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构的句子里沉默如谜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提起2020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话要说,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有可能是部自传体小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人类命运被集体扭转。在家待了半年,再上班已是初夏。也就是在家待着的这段时间,我看了不少西方短篇小说。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们常说学英语要靠“磨耳朵”,耳朵里灌进去的足够多,自然而然就会从嘴巴里吐出来,写小说大概也如此。写作永远都离不开阅读,这应该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共识与普遍经验。这三个故事就是在去年上半年旷日持久的阅读之后诞生的,阅读让我脑子里那些习焉不察的常识开始“反常”,固化的概念和紧绷的神经日渐消弭、软化,像是一盘棋被打翻在地,复盘无望,我要做的是重新摆放每一个棋子的位置。审美,经验,叙事的视角和气质,词语排列组合的顺序,全被换了一种方式重构出来。
  我钟爱短篇小说的力量之美。短篇小说有肉眼可见的走势,及在力量之巅的爆发,它夹带着刀刀见血的锋芒和锐利,甚至有最大限度的冒犯和挑衅,它可能是尖锐的、残缺的、触目的、刺耳的、暴力的、罪恶的、反道德的……如此种种在人类心中埋下的闪念,都应该出现在短篇小说精密的文字里,这些不招人待见的毛刺是短篇小说最动人的地方。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正是此类的杰出代表,故事结尾处的几声枪响是罪恶深重,也是恰到好处。
  说了这些是想表达一下我对短篇小说的偏爱。显然我距离那个目标还很遥远,唯有执笔书写,方觉自己的胆小与懦弱。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南半球,因为远方让我安心,越遥远越肆无忌惮,越遥远越有恃无恐,那只名为“虚构”的气球才能被我鼓起勇气吹起来。
  这三个故事都是在讨论“母爱”与“母女关系”。“母爱”是什么?做女儿时,我体会到的是无私与包容;人到中年,我成了母亲——硬币的另一面,再谈“母爱”,我体会到的是自我与控制。为什么要孩子?主流的说法是:要孩子是为了爱。面对这种答案,我持高度怀疑,毕竟“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没必要耗时费力生个孩子,完全可以爱自己,况且真正做到“自足自爱”的人实则寥寥无几。诚实地说,我的答案是,一个婴孩可以充实我的人生,或者说借由他/她的生命重活一次,很“自我中心主义”。
  这三个故事都是站在女儿的立场去解构母女关系。在人类所有伦理关系中,“母女关系”应该是最坚不可摧且亲密无间的,在这种平滑的、柔波般美好的亲子关系中,是否也隐藏着裂痕?当然。我想探讨的就在于此。所有社会关系都需要情感投入与悉心经营,但亲子关系似乎有些不一样,它不平衡,与生俱来的主宰与服从因血缘纽带而捆绑、牵制,受伦理、道德、文化、舆论的束缚与引导,很少有人会思考如何去“处理”这段关系,我们天生的任务就是去“适应”它。然而正如故事里的几对母女一样,她们受困于“妈妈”、“女儿”的身份,女儿不断地反抗与逃离,又警惕、敏感地从妈妈身上反复验证自己,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相悖的情结正是母女的日常。
  《热气球》是个较为极端的故事,“精神疾症”、“失婚”、“单亲家庭”等元素被捏在一起,像是一颗夹心糖果,只有吃到最后才能尝出来,糖衣里面包裹着一个孩童在一场支离破碎的离婚大战之后,对母亲的守望与敌意。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暗影里左顾右盼的女孩,她永远沉默、躲闪,咧开嘴巴时虫牙先露出来,这种弱者形象总能引起我的注意,她们愤怒、羞耻、懊恼,但又蠢蠢欲动,弱者身上压抑着的力量感是很迷人的,充满戏剧张力。这个女孩很像小时候的我。当年,纤细瘦弱还不是什么好词,我们还无限留恋在一个崇尚力量的年代,而我天生瘦小羸弱。所有孩子都醉心于骑三轮车爬坡和单手捏响会发声的手偶玩具,凡此种种考验一个人的肌肉力量和手部控制力的游戏都是当时儿童之间的主要社交活动,而我在这些活动里表现得形如“怪胎”、“异类”,尤其是我出洋相让周围的孩子哄堂大笑时,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愤怒在血液里蔓延,以小孩的话说——很生气,这些气足够我吹爆一百个气球了!
  《清洁日》这个小说是主题先行,讲的是母女对彼此的保留与隐瞒,当秘密不再是秘密,母女之间积存已久的隔膜也就被消解掉了。关于秘密,我有话要说。在我的观念里,我以为母女之间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如果有,也会严格遵守“秘密守恒定律”或“等量交换原则”,但事实是,女儿往往在认知上对妈妈的前三分之一人生完全空白。以我家为例,我妈妈有乳名,但她从不告诉我,家里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我没有“知情权”,对此我很郁闷,也很费解,仿佛我一直都未得到过妈妈的认可。经过了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甚至举办家庭猜字游戏(我也是夠拼的)来缩小范围,终于在前几年的某一天,我知道了妈妈的乳名,妈妈突然松口,想来是她那天高兴,或者是想通了。我以为是个很滑稽的、叠字的、随意的乳名,结果那个名字很端庄、朴素,也很普通,普通到后来被我丢进记忆的深渊里。如今,我已经想不起来妈妈的乳名了,但我也不想再费尽周折地去问了,因为母女关系在改变,我们各自在这段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调换,我的生活成了焦点与重心,我开始学会了隐藏与包裹,就像几年前我的目光总追着妈妈,如今妈妈的目光开始在我的身上停泊。母女关系像一条逡巡向前的河,它的流向拐弯了。
  《游乐场》这篇小说是生活迸发出的火花。疫情稳定后,我带着孩子去游乐场。游乐场里有个漂亮的小女孩,她玩得满头大汗,天真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更特别的是,她是一个人,没有家长陪伴,但她对游乐场轻车熟路,穿梭于各种游戏间,饿了就跑到前台吃口奥利奥,让我都有点佩服她的游刃有余。像是一块磁铁,我的目光自然而然被她吸引。我带着孩子靠近她,她愈发信任我,带着我们四处游荡,直到进入玻璃房。她让我给她穿上厚重的塑料衣,一次又一次向空中迸发,一次比一次高,那是人类上攀能力和好胜心的表现,很快玻璃房的外面就围起了人,他们喝彩、鼓掌,那个小女孩就一次次地跌进笑声与掌声的蜜罐里。慢慢的,女孩累得像一摊烂泥,但还在支撑着这场毫无来由的“表演”,某个瞬间我觉得罪恶,毛骨悚然:那些喝彩和掌声是如此不负责任,鼓吹着一个孩子卑微的自尊心与廉价的虚荣心,围观者看累了可以拍屁股走人,但玻璃房里的孩子还在蹦,一次比一次卖命,她还太小,不知道如何为愈演愈烈的跳跃收场,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自尊与虚荣收场。后来我让这个孩子停了下来,带她离开了玻璃房,我们继续四处游荡。在《游乐场》里,我用一个背道而驰的故事讲了一个女孩无限迸发的跳跃,以及那些围观者。
  由于自我生活经验,我最近写的题材大多围绕亲子关系,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对于道德的书写。人类衡量道德的标准永远在改变,它可以服务于功利主义,也可以服务于人本主义,或者某个瞬间我们干脆卸下道德的重轭。“道德”之于人类永远是复杂的概念,我们每天都在权衡这个词,我希望自己可以在虚构的形式下探索道德的边界,此次三个故事就是对这一主题的尝试。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逐渐依赖上以虚构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大概因为虚构的特质里包含游戏的趣味和戏谑的快感。和所有穿梭于虚构森林里的行者一样,我会在每一个回旋地、分岔口停顿下来,眼前有无数条路可以走,最终我选择了与这几棵树为伍,走这样一条路。
其他文献
1  他们乘坐的红色车厢在上升,下面的支架在后移,两个人勾着手坐在一起,下面是不断后移的支架,和其他上升的车厢。上面的支架越来越接近,也有一些车厢在下降,看不清其他的车厢是不是有人,雾样的玻璃,四周的景物开始变形和深入。到达顶端的时候开始往下走,顺流而下,加快了。仔细观察这个车厢,四周已经损坏,如果在里面走动或者跑起来,就会吱吱呀呀作响。两个人只是重复一些细小的动作,勾着手,从小拇指换到无名指,戒
期刊
石头  说古代有个人,手里有点钱,喜欢嘚瑟,没几下就败光了。接下来就只好蹭亲戚朋友,能骗的都骗了,一来二去,人缘差得不行。有一天他喝完酒,硬着头皮找老相好赊账。事毕,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老相好说,有劲吗你?他自己也觉得是挺没劲的,就穿衣裳下地,老相好也没说话,翻个身睡了。他走到外头,也不知道去哪,就一直走,走着走着,就停不下来了,心想倒不如就这么着穷游四方,走哪算哪吧。  穷游的日子很辛苦,
期刊
一、沉默的羔羊  联邦调查局女探员克拉丽丝,电影史上最真实、也最令人难忘的探员形象,至今无人超越,而正是这个原因,使朱迪·福斯特拒绝了《沉默的羔羊》几部续集的邀请,说她“不想再重复自己”,她也没有接受电影成功后纷至沓来的类似角色的片约。今天看来,《沉默的羔羊》与它的续集确实不是一回事,它不是一部犯罪娱乐电影,也不是一部假装里面还有深刻思想的犯罪娱乐电影,它就是一部深刻的文艺片,假如我们从女性形象这
期刊
时间: 2020年9月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与研究生  1、宇宙与尘埃  郭洪雷:同学们怎么看待张楚在貌似平常的叙事中,突然抛出一些令人惊异的东西来?  王海月:张楚的《中年妇女恋爱史》这篇,在他的短篇集中比较特别。初读时,我们发现它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俗之事,甚至带着溢出常规伦理的意味,表现在文本之中便是男性出轨和女性捉奸。然而,当我们细读时,会发现文本给我们打
期刊
“我需要一个‘告别仪式’,和我所珍爱的,我个人所拥有的记忆。”  傅小平:从读你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开始,我又陆续读了你的中短篇《朗霞的西街》《行走的年代》《心爱的树》《水岸云庐》等,长篇《隐秘盛开》。我有限的阅读只是涵盖了你少量作品,却也能得出一个大致印象:你是围绕某几个主题深入开掘,而多于求新求变的一类作家。就像你自己说的,《你好,安娜》主要围绕“罪与罚”的主题展开,这一主题在你以前的小说
期刊
按:陈抱阳,201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他的艺术创作源自他对于科技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段的思考——科技如今之于艺术家更像合作者。他不将现有科技置于产品经理预设的应用场景里,而是将其与自己的创作思维结合,通过对科技本体论的研究,探寻科技与艺术家及大众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发表于IJCAI(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学会)、IEEE(国际电子工程师学会)、ACM(美国计算机学会)等会议与期刊,也是EM
期刊
该如何去描绘她的形象呢?在见到她之前,我先听到了她的名字:杜梨。这是一种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枝常有刺,生平原或山坡阳处。杜梨抗干旱,耐寒凉,结果期早,寿命很长。我不曾见过杜梨,但是见过它开花时如雪花漫天的照片,非常震撼。后来我才知道,有个科幻小说家也叫杜梨。  初见杜梨是两年前的事了。上海的雨季变化无常,那年雷打不动,每天午后都要落下一场暴雨,有时到了晚上还要加场。那天我和另一位朋友相约去看一场名
期刊
“在你还未烈火咆哮地发怒之前/暮色苍茫中拾韭菜的孩子/背影远了,咿呀的歌声远了/假如你是一只老虎/你一定会注视黑夜中房屋的影子/想象它们就是山石与巨树”——在《乡村二首·乡村生活》(2001年)的结尾,彼时年轻的诗人胡少卿设置了一次奇异的视角转换,摹写了一只老虎的注视与想象。先是抒情人物“你”凝望着“暮色苍茫中拾韭菜的孩子”,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与歌声,目光从房屋指向原野;随即,设想“你”作为一只老
期刊
奔波这些年,我总想着一句话,当你离开故乡,你才真正拥有了它。我常常想,我在什么时候最爱北京呢?也许是当我坐上离开北京的飞机,起飞前飞机猛冲升空,我的心随着飞行角度倾斜之时;当我坐火车,火车驰入偌大的河北,我望向苍黄的华北平原和收了半茬的玉米田之时;当我在莱斯特的中国超市里看到冰冻的糖葫芦,又冰又酸地咬下来,甜甜乖乖,同时不忘倒抽几口冷气之时。  只有当我肉身离开,灵魂即箭归北海,北京方能擺脱一切政
期刊
“坚持一个翻译原则,只要我看得懂,读者就看得懂。”  傅小平:在翻译界,是坚持直译,还是选择意译,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而直译,可以说是一个很是吃力不讨好的选择。鲁迅就是典型的个案,他严格遵循直译的原则,翻译了很多文学作品,他的这些译作一般不收入全集,而且现在估计也很少有人去读,去研究了。你多年来一直坚持直译,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黄灿然:以鲁迅的例子来批评直译,是很容易被驳倒的。因为每个时代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