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的再造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差异大,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使全国各地的乡村聚落建筑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造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乡村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和研究乡村聚落的地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是我们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聚落
  一、地域文化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1.地域文化概述
  很多学者将“地域文化”简单界定为“具有地域属性和特征的文化形态”,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定义似乎仍有商榷之处。“地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主要是由某种自然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地域”包含着地理学的意义,但是同时“地域”能够形成“文化”,就必然有着人类在这片地理空间范围内生活,这就说明“地域文化”更侧重于人类的观念。“地域文化”,是将“地域”进行“人化”的地理空间。“地域文化”不仅包含了地理区域环境的内涵,更多的应该是指代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心理层面的空间。
  地域文化是在长期时间内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它与当地的环境具有较高的融合性。在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建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同地理环境之中,建筑的风格也是不同的。
  2.乡村聚落概述
  传统聚落是指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人类为了定居而形成的相对集中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在人类定居发生的早期,聚落多以血缘或族缘的关联而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聚居在一起,成为一种防卫和族群繁衍的支撑。此外,在“聚落”的概念中,“特定生产力条件”是聚落存在的历史时代背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乡村聚落可以分为在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下的传统聚落以及在现代农业生产力条件下的现代聚落。传统聚落就是指在传统农业社会背景和手工生产条件下小规模建造的人居环境类型。由于是农业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工程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对地形地貌施以很大改变,且建造取材主要依赖当地,手工建造难以规模化复制,因此,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显示出更多的地域性、多样性特征。我国许多地区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地域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2.地域性设计
  历史时代的不同、地域环境的差异导致建筑呈现不同的空间、形式、结构特征。崔恺在《本土设计》中提出:“建筑应该属于那片土地,而不是我们自己”。地域性设计尊重自然环境、场地特征、生态系统、历史遗存、现状建筑、本土文化、现实生活、地方材料、建造技术以及经济条件。反对模仿和追风,反对模式化的复制,反对商业化的移植,反对标签式的重复,反对无特色的平庸。
  二、传统乡村聚落当前面临的困境
  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冲击之下,与传统聚落相伴的传统农耕经济、人文环境和社会形态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从人们的聚居观念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古老的聚落,那些自古薪火相传下来的人们世代居住的传统屋舍己很难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满足新时代的生活需求,传统聚落正在快速地走向衰败。
  1.乡村聚落的现状
  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居室格局、配套设施、居住环境已经不能适应村民生活的种种需求。老房子要保护、修缮,配套设施要完善,环境要整治,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而大片的古村落因没有受到重视,缺少资金维护,任其破败,最终消失。村民自发的装修和新建,或因经济条件有限,导致建造粗劣,或因盲目追求气派,导致突兀,与原有风貌极不协调。旅游的开发力度往往超过了环境容量,不仅在物质形态上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在意境氛围上更是给以重创。
  2.乡村聚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不论在何种地区,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会持续地巧成并发展该地区特有的生活习惯及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地方性特色文化。可惜的是,在城市化加剧的大背景下,诸多的民俗和文化的传承人出现了危机,有些甚至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与其一同消失的是这些民俗习惯所蕴含的原生态的文化内涵,许多地区特色文化己经随着传统聚落的消失而被人遗忘。
  3.聚落传统菅造技术的流失
  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流失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也普遍存在,这是由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首先,传统营造技术与现代建筑在结构、材料、施工建造技术上很难匹配,增大了实施难度,从而增加经济成本,致使其缺乏市场,难占据主流位置。其次,由于人们普遍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具有局限性,使得传统的营造技术并不被大众所重视。最后,现代交通便利,人们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目前封闭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观念化随着各种风潮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传统聚落中的人们己经渐渐迷失在各种所谓的建筑风格中,慢慢地失去了自我。那些曾流传于民间,历经千百年的精湛营造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乡村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再造方法建议
  1.传承与再造的原则
  传统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包含了聚落内部空间和聚落外部的自然生态空间,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古人顺应化势,尊重自然的建造理念使得乡村聚落因山水格局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地缘性特征与地域化色彩。在建筑层面,民居营造体现出传统村落中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策略更多的是对于其所体现的生活方式的传承,对应到建筑上則是居住空间关系的传承。传统的民居建筑其空间组织是在平面上进行二维的延展,而现代的民居则要求在有限的宅基地上进行王维方向的狙织,其空间之间的联系性要求更加紧凑和高效同时兼顾居民的生活方式。
  2.聚落空间传统肌理的保护和延续
  传统聚落的空间肌理也是村落历史发展脉络的一种传承,是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经过无数年的优胜劣汰自然竞争后才保留下来的。随着近几年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原有生成方式的演化,避暑型农家乐的兴起,对乡村建设的片面理解等都是正在或将要影响肌理保护及延续的因素。为此,挖掘、提炼和保护村落的自然肌理,适当地在局部空间加以修饰和改造,可以使人们更为透彻更深层次地了解村落历史、地方行为和当地特仓。然而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完全保留或复原东阳市域内所有的传统村落格局和肌理是不现实的,应该在其还没有被大规模破坏的时候对这些村落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地实施保护,并赋予其延续发展的内在动为。
  3.乡村聚落传统生活方式的场景再造
  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独特的乡村特色,因此在乡村建设中要保留乡村的主地风貌,绝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单纯的模仿复制。而是要传承村庄所特有的文化内涵,遵循乡村自身的特色,保留乡村风貌,才能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如村口的大石头、小池塘、古樟树、青砖墙以及上面爬满的蔓藤,这些老村中的场景元素能够唤起村民对于老村的记忆。在新村的建设中对这些生活印记进行保留,可以让村民迅速的找到对于新村的归属和亲切感。
  4.聚落功能空间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传统乡村中不仅仅包含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商业空间,如聚落的主街两侧往往会开设店铺供村民进行物资交换,同时部分家庭会在自己家中进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并将加工后的成品拿到商业街上交换或售卖以补贴家用。乡村聚落再造不仅仅是要为村民提供一个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只有单一居住功能的乡村空间,还需要置入商业空间以及家庭作坊空间,使得新村的功能空间变得多样化。
  结语
  乡村聚落的更新与保护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当居民的生活需要在不断更新的时候,传统乡村聚落的居住功能也应该随着更新,陈旧的居住模式和功能空间逐渐被淘汰,现代的功能和设施被置换进入,只有保持不断的新陈代谢,传统村落才能在漫长的岁月更替中始终保持活力,长盛不衰。而在再造的过程中,不是一味的强调“标本式”的保护,而是要深挖乡村聚落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以居住者为主体,通过新的手法与方式进行演绎,抽取最需要保护的内容与本质,这需要对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不断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
  吴昀格(1995-);性别:女,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的诞生是舞剧音乐的改革更是一个舞蹈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他的最后一部舞剧音乐《胡桃夹子》体现出他在舞剧音乐的特点和他对舞剧音乐的革新。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柴可夫斯基舞剧中舞蹈与音乐的融合以及他舞剧音乐的特点分别是音乐的交响化、音乐的戏剧性以及配器。  关键词:胡同夹子;柴可夫斯基;交响化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俄国古典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它的场面华丽、表演诙谐有趣,柴可夫斯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西方新的数码摄影和影像技术,开始将新的媒体技术与独具中国悠久文化和独特风格的山水结合,并加入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个人主张观点表达,从而区别于西方的艺术面貌。从为唤醒民众关注环境危机的姚璐、杨泳梁,到为寻找黄河之源独自朝圣的张克纯。中国传统的山水元素在中国当代摄影中从最初表面的构图、留白,到后来的意境、格调、气象的融入,无不体现了现今新形势下习近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以《说文解字疒部字》为依据,简要结合《目部》、《齿部》等其他部,对《说文》中所包含的古代病名进行探讨和分析,能够了解到东汉时候医学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并能进一步通晓当时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医学文化信息。  关键词:《说文解字》;“疒部字”;文化  引言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在语言文字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地位。《说
期刊
摘 要:在中国,儒家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派别,直接将修身齐家作为人生轨迹的基础性工作,其所强调的是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整体性的关联。从创立开始,儒家就非常重视家庭的血缘亲情,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的思考。所以,本文就儒家家庭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家庭教育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儒家学说诞生于先秦,其本身的家庭教育思想也诞生在这一个时期。探讨儒家
期刊
摘 要:1863年在落选者沙龙中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画引起了世所罕见的轰动,不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方法都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原则相悖。本文就从这幅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出发,来探析马奈的绘画观念。  关键词:绘画观念;艺术语言;光影  《草地上的午餐》是法国写实派与印象派画家马奈创作于1862年和1863年间的一幅布面油画。原本名为《浴》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裸体女人的肢
期刊
摘 要:任何表演都需要技巧,而技巧的恰当运用对表演来说甚为重要,舞蹈也不例外。舞蹈注重的是形式动态美,而表现舞蹈特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舞蹈技巧。因此,舞蹈技巧在作品中运用的恰当,更能深刻地彰显出舞蹈作品的特色。在运用舞蹈技巧时,应结合舞蹈作品的本身特点和表演者的自身条件,将技巧与舞蹈进行有机巧妙的结合。  关键词:舞蹈;技巧;作品;恰当运用  一、舞蹈技巧的简介  (一)舞蹈技巧的概念  舞蹈技巧是
期刊
摘 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创意思维常常可以收获比较不错的效果。本文立足于对环境艺术与创意思维的认识,分析探讨了艺术设计中常常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环境艺术中创意思维应有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方向,希望对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稳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创意思维;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一、环境艺术设计和创意思维的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概念,集综合性
期刊
摘 要: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占有重要地位,它蕴育出了西方崇尚民主、自由的信念,对本体人的高度赞美与尊重,以及由希腊建筑和大理石雕刻培养出的三维空间观念等。在流行元素瞬息万变的今天,古希腊服饰风格仍是国际时尚界推崇的经典艺术风格,是因为古希腊服饰风格表达了一种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对表现本我的需求,彰显了自由的精神,在这个服饰注重自我表达的今天,其魅力是无可抵挡的。  关键词:古希腊服饰;服装造型
期刊
摘 要: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生活。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中产阶级妇女不同的婚姻观。本文结合简·奥斯汀的经历为切入点,简述书中的婚姻观及其她对婚姻的观点。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婚姻观  一、简·奥斯汀生平简介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她出生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
期刊
摘 要:爱德华·马奈被公认是现代主义的先驱,在他不算太长的艺术生涯中,他的作品一直在非议与赞扬中推动着现代主义风格的形成。本文主要以马奈油画作品为研究范本,注重论述分析了马奈油画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关键词:马奈;油画作品;女性主义  马奈早期跟随古典主义油画大师库退尔学习古典主义绘画,这段经历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写实基础。但是也许是马奈的天性使然,他越来越不喜欢当时的古典保守风格,也不希望为了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