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界的中国形象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李希光等学者论著《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以来,研究世界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的热点。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以西方为主的世界就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无论是游记、神话、民间传说的通俗文艺作品,还是学术论著、使者记载的史料等精英阶层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大众传媒时代以来的报纸、杂志、电影,都不曾将中国排除在外。法国、英国、美国的中国形象尤其值得研究,十七世纪的法国、十八世纪的英国和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都不遗余力地塑造着国际的中国形象,这三个国家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西方乃至世界的中国形象。笔者于2015年4月10日以“中国形象”为关键词在浙江大学馆藏图书和亚马逊图书商城进行检索,共获得1998年至今共43本相关研究中文学术论著。本文用SPSS和ROST Word Parser对该43本学术论著进行内容分析和词频分析,试图探索国内各个学科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趋势、现状和热点。
  研究发现,来自高校的学者是“中国形象”研究占绝对优势的主体,且多数研究为重大课题的成果研究。从研究的过程来看,在国内研究“中国形象”的学术著作当中,明显出现以文化研究为主的批判研究类型和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的实证研究类型的分野。批判研究多将外国人视为中国形象的构建主体,将中国形象视为“他人塑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国人所属的文化和社会。始于比较文学的在不同类型文本中关注中国形象的想象问题的研究,再结合话语分析理论、东方主义理论等多种理论的综合应用之后,采用新历史主义的视角,纵向梳理世界的中国形象史,与此同时横向阐释世界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的意义幅度。而实证研究多从“自我塑造”的角度,将中国视为中国形象的构建主体,通常都带有指导实践的诉求。探索在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内,调整我国对外传播策略,旨在改善现有中国形象并在国际上构建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此类研究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来关照“中国形象”的新问题,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实证路径的中国形象研究亟需新的突破。就目前的两类不同研究过程各自的发展来看,以批判为路径的研究取得较大的理论成果,而中国形象的量化的实证研究尚处于描述现象、提供数据与资料的描述性研究阶段。
  一、研究概况
  来自高校的学者是“中国形象”研究占绝对优势的主体,而研究的切入学科视角就呈现出相对多元化态势,从时间上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以改善“中国形象”为诉求的实证研究迅速增多。
  (一)研究趋势
  纵观历年国内各学科对“中国形象”的研究(见图1),可见在2003年以前学界对“中国形象”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直到2006年刘继南、何辉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的出版,国内出现了以实证研究传统为研究路径的“中国形象”研究,并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更有学者团体走出国门,通过实地的社会调查,为我们域外的中国形象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总体上讲,国内“中国形象”研究的专著正在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


  (二)学科
  在学科分布方面,见表1,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以外国语言文学(55.81%)、新闻传播学(27.91%)为主。
  外国的文学作品是考察外国对“中国形象”建构的最详尽、全面的佐证材料。周宁教授在其丛书《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和传说》的八本著作当中就对七个世纪以来西方的庞杂而典型的文学作品做了详实而细密的文本分析。周宁教授邀请其他学者共同完成的丛书《世界的中国形象》,均采用将该国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游记、小说、诗歌、文学刊物及有关中国的总论、严肃的地理历史著作、汉学家的著作、传教士的报告等等在内的文学作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流派的考证来研究作品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域内研究“中国形象”,不但能厘清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通过所选外国文学典范性文本进行分析举证,更可以借助寄寓在其中的“中国形象”揭示特定时代和特定专题范围内“中国形象”的社会和文化意义,阐释异国是如何对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进行想象和认识的,以及在这种想象和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并且探讨中国在异国现代性自我构建中的意义。这无疑是客观判断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自我身份定位与外国进行意识形态交流的长远方法,也是文学研究对“中国形象”及国际关系与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贡献。
  与从外国语言文学角度研究中国形象的时间维度主要集中于印刷时代不同,新闻传播学在大众传播时代的时间维度的“中国形象”研究大展身手:以刘继南、何辉等著《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的出版为标志,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国形象的学术著作层出不穷。


  二、研究内容
  对研究内容的考察发现,学者主要关注国家形象整体,注重考察中国在西方和欧美国家的形象建构,并主要通过文学作品和传统媒介的产品作为认知载体。通过内容分析和更进一步的词频分析,本文试图挖掘国内中国形象研究的热点议题和核心概念。
  (一)议题分布
  研究中国形象,“国家”被大多数学者想当然地作为研究主体,大部分研究(98%)是以国家整体为切入点的。在大量该类研究的对照下,对个体和区域形象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仅有2%的研究讨论城市形象。
  (二)认知对象
  形象虽然不是实体,但也不存在于虚无之中——一个国家的形象必定是通过特定受众的认知才完成传播过程。考察“中国形象”研究的认知对象发现(见表2),除25.58%的研究不指出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来源外,大多数研究都注重中国形象在欧洲国家(37.21%)和亚洲其它国家(15.13%)的建构,而非洲、拉美洲地区的中国形象是被忽略的,甚至中国对本国形象的认知也鲜有学者关注,可见在国家形象的区域认知问题上,学界研究是严重失衡的,并且向西方国家倾斜。


  (三)形象载体
  在对其它国家的认知中,亲身到过异国或接触过该国民众的毕竟是少数,除了亲自置身中国的印象和人际渠道的认知外,其它国家对“中国形象”的感知最主要的传播载体是文学作品(51.16%),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扮演的是为西方现代性进行自我确认的体格想象资源的角色。
  此外,报纸媒体(11.63%)也是研究者倾向选择的形象载体。邵静的《媒介框架论:中国形象在美国报纸中的呈现》等,均是主要以报纸媒体作为中国形象载体的研究。报纸通过一个国家长此以往形成的媒介框架来建构异国的媒介形象,并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同时,与文学作品相比,有便于测量的优点。因此,学者比较乐于将报纸媒体所载的中国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四)词频分析
  为深入讨论“中国形象”相关研究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将43部样本学术著作的题目、内容简介进行整理,并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在统计结果中选取频数在4以上的词汇,并去掉虚词和与中国形象研究无关的词,结果如表4所示。


  从词频分析上看,研究重点关注的中国形象认知对象以西方和欧美地区为主,此外包含中国的邻邦,具体涉及西方(57)、日本(42)、西欧(25)、英国(19)、美国(17)、俄罗斯(16)、印度(14)、韩国(8)、朝鲜(8)、法国(7)、非洲(5)、阿拉伯(5)。
  以文本(10)分析为主的文化(110)研究指涉的中国形象传播渠道主要以文学(33)为主,从而梳理出西方世界想象(27)中的中国形象的历史(38)脉络,并结合西方社会(23)现实来阐释特定的中国形象,如孔教(4)、乌托邦(19)、契丹传奇(7)所表征(10)的特定意义(17)内涵,以及西方社会的心理(5)从形象构成、类型与原型、话语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等不同层面对中国形象的建构(19)逐步深入,最终的着眼点在于揭示现代化(23)进程下的西方世界如何在现代与传统(10)二元对立原则下想象“他者”(19)的方式与构筑中国形象的结构(13)原则。以西方现代性(17)观念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核心问题在于中国形象如何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
  三、研究过程
  从研究的过程来看,在国内研究“中国形象”的学术著作当中,明显出现以文化研究为主的批判研究类型和以量化研究方法为主的实证研究类型的分野。
  (一)理论
  在国内研究“中国形象”的学术著作当中,始于比较文学的在不同类型文本中关注中国形象的想象问题的研究,再结合运用话语分析理论、东方主义理论、表征理论、神话修辞理论、文化认同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等多种理论的综合应用之后,采用新历史主义的视角,纵向梳理世界的中国形象史。与此同时,横向阐释世界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的意义。经过在一般的社会意义上考察知识和想象的关系,以及支配二者运作的权利作用方式,超越了早期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形象的文学研究。通过阐释中国形象生成的潜在动机与意向结构,深入到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想象和社会话语社会学问题,揭示了中国形象与西方为主的世界现代性思想结构的内在关联,在西方现代精神结构中研究中国形象,探讨了中国形象作为西方现代性自我的“他者”参与建构西方现代性经验的过程与方式,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跨文化形象学的基本问题、理论范畴和方法论。采用这类研究过程的中国形象的研究学术论著占总体研究的近60%。
  相对而言,以量化研究路径开展的中国形象研究刚刚起步,还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性研究阶段,这类研究多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范畴。这些研究将中国人作为中国形象的创造者,从对外宣传中国如何思考和看待国家形象定位问题的角度 ,重点分析了国家形象的内涵,影响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进等。从研究过程上看,无论是对包括议程设置、框架理论、刻板印象等在内的理论的应用,还是对包括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在内的研究方法的运用,都是在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面临的“中国形象”的新问题。目前,虽然该研究有全面展开的势头,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新闻传播学路径的中国形象研究亟需新的突破。
  (二)方法
  研究“中国形象”的学术著作均是系统全面地开展研究,在这43本学术专著当中,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贯穿始终的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其他”项研究方法占67.44%,大部分采用质化研究手段分析中国形象的传播,其中话语(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普遍,主要是用历史分析和话语分析来纵向梳理世界的中国形象史。与此同时,对不同类型文本进行话语分析,从而横向地阐释世界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
  2.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
  3.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比较文学研究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4.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5.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阿高兰出版社,1994年。
  6.6马里奥斯·法朗索瓦·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7.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比较文学杂志》(法国),1992年。
  8.郑振铎:《西方人所见的东方》,《小说月报》,1929年。
  9.孟华:《比较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周宁:《天朝遥远 :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刘林利:《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姜智芹:《美国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李勇:《西欧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14.孔朝晖:《“兄弟”的隐喻 : 从<真理报> (1950-1959) 的中国形象谈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5.周宁:《跨文化研究 : 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
其他文献
当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必须及时梳理“文化走出去”相关成果,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  为此,从2012年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相关学者,突破行业部门限制,全方位梳理
期刊
201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唐纳德·特朗普正式步入白宫,就任第45届美国总统之际,曾经有人预测,美俄关系将结束对峙,重归于好。然而,一年来,美国民主党人主导的“通俄门”事件调查彻底打破了此类预测。美俄关系不仅未见改善,其长期存在的“媒体战”反而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两国立法机构相继出拳,重新界定对方媒体身份,限制对方的媒体采访与信息发布权利,将传统“媒体战”扩展到社交平台,从最初的内容真实性之争延伸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外交逐渐成为构建国家国际形象威望的重要一环。通过文化传播实施外交战略、外交任务,已经成为继传统的政治往来、经济援助、军事干预之外的第四大外交手段①。  法国从17、18世纪开始在欧洲广泛推广法国文化,随后意大利、德国仿效法国在海外建立各种机构推广本国文化②。可以说意大利是较早推行文化外交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开展文化外交的主要载体是分布于全球的90个使馆文化处,其中意大利驻华使馆文
期刊
2015年9月将迎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如何利用这一契机,打造新表述,讲好西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与全世界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当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为的全盘思考。这里所说的“当下”,是指2008年以来的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现在跟前些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天大家都把中国当成一个正在进行时的世界性大国。而2
期刊
2014年11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及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在这些讲话里,他引用古诗词、中国俗语,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出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  习近平讲话使用的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以中国文化的形式折射着重要的政治内涵。中国文化如何通过语言表达、通过合理的翻译传达给西方国家,让西方国家理解中国文化,需要通过对传播
期刊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新华社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报道一直秉持的报道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和平崛起势头渐劲、美国重返亚太计划、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冷战”遗留未去,“新冷战”思维又端倪初现的复杂情势下,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和四大同盟国之一,要通过媒体,把握好这次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尤其是外宣的重要契机,加强议题
期刊
2014年青奥会向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发出召唤,也吸引了Discovery探索频道这样的世界主流媒体对南京的关注,并主动抛出了橄榄枝。2013年10月,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向南京市委宣传部提交了一份共同举办菁英导演计划的合作意向计划,在亚太区域招募选拔五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导演拍摄南京题材的纪录片。这一显得草根、非主流的计划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太多的未知数。谁会揭榜而来?来了会拍成怎样
期刊
雾霾话题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媒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发生在2013年被称为“北京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的雾霾,不仅引发了国人及媒体的热议,也引起了外媒的极大关注。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均对该事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报道。外媒针对北京雾霾的报道一出,立刻引起国内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不少网友认为,英国伦敦作为著名的“雾都”,嘲笑北京雾霾未免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也有许多网友指出,北京的环境污染治理应
期刊
知识产权这一术语诞生于德国,在发展过程中为避免与有形的财产权利混淆,一度以“无形产权”来表述。直到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知识产权”这一术语才开始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使用。“知识产权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民事权利,也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财产权。它起源于封建社会的‘特权’。这种特权,或由君主个人授予、或由封建国家授予、或由代表君主的地方官授予。”①作为知识产权组成部分的著作权,也叫版权,则是随着印
期刊
涉藏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的重要领域。《纽约时报》评论版(Review Desk)是该报向西方受众推荐书籍、电影、表演和展览的重要窗口,由其推荐的文化产品受到社会公众关注的几率会大为增加。本文通过分析1979-2014年《纽约时报》涉藏评论的历时性变化和所推荐文化产品的来源构成,提出了中国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路径。  1979-2014年《纽约时报》共刊登涉藏评论137篇,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