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少儿读经典没有一条是注定正确的路,只有遵循国学文化智慧之源流,尊重人性、天性和童心,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为此本刊将就少儿读经典的真实情况做长期的追踪。下面是“醒狮国学养正班”的两个普通孩子,笔者通过采访老师、家长了解了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周后的真实反映。
  “妈妈,你叫我,我应该立刻答应,要不然你会着急。”
  钟源,6周岁,男孩。笔者在课堂的外面见到了他的妈妈刘国华,她对笔者说,钟源在此学习前还学习过钢琴、绘画等,老师们都反映他很专注,平时生活中也没有什么问题,她最希望的是提高孩子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她本人对国学也有涉猎,也希望孩子从小能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
  每次上完课后,钟源回家经常会跟妈妈说到学的东西。比如,上堂课学的是“入则孝”部分,学完之后他对妈妈说:“妈妈,上次你叫我,我没立刻答应,现在我知道了,你叫我,我应该立刻答应,要不然你会着急。”而且他开始帮助妈妈做事情,比如,倒洗脚水,谈到这儿钟源的妈妈特别的开心,她说:“虽然做事情是老师要求的,但是具体的事情都是出自孩子的真心。”另外,很多要求其实平时在家里也说,但是效果不太好,现在不同了,一是老师教的时候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让孩子分享,这样他就愿意听,也容易接受,而且家长也有了教导的依据,孩子也更信服。
  “妈妈对不起,听到你的话我没有马上动起来,是我的不对。”
  王梓凡,6周岁,男孩。王梓凡的妈妈樊敏玉听笔者谈到了关注孩子学国学经典时抑制不住的激动先聊到自己和庄子《逍遥游》的缘分。她说,过去的一年有一段时间状态很不好,工作也遇到了瓶颈。一个机会听了庄子《逍遥游》,课后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人不应该太在乎结果,塌实做事,心态放平就好,很多事其实不是人为能控制的。
  调整了心态后樊敏玉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年她收获了很多的成绩和肯定,“似乎所有的好事都来了”她笑着说。一个在油田一线工作的人,零基础参加公司技术大赛并进入了公司的前五名。基于这次的经历,她写了一篇诗歌参加厂工会组织的诵读活动,之后文章被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的《七厂资讯》和《都市生活报》)刊登,记者要求做专访,“公司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
  “中国人就应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樊敏玉说,所以她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
  谈到孩子,樊敏玉说:“这孩子最大的问题是散漫、不服管!孩子小时候经常跟随爷爷奶奶在大庆、大连、青岛等地到处走,加上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上了幼儿园后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扰乱课堂秩序经常被老师投诉。虽然我也不希望孩子被束缚,但是最起码在学校不能扰乱课堂秩序呀!这个问题在家里也反映得很明显,比如我叫他做什么经常装做听不见,做事经常溜号”。
  郑永菲老师说:“每次讲完要学的内容我都会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在家是怎么做的等等,王梓凡说今天来上课前,妈妈说时间不早了,让他换鞋,他没马上换,然后妈妈就生气了。”上完课后王梓凡回到家跟妈妈说:“妈妈对不起,老师教我们‘父母命,需静听’听到你的话我没有马上动起来,是我的不对。”
  “上完课后他就会反省自己什么事情做得不对,对于一个还懵懂的孩子来说能有这样的变化我真的很惊讶,这就是三堂课对孩子的影响,问题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樊敏玉回忆说,那堂课老师还教了有好吃的要先给长辈吃,孩子真的听进去了,而且也做到了。昨天晚上我陪他学习完已经七点多了,我们一起吃饭,他都会先把好吃的先给我吃。
  采访后记:其实我们每做一件事,也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害怕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会影响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我们是在尝试,是在摸索,我们所期待有更专业的教育专家针对现代环境,创新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才。
  圣贤也曾经和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他们所留下的言语就像星星一样,在夜幕里也一直注视着我们的心灵。因此,即使古老悠远的美好在快节奏的水泥森林中被遗忘,也总会有那样的一些人,用手中的书卷承接落下的星光,将圣贤的智慧传达给新的一代。今天,请与醒狮一起走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世界,探索它穿透时空流传而来的真正意义……
其他文献
决计去拜访他是因为圆光。  乙未暮春之际,在时代美术馆参加《禅心七韵》雅集,遇见圆光。圆光长身玉立,着了藏灰长衫,清秀的脸上尽是不俗之气,尽管还那么年轻,却着了老调,眼神干净清澈之外有了仓凛之气。  他修佛,听禅乐。人亦有禅意。  他知我要自驾车去皖南,便推荐了一音禅师。“您会欣赏他的,他才是真正的空谷幽兰。已隐居两年,隐在皖南深山的一山僧,陪伴的只有清风、明月、溪水、幽兰。”  我当下起意拜访,
期刊
昨天和朋友聊到制香、取药计量,发现大家对于克重换算并不确切了解。中医抓药,做香合方,采用的皆是古制。“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
期刊
每到春节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要给孩子们一些零花钱,称为“压岁钱”,是希望用这些零花钱换来平安吉祥,让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压岁钱”源于北宋时期。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北宋的京城,春节的时候,全城官员纷纷庆贺,热闹非凡。  王韶的小儿子名叫南陔出了一件事。  就在春节的夜晚,南陔随着大人在汴梁的街头观灯游玩,却不慎,他竟然被歹人给掠走了。歹人准备向南陔的家里勒索一笔钱
期刊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经历了转折。这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战国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大量个体小农和大规模的工商奴隶经由不同渠道,变而为束缚在领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极强的农奴或准农奴。与这种标准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
期刊
引子:重走商鞅变法之路的缘起  一直以来,“作法自毙”作为一个专属于商鞅的词,都是以贬义的内涵存在,成为人们诟病商鞅的一大理由。然而,真正了解了这个词的来源之后,却会对他生出无比敬意:一个制法执法者,能将法治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能让法律的权威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甚至自身也要受法律约束,这是一种何等的成功!  也许另一个鸡汤故事可以佐证我们更好的理解商鞅变法:据说二战后,斯大林遇到丘吉尔,幸灾乐祸地说
期刊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物转星移,周而复始,大自然用它美丽的四季打扮世间每一个角落,使春山含翠,夏木阴阴,秋水明净,冬雪皑皑,在这四季中,又蕴含二十四个节气,年年年尾接年头,依时来去,不弃不离。  充满巧思与智慧的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便是取节气和候应中各一字而成。  早在西周时代的文献中,就已经记载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说法,用以反映四季、气
期刊
中医依据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四季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大节气温、热、凉、寒交替变化时,对人体生理均有一定影响。把握住节气转变的特点规律,不失为人体除旧布新的契机。春分,就是调神提颜值的好时机,以下从三方面给出饮食调理方案。  春分调睡眠  春分时节,气候骤变会致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很多人也会出现失眠或嗜睡的症状。失眠日久,往往会伴有头晕,头痛,健忘,倦怠或食欲不振。失眠的饮
期刊
一直极爱“长相思”的词。短短的调子,如短笛一腔,汩汩流出,无滞无涩。仿若春雨细落,汇出一溪眷眷的心意。《长相思》,字句重迭而不重复,好像星光一闪一闪地叠落,心绪一缕一缕地放飞,一步一回首的牵念难舍。  别离之思  早先打动我的是白乐天的《长相思》,平实好读,然而花开无声的惊艳,正如他诗篇一向的款款风致: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
期刊
春盛三月,柳绿成阴,穿行在媚眼如丝摇曳在水湄的柳岸之间,使人悠悠地就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他曾有一枚“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就是取自这首《竹枝词》,他的印不是为了怀念朱砂痣或是白月光而制,他是以一种优雅的姿态睥睨着世态的炎凉。二十年前的画和人未变,境遇却如此的不同。他笑世人不以眼看画,不以心审画,只是以耳听名来辨画。他不是桥上与
期刊
中国人为世界最聪明之一民族,似不必多方引证。能发明麻将牌戏及九龙圈者,大概可称为聪明的民族。中国留学生每在欧美大学考试,名列前茅,是一明证。  唯中国人之聪明有西方所绝不可及而最足称异者,即以聪明抹杀聪明之聪明。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