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那么如何将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很好的渗透到教学中,我将结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制作好本节课要用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 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新课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了复习引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入新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我是在通过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思路:“由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提出:“线面平行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样一个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探究.
1 巩固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下图,长方体ABCD-A′B′C′D′中,
(1)与AB平行的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与AA′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与AD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上面问题
生1:与 AB平行的面是平面A′B′C′D′、平面D′DCC′
生2:与 AA′平行的面是平面B′BCC′、平面D′DCC′
生3:与 AD平行的面是平面A′B′C′D′、平面B′BCC′
师:很好,大家是怎样判定的?
生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思路是什么?
生5:判定定理的思路:欲证“线面平行”,必须先证“线线平行”.
师:线面平行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
二、 设计问题,创设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新课程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认为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得出性质定理,或草草分析、简要证明,继而组织典型例题应用,这样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且容易出现定理混淆,不讲条件随意使用等错误.因此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知道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经历并体验定理推导的全过程.
2 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探究:(多媒体展示问题)已知:在下图中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A′C′面.
思考:要经过面A′C′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据开,应怎样画线?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屏幕上的这个问题,然后拿出做好的(如图示的)木料模型,结合实际模型分析这个问题,找出画线位置,各小组内可以相互讨论.
3 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生:开始设计,此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动手操作,小组内互相讨论(大约3分钟) .
师:请第一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6: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 ,D′C′于E、F两点,连接BE、CF,则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师:大家认为这样做对吗?
众生:有说对,有说不对,(此处发生争论,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出现高潮)
师:哪个组的同学认为不对,请指出问题,并说出你的作法.
生7:过P点无法作直线BC的平行线,应该做直线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 ,D′C′于E、F两点,连接BE、CF,则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问题: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它一定和直线BC平行吗?为什么?
生8:因为直线BC平行于A′C′面 ,直线B′C′ 在A′C′面内,所以直线BC与直线B′C′没有交点,又因为直线BC与直线B′C′共面,所以BC ∥B′C′,这样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它一定和直线BC平行.
师:非常好,思路也非常清晰.
这样,让学生在思考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自己制作的数学模型,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之后,从与同伴们讨论交流中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动手实践,感受了解决问题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使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
师:放映flash动画演示,展示了下图画线位置和按照设计的线条将木料据开的整个过程,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
4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为了把在解决上面具体问题后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从而使学生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本题中过BC的截面与面A′C′相交于EF有BC∥EF,那么过BC的任一平面与平面A′C′相交,BC是否与其交线都平行?
众生:是
到此学生对性质定理的内容取得了共识,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提出下面问题
师: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所得出的结论.
生9: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
师: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或再规范一些的表述吗?
生10: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板书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动画,体会性质定理得含义.
此处,教师放映针对性质定制作的flash 动画,展现定理内容的整个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问题:请大家画图,写出定理的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生11:板演
师:非常好,再请思考该定理有什么作用?
生12:可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师:很棒,解决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由线面平行可得到线线平行
5 知识应用,归律总结
例题:(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下图所示,已知直线a,b,平面α,且 a∥b, a∥α ,a,b 都在平面α外.
(1) 试判断直线b与平面α是什么关系?
(2) 证明你的结论.
生13:板演解题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巡视众生做的情况,挑选两个出现典型错误的做法,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并与学生一起订正,然后多媒体展示完整准确地解体过程,规范学生的书写.
师:请同学们对比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总结各自的思路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14:口述结论,
师:板书结论
性质定理:
欲证“线线平行”,可先证明“线面平行”.
判定定理:
欲证“线面平行”,可先证明“线线平行”.
即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6 当堂检测,知识反馈
(多媒体展示问题)(1)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2)已知直线a∥平面α,P 在α内,那么过点P 且平行于a的直线()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生15:不一定,只与经过该直线a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平行.
生16:选C
师:很好
7 归纳小结,观点提炼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6:(1)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作用:可证“两直线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生17: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
师: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平行的依据
生18:①定义法;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师:板书写内容
8 作业布置:习题2.2 A组 第5、6题
教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乐意学数学,学好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建构新知识,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
好的方面:
(1)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较好,安排了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能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探究与思考,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制作数学模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场所.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探究教学.对于性质定理的教学,不是生硬的直接告诉学生定理内容,而是通过设置一个个问题,层层不断的分析处理,最后让学生归纳出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这样不但让学生对定理有准确的把握,而且对他们也进行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即尝试用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等思想解决问题,使他们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的时间.flash动画过程直观、形象、生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1) 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简练,有时候一句话重复说两、三遍,有时候出现一些不该有的话序,如:对不对,是不是呀等毫无意义的发问.
(2) 因为太注重课程的完整性,所以在让学生归纳总结定理的内容、作用以及最后的小结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短,第一个学生归纳得不全面或不准确时教师不应急于补充或纠正,应该把这个机会再让给其他同学,最后老师再作点评.
(3) 关于课堂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应在讲课过程中就告诉学生并让学生体会,不应等到最后小结时直接提问学生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才不会感觉到很突然又很生硬,学生才好理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林姬祎,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 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5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2
(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制作好本节课要用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 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新课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了复习引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入新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我是在通过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思路:“由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提出:“线面平行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样一个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探究.
1 巩固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下图,长方体ABCD-A′B′C′D′中,
(1)与AB平行的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与AA′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与AD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上面问题
生1:与 AB平行的面是平面A′B′C′D′、平面D′DCC′
生2:与 AA′平行的面是平面B′BCC′、平面D′DCC′
生3:与 AD平行的面是平面A′B′C′D′、平面B′BCC′
师:很好,大家是怎样判定的?
生4: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思路是什么?
生5:判定定理的思路:欲证“线面平行”,必须先证“线线平行”.
师:线面平行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
二、 设计问题,创设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新课程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认为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得出性质定理,或草草分析、简要证明,继而组织典型例题应用,这样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且容易出现定理混淆,不讲条件随意使用等错误.因此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知道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经历并体验定理推导的全过程.
2 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探究:(多媒体展示问题)已知:在下图中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A′C′面.
思考:要经过面A′C′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据开,应怎样画线?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屏幕上的这个问题,然后拿出做好的(如图示的)木料模型,结合实际模型分析这个问题,找出画线位置,各小组内可以相互讨论.
3 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生:开始设计,此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动手操作,小组内互相讨论(大约3分钟) .
师:请第一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6: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 ,D′C′于E、F两点,连接BE、CF,则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师:大家认为这样做对吗?
众生:有说对,有说不对,(此处发生争论,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出现高潮)
师:哪个组的同学认为不对,请指出问题,并说出你的作法.
生7:过P点无法作直线BC的平行线,应该做直线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 ,D′C′于E、F两点,连接BE、CF,则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问题: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它一定和直线BC平行吗?为什么?
生8:因为直线BC平行于A′C′面 ,直线B′C′ 在A′C′面内,所以直线BC与直线B′C′没有交点,又因为直线BC与直线B′C′共面,所以BC ∥B′C′,这样过P点作直线B′C′的平行线,它一定和直线BC平行.
师:非常好,思路也非常清晰.
这样,让学生在思考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自己制作的数学模型,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之后,从与同伴们讨论交流中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动手实践,感受了解决问题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使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
师:放映flash动画演示,展示了下图画线位置和按照设计的线条将木料据开的整个过程,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
4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为了把在解决上面具体问题后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从而使学生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本题中过BC的截面与面A′C′相交于EF有BC∥EF,那么过BC的任一平面与平面A′C′相交,BC是否与其交线都平行?
众生:是
到此学生对性质定理的内容取得了共识,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提出下面问题
师: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所得出的结论.
生9: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
师: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或再规范一些的表述吗?
生10: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板书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动画,体会性质定理得含义.
此处,教师放映针对性质定制作的flash 动画,展现定理内容的整个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问题:请大家画图,写出定理的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生11:板演
师:非常好,再请思考该定理有什么作用?
生12:可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师:很棒,解决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由线面平行可得到线线平行
5 知识应用,归律总结
例题:(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下图所示,已知直线a,b,平面α,且 a∥b, a∥α ,a,b 都在平面α外.
(1) 试判断直线b与平面α是什么关系?
(2) 证明你的结论.
生13:板演解题过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巡视众生做的情况,挑选两个出现典型错误的做法,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并与学生一起订正,然后多媒体展示完整准确地解体过程,规范学生的书写.
师:请同学们对比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总结各自的思路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14:口述结论,
师:板书结论
性质定理:
欲证“线线平行”,可先证明“线面平行”.
判定定理:
欲证“线面平行”,可先证明“线线平行”.
即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6 当堂检测,知识反馈
(多媒体展示问题)(1)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2)已知直线a∥平面α,P 在α内,那么过点P 且平行于a的直线()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生15:不一定,只与经过该直线a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平行.
生16:选C
师:很好
7 归纳小结,观点提炼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6:(1)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作用:可证“两直线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生17: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
师: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平行的依据
生18:①定义法;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师:板书写内容
8 作业布置:习题2.2 A组 第5、6题
教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乐意学数学,学好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建构新知识,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
好的方面:
(1)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较好,安排了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能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探究与思考,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制作数学模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场所.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探究教学.对于性质定理的教学,不是生硬的直接告诉学生定理内容,而是通过设置一个个问题,层层不断的分析处理,最后让学生归纳出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这样不但让学生对定理有准确的把握,而且对他们也进行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即尝试用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等思想解决问题,使他们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的时间.flash动画过程直观、形象、生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1) 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简练,有时候一句话重复说两、三遍,有时候出现一些不该有的话序,如:对不对,是不是呀等毫无意义的发问.
(2) 因为太注重课程的完整性,所以在让学生归纳总结定理的内容、作用以及最后的小结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短,第一个学生归纳得不全面或不准确时教师不应急于补充或纠正,应该把这个机会再让给其他同学,最后老师再作点评.
(3) 关于课堂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应在讲课过程中就告诉学生并让学生体会,不应等到最后小结时直接提问学生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才不会感觉到很突然又很生硬,学生才好理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林姬祎,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 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5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