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智能间歇抽油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常规抽油机举升存在的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和系统效率低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井口智能间歇抽油举升工艺技术研究。地面自动化智能装置通过钢丝绳带动提捞抽子做上下往复运动,根据液面深度、液面恢复速度的变化自动设定合理的间抽时间,达到油井的抽汲参数与地层产能合理配合,避免干抽或地层能量发挥不出来的现象,达到举升抽油的目的。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油田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舉升方式,特别是在低产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间歇;钢丝绳;抽子;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油田生产中,常规抽油机举升方式存在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系统效率低等实际问题,以普通六型抽油机为例,平均单井一次性投资25万元,年单井能耗3.6×104 kW.h,系统效率18.4%。井口智能间歇抽油举升工艺技术同常规抽油机举升方式相比,取消了抽油机、抽油杆和地面拖动装置等常规抽油设备,系统效率提高6.41个百分点,综合节电率达到50%以上,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1系统组成及原理
  1.1 系统组成
  井口智能间歇抽油举升工艺主要由钢丝卷筒、排绳器、电动机、滑轮、井口支架等井口装置及自动化智能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1—机架;2—电控柜;3—刹车装置;4—钢丝滚筒;5—深度传感器;6—传动链条;7—电动机;8—圆面钢丝;9—排绳座;10—排绳丝杠;11—下限位滑轮;12—上限位滑轮;13—导轴;14—丝杠座;15—排绳支架;16—滑轮;17—重力传感器;18—数据发射器;19—防盗报警器;20—井口支架;21—斜拉筋;22—直拉筋;23—抽子。
  
  
  图1 井口智能间歇抽油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1.2 技术原理
  地面自动化智能装置通过钢丝绳带动提捞抽子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抽油时电机反转,抽子带着钢丝下行,当抽子到达液体液面时,重力传感器感应到重力变化,深度传感器感应出液面高度,此时抽子继续下行,当抽子到达设置深度时,电机正转抽子上行,当抽子抽油上行至所设定的深度时,电路控制箱内的控制系统指挥电机停止转动,制动器制动使钢丝不再继续上行,根据液面恢复速度确定抽子停止时间,等液面恢复一定高度后,电路控制箱内的控制系统指挥开启制动器,同时使电机反转,抽子带动钢丝向下运动,当抽子到达液面时继续下行到设置深度,电机正转抽子上行抽油;根据每次测得的液面深度的变化,电路控制箱内的控制系统自动增加或减少抽子停止时间,从而提高抽油效率。抽子下行到设置深度要上行时,重力传感器所感应到重量就是此次抽油的产量,重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信号传给电路控制箱内的存储系统,电路控制箱内的存储系统存储每次抽油的产量,从而可得到每天此井的产量、平均液面深度;液体到小四通一定位置后直接从输油出口流往输油干线。为了保证抽油装置安全运行,当深度不准时,抽子上行时,限位环接触到深度校正传感器时,深度校正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把信号传输给电路控制箱内的控制系统指示电机停止转动,钢丝不再上行,可以保护电机。同时电机具有负荷保护功能,当负荷大于设定负荷值时,电机自动停止转动。根据各油田具体情况,抽子可在套管内直接抽油,不用下油管、筛管和丝堵。
  2技术配套可行性研究
  2.1 钢丝绳结构设计
  针对普通钢丝绳复合层容易破损漏油进行技术改进。一是研制填充钢丝绳粘胶和外层复合层材料配方;二是在钢丝绳编织加工时,采用边编织边注胶工艺,使钢丝绳内部空隙全部被胶体填充;三是钢丝绳外层复合层采用新型耐磨材料。
  
  
  图2 钢丝绳结构图
  (a)普通复合钢丝绳结构;(b)钢丝缠棉绳复合技术;(c )全密封多层全复合钢丝绳
  最早应用的钢丝绳采用的是图2(a)形式是六股复合材料的钢丝绳,在现场试验过程中发现有漏水的现象,并且冬天材料脆、易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钢丝绳做了改进,采用钢丝缠棉绳复合技术,解决了易断的脆性,但发现复合钢丝绳的复合材料与钢丝绳之间有大量的缝隙吸水膨胀,且棉线材料不适合,当井底压力大,一旦复合钢丝绳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导致钢丝绳漏水,致使钢丝绳密封不严,出现“灌肠”、胶料剥离的现象。经过不断的试验与改进,采取特殊的生产工艺,在生产单根、单股及整根钢丝的时候均复合材料,将钢丝绳的缝隙完全填满,并在外层多层编网复合高强度光滑材料,有效的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使井口的密封性能更为可靠。
  2.2 提捞抽子结构工艺设计
  提捞抽子是智能抽油装置的重要工作部件,其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上接头、球、球座、接头、中心管、背帽、压帽、胶筒、弹性块、隔环、下接头等组成。1-上接头;2-球;3-球座;4-接头;5-中心管;6-背帽;7压帽;8-胶筒;9-金属环;10-隔环;11-下接头。
  
  
  图3 抽子结构图 图4 无接缝油管接头结构简图
  为了解决提捞抽子密封效果和胶筒使用寿命之间的矛盾,先后使用普通橡胶胶筒、牛筋胶筒、弹力布胶筒、金属环胶筒,从结构上及材料上进行改进,目前所采用的胶筒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材料,采用金属环结构,较大程度延长了提捞抽子的使用寿命。1-公接头;2-母接头;3-油管
  2.3 油管结构工艺设计
  针对普通油管连接结构,存在两根油管接箍对接处缝隙大,抽子胶筒磨损严重、易卡,胶筒和钢丝绳寿命低等问题,对油管结构进行了工艺技术设计与改进。一是增加油管丝扣长度,由53mm增加到60mm,普通油管上紧管扣后,油管内部管扣缝隙长度一般为10-20mm,通过加长管扣和特殊工艺加工,使上扣后管扣缝隙缩小到3-5mm;二是采用特制加工的油管和接箍,消除两油管接箍对接处间隙,将原来的锥扣连接改造为标准螺纹连接,增加o型圈密封,结构见图4,这样可以保证使丝扣能够上到位,两油管对接接触面是平面,彻底消除两根油管之间的缝隙。现场采用摩擦焊工艺,更换这种特制油管接头。在南156-382井应用该油管,效果良好,试验后抽吸过程中载荷变化平稳,没有出现卡抽子和钢丝绳拉坏的现象,提高了抽子胶筒和钢丝绳的寿命,而且提高了抽汲效率。
  2.4 井口密封装置结构设计
  通过结构优选和试验,确定了动静结合密封盘根盒的设计,上部采用静密封结构,下部采用补偿式动密封结构,结构如图4所示,由压盖、密封盘根座、密封盘根、调整接头、补偿盘根、弹簧座、补偿弹簧、底座组成。密封盘根主要起到静密封作用,补偿盘根及补偿弹簧主要是在钢丝绳运动过程中起密封作用。1-压盖;2-密封盘根座;3-密封盘根;4-调整接头;5-补偿盘根;6-弹簧座;7-补偿弹簧;8-底座
  
  
  图5 井口盘根盒密封结构图
  2.5 排绳换向系统结构设计
  电机通过钢丝绳在滚筒上的缠绕来牵引提捞抽子上下运动,将原油提升至地面进入生产管线。由于牵引距离长,而滚筒的直径和宽度都较小,所以钢丝绳在滚筒上要缠绕好几层。为了避免钢丝绳在滚筒上出现乱绳现象发生,需要一种排绳换向系统,以使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时实现有序排列,以达到安全生产。针对电磁离合器排绳方式,容易丢转,难以控制问题,采用链条进行机械传动方式,避免丢转、排绳不齐问题。
  2.6 智能控制系统改进
  井口采用传感器将探测的载荷、压力等信号通过单片机和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的往复运动,同时监测运行过程中载荷、电流、速度和行程的变化,实现自动启停、自动报警等运行智能化功能。智能间歇抽油装置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可将产量、液面深度、运行参数及故障等数据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计算机终端上。同时控制系统在程序上加强了对装置的过载保护,当载荷较大时,电机将停止运行,待载荷恢复正常后,系统将继续运行,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3现场试验
  2007年8月份在A1应用了井口智能间歇抽油装置,与原抽油机举升方式相比,日耗电由89.26kWh下降到37.4kWh,下降了51.86kWh,系统效率由3.69%提高到10.53%,提高了6.84个百分点,综合节电率达到58.1%,累计节电2.21×104kWh。试验过程中出现钢丝绳复合层破损漏油、井口密封不严、提捞抽子寿命短等问题,经过不断试验与改进,2008年10月份在A2井上应用了改进后的井口智能间歇抽油装置,截止目前已正常运转201d,與原抽油机举升方式相比,单井日节电62kWh,系统效率提高了6.41个百分点,综合节电率达到78.98%,年可节电2.17×104kWh。针对抽油机井,每口井每两年需检泵作业一次,费用为3万元,如果油管不腐蚀,本产品只需下一趟管柱,10年起一次管柱,大大节省了作业施工费用。
  表1 A2井试验效果对比表
  
  
  4结论
  (1)井口智能间歇抽油技术与抽油机举升方式相比,具有一次性投资少、泵效高、能耗低、系统效率高等技术优势。
  (2)井口智能间歇抽油装置由于改变了原抽油机运行模式,可根据液面深度、液面恢复速度的变化自动设定合理的间抽时间,实现了智能间歇抽油。
  (3)用涂有复合材料的钢丝带替抽油杆,没有抽油杆、抽油泵、负荷减小、无偏磨现象,维修方便。
  (4)由于实现自动计量,不用投入额外的计量设备,直接减少了资金投入,同时实现自动探测、存储、发射液面深度数据,减免了测试工的测试工作量。井口智能间歇抽油技术的成功研究与应用,为油田探索出一条全新、高效的举升方式,特别是在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35-141.
  [2] 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439-452.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是电力企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将就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激烈的市场中,电力企业要想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壮大,就必须从完善企业本身的资金链开始。包括资金的储备和资金的管理,而对成本的控制,无疑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节能减排优化创新技术进行阐述,比较桩底后注浆技术、预承力灌注桩、扩底与嵌岩干取土灌注桩、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等技术的优劣,为广大桩基础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桩基础;节能减排,创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前桩基础创新技术应用分类及代表  目前桩基础创新技术主要分为几大类,首先是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为主的
期刊
摘要:现今的玻璃幕墙经常用于建筑外墙,不过将玻璃幕墙当做围护结构时,因为较高传热系数的缘故,使得建筑能耗远远超出了一般建筑幕墙,所以,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节能作用的大小。鉴于此,本文针对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玻璃幕墙;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玻璃材料最早于20世纪被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中,从此玻璃幕墙受到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和设计要点,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要点及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组织;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因施工的特殊性,应当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因此施工技术的设计和实施都应当围绕着整体项目的地质特征来进行规范化、重点化的实施,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当做是重点
期刊
摘要:本文以静升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阐述了现今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常见的误区。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倡导对旧建筑的的保护和开发树立正确的态度,有效发挥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和经济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旧建筑 旧城保护与开发 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     静升古镇地处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绵山脚下。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述至周襄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公路隧道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实例分析;隧道;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隧道机电安装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项目总进度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优质高效地按时完成,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人员、关键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三大要素的动态控制,确
期刊
摘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建筑 工程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其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决不能徇私舞弊、敷衍了事。而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从预留洞的封堵到抹灰层的裂缝控制,再到基层砌体的质量与安全保障,都必须予以全程重视,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外墙保温在节能中的技术
期刊
摘要:目前幕墙作为建筑物的一种外墙装饰围护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幕墙作为一种新型、高档的外围护结构,以其独特的色彩与光影效果,多变的造型吸引了业主和建筑师,使其广泛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对提高建筑品质、丰富城市景观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筑幕墙是高科技产品,其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影响建筑幕墙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有些幕墙工程也存在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常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探討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