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在“育人为本”中强化“德育为先”,在“德育为先”中强化“育德为基”,在“育德为基”中强化“渗透为要”,进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水平。
一、“育人为本”本在“德育为先”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优秀,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优秀;一个民族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伟大。而人性的优秀和伟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德性”的优秀和伟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赫尔巴特所言“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居其首,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的终极。韩愈在《师说》中讲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知识)和“解惑”(解疑释难)。王夫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动力。这些无不深刻阐述了德育为先的真谛。
坚持德育为先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毛泽东强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要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江泽民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这些要求具体地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之中,即“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为先”先在“育德为基”
德育是开启和实现人性中德性潜能的“通道”,而德性存在于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因此,“德育为先”先在“育德为基”,其要义就是育关爱他人之德、关爱国家之德、关爱生态之德、关爱自己之德。
一是育关爱他人之德。雪莱曾说“道德的最大的秘密就是爱”,就如同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就是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中小学德育就是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达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的境界。
二是育关爱国家之德。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植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热爱国家是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东林志士所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推己及人,整体和谐”的人和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的家和观,“以德服人”、“兼容并包”、“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平观,“万物一体”、“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天人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
三是育关爱生态之德。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首先,突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使生态道德观念逐步转化为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逐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内在素质和自觉要求。其次,突出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突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为将来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奠定基础。
四是育关爱自己之德。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是实现了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实现着的道德。道德自律能力是道德他律的效用基础。众善,道德自律能力使之;众恶,道德自律能力由之。一个关爱自己的人就是不断提升道德自律能力的人。道德自律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道德自律的习惯形成道德自律的生活,道德自律的生活化成道德建设的社会资本。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学生不懈提升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走向更高尚、更聪明、更富有。
三、“育德为基”基在“融入为要”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必须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其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等特点,通过深化德育融入渗透,增强德育工作效果。 一要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学生”本意是学“生活”、学“生存”、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杜威强调:“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人尽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道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道德感化,“诗三百”中每篇都寓含着道德教育。
二要将德育融入氛围营造之中。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和尊严。”学校教育就是营造让“道德的行为”给“生命以美和尊严”的氛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激励学生下决心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要将德育融入榜样示范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王安石在《原教》中,主张德育的方法重在感化,而感化的途径就是榜样的作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此,教师及他人的道德示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四要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亚里士多德把“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德育教育不能“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根据D·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的研究,人的价值内化水平可以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等五级,而价值性格化的水平就是品德的形成。显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反复多次地展开,兴趣、愿望以及有意识的外部评价则是重要的推动力。因此,中小学开展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契机。
五要将德育融入改革创新之中。创新德育目标,大力推进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系统化、途径多样化、方法科学化、评价多元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队伍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网络,推动德育工作联抓、品德培养联做、主题活动联办、特殊群体联帮、成长环境联创、思想道德联建,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工作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不断开创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而奋发努力!
(作者系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一、“育人为本”本在“德育为先”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优秀,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优秀;一个民族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伟大。而人性的优秀和伟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德性”的优秀和伟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赫尔巴特所言“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居其首,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的终极。韩愈在《师说》中讲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知识)和“解惑”(解疑释难)。王夫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动力。这些无不深刻阐述了德育为先的真谛。
坚持德育为先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毛泽东强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要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江泽民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这些要求具体地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之中,即“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为先”先在“育德为基”
德育是开启和实现人性中德性潜能的“通道”,而德性存在于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因此,“德育为先”先在“育德为基”,其要义就是育关爱他人之德、关爱国家之德、关爱生态之德、关爱自己之德。
一是育关爱他人之德。雪莱曾说“道德的最大的秘密就是爱”,就如同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就是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中小学德育就是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达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的境界。
二是育关爱国家之德。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植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热爱国家是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东林志士所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推己及人,整体和谐”的人和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的家和观,“以德服人”、“兼容并包”、“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平观,“万物一体”、“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天人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
三是育关爱生态之德。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首先,突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使生态道德观念逐步转化为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逐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内在素质和自觉要求。其次,突出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突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为将来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奠定基础。
四是育关爱自己之德。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是实现了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实现着的道德。道德自律能力是道德他律的效用基础。众善,道德自律能力使之;众恶,道德自律能力由之。一个关爱自己的人就是不断提升道德自律能力的人。道德自律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道德自律的习惯形成道德自律的生活,道德自律的生活化成道德建设的社会资本。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学生不懈提升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走向更高尚、更聪明、更富有。
三、“育德为基”基在“融入为要”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必须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其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等特点,通过深化德育融入渗透,增强德育工作效果。 一要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学生”本意是学“生活”、学“生存”、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杜威强调:“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人尽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道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道德感化,“诗三百”中每篇都寓含着道德教育。
二要将德育融入氛围营造之中。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和尊严。”学校教育就是营造让“道德的行为”给“生命以美和尊严”的氛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激励学生下决心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要将德育融入榜样示范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王安石在《原教》中,主张德育的方法重在感化,而感化的途径就是榜样的作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此,教师及他人的道德示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四要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亚里士多德把“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德育教育不能“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根据D·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的研究,人的价值内化水平可以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等五级,而价值性格化的水平就是品德的形成。显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反复多次地展开,兴趣、愿望以及有意识的外部评价则是重要的推动力。因此,中小学开展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契机。
五要将德育融入改革创新之中。创新德育目标,大力推进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系统化、途径多样化、方法科学化、评价多元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队伍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网络,推动德育工作联抓、品德培养联做、主题活动联办、特殊群体联帮、成长环境联创、思想道德联建,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工作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不断开创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而奋发努力!
(作者系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