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概念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27-02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形成理论和方法的先决条件。所以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概念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学生在解决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时无从下手。因此,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赋予数学概念教学新的生命,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数学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谈谈如何优化数学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概念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例1:教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郾1轴对称。
教师展示自然景观、分子结构、建筑物、生活用品、动植物等图片,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师: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举出一个对称的实例。
生:汽车、飞机、人体……
教师介绍艺术剪纸中常用的方法——对称法,要求学生按此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观察剪出的图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检查小组活动情况,并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的概念。
评析:通过“观察—举例—动手操作—主动思考—互相交流—表述轴对称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轴对称概念的探索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概念教学要体现情境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否学得好,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生动、有趣。布鲁纳认为,当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时一开始就采取积极的心理姿态,对学习成果影响甚大。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
例2:教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郾2?郾1正比例函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候鸟吗?你们想了解它们在每年的迁徙中每天能飞多远,飞行路程与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问题]1996年的某天,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郾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平均每天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评析:从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入手,以飞行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个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为问题背景,引入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探索,让学生体会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概念教学要体现探索性
皮亚杰说过:“认识一个对象并不意味着反映一个对象,而是意味着对一个对象发生动作。”这就是说: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将技能要点告诉学生,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过程。
例3:教学九年级数学下册19?郾2?郾3正方形。
学生先回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然后按以下问题的要求进行动手操作。
(1)怎样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中得到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剪出来。
(2)从一个菱形中能得正方形吗?
学生思考,动手折纸,并剪出正方形。
生1:如图,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向上折,使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了一个正方形。
生2:从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上沿着一条宽边的同一旁,分别截出两条与宽相等的线段,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就得到了正方形。
生3:把菱形的一个内角拉成直角,就得到了正方形。
师:根据这些操作过程,想一想,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归纳,亲身体验了正方形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概念教学要体现实践性
体现实践性,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4: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5?郾1?郾2概率的意义。
[问题背景]足球比赛前,裁判员掷出一枚硬币,硬币落地时如果正面向上则由甲队开球,如果反面向上则由乙队开球,这种确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对两队是否公平?为什么?
生:公平。
师:直觉告诉我们,掷出一枚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但这种猜想是否正确呢?
[实践活动]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掷一枚硬币50次,组长整理同学获得的试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评析:以掷硬币活动为背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概念教学的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感觉到不是在“学”,而是在“做”,充分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优化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责编 王学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27-02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形成理论和方法的先决条件。所以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概念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学生在解决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时无从下手。因此,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赋予数学概念教学新的生命,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数学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谈谈如何优化数学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概念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例1:教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郾1轴对称。
教师展示自然景观、分子结构、建筑物、生活用品、动植物等图片,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师: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举出一个对称的实例。
生:汽车、飞机、人体……
教师介绍艺术剪纸中常用的方法——对称法,要求学生按此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观察剪出的图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检查小组活动情况,并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的概念。
评析:通过“观察—举例—动手操作—主动思考—互相交流—表述轴对称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轴对称概念的探索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概念教学要体现情境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否学得好,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生动、有趣。布鲁纳认为,当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时一开始就采取积极的心理姿态,对学习成果影响甚大。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
例2:教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郾2?郾1正比例函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候鸟吗?你们想了解它们在每年的迁徙中每天能飞多远,飞行路程与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问题]1996年的某天,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郾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平均每天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评析:从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入手,以飞行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个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为问题背景,引入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探索,让学生体会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概念教学要体现探索性
皮亚杰说过:“认识一个对象并不意味着反映一个对象,而是意味着对一个对象发生动作。”这就是说: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将技能要点告诉学生,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过程。
例3:教学九年级数学下册19?郾2?郾3正方形。
学生先回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然后按以下问题的要求进行动手操作。
(1)怎样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中得到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剪出来。
(2)从一个菱形中能得正方形吗?
学生思考,动手折纸,并剪出正方形。
生1:如图,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向上折,使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了一个正方形。
生2:从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上沿着一条宽边的同一旁,分别截出两条与宽相等的线段,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就得到了正方形。
生3:把菱形的一个内角拉成直角,就得到了正方形。
师:根据这些操作过程,想一想,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归纳,亲身体验了正方形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概念教学要体现实践性
体现实践性,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4: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5?郾1?郾2概率的意义。
[问题背景]足球比赛前,裁判员掷出一枚硬币,硬币落地时如果正面向上则由甲队开球,如果反面向上则由乙队开球,这种确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对两队是否公平?为什么?
生:公平。
师:直觉告诉我们,掷出一枚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但这种猜想是否正确呢?
[实践活动]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掷一枚硬币50次,组长整理同学获得的试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评析:以掷硬币活动为背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概念教学的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感觉到不是在“学”,而是在“做”,充分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优化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