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逸”一词,最早出于西汉《汉书?何武传》的“民有隐逸,乃当召见”[1]。杨清之先生在《唐前隐逸文学研究》称,“‘隐逸’之士,既包括那些德才兼备却主动疏离政统、隐居不仕者,也包括那些寄身朝市而心向江湖者。……他们虽然身处庙堂、担任某种具体官职,但在心理上却与政统疏离,和光同尘,隐于朝市,从其心态看,也是一种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