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会计人员努力提高特殊的职业道德。我们应注重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培养,采用自律与它律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工作;信息失真;基本原因;道德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如少数上市公司制造的以假充真财务报表等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会计的虚假信息有背法律,背离了会计的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务必注重对广大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使他们在工作中既要遵章守纪,更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认识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其各种对策研究,学术界给予了较多的讨论。我们之所以强调核心是人的问题,因为,会计活动既是经济活动,更是人的活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人的理性行为,归结起来就是人的道德问题。我们所说的会计伦理是会计人员的道德伦理,职业道德也是人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会计伦理在财务管理中突出的是人本主义,从各个方面有利于道德伦理水准的提升。人们对会计伦理及其内涵有不同层次的解读,但落实会计伦理依然不能脱离以人为本。会计伦理及其强化、强调就是要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会计伦理建构过程中,使之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
二、要使会计人员明确对“独立性”原则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的独立性程度与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成正比,但随之而来的疑问是:独立性是否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决定性因素呢?处于“弱势地位”,是否就应当违心地披露虚假信息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会计的独立性程度并不代表会计伦理、职业道德的水平,不应当成为蔑视法律法规的“凭据”,也并非是会计职业操守的代名词。那些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笼,只能说部分原因在于会计独立性缺失,绝非全部原因。反之,假如会计伦理水准低下,职业道德缺失,那么这种独立性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营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道德规约和伦理基础。
三、要使会计懂得遵守职业伦理是会计的核心价值取向
信息真实是会计核心的价值及道德伦理取向,会计伦理作为对财务行为主体的价值导向,是通过贬抑财务行为之恶和褒扬财务行为之善而实现其道义价值功能的。而坚持伦理正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属于“善行”,折射着会计人员的美德。弃恶扬善既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能逾越的基本道德伦理准则,也应是会计人员的应然使命和价值选择。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会计一定生活在“善”与“恶”矛盾冲突之中,往往面临两者的选择,有可能选择“善”,也有可能选择“恶”,会计行为往往在道德冲突——善与恶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做出抉择,两者必居其一。会计人员似乎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有时直接表现为价值观念冲突、利益冲突,种种冲突常常伴随着道德伦理风险。伦理道德选择除了顾及“善”与“恶”之外,道德伦理风险及其规避不可或缺。必须告诫会计人员,冒道德伦理风险的代价是高昂的。
会计伦理善与恶的价值观念的选择上,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绝不存在模棱两可的选择。因此有的学者的指出:伦理是最基本的会计原则。当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涉及诸多因素,背景、环境、个人素质等不尽一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笼原因自然不会是单一的,而会计自身因素始终是不可回避的。比如,少数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工程”,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等。但其中不能排除少数会计人员的“主观故意”,与某些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乃至帮凶,并不排除个别会计人员为满足非法、不合理利益欲望的“败德”行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既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会计最基本的伦理准则。
四、要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时代,会计以及所承担的社会工作、职能、社会价值等早已超出了“数钱”、记账、打算盘的传统范畴。会计的工作常常与信息披露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重要地位,诚信自然是会计伦理核心之核心。
1、诚信本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在会计行业显得尤其重要。会计诚信既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会计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会计信息及其披露最基本的准则是真实、可信,唯如此,会计信息才会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宏观、微观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信任感取决于信息的真伪,公众对会计信息的态度取向也是如此。
2、不同的社会分工造就了不同的社会职业,不同的社会职业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的职业依社会分工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会计伦理道德主要由“责、权、利”三种要素构成。“责、权、利”三者中,“责”永远是排在首要位置的。只有负责任的主体,其“权、利”才是正当的,符合正义的。只有责不出轨符合诚信原则,权和利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会计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会计自身的本职工作责任。那些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出台,虽可归结为制度上的疏漏和领导者的别有用心。但会计的责任心、尤其是社会责任缺失总是不能避开的原因,是永远难以推卸的责任。因此,倡导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还应与会计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总之,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的正是会计诚信道德的缺失。虽然强化会计伦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尽管在克服、规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应伦理道德与制度建设并举,但我认为伦理道德素质是是基础,只有搞好基础建设,才会盖好万丈高楼。
关键词:会计工作;信息失真;基本原因;道德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如少数上市公司制造的以假充真财务报表等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会计的虚假信息有背法律,背离了会计的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务必注重对广大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使他们在工作中既要遵章守纪,更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认识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其各种对策研究,学术界给予了较多的讨论。我们之所以强调核心是人的问题,因为,会计活动既是经济活动,更是人的活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人的理性行为,归结起来就是人的道德问题。我们所说的会计伦理是会计人员的道德伦理,职业道德也是人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会计伦理在财务管理中突出的是人本主义,从各个方面有利于道德伦理水准的提升。人们对会计伦理及其内涵有不同层次的解读,但落实会计伦理依然不能脱离以人为本。会计伦理及其强化、强调就是要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会计伦理建构过程中,使之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
二、要使会计人员明确对“独立性”原则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的独立性程度与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成正比,但随之而来的疑问是:独立性是否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决定性因素呢?处于“弱势地位”,是否就应当违心地披露虚假信息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会计的独立性程度并不代表会计伦理、职业道德的水平,不应当成为蔑视法律法规的“凭据”,也并非是会计职业操守的代名词。那些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笼,只能说部分原因在于会计独立性缺失,绝非全部原因。反之,假如会计伦理水准低下,职业道德缺失,那么这种独立性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营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道德规约和伦理基础。
三、要使会计懂得遵守职业伦理是会计的核心价值取向
信息真实是会计核心的价值及道德伦理取向,会计伦理作为对财务行为主体的价值导向,是通过贬抑财务行为之恶和褒扬财务行为之善而实现其道义价值功能的。而坚持伦理正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属于“善行”,折射着会计人员的美德。弃恶扬善既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能逾越的基本道德伦理准则,也应是会计人员的应然使命和价值选择。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会计一定生活在“善”与“恶”矛盾冲突之中,往往面临两者的选择,有可能选择“善”,也有可能选择“恶”,会计行为往往在道德冲突——善与恶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做出抉择,两者必居其一。会计人员似乎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有时直接表现为价值观念冲突、利益冲突,种种冲突常常伴随着道德伦理风险。伦理道德选择除了顾及“善”与“恶”之外,道德伦理风险及其规避不可或缺。必须告诫会计人员,冒道德伦理风险的代价是高昂的。
会计伦理善与恶的价值观念的选择上,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绝不存在模棱两可的选择。因此有的学者的指出:伦理是最基本的会计原则。当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涉及诸多因素,背景、环境、个人素质等不尽一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笼原因自然不会是单一的,而会计自身因素始终是不可回避的。比如,少数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工程”,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等。但其中不能排除少数会计人员的“主观故意”,与某些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乃至帮凶,并不排除个别会计人员为满足非法、不合理利益欲望的“败德”行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既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会计最基本的伦理准则。
四、要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时代,会计以及所承担的社会工作、职能、社会价值等早已超出了“数钱”、记账、打算盘的传统范畴。会计的工作常常与信息披露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重要地位,诚信自然是会计伦理核心之核心。
1、诚信本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在会计行业显得尤其重要。会计诚信既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会计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会计信息及其披露最基本的准则是真实、可信,唯如此,会计信息才会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宏观、微观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信任感取决于信息的真伪,公众对会计信息的态度取向也是如此。
2、不同的社会分工造就了不同的社会职业,不同的社会职业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的职业依社会分工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会计伦理道德主要由“责、权、利”三种要素构成。“责、权、利”三者中,“责”永远是排在首要位置的。只有负责任的主体,其“权、利”才是正当的,符合正义的。只有责不出轨符合诚信原则,权和利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会计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会计自身的本职工作责任。那些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出台,虽可归结为制度上的疏漏和领导者的别有用心。但会计的责任心、尤其是社会责任缺失总是不能避开的原因,是永远难以推卸的责任。因此,倡导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还应与会计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总之,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的正是会计诚信道德的缺失。虽然强化会计伦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尽管在克服、规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应伦理道德与制度建设并举,但我认为伦理道德素质是是基础,只有搞好基础建设,才会盖好万丈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