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共同解决。
【关键词】分组教学 合作 学习 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38-01
序言
分组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充分民主和信任,更显现“自主、合作、探究”现代教学方法和理念。
一、分组教学的原由
在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先进教育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以及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可以说,这些都是对分组教学的一方面阐述,也是分组教学的起源。
归根结底,分组教学的来源是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总结和高度概括。
二、分组教学的必然
人们往往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人的活动:学习者把自己埋在书本里,独自去掌握其中的内容;诚然,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活动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效果最好。
但是,书本仅仅提供了学习的原材料。在接受了各种事实材料之后,还需要解释它们,将它们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分门归类,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在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和筛选的过程中,在认识这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的过程中,以及在将重要内容与不重要内容作出区分的过程中,与其他人进行讨论是极有价值的。跟别的学生讨论你学习中的问题,往往能帮助你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也常常可以为你尚未解决的令人头疼的难题提供解决的线索。这会使你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新的动力。此外,向其他人转述并说明你的学习,又有助于理清你自己的思维,分组教学将成为一种必然。
三、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优点
1.这种形式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兴趣。
2.有些任务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会更自然和更有效。
3.在学习中,与其说小组讨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说它的作用在于能使人们把各种事实和理论按其相互关系置于恰当的位置。
4.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本身就是悦人心意的。
正如前面所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情绪因素。当小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也影响参加人的态度和动机的时候,小组学习的方法就有特殊的含义。
四、“小组讨论法”
所谓小组讨论法,指的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共同解决。
1.小组编排
显然,进行小组讨论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组的编排问题。如何编组最有效?先从小组的规模来看,小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小组成员越多,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就可能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组成员越多越好。因为小组汇集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还取决于小组讨论的程度。成员过多,部分成员就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开放型的,每个成员都应有充分的机会发表见解。从这意义上说,小组成员又以尽量少为好。权衡上述两方面的利弊,小组的规模以3~5人为宜。
2.小组任务
向小組提出的任务或问题应符合以下两点:一是适合于进行讨论,协作完成;二是问题的难度必须处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中小学生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所提出的具体任务大体有以下几种:
(1)小组预报。
也称小组推理。向各小组提供一篇文章的前面部分,要求学生讨论,共同推测以后的发展情节,再将原文发下,让学生比较;或者要求学生听了一则新闻后,共同编一个故事,以前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以后还将会发生什么事。
(2)小组完型。
也称小组填空。将省略了特定词汇的一段文章出示给小组,让学生商榷填上什么词最合适,然后将原文发下,进行比较分析。省略的词语可以是有规律的,例如每隔七个词省略;也可将其中的重要概念省略,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要部分。
(3)小组整理。
将一段文章的句序打乱,出示给小组,让学生讨论,判断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将这些句子重新组织起来,使之获得意义,然后将原材料发下作比较、分析。
(4)小组比较。
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小组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组观察。
在各小组面前的桌子上放上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让大家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之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将各人的认识集中起来,进行组织、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总之,只有当任务成为学生的真正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更容易被激发,也更容易进行真正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在自然情境中自觉地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讨论。
五、讨论过程
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规定恰当的讨论时间,以诱发学生的紧迫感,逼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效率,深化讨论。
2.在讨论的后阶段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将这种结果向其它小组或全班汇报,以加强讨论的目的性,使学生意识到讨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3.对讨论进行得好,完成任务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六、及时总结
在讨论中,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争论,但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做出来的反应。因此,教师及时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总结的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又要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的总结要能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概念。
课后,教师及时做好讨论情况的总结分析,对每个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探索精神、表达能力和积极程度等作出较详细地记载,作为以后评价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
结束语
分组教学,让学生参与进来,既体现现代化教学的民主和和谐,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其最终的目的是,选择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追求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学习教学中实践,合作促发展,人人有战场,期待教学上的一份灿烂,创造教学上的一份辉煌。
【关键词】分组教学 合作 学习 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38-01
序言
分组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充分民主和信任,更显现“自主、合作、探究”现代教学方法和理念。
一、分组教学的原由
在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先进教育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以及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可以说,这些都是对分组教学的一方面阐述,也是分组教学的起源。
归根结底,分组教学的来源是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总结和高度概括。
二、分组教学的必然
人们往往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人的活动:学习者把自己埋在书本里,独自去掌握其中的内容;诚然,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活动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效果最好。
但是,书本仅仅提供了学习的原材料。在接受了各种事实材料之后,还需要解释它们,将它们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分门归类,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在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和筛选的过程中,在认识这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的过程中,以及在将重要内容与不重要内容作出区分的过程中,与其他人进行讨论是极有价值的。跟别的学生讨论你学习中的问题,往往能帮助你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也常常可以为你尚未解决的令人头疼的难题提供解决的线索。这会使你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新的动力。此外,向其他人转述并说明你的学习,又有助于理清你自己的思维,分组教学将成为一种必然。
三、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优点
1.这种形式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兴趣。
2.有些任务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会更自然和更有效。
3.在学习中,与其说小组讨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说它的作用在于能使人们把各种事实和理论按其相互关系置于恰当的位置。
4.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本身就是悦人心意的。
正如前面所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情绪因素。当小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也影响参加人的态度和动机的时候,小组学习的方法就有特殊的含义。
四、“小组讨论法”
所谓小组讨论法,指的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共同解决。
1.小组编排
显然,进行小组讨论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组的编排问题。如何编组最有效?先从小组的规模来看,小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小组成员越多,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就可能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组成员越多越好。因为小组汇集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多少,还取决于小组讨论的程度。成员过多,部分成员就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开放型的,每个成员都应有充分的机会发表见解。从这意义上说,小组成员又以尽量少为好。权衡上述两方面的利弊,小组的规模以3~5人为宜。
2.小组任务
向小組提出的任务或问题应符合以下两点:一是适合于进行讨论,协作完成;二是问题的难度必须处于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中小学生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所提出的具体任务大体有以下几种:
(1)小组预报。
也称小组推理。向各小组提供一篇文章的前面部分,要求学生讨论,共同推测以后的发展情节,再将原文发下,让学生比较;或者要求学生听了一则新闻后,共同编一个故事,以前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以后还将会发生什么事。
(2)小组完型。
也称小组填空。将省略了特定词汇的一段文章出示给小组,让学生商榷填上什么词最合适,然后将原文发下,进行比较分析。省略的词语可以是有规律的,例如每隔七个词省略;也可将其中的重要概念省略,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要部分。
(3)小组整理。
将一段文章的句序打乱,出示给小组,让学生讨论,判断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将这些句子重新组织起来,使之获得意义,然后将原材料发下作比较、分析。
(4)小组比较。
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小组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组观察。
在各小组面前的桌子上放上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让大家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之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将各人的认识集中起来,进行组织、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总之,只有当任务成为学生的真正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更容易被激发,也更容易进行真正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在自然情境中自觉地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讨论。
五、讨论过程
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规定恰当的讨论时间,以诱发学生的紧迫感,逼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效率,深化讨论。
2.在讨论的后阶段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将这种结果向其它小组或全班汇报,以加强讨论的目的性,使学生意识到讨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3.对讨论进行得好,完成任务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六、及时总结
在讨论中,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争论,但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做出来的反应。因此,教师及时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总结的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又要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的总结要能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概念。
课后,教师及时做好讨论情况的总结分析,对每个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探索精神、表达能力和积极程度等作出较详细地记载,作为以后评价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
结束语
分组教学,让学生参与进来,既体现现代化教学的民主和和谐,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其最终的目的是,选择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追求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学习教学中实践,合作促发展,人人有战场,期待教学上的一份灿烂,创造教学上的一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