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而曲折的证明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历史散文,好多选本,像《古文观止》、《古文鉴赏辞典》以及中文专业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篇文章。这都证明它是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有关此文的评析大都围绕着情节的一波三折与故事的欲扬先抑来落笔。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戏剧味很浓,活脱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篇冯谖向世人证明自己人生价值过程的小说或故事。对于一个身怀金玉的智囊之士,他不急于向人们表明什么,对于世人的态度也毫不在乎,只要求获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待遇。在获得应有的待遇后,又以“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来报答“知己者”。但是这种证明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相当艰难和曲折的。
  在一开始,冯谖托人告诉孟尝君要做其门客,孟尝君使人问冯谖,有何爱好与才能。冯谖说“客无好”、“客无能”。孟尝君“笑而受之”。这个“笑”,到底是何用意?一般的说法认为是嘲笑。如果是嘲笑,孟尝君为什么接受了冯谖的请求?回答说,因为他很有钱,并且说他与当时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都养有许多食客,号称“食客三千”,以至于有“战国四公子”之称云云。我认为这种看法表面上好像非常合情,然而实际上却十分不合理。对于要求到他的门下作食客的人,孟尝君可能都要询问他们有什么本事。那些不学无术之徒,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要尽其想象夸张之能事,尽可能的夸大其辞,以期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不至于被“食以草具”、“食无鱼”、“出无车”。类似的回答孟尝君听的多了,那样的食客他也见的多了。然而在问冯谖同样的问题时,却听到了与常人迥异的回答,他在朦胧中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这个人的不平常,这里的“笑”是意味深长的笑,而不是鄙视的嘲笑。如果作“嘲笑”来理解,孟尝君岂不与他的“左右”处于相同的层次了吗?把他们等而同之是不对的,这与他当时的地位、声誉甚至能力等都极不相称,这里的“笑”绝对不是简单的嘲笑。下面我们还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问题。
  冯谖做了食客,起初是最低的待遇,“食以草具”,这与他的才能远远的不相称,于是他“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左右告诉了孟尝君。对于这样的要求,孟尝君满足了他,左右也没有异议。这是因为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中,只有极少数的人“食以草具”,就是那些没有什么真本事并且连撒谎的本事也没有的人。而有鱼吃的人占大多数。接下去,冯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左右笑之,而孟尝君却满足了他进一步的要求。我们从左右的反应可以看出,有车坐的人占少数,这部分人可能是的确有一些本事,并且已经给孟尝君出过奇谋、立过卓越功勋,已经受到孟尝君赏识的人。“左右”想:你这种人,什么本事没有,还想要车坐,太过分了。当冯谖提出“养家”的要求时,左右“皆恶之”。“皆”是强调人多,“恶”是说众人对冯谖的厌恶程度。这种无才无德的人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得寸进尺,一定是“贪心不知足”之徒。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在孟尝君门下不单自己作食客,还要提出养家条件的,这样的人绝对是寥寥无几,很可能只有冯谖一人。而此时,孟尝君仍然是不惊不讶、不急不气,平静地答应了冯谖的要求。这一方面说明了孟尝君的富有,另一方面也说明孟尝君对冯谖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期待:“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他提出的要求越多,就越印证了我的猜想。”满足了所有的愿望,冯谖不复歌,过起了安稳而又满足的生活。
  当然我们知道,冯谖实际上是在找机会,以便报答孟尝君的厚遇。
  孟尝君出“计”,招人到薛地收债,从这种郑重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件容易干的事。当冯谖提出要到薛地收债时,“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他很奇怪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竟然在短时间内就有人愿意去做。前面我们提到这实际上是冯谖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冯谖开始提出要求起,孟尝君就一直在心底对这个人抱有一种期望,冯谖提出的要求越多,孟尝君就越认为冯谖不平常。当他得知要到薛地收债的就是“乃歌夫‘长铗归来’者”的消息时,非常激动而且“笑”曰,这个地方的笑,我们认为是欣慰的笑、激动的笑。冯谖在孟尝君的心目中,地位是一直上升的。而在左右的心目中,冯谖的地位是每况愈下的,包括到了冯谖到薛地收债这件事情发生,因为“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的口气完全是一种不屑与看不起。就冯谖在左右与孟尝君心目中的地位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图形(附文章末尾)来表示。
  当冯谖回到临淄,孟尝君深以为怪,“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这样难办的事情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办完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人、奇人。孟尝君的表现以及接见冯谖的郑重方式都充分证明了前面我们所作出的判断。然而当孟尝君得知冯谖为自己“市义”的原委后,他非常伤心,非常生气,没想到冯谖竟是这样的人!当然,孟尝君并不缺这些钱,否则,冯谖问他“债毕收,以何市而返”时,他只是说“视吾家所寡有者”,在孟尝君的心中,冯谖去收债的结果怎么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只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结论——冯谖不是一个平常之辈,如此而已,因为他家里实在不缺什么。“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如冯谖所言,缺的就是一个“义”。冯谖对于孟尝君的所作所为已经作了很好的调查,对于孟尝君的未来也看的十分清楚,唯其如此,他才敢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做这样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前文提及,孟尝君与“左右”不一样,但只是稍有不同,他在家里的财物玩好已经多的不能再多的情况下,对于自己封地的老百姓“不拊爱子其民”,相反还“贾利之”,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从这里我们也看出孟尝君“肉食者鄙”的一面。他重利,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充分反映出他的政治短视。从这里开始,冯谖在孟尝君和左右的心目中相反的地位不复存在,二线合一,冯谖的地位一落千丈,跌进了无底深渊。冯谖就是冯谖,他在对孟尝君作了有理有力的说明,却并没有得到孟尝君的理解后,看不出他有多么的生气和痛苦。他只是耐心的等待,等待时机,相信未来会证明一切的。而这种等待又是漫长的,在整整一年中,冯谖受到的嘲笑和鄙视又该有多少啊!对于这些,冯谖都一歌了之。这一切表明冯谖具有怎样高的人生境界啊!
  一年之后,孟尝君罢相,心中肯定是难过万分。车队缓缓地往封地行驶,“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整日”。此时,孟尝君的心中又是怎样的感激万分!至此,冯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冯谖真正向“左右”、向孟尝君、向社会证明了他的人生价值,或者说他的人生价值、他的超凡的才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以后的复谋相位、请立宗庙都是对冯谖的人生价值的进一步确认。
  全文围绕着冯谖展开的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是吸引人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这篇文章就是描写冯谖向社会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在“焚券市义”之前,左右和孟尝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二线合一,冯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跌到了最低点,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在孟尝君被齐王疏远回到薛地的时候才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冯谖的位置也一下子由万丈深渊一跃升腾如日中天。整个证明的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也正是这种艰难与曲折才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再加之作者又没有把人物简单化,而是刻画出了人物特殊性的一面,这样人物才显得形象生动。冯谖人生价值证明的过程几经周折、波澜起伏;文章欲扬先抑,抑的同时又显山露水,让人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感;文章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像开始阶段的孟尝君与左右的对比,突出了孟尝君的高人一等,实际上更是借孟尝君烘托了冯谖的超凡脱俗。整篇文章,更准确地说是整个故事,极其曲折、极富戏剧性,人物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不愧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
  
  (张学成,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指导必要性浅析    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看,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观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钱梦龙老师说:“ 阅读史就是精神的发育史。”对于正处在自我概念形成期的高中生来说,阅读对他们的精神成长、个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精读课本的几十篇文章对高中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说:“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明确指出中国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上来。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就要研究怎样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语文学科怎样渗透素质教育。中专语文教师除了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外,更重要的还应从微观上对教学活动的有
期刊
虚写、实写是文章的表现手法之一。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偏重写实,忽视写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发展创新思维是极为不利的。作文教学中,教育学生真实地再现现实和人生,表现多姿多彩的客观生活,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味地强调写实,而忽视抒写个人的真情实感、不重视想象,则会扼杀或淹没作文主体的个性和自我,甚至埋没他们的创造才能,最终导致创新思维的泯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谓“虚写”,
期刊
作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巧,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材料,丰富他们的材料仓库,为写作备好丰厚的物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教会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广泛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办法。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作文素材的丰富源泉,让学生把他们自己做的、想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0期)讨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教语文?”一个“教”字,曾让我们倍感亲切并体味了不尽的荣耀和尊敬,但今天却是这样刺目。我们有资格“教”吗?一个老师只有“教”,够吗?想到“担任语文教学”、“做语文教师”时,又觉得“资格”不妥了。“资格”似乎是一个客观标准,于是干脆谈一下语文教师最需要什么吧。  笔者认为当下语文教师最需要两条:(一)执著的事业心;(二)清醒的头
期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加德纳认为人有七种智能:语言(言语)、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智能。几乎在所有人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他还认为:只要大脑没有受伤,如果有机会接触利于培养某种智能的环境和条件,几乎每个人都能在智能的发展上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根据这种理论,在中专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可创造一种利于培养口
期刊
造成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句子或短语的内部结构可以作多种理解,比如“我要炒肉丝”和“学习材料”两例,其中加横线部分都由A和B两部分组成,A和B的结构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动宾关系和偏正关系。  ①A B  ②(A)B  类似而略有不同的如:他想起来了,伴随着“起来”的虚实之别,“想起来”的结构也就有动宾和动补两种理解,即:  ①A B  ②A   以上种种,皆属于对A与B的结构关系理解不同造成的歧义,
期刊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里少了些灵性、感悟、生活,多了些陈腐教条、循规蹈矩、千人一面。许多教师把写作单纯看作是一种思想方法论+写作技巧的产物,忽视了学生作为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应有的情感和思维。于是,当我们阅读作文时,只看到了没有血肉的所谓“技巧”和一些空话、套话、假话,学生最想说的话却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作文的本质是学生的内在情感和独特个性以及生命力的文字外化,而丰富多
期刊
《论语》,大家都知道“论”念“l n”。可近来笔者对几个班的高中学生作过一个小调查:《论语》的“论”为什么念“l n”,其答案的正确率却几乎为零。后来,又“考”了几位语文老师,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竟也不知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名列“四书”之中,当然是国粹了,这么重要的作品,对其读音内涵的了解,中学生们却知之甚少,语文老师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也大有人在,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毕竟
期刊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凭衣装。那么文章靠什么呢?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文章的魅力就在语言。那么怎样打造作文语言呢?本文拟从恰当引用角度谈谈怎样使文章亮起来。    一、引用古诗名句,使文章语言儒雅起来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经离骚,国粹滥觞;唐诗宋词,妇孺传唱。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丰富的内容、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而传诵千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恰如其分地引用,既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