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中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进行语文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学好语文 利用教材 提高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开发,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理念,于是有些人就把教材丢在一边,去开发新资源去了。我们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教材中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进行语文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1.利用好教材,做好语文基础积累
1.1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就是读准字音,它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字音积累要注意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及容易错读的字。
掌握特殊拼写规则,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常要掌握有维、会、温、驼、优、流的韵母省写规则;英、呀、烟、叶、晕的零声母拼写规则 ;女、绿、掠、虐、与、区、需、鱼的省略拼写区分;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和儿化标音轻声不标调,如“皮袄pí'ǎo,西安xī'ān” “花儿huār”。
1.2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做好字词的积累。字词积累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与同音字之间的区别。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是重点,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本义与语境不同的词。结合语境判断词的褒贬,正确理解发生的变化后词的感情色彩,加深读课文内容的理解。
1.3 加强句子修辞积累 。掌握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在阅读中能够区分和积累不同的修辞体会其妙处;了解常见的八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在阅读中学会分析理解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的运用对表现中心、人物有何作用。在写作中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1.4 文学常识积累。对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够准确记住(不能写错别字)作者的姓名、所处的时代(国籍)及对作者的评价,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处等。
2.利用好教材做好学习方法的积累
2.1 分类阅读法。
初中阶段文体开始分类按表达方式包括四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按题材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阅读时注意按国家分类,按朝代分类,按作者分类,体会某一文体的特点,某一时代的特点,某一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以更好的理解作品,丰富自己。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积累,形成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小说阅读要掌握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中的人物原型提炼加工形成的,所以文中的 “我”不等同于作者。小说的主人公也最能表现小说的主题,反映社会生活。分析人物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及其作用;分析描写的角度,即正面、侧面的好处。
阅读小说要会概括和复述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掌握事情的来龙和去脉。
阅读小说要注意环境描写,学会分析起作用及效果。
2.2 圈点评注法。
能够概括大意;对文中词、句结合语境有自己的理解;能体会修辞手法对表达中心及人物的作用;能够结合写作背景对文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鉴赏。
2.3 读书笔记法。
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作家结合写作背景写一写感悟或评价。感悟或评价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也可是某段某词语的理解。坚持“长流水,不间断”,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3.利用教材做好写作的积累
文无定法,但大体有法。写什么文要像什么文,不能“四不像”。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写出好文章。前文我们已谈过教材无论在内容上、结构上,还是在语言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是我们中学生积累学习写作的很好范例。
例如在围绕中心选好材料方面,初一的教材就给我们积累学习提供了的很好引导。
选择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自己遇险时的心理感受,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这次经历的启示,给读者以人生的思考;《拥你入睡》,作者肖复兴只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有材料,使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选择典型的、能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如《童趣》,作者沈复选择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情景,当时这种场面和事例很多,但作者经过筛选、浓缩,最后只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①观蚊成鹤的趣事;②神游山林的趣事;③蛤蟆吞虫的趣事。这三个故事集中表现了一个主题: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想象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所以,只有用典型材料来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生动感人。
选取新颖的材料,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如:《散步》一课,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来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在生活中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举不胜举,而作者却选取一个散步时“我”背母亲,妻背儿子过水沟的感人细节,来表达写作目的。这就是“文贵出新”的道理。
生活中并不缺乏“新与美”,而是缺乏发现的心灵。因此,我们平时要用好课本,在课本中去寻找和积累鲜活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即练文又炼人的目的。
当然,语文素养的提高,仅仅靠课内几篇课文的学习,还是远远平不够的。我们应该一只眼睛盯在课内,一只眼睛盯在课外,在认真学好课内的基础上,力求多读多写并走进生活,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利用好课本这个“一”才能反出课外的“三”,才能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学好语文 利用教材 提高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开发,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理念,于是有些人就把教材丢在一边,去开发新资源去了。我们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教材中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进行语文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1.利用好教材,做好语文基础积累
1.1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就是读准字音,它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字音积累要注意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及容易错读的字。
掌握特殊拼写规则,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常要掌握有维、会、温、驼、优、流的韵母省写规则;英、呀、烟、叶、晕的零声母拼写规则 ;女、绿、掠、虐、与、区、需、鱼的省略拼写区分;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和儿化标音轻声不标调,如“皮袄pí'ǎo,西安xī'ān” “花儿huār”。
1.2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做好字词的积累。字词积累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与同音字之间的区别。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是重点,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本义与语境不同的词。结合语境判断词的褒贬,正确理解发生的变化后词的感情色彩,加深读课文内容的理解。
1.3 加强句子修辞积累 。掌握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在阅读中能够区分和积累不同的修辞体会其妙处;了解常见的八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在阅读中学会分析理解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的运用对表现中心、人物有何作用。在写作中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1.4 文学常识积累。对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够准确记住(不能写错别字)作者的姓名、所处的时代(国籍)及对作者的评价,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处等。
2.利用好教材做好学习方法的积累
2.1 分类阅读法。
初中阶段文体开始分类按表达方式包括四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按题材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阅读时注意按国家分类,按朝代分类,按作者分类,体会某一文体的特点,某一时代的特点,某一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以更好的理解作品,丰富自己。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积累,形成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小说阅读要掌握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中的人物原型提炼加工形成的,所以文中的 “我”不等同于作者。小说的主人公也最能表现小说的主题,反映社会生活。分析人物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及其作用;分析描写的角度,即正面、侧面的好处。
阅读小说要会概括和复述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掌握事情的来龙和去脉。
阅读小说要注意环境描写,学会分析起作用及效果。
2.2 圈点评注法。
能够概括大意;对文中词、句结合语境有自己的理解;能体会修辞手法对表达中心及人物的作用;能够结合写作背景对文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鉴赏。
2.3 读书笔记法。
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作家结合写作背景写一写感悟或评价。感悟或评价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也可是某段某词语的理解。坚持“长流水,不间断”,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3.利用教材做好写作的积累
文无定法,但大体有法。写什么文要像什么文,不能“四不像”。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写出好文章。前文我们已谈过教材无论在内容上、结构上,还是在语言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是我们中学生积累学习写作的很好范例。
例如在围绕中心选好材料方面,初一的教材就给我们积累学习提供了的很好引导。
选择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自己遇险时的心理感受,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这次经历的启示,给读者以人生的思考;《拥你入睡》,作者肖复兴只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有材料,使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选择典型的、能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如《童趣》,作者沈复选择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情景,当时这种场面和事例很多,但作者经过筛选、浓缩,最后只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①观蚊成鹤的趣事;②神游山林的趣事;③蛤蟆吞虫的趣事。这三个故事集中表现了一个主题: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想象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所以,只有用典型材料来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生动感人。
选取新颖的材料,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如:《散步》一课,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来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在生活中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举不胜举,而作者却选取一个散步时“我”背母亲,妻背儿子过水沟的感人细节,来表达写作目的。这就是“文贵出新”的道理。
生活中并不缺乏“新与美”,而是缺乏发现的心灵。因此,我们平时要用好课本,在课本中去寻找和积累鲜活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即练文又炼人的目的。
当然,语文素养的提高,仅仅靠课内几篇课文的学习,还是远远平不够的。我们应该一只眼睛盯在课内,一只眼睛盯在课外,在认真学好课内的基础上,力求多读多写并走进生活,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利用好课本这个“一”才能反出课外的“三”,才能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