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点板块,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板块。但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怎么感兴趣。文言文虽然有很多文字运用都十分精美,但读起来往往感觉拗口,不好理解。再加上古今文化理念、社会背景等巨大差异,也使学生在解读以及认知文言文的时候感到困难。故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弄懂文言文,使学生爱上文言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品读文言文精美词句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诞生了非常多文言文名作。从《桃花源记》到《小石潭记》,从《醉翁亭记》到《岳阳楼记》,形形色色的文言文如同一片浩瀚的文化海洋,让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进行文言文的精美词句品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细致品读文言文来感受它的魅力。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品读精美词句就是这样一个审美鉴赏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行从课文中提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品读,并且写出或说出喜欢的原因。有的同学喜欢“落英缤纷”,认为这四个字给人营造了一种花瓣飘飞的诗情画意的景象,感觉无比美妙;还有的同学认为“鸡犬相闻”这几个字用得好,它和前面的“阡陌交通”不仅在内容上关联紧密,而且对仗工整。一个“交”字和一个“相”字都有相互、相交、交互的意义,仿佛让人走在了交错纵横的道路上,听到了鸡鸣犬吠的声音。这样一幅情景,再配合教师对前后文的解读,让学生对文言文的魅力有了更好的体验,也在无形中对文言文的语义表达、字句运用技巧等有更多的了解,在知识层面有更多的收获。
二、趣解妙解文言文
进行文言文教学,以往教师的做法比较单一,就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让学生通读几遍课文,对照注释讲解一遍课文,然后对重点句段内容着重强调几遍,再让学生背诵重点句段。在这样的流程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程式化的,也是被动的,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拓展,学习的成效往往不够理想。故此,教师可以在教育方法上做出新的举措和尝试,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趣解文言文知识
对照注释讲解字句意思,这是传统的做法。而趣解文言文则是转换方式,让学生在对课文进行熟读的基础上扮演教师的角色,来向同学解读文言文。通过转换角色激励学生的热情,同时检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文言文的认知理解能力。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的同学这样形容“庭下如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院子里一片清明,那皎洁的月光洒下来,如水一般明亮和清澈。仔细看看,水里面好像有水草飘摇,简直太美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呢?再仔细看看,原来不是水草,而是院子里松树、柏树在月光下投射的影子。这样的解读可能不如教师描绘得那么诗情画意,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言审美能力。其他同学还可以做出补充或者纠正,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文言文教学情境化
我国文言文的数量庞大,内容题材也非常多样化。很多文言文都有关于故事情境或者环境情境的描写,都有很强的情境代入感。我认为,开展情境教学,帮助学生认知理解文言文的情景,这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在情境构建方面,教师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描述构建情境,把文言文的精炼词句用现代白话文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用信息技术来构建呈现文言文的情景。比如在讲到《孟子》二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空乏其身,饿其体肤”等字句所描绘的那种身处逆境遭受苦难磨炼的场景,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那些体现人生艰辛的视频片段、影视剧片段给学生看。其中有军人辛苦训练流血流汗的场景,有电视剧《水浒传》中宋江、武松、林冲等人身陷囹圄的场景,也有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岳飞等兵将遭受陷害的场景。通过情境化的体验,结合教师的解读,让同学们对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情感寓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
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这是文言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措施。文言文虽然以文字简练见长,但其中的情绪情感融入往往非常真切动人。进行有感情朗读,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情感共鸣都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关于《岳阳楼记》的朗读中,教师先通过情境展示等方式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带着观看视频画面的真情实感去朗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这几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审美情趣上获得了一次美的享受。
三、探究文言文主题
文言文之所以能够传承久远,深得人们的喜爱,与其思想感情、人文精神的宝贵传承是分不开的。在文言文中,有齐家治国的重要论述,有爱国主义的宝贵情感,也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等的真挚表达。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对于其蕴含的精神品质、崇高思想、美好情感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拓展。设定主题引发探究,共同讨论提高认识,这就是一个有效的举措。比如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教师围绕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接入点,让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心境的。结合课文注释以及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学生普遍觉得作者所能达到的心境,与其见证了人间疾苦,感受过人生百态的经历有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教师结合一些生活情景、新闻案例跟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自己面对各种人生情景会怎么处理,怎么对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义内涵,让学生在面对考试成绩波动、友情关系变动或者其他高兴的事、不高兴的事时,能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这是对文言文教育价值的升华,对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改善学生的心态和个性等都有积极作用。
四、結语
总之,文言文教学非常考验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往很多教育工作者习惯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学生即便能背过,也往往对文言文缺乏深刻的认知理解,更无法体会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艺术魅力,弱化了文言文的教育成效。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改进文言文教学策略,让学生会读文言文,爱学文言文,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有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技巧初探[J].读与写,2018(11).
[2] 胡剑.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开展的思考[J].学周刊,2018(25).
[3] 夏峥嵘.文言文教学中的“文”霸权与“言”霸权[J].语文教学通讯,2011(08).
[4] 刘长霞.论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06).
[5] 卓玛措.浅析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软件·教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