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对比与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通过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而对中国职业教育进行反思,提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可借鉴之处,思考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之路,并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对比 思考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和中国的职业教育,无论从社会地位、办学理念和体制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随着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的紧迫性日益强烈,比较中德职业教育、思考国内职业教育的改革将有助于积极探索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中德职业教育之比较
  (一)中德职业教育对职业的理解不同
  职业不仅是一个与企业相关的复合性工作任务,在德国,职业这一概念也意味着个人有机会在与其相关的工作领域里个人能力能够得到发挥,决定着以何种形式实现就业。在中国同样也具有这样一层含义,但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体现对职业深层含义的理解,更多的人则更关注以实现何种形式实现就业。相当多的人,从事着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不相关的工作。
  (二)中德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同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核心展开的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核心展开的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职前教育又包括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培训,职后教育包括职业进修和转行培训两个方面。其中职业预备教育是以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为基础,职业培训是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及职业经验;职业进修主要是为了保持、适应和扩展职业行为能力,并为职业升迁准备,而转行培训是为其传授从事另一职业的能力。中国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学历教育的一个层级,是学生从初中、高中(中职)、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到博士生这样一个学历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和层次。因此无论从入学到教学、从招生到就业,他所遵循的模式都是学历教育的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参与者:政府、商会、业主联合会、工会。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国家层面和各级部门共同负责,并且是建立在各级法律框架下的体系。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参与者是政府,学校。中国的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在办,从教学大纲到教学内容,从理论教学方式方法到实训课的学习,都是以学校办学为主线。
  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的结构和学制。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结构有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各种高中、双资历学制、职业高中构成。这样的结构和学制,决定了这些学校的生源各有不同的入学资格。小学毕业后根据学习成绩和个人实际情况,分别进入主体中学、实用中学或者文理中学。主体中学毕业后,获得初中学历可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实用中学侧重于商科行业,毕业后可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或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文理中学主要培养高中生源,将来进入大学学习,也有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同时所有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有无学历,根据具体情况都可直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并且职业学校的生源是由企业招工产生的,即只要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培训协议,他就自然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国的职业教育结构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以受教育的年龄和阶段来约定入学资格。初中毕业后可根据学习情况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后通过高考录取进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
  (三)中德职业教育各有特点
  德国在其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德国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其他国家少,并且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很光彩的事情,职业教育是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社会也给与很高程度的认可,这些都促使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中层次最低阶段,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分别是高考和中考升级考试后进入的最低层次的学历教育,是考生和家长非常无奈的选择,无光彩可言,社会对毕业生的接受和认可都很有限。
  德国职业教育以双元制教育为主导,还有全日制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企业为主,职业学校为补充的一种模式,所谓以企业为主导就是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然后招培训生,这就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来源,也就是与企业签订了培训合同后就可以成为双元职业教育的学生,学制一般为3到3.5年,其中70%的时间在企业参加培训,30%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学校针对企业培训中学生的理论缺失进行补充;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全日制的学历教育,以各类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讲授为主,同时辅以一定的实训,但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有差距。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的学生基本是考试分数较低的学生,起码是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进入职校就是一次学习的选择,而且这一过程是受分数所限无奈的选择,没有认真想过、思考过。入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学不懂相关知识,感觉厌倦,感到迷茫,这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反思
  (一)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国全日制的职业教育使得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无论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实施、教学节奏和安排等,都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质性主体地位和主导权的缺失,使得中国的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度非常有限。
  (二)职业教育无法完成与职业规划的有机结合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进入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学生, 大部分人是考高中,考不上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即使考上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参加高考,首选本科学校,其次是专科学校,最后才是高等职业学校。可见学生在入校前根本没有职业的概念,也谈不上职业规划问题,更多的是受限于中、高考的分数后的无奈选择。
  (三)职业教育师资状况与职业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无法避开学历、职称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也受社会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更多地突显知识结构的特长,而实践能力会有很大的欠缺。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即使强调实践性的培养和锻炼,也会面临实践岗位的短缺、实践锻炼和在职承担工作的矛盾…等问题的挑战。从而使得无论是师资队伍的现状,还是方向明确的队伍建设条件都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性,对实训有很高的要求,涉及师资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教具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由于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企业需求上不完全对接,使得毕业生的专业方向与企业的职业需求吻合度影响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教学投入不足。
  三、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中德职业教育的比较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理念和体系上,还是教学方法和实训上,都与德国的职业教育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不同有来自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有来自于教育观念的不同,还有来自于教育实施的差异,需要辩证的对待。客观地反思,有助于发现问题,更利于问题的解决。鉴于此,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思考,大胆倡导,以期探索改革之路。
  (一)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体制上进行思考
  中国职业教育定位于学历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以录取分数最低来向社会昭示其学历层次的,由此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无奈和动力不足。学习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毕业后准备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这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效果不理想,或者说不佳,导致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很大的兴趣和很高的要求,学生就业后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待遇比较低,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如此恶性循环,职业教育何以能高速发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只有先回归“职业”的本意,脱离学历教育的轨迹,才有可能改革职业教育体制,以职业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融专业学习、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于一体,形成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训相结合、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相结合,以实训和岗位培训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搭建平台创建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资源共享渠道
  在现行的中国职业教育中,办学方--学校,为了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指导作用,曾尝试搭建一些校企合作的平台,但效果有限。究其根本,不能不与企业和学校在办学中的责权利没有得到相对的约定有关。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就是要努力搭建平台不断创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渠道,使得职业教育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不但能大大改善职业教育效果,还能极大调动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通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的职业感,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三)改革现在的学科教育模式,探索行为导向教学方式
  学科教育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化,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对于基础知识较差的职校学生而言,效果极差。我们可以探索行为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同时通过行为教学,学习情景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获得职业能力,为将来与企业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即“为行为而学习,通过行为来学习” ,来贯穿我们的赠个职业教育阶段,必将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但这一改革也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方方面面的条件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职业教师的能力。
  (四)提高职业教师准入门槛,加强职业教师职后培训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师不但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职业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要有组织教学和设计教学情景的能力,要有模拟企业现场场景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就具有的,在学历教育毕业后,要经过职业教育和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获得。另外对现在职的职业教师,要通过职后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个职后职业培训不能单纯的由学校组织,而是要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发挥他们的行政管理职权,为教师培训创造更适合的社会环境,真正提高教师职业能力,而不是流于形式。
  (五)加大教学投入,增加实训教学设施,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硬件设施的配合。在设计行为导向为出发点的教学情景时,需要教学设备配合,并且要现实企业化,不能用一些陈旧的、过时的教学设备替代,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这样才能收到良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企业行为能力。
  总之,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些理念应该成为我们职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应从中受到启迪和启发。但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应为它有其历史原因,有他的成长环境,我们中国的职业教育还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发挥自己的职业教育的长处,改革不适应企业需求的教育教法,同时加强学生企业实践活动,使我们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进入企业的的桥梁。使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从事本职业,而不是学什么不干什么,并且要成为所学职业的能手。
  [参考文献]
  [1]蔡跃《德国职业教育那些事儿》[R]同济大学编
  [2]周法荣.试论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职业,2010,04:118-119
  [3]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4]张俊龙.高等职业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2-163
  [5]王宁.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37-39
  [6]朱世强.密切校企合作 做好工学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
  [7]李建设.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
  [8]杨飞.浅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
  (作者单位:新侨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其他文献
近几年,内地赴南方及上海打工的队伍日益壮大,用工单位对雇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备过硬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在求职大潮中会得心应手并可根据自己的意向决定去留;相反,基本知识水平一般或较差,又无什么专长的求职者,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无疑处于被动地位且往往被拒之门外,此时才来后悔当初,岂不是徒劳无益、于事无补!  为了帮助求职者多学一项技能,多具备一种资格,本人现将求职
期刊
[摘要]创新是应对新局面、解决新问题的必要手段,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政治教学工作来说,更应该注重创新、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标。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  在我国,无论是中小学还是职业中专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单纯追求高分的教学目标违背了政治课程设置的初衷。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新课改这一重要方针。新课改的实施,要求
期刊
[摘要]性别教育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 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幼儿期是进行性别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幼儿开展性别教育关乎人格健康,父母应该树立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念,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势,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创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帮孩子确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兼有双性的优质特征,使其在日后的生活中表现出更灵活的适应性和创造力。
期刊
[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分析卓越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目标,结合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际,研究探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策略,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水平。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专业 开放式 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开放式人才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等。大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学导入策略,能使课堂紧凑还有吸引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导入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学好大学英语为日后更好的接受全球性的科学技术和国际学术交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授课是学好
期刊
[摘要]公共英语这一个科目是中职教学中的一块鸡肋,让学生时有“嚼之无味”的无奈,又让老师偶有“弃之可惜”的尴尬。在不断的碰壁和探索中,我尝试着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活动型教学,努力活力课堂,主要从大胆增删教材,设计实用性强、职业化的活动,颠覆传统的听说读写,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摈弃呆板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新型的授“渔”活动三个方面,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接受并喜欢英语。  [关键词]活动型 实用性强 职业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有别于课程设计(或课程训练),毕业设计答辩考核的重点不再是学生是否学会了某些知识,而是考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独立地解决工程领域的某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这种毕业设计答辩的理念,根据多年组织毕业答辩工作的实践,提出一套毕业设计答辩的运行机制,内容涉及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形式、答辩过程、评价体系、成绩确定方法等。  [关键词]毕业设计答辩 机制 工科  一、毕业设计(论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主动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生物实验 素质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期刊
[摘要]现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又作为研究发展方向。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探索创新的模式,“项目教学法”便是在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的使学生直接参与完成项目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工程测量技术在课改中应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自身在实践改造中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重构 课程考核  随着国家关于高职教育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院校在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基础课“保姆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培养联想创新思维。本文从“学生实验助理”参与“全程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收获,探讨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全程式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助理 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不仅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