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效 课堂 有效 教学
  一、妙设情境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动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原生态,找准认知起点,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但是,所创设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关注生活现实,尽量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有挑战性,更要尊重数学的本质,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课,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导入新课,自然有趣,富有时代性,教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创设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情境:首先教师先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李丽同学打算请一些好朋友到家里聚会,可是妈妈是每工作3天休息1天,爸爸中每工作5天休息1天。李丽挠着头,一时搞不清哪天爸爸、妈妈都休息。同学们,你们能帮王明找出这些日子吗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借助“日期”这具有实际意义的“数”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倍数”实体模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形成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又让学生在有趣且现实的情境中投入到新知的探究过程。
  二、注重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于工作“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解决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而且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准切入点。所以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回答他见过的人民币,当学生说见过十元人民币时,教师问“十元人民币有多大呀?”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明确,是说十元人民币面积有多大呢?还是十元钱有多大?当时孩子没有回答上来。教师又补充说明之后,学生才知道老师问的是十元人民币相对而言于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的面积的大小。所以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严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三、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1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0个零件。这时把50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数学课堂。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能迎来一缕缕灿烂的阳光。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本质特征。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关键。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要抓住课堂的各个环节,以生为本,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
期刊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可见,课外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  我们应该现实地看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特别是农
期刊
摘 要:教师面面俱到地灌输式复习和题海战术已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也难以适应目前高考改革的形势。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制定教学计划、合作提炼专题、合作参与命题、合作讲析试卷、反思中教学相长等多种方式的尝试,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复习中来,提高了复习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 生物复习 师生合作  进入高三,自己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高二课堂氛围怎么一到高三就显得如此沉闷?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培养儿童识字、看书、作文能力的中心工作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师为重点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统的训练,它区别于听话、说话和作文教学之处是:一着重在“理解”;二着重“书面语言”。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知识化为能力,并且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一、小学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具
期刊
校本教研的问题是要从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民主和谐的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校本教研具体操作流程中,努力开辟校本教研新途径,力求做到五个“推行”。  一、推行教师成长记录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精髓,我校教师每人都有一个“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全程记录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情
期刊
切入点是撬起语文教学无穷魅力的杠杆,切入点是统帅课堂教学过程的纲领。恰当的“切入”,犹如“穿着一串珍珠的线”,会自然而然地带出文章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和主题。它的存在不但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让学生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怎样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切出”课堂效率?教学中,我是
期刊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仅仅从课本上,教参上提示所取的知识,以及根据个人的知识感受来制定课堂的预期性目标和计划只能是一种假设,在教学时,常常会被一些非预期性因素破坏。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把握好教学中的非预期性因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生成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探究性学习的体现,就在于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学会创新,的探究过程。但是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组织能力等要求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轻松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探究的激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生活
期刊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好策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阅读的要义。  高中语文阅读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立人为根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和审美体验,扩大阅读视野,才能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和现代意识。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进入创新学习状态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使学习更有成效。如何将二者巧妙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是至关重要的,现根据教学体会,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变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老师要做多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