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分层德育工作开展实践与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层德育工作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开展内容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根据中职院校分层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德育开展主题、学生接受程度、德育开展效果、班主任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相关问题,提出分层德育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实践效果,提升师资德育水平,改进德育开展的形式主义。分层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分層德育、共鸣
  【分类号】G711
  一、中职院校分层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的分层德育,是指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家庭环境、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德育工作开展,每个不同的阶段推出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进行针对性教育活动。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实际特点,主要包括有缺少社会关爱、有一定的心理扭曲;学习成绩较差、社会实践性较强;生活习惯较差、讲究社会义气;喜欢抱团跟风、容易误入歧途;家庭教育缺失、教育目标不明确等方面。这些实际特点更加凸显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展分层德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
  (一)分层德育教育给不同阶段的学生指明方向
  不同阶段的心理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时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个明确的努力目标。
  (二)分层德育教育突显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分层教育首先是从人性角度出发,其出发点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分别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也是在树立学生自信心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
  (三)分层德育教育能更好的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分层教育也特别重视社会品德,在职业道德方面提出明确的方向,能够尽早的为学生树立较好的职业态度。从事基层的工作,可能最需要的就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因为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可能都是很艰苦的。而学校的德育教育能够很好的去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以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且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中职院校分层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德育教育主题以上定下,不切合实际
  在中职院校中,德育教育活动主题一般都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在学期初进行制定,各个班主任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完成德育活动。由于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的主题不能面面俱到,只是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德育活动主题,从而出现不切合实际情况,不符合学生特点。
  (二)分层德育教育形式固定单一,缺乏新颖
  在中职院校中,德育教育活动一般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主题班会形式相对比较单一,特别是对中职院校学生而言,这种形式兴趣不大。而且很多学生在主题班会中不愿意透露心声,难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出现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活动,缺乏形式上的多样化。
  (三)分层德育教育效果评价缺乏标准,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在中职院校中,如何评价德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在评价标准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评价的基础就是上交的德育活动总结等佐证材料。而开展德育活动后,学生内在心理及外在行为的是否得到改变,班级的整体风气是否得到改善,都无法进行衡量,所以在开展分层德育活动时,很多如无头苍蝇一样,效果如何,很难评价。
  (四)德育开展师资水平有限,形式主义较为突出
  在分层德育活动开展中,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活动开展的效果,而在现实中职院校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上较为突出,而实际的德育活动开展,缺乏系统性,师资德育能力有限,自然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开展德育活动中,许多教师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完成任务,活动开展的好坏表现在材料整理的完备上,这就势必出现很多德育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主义。
  三、中职院校分层德育工作改进的措施及方向
  (一)德育主题切合实际,纵横向进行分类
  在分层德育过程中,主题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年龄、心理层次的横向分类,也要在学生中开展不同的纵向比较,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开展的德育活动主题也不一样。比如在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群体,在德育活动上也可以有一定的区别,男生可以以自身义气角度理解,树立男生心目中真正的“义”的理解,让男生改变传统思维观念;女生可以从生活相处上进行引导,因为女生心理较为细腻,在集体生活中较容易出现由于生活方式不同而引起的生活矛盾,所以可以从生活方式的正确理解角度出发,让女生内心发生相应改变,养成正确的生活观。
  (二)开展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兴趣
  德育活动开展,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一定实效。在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主题班会形式,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市场调研、文明指导员、游戏互动、企业实践、专家论坛等形式来丰富德育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期待德育活动的开展。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注重教育活动效果
  检验分层德育活动的开展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看是否有实际效果,是否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上、思想观念上有明显的改善,这就需要长期性、过程化的进行评价对比,而不是仅凭上交的德育总结材料。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改进管理评价模式,因为德育工作是需要长期所取得的成果,而不是仅仅看一朝一时。
  (四)组织开展德育主题示范课,提升师资德育水平
  在分层德育开展形式过程中,要树立先进示范,可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示范课,学习不同的开展模式,拓宽教师眼界,思考效果取得的方法技巧。师资德育水平是德育活动开展的保障,提升师资德育水平势在必行。
  (五)强化过程考核体系,避免形式主义影响教育工作
  德育活动考核体系应该多元化,更加倾向于过程性考核,改变材料考核模式,这也是很大程度上改变形式主义的一大途径。在形式上重视而非内容上重视,这就忽视了德育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所以必须在管理过程、考核过程、实施过程、反馈过程进行共同监督指导,避免形式主义的发生;改变德育活动主导者的观念,从根本上制止形式主义的侵蚀。
  总结
  德育活动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尤其重要,分层德育模式的开展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运而生的,在分层德育活动开展实践中,必须要从源头、过程、结果多方面着手,需要学校各管理层次配合与改变,也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起学生共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小琴.浅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3).
  [2] 任茹.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分类号】G635.5  笔者亲眼目睹在学校里:学校楼梯的角落里、窗台上、暖气片之间、花园里、树杈中、喷泉中…….随处可见学生用过的废纸或食品袋。学校如有观摩或检查,学校领导只好停课全面进行卫生大扫除,主要是清除废纸、食品袋、垃圾袋等等,尽管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治理这种现象,也无法遏制这种歪风。  现代学校管理只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养成教育,他的
【分类号】G633.6  多年的数学从教工作让我了解到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设置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学生已不是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个性、有思想,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课标核心理念之一。而且新课标也已明确指出:“人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
摘要 类比模型构建是指基于相似属性,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表征不熟悉的事物,帮助人们通过已有的认知来学习新的认知,它可以通过实物、语言、数学、视觉、手势等方式来表达[1]。实践表明,使用类比模型可以加强学生的概念转变,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类比模型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分类号】G642  教材分析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学生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