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的受教育权是没有个别差异的。融合教育工作是良性工作,更是一项巨大的爱心工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关系,创设充满爱,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教育中采取个别教育的策略,帮助身心有缺陷的儿童,以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待每个儿童,让特殊儿童参与普通学校的生活,逐渐达到与社会的融合,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融合教育 特殊儿童 乐享 普通学校
人一生会经历美好时光有很多很多,但最美的时光应该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吧!哪里充满了无数的童话、童事、无数的哭后大笑。但有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在我的生活中就有一位轻微自闭症的孩子,看着他,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好。
2016年9月,我刚到幼儿园上班时就与这位可爱的小男孩相见,这一年他就读中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总是一个人游戏,在幼儿园操场解大便、到处跑,不讲话,睡觉时爱哭等等。在2018年9月由于幼儿园扩大,班级增加,所以小男孩分到我们班级,开始了他大班生活的旅途。当小男孩分到我班的时,幼儿园领导就及时的与我沟通交流,并告诉我孩子的一些情况与一些建议,班级教师也及时与中班的老师,了解小男孩的生活、学习习惯;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且得知孩子在放假期间在进行专业的治疗。这些在我对他进行教育指导时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关于对小男孩的教育班级老师也通过班级开会讨论并同一做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如何对小男孩进行个别的教育与关注指导。以下是对小男孩的指导与引导案例。
一、撒娇
案例:爱撒娇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小男孩的撒娇能力也是很好的,班级教师发现,每次只要他做错了事情,就会观察你的表情,如果不是很好,他都会主动的跑来抱着你,在我们怀里撒娇。
分析:小男孩做错事情都会使用撒娇来转移大人的注意力,这是他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措施:当小男孩做错事情时,老师要占据主动权,不要他抱着,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他做错了要改正。(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使用简单的、幼儿能听懂的语言例如:XX错了吗?XX不可以?)(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在这样的措施刚开始时,小男孩出现了哭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他的哭是用来掩盖自己做错事情的方式。老师们经过两个星期左右的坚持,他渐渐的改掉了撒娇和哭的习惯,做错事情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二、自理、做事能力
案例:小男孩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但是他的自理能力较弱,每次都是由老师帮助他穿衣、穿鞋,有一次老师没忙过来,他就一直坐在床上10分钟,后面还大哭起来(幼儿没办法用语言表达)。
分析:幼儿在家大部分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被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缺少锻炼机会,同时产生了惰性。
措施:班级教师统一目标:提高小男孩自理能力。并在一日生活中提供机会给他。(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1、穿脱衣服
刚开始起床后,自己穿衣,小男孩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愿意,老师前期是简单的辅助他穿衣,并鼓励他做得不错,中期,大概第二星期他尝试自己一个人穿衣服,(出现生气现象)教师依然鼓励他,并给与一点点帮助。第四个星期教师彻底放手,监督他自己一个人独立的穿衣服,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穿脱衣物。
2、老师的小帮手
为了增加小男孩做事情的能力,保育员每天户外活动时,都会请他帮忙端框子(很轻的纸、汗巾),一开始他在端时总是打翻(注意力不集中),打翻之后不会捡起来,看一眼就走开了,这时老师会及时说:“xx,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边说边做动作引导),并监督他拾起来,虽然动作很慢,但老师也会夸他棒棒的。大概一个月左右他已近养成了每天帮助老师端框子的好习惯,并且很少把东西掉在地上。
3、帮助同学
每天在放学时都会看到一个很忙碌的身影在书包柜边晃来晃去,那就是小男孩,一开始我们还以为他只是调皮到处跑,但后来老师总结发现,他可能是在等小朋友拿书包,而这一猜想也得到了验证。只要老师说:“小朋友们解便、洗手、背书包。”他就很开心的冲动书包柜,嘴里说着:“别人的书包。”(一直念叨),直到書包柜里书包全部拿完,他才会到教室里。还有一次他在书包柜边等了很久,有一部分小朋友迟迟不去,于是他高兴的把所有书包拿到了教室里,而且表情十分的得意。
四、与人交往
案例:小男孩在日常的活动中,基本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玩自己的。
分析:和孩子的本身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措施:生活中引导其他小朋友主动带领小男孩玩耍,并且引导他多和小朋友接触。(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在一日生活中班级其他孩子主动带小男孩玩,刚开始他有哭闹(害怕、不安全感),老师及时调整,老师先带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强制他,感兴趣的),并教他对其他小朋友说:“哥哥或姐姐好。”慢慢的习惯于小朋友一起。没事的时候,老师会用手指着其他小朋友问:“他是谁?”小男孩会说:“哥哥或姐姐。”(分辨男女)
有一次,他集体教育活动坐着就哭,老师也很疑惑“今天他怎么了?”结果猜想半天,才发现原来他身边坐着的不是平时的小女孩,猜想过后,马上进行调整,果不其然,他马上不哭了。(生活中对小女孩产生信任)
故事中孩子的进步,不仅仅来自于班级老师的努力,其实最大的努力来自于孩子家庭对孩子成长需要的费尽心思,来自于幼儿园领导对班级工作的关心,来自班级其他孩子的包容和帮助,来自于小男孩每次认真学习的态度。
融合教育工作是良性工作,更是一项巨大的爱心工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关系,创设充满爱,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教育中采取个别教育的策略,帮助身心有缺陷的儿童,以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待每个儿童,让特殊儿童参与普通学校的生活,逐渐达到与社会的融合,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时刻铭记在《儿童权利公约》中讲到“尊重儿童4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发展权益及尊重儿童的想法。
【关键词】:融合教育 特殊儿童 乐享 普通学校
人一生会经历美好时光有很多很多,但最美的时光应该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吧!哪里充满了无数的童话、童事、无数的哭后大笑。但有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在我的生活中就有一位轻微自闭症的孩子,看着他,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好。
2016年9月,我刚到幼儿园上班时就与这位可爱的小男孩相见,这一年他就读中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总是一个人游戏,在幼儿园操场解大便、到处跑,不讲话,睡觉时爱哭等等。在2018年9月由于幼儿园扩大,班级增加,所以小男孩分到我们班级,开始了他大班生活的旅途。当小男孩分到我班的时,幼儿园领导就及时的与我沟通交流,并告诉我孩子的一些情况与一些建议,班级教师也及时与中班的老师,了解小男孩的生活、学习习惯;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且得知孩子在放假期间在进行专业的治疗。这些在我对他进行教育指导时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关于对小男孩的教育班级老师也通过班级开会讨论并同一做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如何对小男孩进行个别的教育与关注指导。以下是对小男孩的指导与引导案例。
一、撒娇
案例:爱撒娇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小男孩的撒娇能力也是很好的,班级教师发现,每次只要他做错了事情,就会观察你的表情,如果不是很好,他都会主动的跑来抱着你,在我们怀里撒娇。
分析:小男孩做错事情都会使用撒娇来转移大人的注意力,这是他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措施:当小男孩做错事情时,老师要占据主动权,不要他抱着,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他做错了要改正。(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使用简单的、幼儿能听懂的语言例如:XX错了吗?XX不可以?)(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在这样的措施刚开始时,小男孩出现了哭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他的哭是用来掩盖自己做错事情的方式。老师们经过两个星期左右的坚持,他渐渐的改掉了撒娇和哭的习惯,做错事情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二、自理、做事能力
案例:小男孩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但是他的自理能力较弱,每次都是由老师帮助他穿衣、穿鞋,有一次老师没忙过来,他就一直坐在床上10分钟,后面还大哭起来(幼儿没办法用语言表达)。
分析:幼儿在家大部分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被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缺少锻炼机会,同时产生了惰性。
措施:班级教师统一目标:提高小男孩自理能力。并在一日生活中提供机会给他。(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1、穿脱衣服
刚开始起床后,自己穿衣,小男孩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愿意,老师前期是简单的辅助他穿衣,并鼓励他做得不错,中期,大概第二星期他尝试自己一个人穿衣服,(出现生气现象)教师依然鼓励他,并给与一点点帮助。第四个星期教师彻底放手,监督他自己一个人独立的穿衣服,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穿脱衣物。
2、老师的小帮手
为了增加小男孩做事情的能力,保育员每天户外活动时,都会请他帮忙端框子(很轻的纸、汗巾),一开始他在端时总是打翻(注意力不集中),打翻之后不会捡起来,看一眼就走开了,这时老师会及时说:“xx,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边说边做动作引导),并监督他拾起来,虽然动作很慢,但老师也会夸他棒棒的。大概一个月左右他已近养成了每天帮助老师端框子的好习惯,并且很少把东西掉在地上。
3、帮助同学
每天在放学时都会看到一个很忙碌的身影在书包柜边晃来晃去,那就是小男孩,一开始我们还以为他只是调皮到处跑,但后来老师总结发现,他可能是在等小朋友拿书包,而这一猜想也得到了验证。只要老师说:“小朋友们解便、洗手、背书包。”他就很开心的冲动书包柜,嘴里说着:“别人的书包。”(一直念叨),直到書包柜里书包全部拿完,他才会到教室里。还有一次他在书包柜边等了很久,有一部分小朋友迟迟不去,于是他高兴的把所有书包拿到了教室里,而且表情十分的得意。
四、与人交往
案例:小男孩在日常的活动中,基本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玩自己的。
分析:和孩子的本身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措施:生活中引导其他小朋友主动带领小男孩玩耍,并且引导他多和小朋友接触。(实施期间如有进步,及时与家长分享措施,家园合作)
结果:在一日生活中班级其他孩子主动带小男孩玩,刚开始他有哭闹(害怕、不安全感),老师及时调整,老师先带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强制他,感兴趣的),并教他对其他小朋友说:“哥哥或姐姐好。”慢慢的习惯于小朋友一起。没事的时候,老师会用手指着其他小朋友问:“他是谁?”小男孩会说:“哥哥或姐姐。”(分辨男女)
有一次,他集体教育活动坐着就哭,老师也很疑惑“今天他怎么了?”结果猜想半天,才发现原来他身边坐着的不是平时的小女孩,猜想过后,马上进行调整,果不其然,他马上不哭了。(生活中对小女孩产生信任)
故事中孩子的进步,不仅仅来自于班级老师的努力,其实最大的努力来自于孩子家庭对孩子成长需要的费尽心思,来自于幼儿园领导对班级工作的关心,来自班级其他孩子的包容和帮助,来自于小男孩每次认真学习的态度。
融合教育工作是良性工作,更是一项巨大的爱心工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关系,创设充满爱,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教育中采取个别教育的策略,帮助身心有缺陷的儿童,以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待每个儿童,让特殊儿童参与普通学校的生活,逐渐达到与社会的融合,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时刻铭记在《儿童权利公约》中讲到“尊重儿童4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发展权益及尊重儿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