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囚鸟、圣徒:读赫胥黎札记(专栏·风雨学人)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第一次读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是著名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汉语世界,它莫名其妙的进入各种书单的必读书目。我这代的很多人,或者前后几代的很多人,对赫胥黎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这本书,或者说,这个书名。汉语知识界,常把《1984》和《美丽新世界》放到一起谈。据我观察,很多词语上的“自由”“民主”爱好者,更喜欢聊《1984》,对《美丽新世界》往往只是略致敬意。因为《1984》更像是一本关于思想的书,借助它,人们可以就权力、思想之类的事发挥出不少聪明说法。自诩热爱思考、捍卫思考的人们当然热衷从它那里寻找灵感,提炼话头。《美丽新世界》描绘的景象则要平庸许多,那里根本没有思想,所以几乎谈不到思想管制。当人变成可以批量制造的工业品时,思想早已不是统治的敌人,连成为对手都不配。人类不再害怕思想,而是彻底割除了这项生理机能。读《1984》的人,可以据此认识、谈论某种“邪恶”。《美丽新世界》里则不存在“邪恶”,因为“邪恶”不过是个由陈腐生理机能产生的陈腐词汇。
  《1984》出版于1948年,《美丽新世界》出版于1932年。赫胥黎曾经写信给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说自己的书是对未来世界更准确的预言。赫胥黎是对的。他之所以对,是因为他描述了一个更为舒适也更为平庸的世界。《1984》仍旧要讲一个正邪之争的人性故事,《美丽新世界》则预告了人性的瓦解。人性瓦解的标志是,人间再也不需要正邪之争。人性的固有标记,不是纯粹的正义,也不是纯粹的邪恶,而是永不止息的正邪之争,这是人群之间的战争,也是人在灵魂里的内战。《美丽新世界》说,获得最后胜利的,不是正义,不是邪恶,是技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那些争吵、杀戮,都是典型的人性事件。哪怕在最为极端、狰狞的面孔、词语背后,你也能寻到人性之光。《美丽新世界》则把整个故事颠倒过来:正义、邪恶,乃是人性事件;而人性,归根结底终将成为技术事件。老故事:技术是人性的造物。新故事:人性是技术的造物。而促成这个新故事的,并非左派亦非右派,并非此主义亦非彼主义,并非此制度亦非彼制度,而是全体人类通力合作。信仰进步的左派会与同样信仰进步的右派携手。技术,将成为所有这些人的共同福音:技术杀死神,引领进步,让人活着,让活着的人获得舒适感。赫胥黎的福特主,终将战胜奥威尔的老大哥。
  直到读了一点儿尼采、韦伯、海德格尔、施米特、路易斯,我才知道赫胥黎是一个更准确的预言者。尼采期盼的超人究竟如何姑且不论,背后的忧心,则是人类的蚁化。韦伯也曾越过“价值中立”的自我约束展望未来:赢得未来的,恐怕不是什么信仰,而是挤干了人性残汁的科层制和无灵魂的专家。海德格尔、施米特、路易斯对未来的预判出奇地一致:技术将成为新的宗教、新的王,那将是人性故事终结之处。
  这两年火爆书市的尤瓦尔·赫拉利,写《人类简史》的那个人,不过是用快餐笔法重述尼采、韦伯、赫胥黎们讲过的这个故事。当然,他毫无悬念地受到嘲讽:技术精英们说他不懂技术,学院史家们说他不懂史学。普通读者说,他的书让人心情不好。
  有些让人心情不好的书,最好放到一起读。
  二
  第二次读赫胥黎,是《Point Counter Point》(1928,中译《旋律的配合》,龚志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小说,与《美丽新世界》前后相接。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没完没了的谈话和心理分析。借此,诸种知识、诸种为知识所困的心灵,演出了各自的来龙去脉。心智超凡的赫胥黎、心智超凡的钱钟书,似乎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作者(据说,他们写的都是“知识分子小说”)。钱钟书写知识分子意在戳穿,落脚处无非“知识分子也是人,也是庸人,也要演出庸人的悲喜剧”。赫胥黎的重点则在知识,以及知识对心灵、世界的改造。知识人也是庸人,这不过是只能一笑了之的乡愿俏皮话。现代世界的一大景观却是:所有人(当然包括庸人)都成了知识分子(被知识规训的人)。赫胥黎是诸种足以规训心灵的知识的观察者、关注者。《旋律的配合》是一份充满忧心的观察报告。
  《旋律的配合》写了两代人,一个小圈子。几乎所有人,都是心灵上的畸形儿,知识的囚鸟。
  第一代当中,最显赫的,是爱德华勋爵。他有世袭爵位,在科学界颇有声名。他高大挺拔,有贵族风度。他是热情的科学家。在书桌上,他娴熟睿智,像科学本身一样古老。而他的情感、直觉、本能,像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是一个封锁在科学大脑里的六十岁的僵化了的孩子。他是家族退化的标记。他丧失了家族代代相承的勇武,对政治的兴趣,对权力的胃口。他不知道自己该热爱什么,能热爱什么。他有时想自杀。直到四十岁,他偶然读到一篇生物学论文。论文里的几句话,成了天启。他意识到自己与全人类有着切实的联系。联系的介质,是周流循环的化学元素。比如,他在维也纳听歌剧的日子,可能已经消耗过一片原属莫扎特的材料。对他而言,这种一下子跟人类连在一起的感觉,是一种宗教需求的替代品。有了這种感觉,他可以安心待在实验室,把自己和所有人隔开,包括妻子。爱德华的天性,不是逃离人群,是逃离人。就连面对妻子,都孩子般的手足无措。唯有在实验室娴熟地解剖蜥蜴时,他确信自己同世界团结一致。他不是爱科学的人,他是在科学的无菌环境里才能爱世界的人。有评论家说他是科学至上主义者。实属误会。他的语言风格,是随时从蜥蜴的尾巴跳到上帝。在真正的科学主义者眼里,他是可笑的老古董。
  画家约翰·比特雷克是爱德华勋爵的另一极。他身强体壮,生机勃勃,性欲旺盛。对他而言,探究女人的肉体,和画女人是一回事。不能停止画,也不能停止探究。爱德华勋爵完成了婚姻,就像完成一项终究逃不掉的使命。老比特雷克有过三次婚姻,却厌烦婚姻。他喜欢女人,也享受爱情,但绝不容忍女人搞乱自己的生活。他喜欢的是女人的肉体,对各种所谓的“精神”不耐烦。他追逐女人,犹如爱德华跟女人保持距离,都是为了平静地生活。他是爱德华夫人的情夫,肉体启蒙者。在这个女人身上,他和爱德华各得其所。他需要在不同的女人中流浪,比如那些识趣儿的情人。但最好也有女人等在一个地方,供他疗伤,比如他的第三任妻子。恐怕再没有别的女人能如此配合,把婚姻变成一种长期的一无所求。老比特雷克粗犷强悍,似乎无须依赖任何人,像是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可是这样一个神样的人物,一场胃病就能把他击溃,堕落成“次人”,回到妻子身边失魂落魄。据一位旁观者说,卖弄神样,本就是“次人”的症状之一。   悉尼·夸尔斯家道殷实,仪表堂堂。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财产,足够他干一番大事。他也自认是干大事的人。先是从政,继而经商。凡他经手之事,无不一塌糊涂。最后一项产业败坏之后,他的妻子长出一口气:再也没什么事儿等着让他搞砸了。但他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他坚信自己是尚未成功的大人物。他晚年的雄心,是写作。一部关于民主政治的大书,写了很多年。卡片箱、打字机不断添加,都是写作之前的准备。另一部是关于印度的书,他每周得跑两次大英博物馆。他最喜欢的事儿,是向人展示写作工具,谈论写作计划。当然,听众最好是女士。利用大英博物馆的研究“闲暇”,他引诱了一个粗俗的底层女子。他以为是智慧征服了女人。那女人则把他锁得牢牢的,连鄙夷都懒得遮掩。据老比特雷克说,老夸尔斯是这样的人:远远看去,一座巍峨的罗马神庙;近看,神庙只是一块有画的幕布,盖住里面破败废弃的小神龛。问题是,所有人都看见了幕布后面的惨状,只有老夸尔斯自己把幕布当真。他由衷地相信,世界对自己这位大人物所欠甚多。
  第二代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构成了一个流动的圈子。圈子的主要活动,是谈话、调情,分析别人的谈话和调情。
  三
  菲利普·夸尔斯和马可·兰皮恩,扮演诊断者的角色。兰皮恩身上,有D.H.劳伦斯的影子。菲利普身上,可能有赫胥黎自己的影子。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书里几乎是囚鸟们的终极观察者、诊断者。但他们又确实是书中人,囚鸟之一。
  兰皮恩重新定义文明、野蛮。现代人大多自诩为文明时代的文明人。日常自诩的“文明”,兰皮恩有时称之为野蛮、反常。他所谓的野蛮,即是不完整,不均衡,不和谐。
  理智压抑灵魂,是野蛮。灵魂压抑理智,是野蛮。灵魂、理性压抑情感、肉体、本能,也是野蛮。所有的压抑,都意味着人和自己为敌,让自己畸形化。所有针对人类的训导力量都可能制造相应的心灵疾病。兰皮恩说,有耶稣病,有牛顿病,有亨利·福特病。曾经,耶稣病使人们用灵魂压迫情感、身体。后来,牛顿病又用理智杀掉了灵魂。最新的时代里,亨利·福特病把所有生命裹挟到机械齿轮当中。
  于是,兰皮恩又有另一个说法:高贵的野蛮人。这里的野蛮人,不是指文明时代的病人,而是指那些有古风的健旺生命。灵魂、理性、情感、欲望本该调和,必须调和。但调和之道,不是宗教、哲学、道德、科技,不是任何一种诉诸观念、说辞的宣教,它只能依赖一个健旺的生命,一种直接的生活。所有患病的生命,都是无法面对生活本身的人。
  兰皮恩用大头小身比喻未来的人。大头小身,首先让人想到知識分子。依照某种流俗信念,人们认为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现代世界,几乎所有人都知识分子化了,哪怕是那些离知识分子最远的人。知识分子化的意思,不是所有人都有知识,而是所有人都为观念囚禁,脱离生活。现代教育,是依照知识分子的政治正确铺展开来的。
  一个庸众,一个本来与知识分子无关的粗人被知识分子化,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既丧失了本来的生活直觉和本能,同时,他也没能力沿着知识之路重获摆脱困境的自觉。一个健旺的生命,一旦发生撕裂,他就知识分子化了。这与知识本身无关。
  时代的痼疾,不是极少量的知识分子过着畸形的生活,而是绝大多数人都被知识分子化,过着模仿知识分子的畸形生活。
  一方面,“知识分子的生活是一种儿童游戏”。另一方面,每个被送去学校的孩子,都“作为塞满知识的小教授出现……得意扬扬地显露自己精明的小小的抽象归纳”。所有人,逐渐变成一种人:“一个生意人就是一个碰巧比真正的科学人傻一点的科学人。就生意人的智力而言,如同别人一样,他过的生活也是单面的和凭理智行事的。而且那样做的成果就是内在的心理的堕落。”
  菲利普就是这样一个意识到失根之痛的失根者。对他而言,现代人的失根状态是一个可以用心智理解的对象,是一个历史课题、哲学课题,甚至生物学课题。他可以在餐桌边或笔记本上把这个课题剖解得细致入微,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就在课题之中。所有对失根之痛的剖析,都没法让自己从失根中走出来,因为失根本身,就是他的生活习性。他的汽车轧死一条流浪狗,他立即从动物的生理习性联系到西西里的人口数据,最后引申出人类的道德相对性。他的妻子感到惊恐,差一点儿叫出声来。他可以在笔记本上连篇累牍地讲述人的偏狭、灵魂的病态,但他不愿跟妻子多说些什么,哪怕他意识到妻子可能爱上了别人。
  兰皮恩似乎好一些。菲利普之所以敬重他,是因为他是生活得更好的人。兰皮恩对现代病态生活病态心灵的批判,充满力量。兰皮恩夫人说,他对心灵有一种特殊的嗅觉。可是,关于健全的生活和心灵,他能说的不多,只有“整全的生活”“高贵的野蛮”“返祖”有限的几个抽象词语。
  至于生活,兰皮恩过得的确比其他人更健康,但那有一多半出于偶然。兰皮恩出身农家,身体羸弱。他的妻子身世显赫,却健康野性。整个婚姻,实际的主导者是兰皮恩夫人。她对琐碎恼人的家庭生活充满兴趣,且长久不衰。她对丈夫的能力无比信任。她让生活秩序井然,又足够率性。她治疗了丈夫的紧张和自卑。她欣赏丈夫的所有观点,乐意借助丈夫的眼睛看世界。这是一种夫唱妇随的婚姻生活,并且出乎本性,全然没有勉强。但是,这份生活里,兰皮恩的批判性观点并不那么重要。婚姻并非依照他的批判运行。相反,健康的婚姻生活使他有精力投入批判事业当中。问题在于,他批判现代生活和知识分子,批判的方式,同样是知识分子式的。当他把批判当成志业,他也成了病人中的一员。
  《旋律的配合》的主要情节,是诸种现代知识、现代知识心灵的最后的风花雪月。《旋律的配合》预示的,则是他们的穷途末路。书里用力最多的,是兰皮恩这个人。他的原型是D.H.劳伦斯。这一点,劳伦斯自己也清楚,却不太满意。他曾写信给赫胥黎,大意是,别的人物都好,唯有兰皮恩,像个小丑。劳伦斯的反应,我觉得可以理解。人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放给自己听,通常会觉得怪怪的。
  劳伦斯的确几度吸引赫胥黎。他歌颂性爱、本能、生命力,赫胥黎可能一度把它们当成现代“知识绝症”的救济之方。好在,小说没有写成劳伦斯主义手册。相反,代表劳伦斯的兰皮恩、代表赫胥黎的菲利普,都是有待观察的病例。   紧接着《旋律的配合》,赫胥黎写《美丽新世界》,两本书前后相继,颇有意味。前者讲述现代知识的穷途末路。而所有这些现代知识的共同根基,是启蒙以来对理性-科学的偶像崇拜。《美丽新世界》里的福特主,则是这种偶像崇拜的道成肉身。
  四
  这个夏天,偶然读到《长青哲学》(The Perennial Philosophy ,王子宁、张卜天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读完的第一印象:这竟然是赫胥黎写的。再想想:这就该是赫胥黎写的。
  在此之前,尽管读得不多,却也多少对赫胥黎在政治思想光谱上的位置有个判断。他在《旋律的配合》里对现代知识的诊断,在《美丽新世界》里对技术宗教的预言,也基本可以在20世纪政治哲学语境下去理解。
  《长青哲学》的主题,却不是政治,而是个人心灵。这本书关注的是个人心灵与神圣实在的接触和交流,或曰灵性生活。
  启蒙以来的绝大多数流行知识,都断言此事纯属虚妄,或源于愚昧,或源于谎言。这种基于理性-科学偶像崇拜的判决,在20世纪早已成为学术的政治正确和学术之外的市民常识。历史上存在着海量讲述、讨论灵性生活的文献。基于20世纪知识风气的政治正确,这些文献根本没法得到理解,甚至起码的尊重。更多的时候,它们只能被嘲讽、批判、拒绝、无视。
  《长青哲学》开宗明义,承認灵性生活,并认为灵性生活对人类的个体生活、群体生活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主要工作,是对那些常遭拒斥、无视的灵性文献进行串联和梳理,从而勾勒出一张灵性生活的草图。
  依“长青哲学”的视角,这些符号系统尽管出现于不同的时间、空间,面对不同种群,却不约而同讲了同一个故事:人对神的聆听,追随,交托,以及人的重生。
  套用印度的分类,赫胥黎的《长青哲学》大概算是“传承书”。它是对散见于东西方的灵性典籍的分类评点。这些典籍,以文字的形式封存了圣贤人物的灵性体验。赫胥黎相信,这些文字应该,也可以相互沟通、照亮,因为这些体验本就发生于同一个物种,指向同一个地方。
  按照现代学院的贫瘠分类,这本书算是“思想史”或“学术史”。不过,学院里的思想史、学术史教授不会这样写书,深受学院规训的“专业读者”,也不会看这样的书。对此,赫胥黎早有准备。对他而言,“长青哲学”不是供学术产业消费的专业课题,而是与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正如每个人都需要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人们也需要灵性生活。唯有那些被现代知识规训得头方心硬的人,才会丧失对它的渴欲。现代学院,正是制造这类人物的地方。所以他明确宣称,这本书不是学院中人所写,不是写给学院中人看,也极少从学院知识中获益。
  这就回到了本节开始的地方。我惊讶:那个关心现代政治、人类命运的赫胥黎,怎会写出一本看起来很像思想史的书。惊讶之后是释然:写《长青哲学》的赫胥黎,仍然是那个关心现代政治、人类命运的赫胥黎。《长青哲学》与学院派的旨趣无关,这仍然是一个忧心人类命运的人对同胞的劝诫。这样的书,大概只有像赫胥黎这样的人才能写。
  1945年,他已在美国站稳脚跟。靠着写小说和给好莱坞编剧本,他有不错的收入和声望。他可以沿着自己的忧患和关切走得极深极远。在知识上,他不必在乎学院政治正确;在表达上,他始终向普通读者发声。在启迪民众这件事上,他比任何学院人物都更会说,更想说。
  读完《长青哲学》,我才发现它的很多地方都是《旋律的配合》《美丽新世界》的延续,甚至基本主题也没走太远。《长青哲学》看起来像是一本关心个人灵性的书,其实仍然是一本关心现代政治、人类命运的书。在赫胥黎的论述里,个人灵性生活,恰恰与现代政治、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旋律的配合》讲述了诸种现代知识、现代知识心灵的穷途末路。《美丽新世界》预测了穷途末路之后的技术僭政。《长青哲学》,则是要为看似宿命的悲剧寻求救济之道。《旋律的配合》里,赫胥黎使用的还是劳伦斯的语言。似乎,冲破理性偶像崇拜的唯一途径便是呼唤“生命力”、回归“野蛮”、歌颂“性爱”。赫胥黎当时就知道,这些旗帜是对现代文明犀利的诊断工具,却不是有用的治疗工具。《美丽新世界》就印证了这一点。在一个技术僭政的世界里,“生命力”“野蛮”“性爱”都可以被重新定义和制造。《长青哲学》的主题,就要捍卫人类生活里那不能被僭政篡改、篡夺的东西:人与神圣实在的交往,以及随之而来的灵性经验。这种经验、对这种经验的敬畏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只是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它们才遭受系统的污名化,成为谬误和丑闻。按照现代政治正确,所有灵性体验都应还原为谬误或丑闻。这是理性-科学的进步。赫胥黎的看法相反:贬抑灵性体验,既不是对理性的尊重,也不是对科学的善用。它只标志着诸种现代偶像崇拜对人类心智的败坏。沉溺于现代偶像崇拜的人们,丧失了对神圣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渴欲能力。
  “偶像崇拜”是《长青哲学》的关键词之一。赫胥黎指陈的偶像崇拜,早已不是宗教纷争时代那种异教神和雕像。他说,那属于“原始”的偶像崇拜。现代的、高级的偶像崇拜,恰恰在没有异教神和雕像的地方。赫胥黎说,主要有技术的、政治的、道德的。
  稍具灵性体验的人都能辨识:上述种种偶像崇拜,归拢到一起,无非是人对自己的偶像崇拜。这可能是现代偶像丛林里最不容攻击的一尊神像。上述这些偶像崇拜都是致命的,而且个人、国族会在其有生之年见到报应。如何辨识偶像崇拜,从中警醒?赫胥黎的看法:唯有重识、重启灵性生活一条路可走。这就是《长青哲学》要做的工作。
  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哪个时期、哪个地域,全体成员都能拥有灵性生活的体验。但是同样,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哪个时期、哪个地域,普遍而系统地遮蔽、绞杀、诅咒灵性生活。当灵性生活的可能被封堵,伪灵性生活便前所未有地泛滥。诸种现代偶像崇拜由此壮大,它们是现代致命之病,又被现代病人崇奉为救命之药。
  既然现代心灵的灵性可能、灵性渴欲久为现代知识封堵,那么自救的第一步,便是清理现代知识,或曰知识转向。《长青哲学》便是这种求索的产物。它报以极大尊重的,恰恰是被现代偶像崇拜者拒斥的知识。赫胥黎借助对此种知识的学习,反身诊治那些拒斥者。他仍然走在《旋律的配合》《美丽新世界》那条路上,只不过,现在有了不同的视角。
  责编:梁红
其他文献
推荐语:刘大伟(青海师范大学)  颂体诗可追溯至《诗经》,内容以宗庙祭祀为主。后世宗庙颂诗开始流向民间,大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存在,文人诗词中较为少见。自“十七年文学”开始,涌现了许多与时代话语紧密联系的颂诗,但因其艺术性的薄弱而少有人提及。近些年,很多诗人重新开启了颂诗体式,以期呈现“大的主题”“深的思考”和“强烈的抒情”。校园诗人郭旭升完成的组诗《颂词》显然具有这样的创作意图。  诗作《命运》以
期刊
推荐语:花宏艳(暨南大学)   张雪萌擅长在诗歌中营造一种现实之上的环境氛围,并在这种特定的审美空间内,力图超拔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与品性。   若说《海拉尔》是寄托着作者心灵原乡的个性之诗,那么《假若我有一个孩子》则是通过内视角的转化,表达出对人类“同一的爱”的企盼的共性之诗。《海拉尔》这首诗歌中,诗人借“腰刀”“桦树”等典型意象带领读者走入北方草原的氛围。乡土情结的外衣下,包裹的是对传统消亡等
期刊
推荐语:贾小瑞(鲁东大学)  余声的诗,我读得不多,好像也没必要尽读,就像我不清楚此时开得正艳的花儿的本门旁族,但不影响我在多彩的影中浸入春的深处。  还记得曾经读余声的诗,就留下了诧异的初印象。这一次,细读将要刊发于《作品》的五首,出乎意料的感觉又冒出了。余声正是二十出头的青春年少,却没有青春写作常见的情思意绪,没有漫溢字外的感伤,没有无序的挣扎。诗作也大体平缓、简净,少青葱季的燥急、繁复。转念
期刊
推荐语:张丽军(英国斯特林大学)  马晓康是中国90后作家群中亮眼的一颗新星。马晓康近年来不仅写作了大量有历史深度和深刻个人生命体验的诗歌,而且创作了反映自己留学生活的21世纪中国留学生长篇小说,取得较大的文学成绩。这次,马晓康呈现给读者的是他对留学生活进一步打磨、提炼的留学生小说。事实上,五四时期,创作社的郁达夫、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就是早期的中国留学生文学。百年后的今天,马晓康的当代留学生小说呈现
期刊
砰砰响的玻璃  惊醒睡梦中的我  父親站在阳台落地玻璃边  不得其门而入  瘦弱的父亲已推不开  一扇进屋的门  就如曾经走南闯北的他已认不得  独自归家的路  前后出来查看的先生与我  只见玻璃门洞开着  而房间里父亲正在熟睡  是谁在我的梦里敲玻璃  岁月越来越频繁地揭露  我内心的软弱
期刊
魔头贝贝的诗  蠕动者  月亮若不孤独,就只是星辰一粒。  黑暗密不透风。但隔着一条马路  一道墙,母亲在吹拂。  盛开的灯光下,酒瓶一地  像还没绽放,就堕落的果实。  砧板闪烁着被刀刃假释后的回音。  影子相拥着入梦。  苦,在糖罐里。在冥王星与  官庄镇之间。像坟头摇曳的小花。  词句上缠绕的  永别:勒着喉咙的铁丝。那是  一支潺潺的笔,喊不出来的刺。  翠绿的青春在洁白的瓷盘中冰凉。  
期刊
当学校放学,我俩来到我家后院练习格斗。我们想让彼此变得更加强壮。在草地上,在松树和杜松树的树荫下,我和戈登扔掉背包,将浅绿色的花园浇水用的水管,一根接一根,做成一个圈。然后我们脱下衬衫,戴上金色的拳击套,开始格斗。  每轮两分钟。假如你踏出这个圈,你就输了。假如你哭了,你就输了。假如你被击倒或者你大喊叫停,你就输了。之后,我们喝可口可乐,抽万宝路,我们的胸部起伏着,我们的脸蛋都是深浅不一的色块,青
期刊
现在我要说了。我要说我们村庄的秘史……我知道它会遭到全村人的否认,无论是哪一个人。他们应当还会愤怒:怎么会,怎么可能?谁告诉你的?这是污蔑!  是的,我知道这个结果。但我还是选择要把它说出来,信与不信就交给你来判断吧。我不能总让自己的心上压着块石头,何况,我都已经……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我的爷爷还活着,那时我的爷爷也才十一岁。就在他十一岁那年,爆发了一场了不得的战争:建文二年(1400年),村庄
期刊
第一章 常晚  走着走着,一个词跳上心头:失败者。  常晚被这个结论打蒙了,这三个字像是一颗手榴弹扔在脚下,眼见着嗞嗞冒烟,弹跳了两下,轰的一声,将他的世界炸个血肉模糊。  他在路边站了一会儿,等待硝烟散去,放眼四望,烈日悬天,酷热依然,本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十字路口,行人如常,千人千相,各走各的路,各奔各的前程,环形过街天桥上面挤满了人,艰难蠕动着,都要挤出自己的位置与出路。常晚突然觉得,是个人
期刊
五姐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