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课前导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灵活而充分的课前导入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小学美术课标为依准,浅谈了课前导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特点和误区,并结合教学实例,介绍常用的课前导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课前导入;教学实例The Discuss of Class Import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Abstract】Th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art can develop pupils’ ability of appreciation. In the art course teaching, flexible and sufficient class import can rais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rt class sca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rroneous zone of lead-in class. Teaching examples are also used to 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 import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class import; teaching example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8-01
  课前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行为方式[1]。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和理想的教学效果。
  1小学美术课前导入的特点
  小学美术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具有好奇心较强、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渴望得到赞扬等特点。因此,小学美术的课前导入应该有其独特的一面。
  1.1形象易懂。小学美术《课标》要求通过上好美术课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能理解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能以基本的美术语言进行表达[3]。小学生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抽象思维较差,对理论性强的知识往往不感兴趣,而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能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因此,小学美术的课前导入要形象易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小学美术《课标》的要求。
  1.2以学生参与为主体。大多数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前导入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与老师、同学互动,尽情享受美术的乐趣。
  2小学美术课前导入的误区
  2.1导入时间过长。课前导入是为课程服务的,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主体还是课程本身。一般而言,课前导入的时间要控制在三到五分钟之间,如果一个导入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进度,反而达不到教学目标。
  2.2导入形式大于内容。注重课前导入是好事,但是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过分地注重导入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内容。
  2.3课前导入偏离学生实际。课前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做准备。因此,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不能偏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反作用。
  3小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课前导入与实例分析
  3.1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就是使用自编或者现成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童话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尽快进入课堂学习中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效果最佳。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8页《会变的小手套》时,根据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的教学目标,结合“变”和“手套”两个关键词,搜集了大量关于通过手套可以变化出各种可爱小动物的资料,自编了一个手套在动物王国的故事,引出《会变的小手套》。在授课期间,学生仿佛被带进一个充满魔幻的世界,一个个都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故事,达到了预期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3.2道具导入法。道具导入法通过使用提前准备的卡片、模型、标本等,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课程内容,加深印象。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页《我和昆虫》时,依据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的教学目标,制作了蜜蜂、蝴蝶、蜻蜓等的卡片和标本,希望把学生带进昆虫的世界里。首先,快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和标本,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然后,随机拿出一张卡片,提问学生“动物身上是什么颜色”、“都吃什么”、“生活在哪里”、“有没有和它一起玩耍过”等问题,引出《我和昆虫》。在课堂上,学生们都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可见这些道具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3.3问题或表演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层层启发诱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内容中。表演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的目的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表演导入法是在提前设置好的环境中进行再现。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页《奇妙的爬行》时,依据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的教学目的,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哪些小动物身上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哪些小动物爬的速度最慢”、“哪个小动物身上有七个黑点”等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引出《奇妙的爬行》。在课堂上,问题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去,使学生对爬行动物的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
  3.4声音导入法。声音导入法是以播放本节课的主体物独特声音为出发点,从听觉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在笔者在讲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6页《漂亮的小钟表》时,根据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钟表的教学目的,首先播放录音,并同时在黑板上画出发出该声音钟表的外形,然后引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在课堂上,同学们由刚开始安静的听录音转变成积极的举手回答,热情度很高。
  3.5谜语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是以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谜面了解主体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5页《看谁涂得更好看》时,根据引导学生了解色彩之间的搭配的教学目的,首先讲出一个谜语“身上穿着彩色衣,没事儿躺在盒子里,美术课上学会用,画出什么都美丽”,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为什么工人叔叔阿姨要为这些彩笔娃娃穿上漂亮的花衣服”、“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引出课题《看谁涂得更好看》。在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谜语,并积极发言,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当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结论
  课前导入的方法很多,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关键在于要紧扣教学内容,步骤步步相扣,目的明确。导入形式要根据课程具体内容来决定,可以采用单一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合适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参考文献
  [1]夏云宏. 浅析高级英语课前导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0):172,202
  [2] 李淑霞. 加强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2,(7):108-109
  [3]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4] 张明国.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前导入[J]. 中国校外教育,2010,(23):5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令人担忧。体育课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多等特点,加之学生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而在活动中又最
期刊
【摘要】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训练氛围,对爱好篮球的农村中学女生进行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篮球运动技能水平。  【关键词】课余; 技术; 战术;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3-02  农村中学女子篮球的训练,是很难很苦的,要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4-01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这里指的老师应该是广义上的吧)。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发人深思——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教师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新形势新课标下我们美术教师又该怎么来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好地作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呢?  新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提高和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反应既审美体验的能力。这需要教师们运用正确的哲学理论观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关注音乐的审美体验,尽量少关注非音乐(非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音乐要素当中,运用绝对表现主义哲学观点,避免思辨主义、形式主义中的非音乐体验,进而达到上述目标。  【关键词】绝对表现主义;非音乐体验;审美判断;组织排序  【中图分类号】G61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2-01  现今的教育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老化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一如积极进步的教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他
期刊
【摘要】 美术作业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艺术创作方面的潜能。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思路的引导、环节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与引导、作业的评定、适度的鼓励,不但会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而且将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准确造型能力、灵活思维空间、独特创新能力、不拘一格表现形式等,这些都将在学生的美术作业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重视学生的美术作业不仅会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更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摘要】如何使原生态的美术常态课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情与趣的激发、读与思的结合、图与形的运用、知与文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美术; 常态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9-01  目前,有别于公开课精致、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特点,常态课以其简单、真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