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总结。
  1. 创设情境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对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材料和生活实例,诱发思维,引导思路,增强探究的内驱力。如教学“分一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入手提出问题:“那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这样设计比较符合低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动手摆弄进行分类。再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马上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连看也没有看到我的这个三角形,怎么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心中充满好奇和疑问,都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法宝”,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2. 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这时的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给予表扬鼓励,然后说:“如果你们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3. 合作交流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学习了乘法以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4 ,学生思考后列出了三种不同算式:①7×4+4 ②7×5-3 ③8×4 ,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使学生明白前两种算式含有加减运算,不能算为一个乘法算式,只能算为一个简便算式,只有第三种算式才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 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性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圆面积S=πr 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好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评价总结 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进行评价;二是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感悟,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大都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种声音,单一思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省略,教师心力交瘁,学生收效甚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
期刊
【摘 要】搞好课堂纪律,是组织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上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体育课堂纪律,除了加强学生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外,还应做到以下八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纪律  体育课堂纪律就是在体育课中,教师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体育教师为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组织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期刊
【摘 要】我国强调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应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国土,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包括所有学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的地理课教学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关键词】地理教学;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到爱国主义的内容,由于国家领土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要想给别人美,首先自己要美 当今的学生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够的,还应有更深层次的
期刊
【摘 要】该论文对听力性质,听力过程和听力技能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分析的基础上,该论文对如何改进听力理解的教与学提出了一些建议:(1)听力材料,即根据学生的层次,知识框架来给听力材料划分等级;(2)说话者采用不同的发音,使学生能够辨别出不同的英语口音;(3)提供背景和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开发对听力的预测技能,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反馈信息,提高记忆方法。  【关键词】听力理解;语言教学;可理解的输入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包含了三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最容易被轻视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情感态度价值观缺失或错位的话,其后果往往比知识技能的缺乏来得更严重,社会危害更大!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情感体验;隐性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新课标的课程
期刊
经典诗文可以传承人类文化,传播民族精神,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作品更是遍涉古今。作品中先哲们的崇高思想、美好情操,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作为语文教师,教授古诗文应该是令师生双方感到愉悦的好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鄙弃古代私塾注重背诵的教学方法,要么照搬参考书讲一通,让学生抄抄译文,要么架空分析课文,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拆
期刊
【摘 要】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为避免教学的脱节,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
期刊
【摘 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阅读态度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阅读能力;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1. 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