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历史课之我见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1998年开始担任中学历史教师,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积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想对如何上好中学历史课、作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上课要抛开教案,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试想一个老师,连自己所讲的内容都不熟悉,讲两句还要看一下教案,或干脆照本宣科,讲了半天,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又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呢?而且只顾埋头读教案或课本,哪里还顾得上学生的反应?至于和学生的目光交流、师生间的互动等等,就更谈不上了。前苏联学者斯卡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实践证明,即使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讲课时能否抛开教案,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上课抛开教案呢?这就需要老师对所教内容烂熟于心、融会贯通,需要精心备课和常年累月的不懈积累。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妙趣横生的时候,不要凭空羡慕,要知道这位老师在背后不知为此下了多少功夫、付出了多少心血。要精心备课,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辅资料。我认为,每本教材至少应准备两套教辅资料,博采众长。在写教案时,不宜将上课所讲的每句话都写出来,因为一是容易造成教学语言书面化,比较死板,另外,这样做备课时间也不够用,即使够用,也太辛苦。而且实践证明,把所有时间都忙在写教案上,没有时间在脑子里回顾整理,上课仍然难以脱离教案,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我的做法是,备课认真仔细,但备课本上我只写个提纲要点,具体详细的内容则记在心里。而且课备完了,我总要自己再回忆一遍,有时甚至掐一下时间,进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备课时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背课本和教参、完全照书上的去讲。这样做,尽管讲授的知识准确无误,但是你讲的内容和课本上的一字不差,易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而且会使老师给学生留下呆板的印象,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做课本﹑教参的传声筒,而应在对课本﹑教参的内容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处理,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并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等,这样就把“物理反应”变成了“化学反应”,使讲授的内容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运用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另外,对高中生而言,仅教给他们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样就把历史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成为一把开启心智之门的钥匙。要把课本、教参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还要注意对自己语言的锤炼,要力求语言口语化,简洁、准确、生动、幽默,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做到这点很难,不仅备课时要下功夫,而且平时就要注重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个平时说话就有声有色、风趣幽默的人当然比一个不善言辞、语言贫乏呆板的人更容易当好一名教师。
  其次,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也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即使一个很好的说书人,也不可能把情节平淡的故事讲好,而历史教科书由于受篇幅所限,文字简单概括,不足以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典型生动的材料进行补充,使整个历史教学血肉丰满,使描述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叙述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如临其境。这就需要我们历史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多多收集历史资料,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我工作十三年来,平时不管在哪儿,只要遇到与我历史教学相关的、有益的内容,我都赶快制成小卡片,收集起来,日久天长,与历史教学相关的资料越来越丰富,我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兵精粮足,游刃有余,不愁“难为无米之炊”。但在教学中,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学进度又不能落下,所以老师补充进的材料不能太多,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解释说明课本内容的、最生动有趣的典型材料,语言务必精练,力求用最少的话表达更多的内容。
  再有,老师上课时应当说标准的普通话,不宜带口头禅,而且语言应抑扬顿挫,把握住节奏,高低快慢、轻重疾徐富于变化,要讲出美感。板书书写要力求工整美观,要善于从评书、戏剧、电影、朗诵、音乐、书画等其它艺术形式中汲取养料,为我所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设施的不断改善,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且信息量大,课堂效率高。我们应当积极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它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但我认为也不能过分依赖电化教学,它毕竟只是我们教学的手段、工具,而整个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的交流、答疑解惑等等,大量的工作还需要我们老师来完成,老师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体。
  总之,要上好历史课,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很高的素质,甚至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当我们满足了、自以为是的时候,就是我们止步不前、徘徊不进的时候,所以说“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对历史教学完美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
其他文献
摘 要: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取长补短。可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人类离不开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观点 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
期刊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没有兴趣,就失去了求知的原动力,发明创造也就失去了精神源泉,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下面我把这几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十三年来从事物理教学和科技辅导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论述了农村初中物理科技制作活动的意义和开展科技制作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 物理教学 科技制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十三年来从事物理教学和科技辅导工作的经历,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造的能力。农村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坚持物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外,组
期刊
我校是一所镇级以下农村初中,生源按城镇户口所在地,按地段招收三个村委的学生,学生总人数700人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中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2008年中考综合排名全县第三,各科平均分均居全县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各级领导直接关心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下面谈谈我校中考复习的一些做法:  一、领导重视,目的明确,并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研集体。  学校领导亲临第一
期刊
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而目前我们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许多学生坐姿不正,导致视力下降;有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理解文言词句,是文言文教学的的前提  准确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意思是文言文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师在备课时最好对文中出现的实词作一个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在教
期刊
语文课堂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却难以合理地发挥,课堂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一节课无休止地问,连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都没有,给孩子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也没有,那还叫什么语文课?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肤浅性提问,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表面学生
期刊
摘 要:在以试卷、算题验证学生实际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视错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科学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错误”成为美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错题教学资源 智力素质 非智力素质 科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错题,寻找学生错题的原因,适时教学,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是当代教师的必修功课。  一、教师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
期刊
关于课堂,人们对新课的导入设计做了许多的探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我发现,作为语文课,大家对语文课的过渡语的设计往往过于随意。其实,语文课堂过渡语就好比人的关节,它连接骨骼,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本人就此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一、作用  关于过渡语的作用,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1.衔接知识  新旧知识衔接得好,能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和谐,成为一体,不露痕迹。如在教学高中语文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而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阅读心态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保持好奇、敢于质疑、大胆想象,必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但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