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魔术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课堂的环节、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数学魔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策略,尝试构建有趣味、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探究与合作、创造与分享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魔术;问题导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06-02
教学:
思考:从被动走向主动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以生为本”,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发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好奇——复习旧知,魔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上一节数学魔术课——《我们不一样》。这个魔术要用扑克牌来玩,你们都认识扑克牌上的花色和点数吗?(多媒体依次呈现红桃3、梅花4、黑桃J、方块Q)请用数学眼光仔细观察这四个图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红桃3,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
师:(小结)刚才我们借助扑克牌復习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同学们之前学得很棒,老师奖励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给大家看。
师表演魔术:(打乱手中的扑克牌)请一位学生从这副扑克牌中任选一张,再放回来。(一生抽牌,其他学生记住这张扑克牌的花色和点数)再次洗牌后,教师能从中拿出刚才被学生抽取的那张牌。
……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过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我们不一样》这节数学魔术课,正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轴对称图形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魔术的奥秘,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对比、动手操作的能力。
思辨:从模糊走向清晰
数学课堂中,通过数学魔术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探究数学魔术的奥秘,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明确探究的方向。
二、明理——观察对比,探究奥秘
师:看完刚才这个魔术,你想知道什么?(生对数学魔术产生兴趣,纷纷想回答问题)看来,同学们都想学这个数学魔术,想知道我是怎么操作的吗?我带来了刚才魔术表演的视频,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播放视频)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生1:需要注意怎样洗牌,放牌时是倒着放回去的。
生2:洗牌的时候,没有颠倒牌的顺序,但是放牌回去时,抽取的那张牌是倒着放回去的。
师:让我们在屏幕上再看一下这个过程。(播放PPT)这是一些被打乱的牌,如果其中一张红桃5被抽出,倒着放回去,前后比一比,两张牌有什么变化?
生3:正着放和倒着放不一样。
师:(追问)哪些牌能用来表演这个数学魔术呢?(生答略)也就是说,正着放和倒着放的牌面不一样。
多媒体依次呈现五张纸牌:方块7,梅花10,红桃A,黑桃6,红桃Q。(聚焦讨论红桃Q,比较旋转前后是否相同)
师:在这些牌中,只有三张牌可以用来表演魔术,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同桌讨论)
……
设计意图:显而易见,这个环节是魔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设计、生成性资源的及时捕捉、层次化思考的变式练习,环环相扣地组织学生探索与发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悟、感受、收获。这样将以轴对称图形为知识基础演变成有趣的数学魔术,使学生感受到魔术的奥秘来自于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探究魔术奥秘的欲望。
思悟:从理性走向实践
江苏太仓市实验小学的吴振亚老师在《用数学魔术带领学生体验深度学习》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魔术表演,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数学魔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揭秘,而在于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实现启迪智慧、提升素养的目的。
三、会玩——动手实践,知行合一
师:为了顺利表演魔术,我们要先选扑克牌。请看活动要求:(1)看一看,扑克牌上下颠倒后,牌面是否有变化?(2)选一选,把发生变化的扑克牌选出来。(3)说一说,与同桌说一说这些牌面发生的变化。(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自主对比发现)
师:选完扑克牌,你能像老师那样表演魔术了吗?请继续看活动要求:(1)记一记,观察选出的扑克牌,记住上下顺序。(2)演一演,即同桌一人当观众,一人表演。(3)说一说,怎样表演魔术更有趣?(师巡视指导)
……
设计意图:上述两个操作活动,充分彰显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活动,学生感受到数学魔术中思维的乐趣,在与同学交流合作、与老师互动表演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思享:从巩固走向提升
马丁·加德纳指出:“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遵循数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数学游戏,把数学学科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这充分说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朴素追求,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然状态。
四、乐创——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大多表演成功了,现在请一人来表演。(生表演略)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魔术奥秘的?(生答略)
师:你觉得数学和魔术有怎样的关系?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生答略)大家知道了魔术的奥秘,还会表演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做练习)
师:(总结)现在大家不仅会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揭示魔术的奥秘,还知道了中心对称图形。下面,老师决定挑战高难度,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扑克牌表演这个魔术。 师:你们中间有一些幸运儿,抽屉里有个信封,里面就有能表演魔术的扑克牌,快点拿出来试试吧!小组合作,一人表演,其他三人当观众,也可以表演给听课老师看,或者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邻居看。
……
设计意图:数学魔术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类数学游戏,他们从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学会分享和创造,这无疑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反思:
数学魔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策略有哪些呢?经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精心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陈省身先生曾为广大少年题词:“数学好玩。诚然,数学是游戏、数学是生活、数学是艺术……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好玩,让学生遇见好玩的数学、有魔力的数学。”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以数学魔术为切入口,尽可能地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2.优选斟酌思考路径,组织探究分析
思考方法对能否探究出魔术奥秘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领会魔术表演的过程以及动作,否则会影响探究的方向,进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会对数学魔术采取不同的表演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我们不一样》的数学魔术课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会筛选扑克牌的方法,再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选一选、演一演、说一说等活动,基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创编魔术,引导学生找出“变”与“不变”的本质,聚焦魔术表演的方法与要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3.层次化拓展补充,满足不同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数学思维和领悟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不同的探究任务。如在《我们不一样》的数学魔术课中,有的学生能很快辨别出哪些扑克牌可以进行魔术表演,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拓展一些新的魔术内容,通过富有挑战性和层次化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探究魔术的奥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4.适当地引导与放手,引发自主活动
“自主探究魔术奥秘,是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而儿童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主体性体验。”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魔术表演和探究奥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快乐地自主活动,不断深入探究数学。
综上所述,将魔术与数学和谐共生,能呈现出魔术的魅力,与一般数学课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魔术课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信地去表演,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魔术背后蘊含的数学原理,并能自主创编数学魔术,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综上所述,将魔术与数学和谐共生,能呈现出魔术的魅力,与一般数学课形成鲜明对比。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魔术课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信地去表演,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魔术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和规律,并能自主创编数学魔术,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责编 杜 华)
[关键词]数学魔术;问题导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06-02
教学:
思考:从被动走向主动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以生为本”,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发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好奇——复习旧知,魔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上一节数学魔术课——《我们不一样》。这个魔术要用扑克牌来玩,你们都认识扑克牌上的花色和点数吗?(多媒体依次呈现红桃3、梅花4、黑桃J、方块Q)请用数学眼光仔细观察这四个图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红桃3,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
师:(小结)刚才我们借助扑克牌復习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同学们之前学得很棒,老师奖励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给大家看。
师表演魔术:(打乱手中的扑克牌)请一位学生从这副扑克牌中任选一张,再放回来。(一生抽牌,其他学生记住这张扑克牌的花色和点数)再次洗牌后,教师能从中拿出刚才被学生抽取的那张牌。
……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过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我们不一样》这节数学魔术课,正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轴对称图形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魔术的奥秘,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对比、动手操作的能力。
思辨:从模糊走向清晰
数学课堂中,通过数学魔术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探究数学魔术的奥秘,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明确探究的方向。
二、明理——观察对比,探究奥秘
师:看完刚才这个魔术,你想知道什么?(生对数学魔术产生兴趣,纷纷想回答问题)看来,同学们都想学这个数学魔术,想知道我是怎么操作的吗?我带来了刚才魔术表演的视频,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播放视频)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生1:需要注意怎样洗牌,放牌时是倒着放回去的。
生2:洗牌的时候,没有颠倒牌的顺序,但是放牌回去时,抽取的那张牌是倒着放回去的。
师:让我们在屏幕上再看一下这个过程。(播放PPT)这是一些被打乱的牌,如果其中一张红桃5被抽出,倒着放回去,前后比一比,两张牌有什么变化?
生3:正着放和倒着放不一样。
师:(追问)哪些牌能用来表演这个数学魔术呢?(生答略)也就是说,正着放和倒着放的牌面不一样。
多媒体依次呈现五张纸牌:方块7,梅花10,红桃A,黑桃6,红桃Q。(聚焦讨论红桃Q,比较旋转前后是否相同)
师:在这些牌中,只有三张牌可以用来表演魔术,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同桌讨论)
……
设计意图:显而易见,这个环节是魔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设计、生成性资源的及时捕捉、层次化思考的变式练习,环环相扣地组织学生探索与发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悟、感受、收获。这样将以轴对称图形为知识基础演变成有趣的数学魔术,使学生感受到魔术的奥秘来自于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探究魔术奥秘的欲望。
思悟:从理性走向实践
江苏太仓市实验小学的吴振亚老师在《用数学魔术带领学生体验深度学习》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魔术表演,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数学魔术的魅力并不在于揭秘,而在于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实现启迪智慧、提升素养的目的。
三、会玩——动手实践,知行合一
师:为了顺利表演魔术,我们要先选扑克牌。请看活动要求:(1)看一看,扑克牌上下颠倒后,牌面是否有变化?(2)选一选,把发生变化的扑克牌选出来。(3)说一说,与同桌说一说这些牌面发生的变化。(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自主对比发现)
师:选完扑克牌,你能像老师那样表演魔术了吗?请继续看活动要求:(1)记一记,观察选出的扑克牌,记住上下顺序。(2)演一演,即同桌一人当观众,一人表演。(3)说一说,怎样表演魔术更有趣?(师巡视指导)
……
设计意图:上述两个操作活动,充分彰显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活动,学生感受到数学魔术中思维的乐趣,在与同学交流合作、与老师互动表演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思享:从巩固走向提升
马丁·加德纳指出:“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遵循数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数学游戏,把数学学科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这充分说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朴素追求,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然状态。
四、乐创——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大多表演成功了,现在请一人来表演。(生表演略)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魔术奥秘的?(生答略)
师:你觉得数学和魔术有怎样的关系?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生答略)大家知道了魔术的奥秘,还会表演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做练习)
师:(总结)现在大家不仅会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揭示魔术的奥秘,还知道了中心对称图形。下面,老师决定挑战高难度,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扑克牌表演这个魔术。 师:你们中间有一些幸运儿,抽屉里有个信封,里面就有能表演魔术的扑克牌,快点拿出来试试吧!小组合作,一人表演,其他三人当观众,也可以表演给听课老师看,或者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邻居看。
……
设计意图:数学魔术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类数学游戏,他们从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学会分享和创造,这无疑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反思:
数学魔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策略有哪些呢?经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精心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陈省身先生曾为广大少年题词:“数学好玩。诚然,数学是游戏、数学是生活、数学是艺术……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好玩,让学生遇见好玩的数学、有魔力的数学。”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以数学魔术为切入口,尽可能地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2.优选斟酌思考路径,组织探究分析
思考方法对能否探究出魔术奥秘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领会魔术表演的过程以及动作,否则会影响探究的方向,进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会对数学魔术采取不同的表演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我们不一样》的数学魔术课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会筛选扑克牌的方法,再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选一选、演一演、说一说等活动,基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创编魔术,引导学生找出“变”与“不变”的本质,聚焦魔术表演的方法与要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3.层次化拓展补充,满足不同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数学思维和领悟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不同的探究任务。如在《我们不一样》的数学魔术课中,有的学生能很快辨别出哪些扑克牌可以进行魔术表演,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拓展一些新的魔术内容,通过富有挑战性和层次化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探究魔术的奥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4.适当地引导与放手,引发自主活动
“自主探究魔术奥秘,是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而儿童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主体性体验。”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魔术表演和探究奥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快乐地自主活动,不断深入探究数学。
综上所述,将魔术与数学和谐共生,能呈现出魔术的魅力,与一般数学课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魔术课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信地去表演,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魔术背后蘊含的数学原理,并能自主创编数学魔术,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综上所述,将魔术与数学和谐共生,能呈现出魔术的魅力,与一般数学课形成鲜明对比。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魔术课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信地去表演,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魔术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和规律,并能自主创编数学魔术,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