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应得到推广与应用。本文对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了概述,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应用策略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概述
  探究性学习具体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领域中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解决这一主题下的问题,自己探索相应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从整体上讲,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授课中往往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状态,学生的发展空间无形中受到约束。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国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与活动余地,只要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积极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索意识。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多提供给学生积极表现的机会,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1.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哪种课程的学习,最佳的学习方式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只有经过自己亲身体会的过程,才会记得更牢靠,不容易忘记,理解也最深刻。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很多知识都充满好奇,小学数学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当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知识的乐趣。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数学思维能力不是太好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难免会有一些压力。如若此种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那么长时间下去,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感。小学数学老师应注意到这部分学生的情绪反应,创设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课时,数学老师可以借用一些教学用具,通过让学生数苹果感受数学加法与减法的奥秘,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胜于教学一直的讲解与重复的训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了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会对很多数学问题充满好奇,自主探索意识就会无形中得到提高。
  3.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除了具有逻辑性的特点外,还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因而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广大数学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答案。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一个时钟放入教室中,让学生观察一分钟秒针转的圈数及每转过一个数字所代表的秒数,这样就可以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进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强化数学学习的练习与反馈
  俗话说“熟能生巧”,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强训练,只有经过不断训练,学生才能够掌握计算技巧,进而在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处理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在此进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数学解题技巧与技能的提升,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有深入了解,以便于问题的设置,同时教师在设备问题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难易适中,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除此之外,还应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型。数学老师应通过不同类型的题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加强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三、结语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作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毛建青.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小学,2011-01-01.
  [2]赵彦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问题探析.科技信息,2012-03-23.
  [3]王亚军.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01-14.
其他文献
A facile strategy for optical sensing of explosiv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1,3,5-Triazine-2,4,6-triamine (MEL) in aqueous solution is proposed.Upon exposure to
摘 要: 本文对“情境—模型”双向构建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定的思维模型。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思维模型 双向建构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被不断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情境和模型进行双向构建,通过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思维模型,让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提升初中数
摘 要: 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能力,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数学的单调性,加上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都失去了信心。面对这样的困境,新课改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要求,优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将数学融入生活,即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学生之所以觉得数学枯燥,大多是因为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太过于
外国媒体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群体。据外交部新闻司统计,目前已有来自49国319家新闻机构共600多名外国记者在华常驻,近年来每年均有3000至5000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英国媒体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教师应该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性 教学措施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低下,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某一学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就是指在数学学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十分重要。影响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主观因素就是指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客观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身上,使得某个学生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和动力,成绩变得不理想。本文具体分析了学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如今大多数教师都在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打造出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动式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主动学习,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并乐于表现自己。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农村小学特别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学生往往觉得难学、难做。我认为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应用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因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既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又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内容。从解题步骤来看,可以把应用题的训练分为单一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和复合应用题的基本训练。而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解题步骤多,所隐含的中间条件也多,其中包括
摘 要: 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很多学困生并非所有的科目都学不好,只是偏科而已。有的同学语文学得特别好,但学起来数学有些困难,这些学生就是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本文就结合经验探讨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当然这些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转化其他学科的学困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过去我们称之为“差生”,因为“差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