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为主“三足鼎立”的学派现象。其中美学是他们学说观点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儒家的“倡乐”和墨家、道家的“非乐”不仅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文化融合和时代变更的过程中,儒、墨、道三家的美学思想早已渗透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历来对于阐述儒、墨、道美学思想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是所涉及的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将儒、墨、道三家的美学思想分别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美学思想在政治思想、人格塑造、艺术审美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道家;墨家;美学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44-02
一、儒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乐制度,通过礼乐制度将各地“风俗齐一”,自周王朝国力衰微,政治上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从此“礼崩乐坏”。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感叹“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故,儒家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振兴礼乐,其中尽善尽美、以和为美、崇雅贬郑的美学思想都是为了更好的振兴礼乐。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在《孟子 · 尽心下》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①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在他的美学思想上仍旧有所体现。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便和齐宣王探讨“赏乐”的问题,孟子问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②齐宣王回答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道理,故孟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美学思想由此而来。
从治理国家来说,历代领导人都践行着“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反腐行动”“政策扶贫”“公共建设”等等一系列的政治策略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从人民生活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更是无处不在,公共厕所专门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公交车上专门为老弱病残孕设置特殊座位;银行为盲人聋人推出无障碍金融服务;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安检处专门设置紧急检票口等等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人们的生活中所带来的便利。在儒家美学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淡化,反而一直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直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建立了“真善美”的艺术审美
“在儒家的美学思想中,《雅》《颂》之乐最大的功用便是教化。因为其歌曲中所蕴含了积极向上、尊敬兄长、和谐友爱等真善美结合之美德。“真善美”随着时代的變化赋予的意义是不同的,古代“真善美”是懂得长幼之分的等级制度;抗战时期“真善美”是顽强抵抗外敌的精神。因此,“雅乐”一直存在人们的时代中,它可能是一种题材,也可能只是一首歌曲。
红歌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时代的“雅乐”,红歌在校园文化中起到了强大的作用,学生是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军,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红色歌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无疑是给学生形成了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因此,近年来,许多高校每年都举办了许多关于红歌的比赛。这类活动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到唱红歌的活动中,近距离感受红歌的震撼与魅力,将红歌精神转换到学习生活中,当今对于音乐的功用与其自身美感同等重要。
二、道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民众流离失所,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当时一些心怀救世安民之士纷纷思考改变乱世的办法。老子和庄子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这种隐士精神在道家美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大音希声”是老子对音乐艺术所标榜的最高境界。“希”为何意?对此老子给出了解释,“听之不闻名曰希”。庄子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籁、地籁、人籁”的美学观。
(一)建立了“崇尚自然”的生态观
在《庄子 · 马蹄》中记载:“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③庄子认为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使人们共同的德行本性。并且他认为这种德行本性应该让其自由发展传承。可圣人(儒家学说)偏偏要强调仁义礼乐,因此就出现了人们之间的互相猜忌,最终社会分离。正如庄子所说:“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④这对21世纪中国生态的发展有着启示性意义。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推进新时代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原则。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对21世纪中国生态的发展有着启示性意义。
(二)建立了“适当留白”的艺术观
老子在《道德经 · 第四十章》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⑤的美学观点,并在《老子 · 第十四章》中对于“希”予以解释:“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⑥故,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指最美妙的音乐是无声的,最巨大的物象是无形的,正因为有其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观点,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才建立起当今“适当留白”的艺术观。
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留白所体现的含义不同。如在国画中,用空白代替烟雾、云朵等,这样的留白避免画面太满给人压抑之感。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适当的留白给画面营造出烟雾缭绕之感,在舞台表演中,时常可以看到音乐停止,给观众意犹未尽之感……这种“适当留白、适时留白”的艺术观与老子“大音希声”的美学观颇有相似之处,可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墨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受儒学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⑦由此看出,早年墨子潜心研究儒家学说,对儒家学说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由于他贫寒的出生和生活环境使他无法接受儒家繁琐奢侈的礼节制度,故成立墨家学派。以“尚贤”“尚同”“节用”“非乐”“兼爱”“非攻”为核心思想,其中美学思想“非乐”是对当时儒家学派“礼乐”思想的反驳和抗议。
(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在《非乐》篇中记载:“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⑧墨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动物可以利用自然,而人们需要依靠劳动才能生存。故,墨子认为没有劳动,生产力无法提高,社会不会进步。因此,从事音乐活动百害无一利。
在墨子看来,音乐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所以,他极力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十分重视生产劳动。这一思想在我国政治方针中有所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生产力占据首要地位,几千年的变迁,中国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认为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说明墨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几千年前墨子就有如此杰出的创见,具有极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二)形成“一切从简”的审美准则
在《墨子闲诂 · 公孟》篇中记载:“子墨子谓公孟子曰:‘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期;族人五月;姑、姊、舅、甥皆有数月之丧。’” ⑨在儒家礼乐思想下,不仅服丧期很长,服丧完后还需颂诗、弦诗、歌诗、舞诗。墨子是一位十分注重物质生产的思想家,可见墨子“非乐”的主张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
在當今艺术审美飞速发展的时代,墨子的“非乐”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繁琐的礼节会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许多压力,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极简生活”,所谓“极简生活”就是给自己的生活方式实施减法,去除无聊的应酬和不必要的人际交往等等,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在艺术中也同样体现了“一切从简”的审美标准。如传统民歌的创作,其旋律节奏就采用“一切从简”的审美原则,运用五声民族调式,以主音、属音为骨干音,不断变化,产生朗朗上口的旋律线条。
四、总结
本文立足于先秦时期,主要从儒、墨、道三家美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入手,分别阐述三家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何重要影响。儒家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崇尚礼乐制度,只有在礼乐制度下所创作的音乐才是值得传播传唱的音乐,这对于现在思政教育中“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有着很深影响,通过音乐唤起人们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儒、墨、道三家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在未来的几千年以后,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思想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注释:
①②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9页,第21页。
③④张启群:《庄子新注 · 马蹄九》,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21页,第222页。
⑤陈剑译注:《老子译注 · 第四十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页。
⑥陈剑译注:《老子译注 · 第十四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4页。
⑦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7页。
⑧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9页。
⑨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5页。
作者简介:
李璐玢,女,湖南娄底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关键词】 儒家;道家;墨家;美学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44-02
一、儒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乐制度,通过礼乐制度将各地“风俗齐一”,自周王朝国力衰微,政治上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从此“礼崩乐坏”。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感叹“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故,儒家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振兴礼乐,其中尽善尽美、以和为美、崇雅贬郑的美学思想都是为了更好的振兴礼乐。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在《孟子 · 尽心下》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①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在他的美学思想上仍旧有所体现。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便和齐宣王探讨“赏乐”的问题,孟子问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②齐宣王回答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道理,故孟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美学思想由此而来。
从治理国家来说,历代领导人都践行着“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反腐行动”“政策扶贫”“公共建设”等等一系列的政治策略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从人民生活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更是无处不在,公共厕所专门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公交车上专门为老弱病残孕设置特殊座位;银行为盲人聋人推出无障碍金融服务;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安检处专门设置紧急检票口等等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人们的生活中所带来的便利。在儒家美学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淡化,反而一直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直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建立了“真善美”的艺术审美
“在儒家的美学思想中,《雅》《颂》之乐最大的功用便是教化。因为其歌曲中所蕴含了积极向上、尊敬兄长、和谐友爱等真善美结合之美德。“真善美”随着时代的變化赋予的意义是不同的,古代“真善美”是懂得长幼之分的等级制度;抗战时期“真善美”是顽强抵抗外敌的精神。因此,“雅乐”一直存在人们的时代中,它可能是一种题材,也可能只是一首歌曲。
红歌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时代的“雅乐”,红歌在校园文化中起到了强大的作用,学生是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军,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红色歌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无疑是给学生形成了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因此,近年来,许多高校每年都举办了许多关于红歌的比赛。这类活动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到唱红歌的活动中,近距离感受红歌的震撼与魅力,将红歌精神转换到学习生活中,当今对于音乐的功用与其自身美感同等重要。
二、道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民众流离失所,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当时一些心怀救世安民之士纷纷思考改变乱世的办法。老子和庄子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这种隐士精神在道家美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大音希声”是老子对音乐艺术所标榜的最高境界。“希”为何意?对此老子给出了解释,“听之不闻名曰希”。庄子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籁、地籁、人籁”的美学观。
(一)建立了“崇尚自然”的生态观
在《庄子 · 马蹄》中记载:“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③庄子认为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使人们共同的德行本性。并且他认为这种德行本性应该让其自由发展传承。可圣人(儒家学说)偏偏要强调仁义礼乐,因此就出现了人们之间的互相猜忌,最终社会分离。正如庄子所说:“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④这对21世纪中国生态的发展有着启示性意义。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推进新时代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原则。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对21世纪中国生态的发展有着启示性意义。
(二)建立了“适当留白”的艺术观
老子在《道德经 · 第四十章》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⑤的美学观点,并在《老子 · 第十四章》中对于“希”予以解释:“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⑥故,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指最美妙的音乐是无声的,最巨大的物象是无形的,正因为有其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观点,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才建立起当今“适当留白”的艺术观。
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留白所体现的含义不同。如在国画中,用空白代替烟雾、云朵等,这样的留白避免画面太满给人压抑之感。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适当的留白给画面营造出烟雾缭绕之感,在舞台表演中,时常可以看到音乐停止,给观众意犹未尽之感……这种“适当留白、适时留白”的艺术观与老子“大音希声”的美学观颇有相似之处,可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墨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受儒学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⑦由此看出,早年墨子潜心研究儒家学说,对儒家学说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由于他贫寒的出生和生活环境使他无法接受儒家繁琐奢侈的礼节制度,故成立墨家学派。以“尚贤”“尚同”“节用”“非乐”“兼爱”“非攻”为核心思想,其中美学思想“非乐”是对当时儒家学派“礼乐”思想的反驳和抗议。
(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在《非乐》篇中记载:“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⑧墨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动物可以利用自然,而人们需要依靠劳动才能生存。故,墨子认为没有劳动,生产力无法提高,社会不会进步。因此,从事音乐活动百害无一利。
在墨子看来,音乐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所以,他极力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十分重视生产劳动。这一思想在我国政治方针中有所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生产力占据首要地位,几千年的变迁,中国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认为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说明墨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几千年前墨子就有如此杰出的创见,具有极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二)形成“一切从简”的审美准则
在《墨子闲诂 · 公孟》篇中记载:“子墨子谓公孟子曰:‘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期;族人五月;姑、姊、舅、甥皆有数月之丧。’” ⑨在儒家礼乐思想下,不仅服丧期很长,服丧完后还需颂诗、弦诗、歌诗、舞诗。墨子是一位十分注重物质生产的思想家,可见墨子“非乐”的主张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
在當今艺术审美飞速发展的时代,墨子的“非乐”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繁琐的礼节会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许多压力,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极简生活”,所谓“极简生活”就是给自己的生活方式实施减法,去除无聊的应酬和不必要的人际交往等等,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在艺术中也同样体现了“一切从简”的审美标准。如传统民歌的创作,其旋律节奏就采用“一切从简”的审美原则,运用五声民族调式,以主音、属音为骨干音,不断变化,产生朗朗上口的旋律线条。
四、总结
本文立足于先秦时期,主要从儒、墨、道三家美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入手,分别阐述三家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何重要影响。儒家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崇尚礼乐制度,只有在礼乐制度下所创作的音乐才是值得传播传唱的音乐,这对于现在思政教育中“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有着很深影响,通过音乐唤起人们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儒、墨、道三家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在未来的几千年以后,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思想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注释:
①②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9页,第21页。
③④张启群:《庄子新注 · 马蹄九》,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21页,第222页。
⑤陈剑译注:《老子译注 · 第四十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页。
⑥陈剑译注:《老子译注 · 第十四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4页。
⑦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7页。
⑧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9页。
⑨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5页。
作者简介:
李璐玢,女,湖南娄底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