桩的设计桩位图、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等。
3、粉喷桩施工工艺通常是依据设计要求的实测和配比进行的,通过试桩对各项参数加以确定。试桩通常有五根,单位时间的喷粉量、提升速度、搅拌速度、钻进速度都需通过试桩来确定。
(五)排水固结法
此种方法是在建造公路工程前,使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来加荷预压公路工程的地基,是一项提升地基强度的措施。此法的使用方式如下: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排水柱,帮助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加快,从而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使用深层复合地基处理或者采取深层排水固结来处理地基,能够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但此法极少单独的使用,通常都会和缓速填土法或者加载法并用,对均质的、层厚大的粘土性地质效果最佳,对泥炭质的地基效果则相对差一些。
(六)挤密法
1、灰土或土挤密桩法
灰土或土挤密桩法采用桩孔形成时的侧向挤压作用将桩间土挤密,再把桩孔用灰土层或素土进行分层夯填密实。灰土桩法或土桩法具有就地取材、深层挤密、原位处理的特点,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处理厚度较大的填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
2、石灰桩法
此法是使用人工或机械地基成孔,接着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火山灰、炉渣、粉煤灰等,也可灌入生石灰块,最后通过夯实或振密来形成桩体,经过改良后的桩周土与石灰桩共同构成了石灰桩的复合地基。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在石灰桩体里面有很多的掺合料,生石灰与掺合料在拌合之后,掺合料与生石灰里的水分会迅即产生反应,致使生石灰的体积膨胀,从而产生堵管的现象。
3、砂石桩法
此法是采用冲击或震动的形式,在软弱地基成孔之后将碎石、卵石、沙砾等材料填入,此法需在密实砂石桩形成直径较大的时候使用。
二、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恰当与否对公路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公路工程里,不同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都有局限性、适用范围以及针对性,所以,要依照具体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对软土地基实行施工处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地基工程性质得到改善,从而满足施工中对地基的要求。在以后的施工过程里,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使施工技术更加有针对性,從而确保公路施工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梅生.对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风,2010,(15)
[2]潘强.论路桥软土基施工及处治技术[J].城市建设,2010,(23)
[3]朱波波.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技与生活,2010,(12)
[4]代冠春.浅谈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J].大陆桥视野,2010,(5)
[关键字]公路工程 软土地基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36-01
一、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一)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比较好并且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在进行填土之前,要先在地表面开挖沟槽,以便将地表水排除,同时也可以使地基表层的含水率降低,以便施工机械能够顺利通行。为了使沟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达到盲沟的效果,应该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或沙砾进行回填。
在对沟槽进行布置的时候,可以考虑运用地形的自然坡度来达到排水的目的;在进行填土沉降时要时刻关注坡度的改变;别使四周挖方部位的渗透水、地表水渗入填土中;尽可能的使沟槽间隔加密,从而增大排水的能力,这样就算某部分的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对整体排水产生任何地妨害。
沟槽的深度通常是半米到一米之间,宽则为半米。在进行填土之前要用透水性良好的沙砾将沟槽回填成盲沟。对纵向盲沟通常采取沿中央纵向或者道路纵向开挖的方式,而横向盲沟通常选择将间距布置在十到十五米以内。当沟槽里面埋设有多孔排水管的时候,一定要用优质的反滤层对其进行保护。
1、砂垫层法
当地基层上部的软土层非常薄并且含水量很大时侯,要在软土地基上铺垫砂垫层,砂垫层不仅可以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它也可以起到地下排水层的作用,在对地基和填土进行处理施工的时候,要将填土里的水位降低,从而保证施工机械可以顺利通行。
2、敷垫材料法
假如地基土层不均匀,就可能造成侧向变位或局部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此时可以使用铺垫材料的抗剪力和拉抗力增加施工机械的通行,使地基侧向变位和局部沉降得以减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对填土载荷的宽度和大小以及地基表层的强度特别留意,并以此作为选择铺垫材料的依据。
3、添加剂法
当表层为粘性土的时候,将添加剂渗入表层的粘性土内,这样不仅能使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使填土的固结与稳定效果得到提升。
(二)置换法
此法是将软弱土置换为优质土,从而减少沉降量和确保填土的稳定。施工方法包括借填土自重法以及人工挖掘置换法,或者用爆炸的方法挤出软弱土的强制置换法。他们的施工方式都很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要求。在可靠性方面,人工的挖掘置换法相对来说比较好。对置换材料要进行充分的压实,并且选取即使受水侵承载力也不会降低的粗粒土。
(三)加载法
1、填土加载法
此种方法目的在于将铺装完成之后路面残余的沉降量控制在允许值之内,它与自沉时间的允许工期以及载荷重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此法时,如果无法保证地基稳定或加载重量较大时,应该考虑与缓速加载法结合起来使用。因为通常无法预测沉降和时间的关系,因此施工时需进行动态的观测,从而避免地基被破坏以及明确卸载之后残余的沉降量。
2、降低地下水法
此法对中上部分布到有砂层的地基比较适用,但同时也适用于粘性土壤。此法的使用和软土层的深度没有关系。当地基邻近水源的时候,需要增加抽水量。当地下水位降低的时侯,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以及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目的,就需在施工区的地基中打入钢板桩,以便对其进行围护。
(四)粉喷加固处理法
1、清除障碍,平整场地。要采用回填粘性土的方法对低洼施工场地进行处理,当施工的场地不能够满足机械的行走要求时,要在场地上铺设碎石或砂土。
2、在施工之前要准备如下资料:原地面测量资料和高程数据表、粉喷桩的设计桩位图、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等。
3、粉喷桩施工工艺通常是依据设计要求的实测和配比进行的,通过试桩对各项参数加以确定。试桩通常有五根,单位时间的喷粉量、提升速度、搅拌速度、钻进速度都需通过试桩来确定。
(五)排水固结法
此种方法是在建造公路工程前,使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来加荷预压公路工程的地基,是一项提升地基强度的措施。此法的使用方式如下: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排水柱,帮助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加快,从而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使用深层复合地基处理或者采取深层排水固结来处理地基,能够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但此法极少单独的使用,通常都会和缓速填土法或者加载法并用,对均质的、层厚大的粘土性地质效果最佳,对泥炭质的地基效果则相对差一些。
(六)挤密法
1、灰土或土挤密桩法
灰土或土挤密桩法采用桩孔形成时的侧向挤压作用将桩间土挤密,再把桩孔用灰土层或素土进行分层夯填密实。灰土桩法或土桩法具有就地取材、深层挤密、原位处理的特点,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处理厚度较大的填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
2、石灰桩法
此法是使用人工或机械地基成孔,接着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火山灰、炉渣、粉煤灰等,也可灌入生石灰块,最后通过夯实或振密来形成桩体,经过改良后的桩周土与石灰桩共同构成了石灰桩的复合地基。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在石灰桩体里面有很多的掺合料,生石灰与掺合料在拌合之后,掺合料与生石灰里的水分会迅即产生反应,致使生石灰的体积膨胀,从而产生堵管的现象。
3、砂石桩法
此法是采用冲击或震动的形式,在软弱地基成孔之后将碎石、卵石、沙砾等材料填入,此法需在密实砂石桩形成直径较大的时候使用。
二、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恰当与否对公路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公路工程里,不同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都有局限性、适用范围以及针对性,所以,要依照具体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对软土地基实行施工处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地基工程性质得到改善,从而满足施工中对地基的要求。在以后的施工过程里,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使施工技术更加有针对性,從而确保公路施工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梅生.对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风,2010,(15)
[2]潘强.论路桥软土基施工及处治技术[J].城市建设,2010,(23)
[3]朱波波.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技与生活,2010,(12)
[4]代冠春.浅谈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J].大陆桥视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