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的意思不仅是解题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一种思维的习惯与模式,这种习惯与模式不仅影响着人的数学思考,也影响到生活中每件事的思考与决策。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30-02
  多年的数学学习,也许淡忘了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模糊了数学知识本身,但数学的思想方法却作为一种素养永远的成为了积淀。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可以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数学探究时,教师要渗透数学方法,在设计数学课、审视数学课堂时亦应当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用数学思想解读教材、用数学思想设计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提高课堂实效。
  一、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无法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而需要一个标准将问题划分成几个能用不同形式去解决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加以解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可使课堂教学流程清晰,教学结构合理,对知识的探究更具逻辑性、综合性、严密性,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节许多教师都乐于展示的课,因此可以在赛课、展示课、观摩课、汇报课等众多研讨场合听到这节课。但所看过的这节课,都大致的经历了下列探究流程:理解什么是内角和,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用各种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这样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是不严密。量一量,加一加的方法亦是如此,只要学生是真实地操作,答案必定异彩纷呈。面对全班答案各异的情形,老师只好强硬地解释说那是误差引起的,事实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老师说,没关系,到中学老师会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严密地获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的结论。在小学阶段,根据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真没法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获得结论吗?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思考并进行了实践:
  (一)认识内角及内角和
  课件出示长方形,提问:长方形的内角是什么意思?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把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呈现其中一个三角形,提问:三角形的内角是什么意思?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二)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1.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操作
  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2)对比
  ①长方形与三角形对比:长方形中的四个内角和转化成了两个三角形共六个内角的和。
  ②两个直角三角形对比:会完全重合,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即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会等于360度的一半,所以剪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迁移
  ①每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探索出内角和吗?
  ②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
  2.探究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提出问题
  师:现在这个不是直角三角形,那它是?(板书钝角三角形)。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怎么探究?
  (2)分组探究
  (3)自主交流(交流时淡化量一量,加一加,以及折一折或剪拼的方法。)
  生:画一条高,将三角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共六个内角,和为360度,去掉两个90度的内角,另4个内角的度数和为180度,也就是原来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归纳小结
  提问:所有的钝角三角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获得内角和180度的结论吗?
  3.探究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分类: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哪些三角形?
  (2)迁移: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主要运用了分类的思想。将三角形的内角和分三类进行探究。这三类三角形中,以直角三角形为突破口,借助长方形的基础推理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然后用转化思想,将钝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推理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接着用迁移思想,将锐角三角形也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同样推理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最后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二、比较的思想方法
  学过数学的人都习惯用“一环接一环”这个短语来形容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确,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好好地让学生比较一番,比出新知,比出乐趣。
  在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赛课中,有位老师执教了《看图找关系》一课就充分运用了比较的思想。当时赛课承办学校是晋江三实小,学校附近有个“久久厝边超市”。老师从这两个地点入手,创设了教学情境:
  (一)看图
  1.找相同
  师:同学们,找相同游戏玩过吗?(生:玩过。)师:如果给你四幅图,让你找相同,还会吗?(生:会。)师:那就开始吧。
  生1:它们都是折线统计图。
  师:行啊,那就用折线统计图的眼光来看看它们吧。还有什么相同?
  生2:我看到都有横轴和纵轴
  师:眼力不错,看出都有两条轴。(板书画出两条轴)还有吗?
  生3:我看到都有时间和速度。   师:的确,它们都有两个量。(贴出卡片:速度、时间。呈现如下板书:)还有吗?
  生4:它们都有向上的或向下的线。
  师:你真会观察,这样吧,先给你所说的那些线起个名字——折线。这位同学看出了四幅图都有折线。(板书:折线)还有别的相同吗?
  生:没有了。
  师(指着图问):看看这两个量,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指名操作,学生将板书修正如下:)
  师:瞧,他这么一摆,又摆出了一处相同,横轴都表示什么?(生齐:时间。)纵轴呢?(生齐:速度。)
  2.找不同
  师:看来,找相同难不倒大家,我们换个游戏——找不同。
  生1:它们的折线都不相同。
  师: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折线不同。大家想一想,在这些图中,折线都表示出了谁和谁的关系?
  生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二)找关系
  1.创设情境
  师:讲到速度与时间,想起了一件事情,昨天,我乘车从“久久厝边超市”来到我们晋江三实小。这段时间,汽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想知道吗?
  生:想。
  师:不告诉你们。给段声音,看谁能听出来。(播放汽车行驶的声音)
  生1:我听到汽车一开始是越来越快。然后就越来越慢。
  师:听力不错。你说的越来越快,我们如果称它为速度增加,那么越来越慢就称为——
  生1:速度减小。
  师:聪明。只是速度增加后马上就减小吗?
  生2:不是,中间的一段速度是保持不变的。
  师:很好,就用你的这个词——保持不变。原来,汽车的速度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先是——(生:速度增加),接着——(生:保持不变),然后——(生:速度减小)。想一想,刚才的四幅图,哪一幅能表示出汽车的速度变化情况?
  ……
  《看图找关系》这节课,从题眼来看有两个行为动词:“看”、“找”。那么“看”,要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同样,“找”,也要解决“找什么”和“怎么找”的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用了两次比较。第一次找相同,比出了图中应具备的信息:两条轴,两个量,并轴与量建立起对应关系,从而解决了“看什么” 的问题;第二次找不同:折线不同,表示图的关系也不同,这些不同的折线,到底表示出了怎样的关系,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转入解决“怎么看”的问题。
  三、极限的数学思想
  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灵活地借助极限思想,可以将某些数学问题化难为易,避免一些复杂运算,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刻意挖掘,并适机将这一思想和方法适度地渗透给学生。
  《鸽巢问题》一课,例题是这样的:“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有位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这样组织探究:
  1.操作: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有几种放法?
  2.列举:将各种分法列举成表格。
  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
  3.小结:这时候,我们就说,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想一想,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是什么意思?
  生1: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
  生2: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对了,至少是2支,说明可以等于2支,也可以大于2支。
  师:板书:至少(大于或等于)
  4.识记:全班把结论读一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了列表法、列举法、操作法都非常巧妙,只是没把极限思想理解到位。以至于整节课自始至终学生都没充分掌握鸽巢原理,临下课总结时,学生还在说:“老师,我觉得鸽巢原理是不对的,你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是2支,可我看到也有1支的,也有0支的。”假如,老师能把教材中隐性的极限思想(找最大、找最小)挖掘出来,设计到教学中,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1.操作: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有几种放法?
  2.列举:将各种分法列举成表格(把上表做些微调,有意识地把每种分法的最大数放在同一列上)。
  3.找最大:请同学们圈出每种分法中的最大数。
  4.找最小:把每种分法的最大数(即刚才圈出的数)拿出来比一比,最小是谁?还能比2更小吗?
  5.想原因:为什么至少是2支?
  6.总结:把你的发现来说一说。怎样把你的发现说得最简洁?
  带着这种想法,把这节课找了个班级进行了试教,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把极限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圈出最大数是要求,找出最小数是结论。两个极限一搭,整个知识就浅显易懂得了。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的意思不仅是解题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一种思维的习惯与模式,这种习惯与模式不仅影响着人的数学思考,也影响到生活中每件事的思考与决策。因此,以数学探究为载体,凸显数学思想方法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流。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因为受到不同文化影响,中外新闻报道的应用功能有所不同。翻译新闻报道时,很多翻译技法的应用会让我们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不同。如何更好地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到新闻报道英译中,如何更好地让新闻翻译实现其功能,是所有新闻翻译人员应当努力探索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新闻报道英译 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3C213);2014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项
【摘要】现阶段,英语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中的一门必须课程,在整个大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分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情感因素作为影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质量
【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情感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情感因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观念的阻碍。本文首先介绍了情感教学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情感教学在我们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最后提出了几条关于如何运用情感教学来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学 高中英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本论首先综合分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发展的概况,分析了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
【摘要】专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英语语言的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以及英语语言的应用性很难实现等。笔者针对这些困境,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一些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粗浅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专科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25-01  一
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概括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质量、成本、库存、人力资源等要求越来越高。采购,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和供应价值链上的核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手法都有了长足的改进和提高。但是高中英语教学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新的瓶颈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中英语教与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自己思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英语教学 教学要求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摘要】不等式是解决大学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介绍了利用中值定理、函数单调性、函数的凹凸性等技巧来证明有关不等式的方法,并通过例子,具体说明各方法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不等式 中值定理 函数性质  【中图分类号】O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29-01  一、 利用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1.利用Lagrange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