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镇级以下农村初中,生源按城镇户口所在地,按地段招收三个村委的学生,学生总人数700人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中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2008年中考综合排名全县第三,各科平均分均居全县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各级领导直接关心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下面谈谈我校中考复习的一些做法:
一、领导重视,目的明确,并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研集体。
学校领导亲临第一线抓中考和担任中考学科教师,并成立了中考工作领导小组,各教研组也相应地成立了学科中考课题研究小组(以年级领导和初三教师为主要成员),并召开了中考复习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备考研讨会和师生座谈会。领导、教师认为,学生学完三年课本知识之后,认真抓好初三年级中考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按质按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这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体现,从而提高了初三年级教师抓好中考复习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拥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研集体,课堂上各自为战,课后集体协商,不管是平时复习的进度还是专题讲座,以及复习总体方案,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智慧,又要依靠全组教师的力量。
二、把握方向,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拟定复习计划。
要组织初三任课教师反复学习研讨教学大纲,通过学习,准确地把握对教材内容提出的四个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动,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教材是大纲提出的教学内容的体现。根据义务教材中每章都有“小结与复习”,它给了“双基”要求的尺度,中考复习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学生从中掌握本章知识系统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学大纲、钻教材的基础上,各班可通过适当的摸底考试,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正确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召开座谈会,教师和他们共同讨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而后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我校安排的中考复习时间大纲有两个多月,系统复习安排约50天,此阶段主要是紧扣教材,抓好双基;综合复习安排约20天,这一阶段用以摸底测验,形成知识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三、纵横向分析中考试卷,探索中考方向,把握教学尺度。
1.紧扣课本,抓好双基
中考试题,有不少都采用了课本原题,有的虽然难于课本、活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紧扣并用好课本。我们认为,首先要注重基础,不断提高;其次要突出复习的新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即引导学生从弄清某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入手,由结构找性质(概念、结论、性质、判定等),由性质找方法(运算方法、推理论证的方法、画图方法、思维方法等),由灵活运用方法到形成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复习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了解信息,而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先基础,后小综合),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不求快、不求深、不求难,尽量使中、差等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2.挖掘课本例、习题功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我们组织初三年级教师,对每一单元、对课本或中考一些原型题进行筛选,重新包装之后,根据复习情况,相互交换使用,达到了取长补短之目的。去年初三年级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重新包装例、习题约100道供学生练习使用,对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解题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强化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综合训练,犹如实战前的最后演习,它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灵活多变的强化训练,为总复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综合训练题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行性,既要注意整体的知识覆盖面,又要兼顾每道题的知识覆盖面。我们分析了近年来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后,特别是根据桂林具体情况,组织每位教师自行编出两套中考模拟题。为了鼓励教师出好高质量的模拟题,我们对凡是在本年度中考题中出现类似题,按所占分数比例大小对该编题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一是促进教师钻研业务,二是保证有较高质量的试题给学生练习。
四、开辟第二课堂,做好培优工作。
为了使具有一定专长和智商较高的优等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成立了兴趣小组(培优小组),由初三年级和部分一、二年级教师担任兴趣辅导教师,分不同的类别和专题,利用星期六或晚自习开设辅导课,不限人数,自愿旁听。如我们开设的辅导专题有综合题解法辅导、选择题解法辅导、典型竞赛题的解题技巧等,每周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布置3~4道习题,并由讲座教师分析批改辅导。这样为部分优等生和部分有一定专长的学生在把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了提高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我们认为中考复习中“复习有法,但无定法”,无论何法,均要突出一个“练”字。“练”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说不要练,而是看你如何练。特别是理科,我们认为: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只要有计划地练,有目的地练,分阶段地练,层层进档次地练,练熟则生巧,练活则提高,练好是复习好的关键。
一、领导重视,目的明确,并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研集体。
学校领导亲临第一线抓中考和担任中考学科教师,并成立了中考工作领导小组,各教研组也相应地成立了学科中考课题研究小组(以年级领导和初三教师为主要成员),并召开了中考复习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备考研讨会和师生座谈会。领导、教师认为,学生学完三年课本知识之后,认真抓好初三年级中考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按质按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这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体现,从而提高了初三年级教师抓好中考复习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拥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教研集体,课堂上各自为战,课后集体协商,不管是平时复习的进度还是专题讲座,以及复习总体方案,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智慧,又要依靠全组教师的力量。
二、把握方向,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拟定复习计划。
要组织初三任课教师反复学习研讨教学大纲,通过学习,准确地把握对教材内容提出的四个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动,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教材是大纲提出的教学内容的体现。根据义务教材中每章都有“小结与复习”,它给了“双基”要求的尺度,中考复习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学生从中掌握本章知识系统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学大纲、钻教材的基础上,各班可通过适当的摸底考试,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正确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召开座谈会,教师和他们共同讨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而后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我校安排的中考复习时间大纲有两个多月,系统复习安排约50天,此阶段主要是紧扣教材,抓好双基;综合复习安排约20天,这一阶段用以摸底测验,形成知识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三、纵横向分析中考试卷,探索中考方向,把握教学尺度。
1.紧扣课本,抓好双基
中考试题,有不少都采用了课本原题,有的虽然难于课本、活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紧扣并用好课本。我们认为,首先要注重基础,不断提高;其次要突出复习的新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即引导学生从弄清某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入手,由结构找性质(概念、结论、性质、判定等),由性质找方法(运算方法、推理论证的方法、画图方法、思维方法等),由灵活运用方法到形成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复习中,教师要巡回辅导了解信息,而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先基础,后小综合),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不求快、不求深、不求难,尽量使中、差等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2.挖掘课本例、习题功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我们组织初三年级教师,对每一单元、对课本或中考一些原型题进行筛选,重新包装之后,根据复习情况,相互交换使用,达到了取长补短之目的。去年初三年级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重新包装例、习题约100道供学生练习使用,对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解题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强化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综合训练,犹如实战前的最后演习,它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灵活多变的强化训练,为总复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综合训练题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行性,既要注意整体的知识覆盖面,又要兼顾每道题的知识覆盖面。我们分析了近年来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后,特别是根据桂林具体情况,组织每位教师自行编出两套中考模拟题。为了鼓励教师出好高质量的模拟题,我们对凡是在本年度中考题中出现类似题,按所占分数比例大小对该编题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一是促进教师钻研业务,二是保证有较高质量的试题给学生练习。
四、开辟第二课堂,做好培优工作。
为了使具有一定专长和智商较高的优等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成立了兴趣小组(培优小组),由初三年级和部分一、二年级教师担任兴趣辅导教师,分不同的类别和专题,利用星期六或晚自习开设辅导课,不限人数,自愿旁听。如我们开设的辅导专题有综合题解法辅导、选择题解法辅导、典型竞赛题的解题技巧等,每周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布置3~4道习题,并由讲座教师分析批改辅导。这样为部分优等生和部分有一定专长的学生在把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了提高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我们认为中考复习中“复习有法,但无定法”,无论何法,均要突出一个“练”字。“练”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说不要练,而是看你如何练。特别是理科,我们认为: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只要有计划地练,有目的地练,分阶段地练,层层进档次地练,练熟则生巧,练活则提高,练好是复习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