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评价是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
评价 幼儿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
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情景,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往往有较大不同。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
《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段话说明了正确评价幼儿的方式方法。
一、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察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变化状态的分析与判断,重在考察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一定要使二者相互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在一次有关蜗牛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活动小结评价:“小朋友今天讲得真好,通过活动我们知道了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活动时大家都能大胆发言,希望小朋友们下次继续努力。”这种评价方式是对所有参与小朋友总的评价,是一种静态的评价,它只是评价了幼儿的表现幼儿活动的结果,提出下一次的希望,缺少对幼儿活动细节的评价,给幼儿的感觉是空洞的,对教育活动的内部印象不深,而且只是获得了知识,没有培养幼儿动手、思维、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活动中,应将对幼儿的评价作适当的调整不仅对幼儿的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使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使之成为动态评价,通过评价给予幼儿支持和援助。
二、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避免一味的“正面”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得到强化,批评成份相对匮乏。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促使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幼儿受挫力的培养。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味地运用表扬,不批评、不惩罚这种教育是残缺的。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某幼儿因得不到小红花,回家哭闹不止。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去幼儿园。常此以往,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等性格。对幼儿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教师运用批评能使幼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控制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约束幼儿的言行,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出现不懂规则,破坏正常活动的开展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批评,制止幼儿不当的行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教育批评孩子首先要在批评之前要搞清事实,让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孩子好心办坏事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处理问题就不能单纯地看结果,假如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给予肯定,给孩子继续尝试的信心。其次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如果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批评他,使他很难面对小朋友,让他没有了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再次:艺术地批评。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正确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幼儿发现、改正自身缺点,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孩子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常给予批评,挖苦。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的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而且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比较。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在数学活动排序中,要求能力弱的幼儿只要能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能力一般的幼儿能按照变量特征的标记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需要完成三个变量的排序。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幼儿,评价的标准不同,但只要他们的目标完成了。幼儿在不同层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有效发展,都应该给予积极有效的奖励策略,以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九种智力各具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幼儿园里并不存在笨孩子,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老师要乐于对幼儿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幼儿,寻找和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幼儿的潜能。 四、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教师要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给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例如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宝宝为了一件玩具抢了起来,此时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了小手,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轮流着交换玩,最后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苗苗想玩蒙蒙手里的小汽车,就用自己的书去交换。两人商量后,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五、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和孩子谈话最好蹲着,让他能平视你。当他说话不着边际时,你都微笑着等他说完再发表见解,可以伴些手势和面部表情,让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尊重。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幼儿身心带来愉悦和幸福。教师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孩子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总之,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评价是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
评价 幼儿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
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情景,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往往有较大不同。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
《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段话说明了正确评价幼儿的方式方法。
一、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察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变化状态的分析与判断,重在考察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一定要使二者相互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在一次有关蜗牛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活动小结评价:“小朋友今天讲得真好,通过活动我们知道了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活动时大家都能大胆发言,希望小朋友们下次继续努力。”这种评价方式是对所有参与小朋友总的评价,是一种静态的评价,它只是评价了幼儿的表现幼儿活动的结果,提出下一次的希望,缺少对幼儿活动细节的评价,给幼儿的感觉是空洞的,对教育活动的内部印象不深,而且只是获得了知识,没有培养幼儿动手、思维、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活动中,应将对幼儿的评价作适当的调整不仅对幼儿的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使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使之成为动态评价,通过评价给予幼儿支持和援助。
二、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避免一味的“正面”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得到强化,批评成份相对匮乏。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促使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幼儿受挫力的培养。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味地运用表扬,不批评、不惩罚这种教育是残缺的。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某幼儿因得不到小红花,回家哭闹不止。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去幼儿园。常此以往,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等性格。对幼儿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教师运用批评能使幼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控制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约束幼儿的言行,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出现不懂规则,破坏正常活动的开展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批评,制止幼儿不当的行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教育批评孩子首先要在批评之前要搞清事实,让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孩子好心办坏事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处理问题就不能单纯地看结果,假如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给予肯定,给孩子继续尝试的信心。其次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如果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批评他,使他很难面对小朋友,让他没有了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再次:艺术地批评。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正确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幼儿发现、改正自身缺点,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孩子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常给予批评,挖苦。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的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而且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比较。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在数学活动排序中,要求能力弱的幼儿只要能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能力一般的幼儿能按照变量特征的标记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需要完成三个变量的排序。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幼儿,评价的标准不同,但只要他们的目标完成了。幼儿在不同层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有效发展,都应该给予积极有效的奖励策略,以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九种智力各具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幼儿园里并不存在笨孩子,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老师要乐于对幼儿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幼儿,寻找和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幼儿的潜能。 四、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教师要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给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例如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宝宝为了一件玩具抢了起来,此时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了小手,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轮流着交换玩,最后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苗苗想玩蒙蒙手里的小汽车,就用自己的书去交换。两人商量后,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五、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和孩子谈话最好蹲着,让他能平视你。当他说话不着边际时,你都微笑着等他说完再发表见解,可以伴些手势和面部表情,让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尊重。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幼儿身心带来愉悦和幸福。教师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孩子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总之,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