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能力水平,提高个人素质,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为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03-01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分析、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展开研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教学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具体做法,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新思想的发展提供思维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强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引导和参与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要热情鼓励的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并且强调自己和学生具有相同的意见,这样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再有,教师要尊重、关心并信任所有的学生,要投入全部的热情做学生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实现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和想法上的碰撞,为创新思想的发展提供思维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越优秀,就越对学习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增加学习动力,反之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保障学生学习顺利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并且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或者玩具,之后向学生提问:想要把手中的东西分给几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分得几个?教师可以分别选择和学生数目成整数倍的水果或者玩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别分给几个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轻松的算出每个人可以分得几个,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觉得运用数学方法可以让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再让学生想象还有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展开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带着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提问,强化创新意识
只有提出新的问题,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才能总结出新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创新。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之后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和现实生活有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向,获得新的思维角度,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这都是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
四、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手脑结合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实现思维的延伸。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火柴杆摆出一些图形的形状,然后通过火柴杆的移动实现图形的变换。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其知识理解层次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智力发展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五、重视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协作创新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是人们实现创造的重要条件。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引导学生集体参与,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完善互助协作、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小组同学在组内实现互帮互助,提出并谈论问题,进一步实现互相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够帮助后进生进步,还能帮助优等生提高,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强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强化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实现知识的补充,强化方法的掌握,对其合作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六、体验成功,巩固创新
学习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成功,小学生更是如此。成功的喜悦情绪能够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发展场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现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一般水平的问题,要让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简单的问题则要学习成绩稍微落后的同学回答。这种回答问题的设置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回答的准确率就高很多,就会让学生更容易体会成功的感受,形成一定的成就感,再加之教师及时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其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学生实现创新发展、思维发展的可能就越大,从而为其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供了保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其他所有习惯的养成一样,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改变固有的思想,创造新的思维角度,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用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周明星.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03-01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分析、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展开研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教学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具体做法,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新思想的发展提供思维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强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引导和参与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要热情鼓励的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并且强调自己和学生具有相同的意见,这样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再有,教师要尊重、关心并信任所有的学生,要投入全部的热情做学生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实现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和想法上的碰撞,为创新思想的发展提供思维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越优秀,就越对学习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增加学习动力,反之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保障学生学习顺利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并且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或者玩具,之后向学生提问:想要把手中的东西分给几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分得几个?教师可以分别选择和学生数目成整数倍的水果或者玩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别分给几个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轻松的算出每个人可以分得几个,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觉得运用数学方法可以让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再让学生想象还有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展开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带着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提问,强化创新意识
只有提出新的问题,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才能总结出新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创新。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之后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和现实生活有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向,获得新的思维角度,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这都是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
四、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手脑结合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实现思维的延伸。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火柴杆摆出一些图形的形状,然后通过火柴杆的移动实现图形的变换。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其知识理解层次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智力发展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五、重视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协作创新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是人们实现创造的重要条件。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引导学生集体参与,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完善互助协作、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小组同学在组内实现互帮互助,提出并谈论问题,进一步实现互相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够帮助后进生进步,还能帮助优等生提高,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强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强化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实现知识的补充,强化方法的掌握,对其合作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六、体验成功,巩固创新
学习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成功,小学生更是如此。成功的喜悦情绪能够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发展场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现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一般水平的问题,要让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简单的问题则要学习成绩稍微落后的同学回答。这种回答问题的设置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回答的准确率就高很多,就会让学生更容易体会成功的感受,形成一定的成就感,再加之教师及时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其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学生实现创新发展、思维发展的可能就越大,从而为其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供了保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其他所有习惯的养成一样,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改变固有的思想,创造新的思维角度,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用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周明星.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