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海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以煤焦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不断增强,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撑着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一、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我市能源产业主要有煤炭、炼焦及电力生产三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对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储量低于600万吨的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关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关闭小火电机组31.3万千瓦等举措,进行资源整合,构筑起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1、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企业64户,其中煤炭企业43户,炼焦企业12户,电力企业9户。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973.4万吨,洗煤3093.2万吨,焦炭631.4万吨,其他焦化产品25.6万吨,焦炉煤气4.3亿立方米,发电量121.6亿千瓦时。从资产规模看,到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资产的64.4%。从生产能力看,到2010年末,已形成年产原煤3064万吨,焦炭13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41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2、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能源生产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8%,占GDP总量的46.9%,同比增长32.3%,比规上工业增速高7.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GDP分别增长23.6、10.8个百分点。
3、效益稳步提升。到2010年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分别达274.3亿元、13.5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59%、40.6%、1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9.5%、63.4%、79.8%;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1869人,同比增长6.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3.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日渐紧缺。近年来,我市煤炭资源回采率虽然已有所提高(55%左右),但每采一吨煤,仍要废弃和损失储量2吨左右,同时造成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消耗。有限的煤炭储量以及开采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缩短了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随着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已成为制约今后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受投资和技术等限制,我市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瓦斯、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炼焦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煤气、焦油等其他焦化产品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我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全国差距较大。如我市预计保有煤层气的资源储量在70-80亿立方米,目前对煤层气的利用仅为神华乌海能源五虎山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利用瓦斯仅为420万立方米,大部分瓦斯直接排入大气。全市煤矸石除少部分用于发电、建材及采空区回填外,大部分还处于露天堆放状态,有的已经开始自燃,利用率仅为30%。按焦炭产量计算,炼焦企业生产中伴生焦炉煤气26亿立方米,我市目前在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除炼焦企业生产中消费及少量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外,大部分焦炉煤气直排或“点天灯”放散。使得我市洗煤、炼焦、热电联产的转换效率分别为80.7%、83.4%、4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7.9、3.4个百分点。
3、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从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有太阳能,对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在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仅仅是刚刚起步,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太阳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使我市的能源工业结构切实得到调整。
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市大部分矿区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采空区塌陷和煤田火区。同时煤炭等资源的快速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矿井水和洗煤污水排放,加剧了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能源生产、消费各个环节中,采煤产生的废石、废渣,炼焦产生的废气,发电产生的烟气、粉煤灰、炉渣和废水等等废弃物,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排放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虽然近年来下大力气进行治理,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增加、环保设施不完善、投运率不高等原因,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今后,我们需要积极化解我市能源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发挥能源产业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技改,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条,走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我市能源产业主要有煤炭、炼焦及电力生产三大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对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储量低于600万吨的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关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关闭小火电机组31.3万千瓦等举措,进行资源整合,构筑起能源产业发展新优势。
1、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企业64户,其中煤炭企业43户,炼焦企业12户,电力企业9户。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973.4万吨,洗煤3093.2万吨,焦炭631.4万吨,其他焦化产品25.6万吨,焦炉煤气4.3亿立方米,发电量121.6亿千瓦时。从资产规模看,到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资产的64.4%。从生产能力看,到2010年末,已形成年产原煤3064万吨,焦炭136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41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2、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能源生产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8%,占GDP总量的46.9%,同比增长32.3%,比规上工业增速高7.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GDP分别增长23.6、10.8个百分点。
3、效益稳步提升。到2010年11月末,能源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分别达274.3亿元、13.5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59%、40.6%、1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9.5%、63.4%、79.8%;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1869人,同比增长6.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3.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日渐紧缺。近年来,我市煤炭资源回采率虽然已有所提高(55%左右),但每采一吨煤,仍要废弃和损失储量2吨左右,同时造成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消耗。有限的煤炭储量以及开采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缩短了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随着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已成为制约今后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受投资和技术等限制,我市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瓦斯、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炼焦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煤气、焦油等其他焦化产品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我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与全国差距较大。如我市预计保有煤层气的资源储量在70-80亿立方米,目前对煤层气的利用仅为神华乌海能源五虎山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利用瓦斯仅为420万立方米,大部分瓦斯直接排入大气。全市煤矸石除少部分用于发电、建材及采空区回填外,大部分还处于露天堆放状态,有的已经开始自燃,利用率仅为30%。按焦炭产量计算,炼焦企业生产中伴生焦炉煤气26亿立方米,我市目前在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除炼焦企业生产中消费及少量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外,大部分焦炉煤气直排或“点天灯”放散。使得我市洗煤、炼焦、热电联产的转换效率分别为80.7%、83.4%、4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7.9、3.4个百分点。
3、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从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有太阳能,对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在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仅仅是刚刚起步,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太阳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使我市的能源工业结构切实得到调整。
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市大部分矿区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采空区塌陷和煤田火区。同时煤炭等资源的快速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矿井水和洗煤污水排放,加剧了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能源生产、消费各个环节中,采煤产生的废石、废渣,炼焦产生的废气,发电产生的烟气、粉煤灰、炉渣和废水等等废弃物,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排放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虽然近年来下大力气进行治理,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增加、环保设施不完善、投运率不高等原因,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今后,我们需要积极化解我市能源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发挥能源产业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技改,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条,走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