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否生动,是学生是否乐意学习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是课堂氛围的创设者,是教学进程的推动者。教师应该调动自己的多种能力,在语文内容的讲解中,审时度势,增加历史知识、生活典故、艺术欣赏等,用自己的写意语言,为语文课堂增加催化剂,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要求教师做一个学习者,不断地充实,以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精彩纷呈。
关键词:文史;文典;文采;文艺;生动课堂
大凡学生,总是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语文课,宛如一潭死水,总是波澜不惊,缓缓地、缓缓地,就让人昏昏欲睡。学生听课,宛如教师听讲座,不追究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因素,就讲者的艺术而言,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去探究成功的讲座,会发现成功的讲演者,往往有出色的语言艺术,生动的故事支撑,鲜活的生活实感,引起听讲者共鸣,从而诠释自己的理念。而台下的听众往往以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与认同。
卢梭在《爱弥尔》里谆谆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同年轻人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教科书是语文的载体,也是一个个理念的生动表达,以课文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带领学生在广大的语文世界中畅游,让学生充满好奇心,积极性,创设生动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也是语文老师作为一个课堂的串连着、讲解者所应该努力寻求的。
为创设生动的课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文史不分家,增加课堂的厚重感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历史有多久远、多广博,语文就有多悠远、多博大。在教科书的串联下,我们带着学生,向上追述遥远的“诗经”年代,看屈大夫的别样浪漫,司马相如的华丽文辞,寻唐诗宋词的熠熠光辉,明清小说的曲折离奇……历史留下多少千古佳话、辛酸离奇,语文课堂就可以有多少让学生好奇张望的魅力。笔者在讲解《故宫博物院》时,讲到太和殿时,结合明清历史,讲述“正大光明”匾额的野史,学生兴趣盎然,借着这兴致,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太和殿的辉煌和庄重,水到渠成。讲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顺便讲讲靖康之耻,讲讲和陈与义一同感受着颠沛流离的李清照,哪种登楼远眺,夕阳迟暮,老木沧波的无限悲凉,自然是淋漓尽致了的。
二、文典不分家,增加课堂的生动感
就像鲁迅先生把美女蛇的惊悚、长毛的闻所未闻写进文章,典故的深厚底蕴和千奇百怪,也可以增加语文课的生动性,并且,借着典故的引人入胜,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解析更为深入。庄生梦蝶,曳尾于涂的典故,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七步成诗的典故,让学生感了解修之死的真正原委,燕然勒石让学生感受戍守边关的豪情……语文课中有大量的古典,这些古典的引入与解读,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也是通向课文灵魂的有效途径。当然,课堂中,除了古典的引入,还可以引入现代的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还没有得到典故的头衔,但是也现实生活中的颇为经典的故事,找到与课文的契合点,就可以大胆地引入课文,这些身边的故事,或许更能触动学生的认知。例如,教学《老王》时,正是“我爸是李刚”事件引发网议的时候,“我爸是李刚”,这是当代身为官二代的优越感的叫嚣,对生命极端漠视的例子。而杨绛,处在令人敬仰的地位,又是如何表达对不幸者的情感的,对比中,杨绛愧疚的可亲可敬,对不幸者的关注的主题,也就更加深刻了。
典故用在开头,可以有效导入;用在中间,可以解读文字;用在结语处,可以触发情感,深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典故的引入,可以让课堂更具魅力,可以让学生在迁移与同化中,自觉探究、接受文本的内涵,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文采不分家,增加课堂的灵动感
语文和辞采不分家,让课堂更灵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文字表达是课堂的载体,所有的思维、交流,最终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许多时候,优秀的教师呈现给我们的课堂,有随性的表达以期达到随和的氛围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发现,那些教师的表达是文学的、深邃的,语言中透着生命的情感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台阶》中的父亲是局促的,沉重生活给他烙上了一份深深的谦卑。就像一个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站在城市的街头,车水马龙的喧嚣,人头攒动的拥挤,让他无法迈开局促的脚步。父亲站在九级高的台阶上,是无法享受这种众人仰望的待遇,于是,他只好尴尬着!”
这是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与《台阶》时的语言。正如学生写作,我们总是希望文字背后,有个性的思考,有飞扬的文采。那么,语文课堂,就是教师的写意的表达。教师良好的文采文风,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苍白的、随意的,语病百出的,那么整个的语文课堂都会变得苍白,学生也容易兴趣寡然。
四、文艺不分家,增加课堂的意境感
正如琴棋书画是相通的,都是艺术,那么语文和艺术,也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绘画与音乐,正是提神语文课堂艺术,营造意境课堂不可或缺的艺术。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的诗人早就文艺相通,于是,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文学大家,都是一位别样的“丹青高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耐,凭着那隽永的文字,我们几乎都可以描绘出一副出色的画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寥寥几笔,不正是《核舟记》板书的最好的背景。苏轼笔下承天寺夜游的美景,郦道元笔下三峡四季的风景,张岱笔下的雪景,借助美术的画面,配上教师的美丽的解读,艺术境界全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凭借对景的欣赏感悟,我们能找到竟如文人心灵的路径。
绘画、音乐、语言文字,这些艺术的碰撞,就像是童话故事中最美丽的邂逅,创造出语文课堂独特的艺术美,更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让语文更浪漫,让艺术慢慢走进心灵。
不可否认,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意识与自身的素养,决定了教师能创设怎样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好的故事、创意信手拈来。那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就该多做些课外的功夫。
1. 多看生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创作是生活的艺术表达,生活总有共通性。所以,课文中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印证;作家是得到社会尊重的,会有相关的活动在开展。在教学生仔细观察,用心品味生活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应用眼、用心、用情观察社会。这样,课堂上才会有独特深刻的体会,才可以畅谈自己的感受。
2. 多写文字
流畅写意的语言表达,靠语言文字的功底。要求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也该重拾笔头。我们不求成就文学的收获,但求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面对一件东西,一个事物,我们能找到合适的精巧的词汇表达;有感能发,有情能言。这样,课堂上的即兴言语,就有了后盾,不会语无伦次,语病百出了。写点文字,还能使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感悟作品的能力也能加强,自然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最深处。
吕叔湘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艺术,需要更多的教学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更大的要求。毫无疑问,教师的“教”是重要的,教师的语文魅力是重要的,教师所营造的轻松而又严谨的课堂是重要的。语文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语文教师正是可以调动多种因素,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乐呵呵地畅游在语文的魅力天地中。
参考文献
1. 于漪《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P105
2. 卢梭《爱弥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P98
3. 苏轼《苏轼文集》卷70 中华书局 1986
关键词:文史;文典;文采;文艺;生动课堂
大凡学生,总是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语文课,宛如一潭死水,总是波澜不惊,缓缓地、缓缓地,就让人昏昏欲睡。学生听课,宛如教师听讲座,不追究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因素,就讲者的艺术而言,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去探究成功的讲座,会发现成功的讲演者,往往有出色的语言艺术,生动的故事支撑,鲜活的生活实感,引起听讲者共鸣,从而诠释自己的理念。而台下的听众往往以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与认同。
卢梭在《爱弥尔》里谆谆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同年轻人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教科书是语文的载体,也是一个个理念的生动表达,以课文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带领学生在广大的语文世界中畅游,让学生充满好奇心,积极性,创设生动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也是语文老师作为一个课堂的串连着、讲解者所应该努力寻求的。
为创设生动的课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文史不分家,增加课堂的厚重感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历史有多久远、多广博,语文就有多悠远、多博大。在教科书的串联下,我们带着学生,向上追述遥远的“诗经”年代,看屈大夫的别样浪漫,司马相如的华丽文辞,寻唐诗宋词的熠熠光辉,明清小说的曲折离奇……历史留下多少千古佳话、辛酸离奇,语文课堂就可以有多少让学生好奇张望的魅力。笔者在讲解《故宫博物院》时,讲到太和殿时,结合明清历史,讲述“正大光明”匾额的野史,学生兴趣盎然,借着这兴致,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太和殿的辉煌和庄重,水到渠成。讲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顺便讲讲靖康之耻,讲讲和陈与义一同感受着颠沛流离的李清照,哪种登楼远眺,夕阳迟暮,老木沧波的无限悲凉,自然是淋漓尽致了的。
二、文典不分家,增加课堂的生动感
就像鲁迅先生把美女蛇的惊悚、长毛的闻所未闻写进文章,典故的深厚底蕴和千奇百怪,也可以增加语文课的生动性,并且,借着典故的引人入胜,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解析更为深入。庄生梦蝶,曳尾于涂的典故,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七步成诗的典故,让学生感了解修之死的真正原委,燕然勒石让学生感受戍守边关的豪情……语文课中有大量的古典,这些古典的引入与解读,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也是通向课文灵魂的有效途径。当然,课堂中,除了古典的引入,还可以引入现代的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还没有得到典故的头衔,但是也现实生活中的颇为经典的故事,找到与课文的契合点,就可以大胆地引入课文,这些身边的故事,或许更能触动学生的认知。例如,教学《老王》时,正是“我爸是李刚”事件引发网议的时候,“我爸是李刚”,这是当代身为官二代的优越感的叫嚣,对生命极端漠视的例子。而杨绛,处在令人敬仰的地位,又是如何表达对不幸者的情感的,对比中,杨绛愧疚的可亲可敬,对不幸者的关注的主题,也就更加深刻了。
典故用在开头,可以有效导入;用在中间,可以解读文字;用在结语处,可以触发情感,深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典故的引入,可以让课堂更具魅力,可以让学生在迁移与同化中,自觉探究、接受文本的内涵,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文采不分家,增加课堂的灵动感
语文和辞采不分家,让课堂更灵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文字表达是课堂的载体,所有的思维、交流,最终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许多时候,优秀的教师呈现给我们的课堂,有随性的表达以期达到随和的氛围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发现,那些教师的表达是文学的、深邃的,语言中透着生命的情感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台阶》中的父亲是局促的,沉重生活给他烙上了一份深深的谦卑。就像一个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站在城市的街头,车水马龙的喧嚣,人头攒动的拥挤,让他无法迈开局促的脚步。父亲站在九级高的台阶上,是无法享受这种众人仰望的待遇,于是,他只好尴尬着!”
这是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与《台阶》时的语言。正如学生写作,我们总是希望文字背后,有个性的思考,有飞扬的文采。那么,语文课堂,就是教师的写意的表达。教师良好的文采文风,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苍白的、随意的,语病百出的,那么整个的语文课堂都会变得苍白,学生也容易兴趣寡然。
四、文艺不分家,增加课堂的意境感
正如琴棋书画是相通的,都是艺术,那么语文和艺术,也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绘画与音乐,正是提神语文课堂艺术,营造意境课堂不可或缺的艺术。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的诗人早就文艺相通,于是,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文学大家,都是一位别样的“丹青高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耐,凭着那隽永的文字,我们几乎都可以描绘出一副出色的画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寥寥几笔,不正是《核舟记》板书的最好的背景。苏轼笔下承天寺夜游的美景,郦道元笔下三峡四季的风景,张岱笔下的雪景,借助美术的画面,配上教师的美丽的解读,艺术境界全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凭借对景的欣赏感悟,我们能找到竟如文人心灵的路径。
绘画、音乐、语言文字,这些艺术的碰撞,就像是童话故事中最美丽的邂逅,创造出语文课堂独特的艺术美,更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让语文更浪漫,让艺术慢慢走进心灵。
不可否认,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意识与自身的素养,决定了教师能创设怎样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好的故事、创意信手拈来。那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就该多做些课外的功夫。
1. 多看生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创作是生活的艺术表达,生活总有共通性。所以,课文中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印证;作家是得到社会尊重的,会有相关的活动在开展。在教学生仔细观察,用心品味生活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应用眼、用心、用情观察社会。这样,课堂上才会有独特深刻的体会,才可以畅谈自己的感受。
2. 多写文字
流畅写意的语言表达,靠语言文字的功底。要求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也该重拾笔头。我们不求成就文学的收获,但求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面对一件东西,一个事物,我们能找到合适的精巧的词汇表达;有感能发,有情能言。这样,课堂上的即兴言语,就有了后盾,不会语无伦次,语病百出了。写点文字,还能使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感悟作品的能力也能加强,自然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最深处。
吕叔湘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艺术,需要更多的教学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更大的要求。毫无疑问,教师的“教”是重要的,教师的语文魅力是重要的,教师所营造的轻松而又严谨的课堂是重要的。语文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语文教师正是可以调动多种因素,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乐呵呵地畅游在语文的魅力天地中。
参考文献
1. 于漪《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P105
2. 卢梭《爱弥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P98
3. 苏轼《苏轼文集》卷70 中华书局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