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感到没有东西可写,恐怕是同学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这也是一直困挠语文教师的一大问题。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后形成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学生作文的兴趣从何而来?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兴趣在各项实践中的重要性。作文兴趣就是学生学习作文得以实践、持续和强化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本文重在探讨激发初中生作文兴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请同行不吝赐教。
毋庸置疑,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喜欢作文的,问其原因常感到“无话可说”,“没什么东西可写”。但作文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重头戏,占据作文的“半壁江山”,于是有的同学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迫不得已写作时常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细想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首先要从作文是什么谈起,作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后形成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这里有两个关系必须明确:第一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作文,第二作文所表现的绝不仅仅只是客观生活,它所表现的更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可见,学生之所以感到“无话可说”,要么是因为不会仔细观察生活;要么是因为虽有生活,但缺乏對生活的体味感受。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与他们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感到“无话可说”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感受生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也可以说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偿若缺乏内在动力,学生往往会遇难而退,丧失兴趣。而兴趣的产生来自于成功的心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
一、广积素材,奠定成功的基础
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很难息息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内存,尽可能地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每个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我们每个学期至少抽出两三节课来交流读书心得,举办小型的”文学沙龙”,这样一来,读过某几本书的同学在讨论中对其印象有所加深,而未读过某几本书的同学也至少有所耳闻,不至以后发生如台湾歌星李玟的“曹雪芹在哪,叫他也给我写首歌”的笑话,至少减少这种机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不卖弄,不掉书袋的前提下,单位于时间内,尽可能给学生以最大的信息量。这样坚持三四个学期下来,收效是比较明显的,同学写文章都能自觉地用到不少名著及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的和典型事例,内容较以前充实多了。多读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课外书,从中积累优美词汇,学习各种表达手法。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使写作的兴趣得到初步培养。
二、关注热点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就当下文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一种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思辩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从而在作文时更容易入题,更有话可说,更容易说真话,真正做到“思之所至,笔亦所至”。记得当年在《还珠格格》屏幕大塞车的时候,我组织了学生就这种现象进行了讨论,接着布置了一篇“我看赵薇”的话题作文。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观点。一位同学竟然有这种认识:一个经常故意把成语说错、蹦蹦跳跳、疯疯癫癫、哗众取宠的人竟然“红”到这种程度,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三、提倡自主作文,畅通成功渠道
作文是一种个体创造,学生应该有—定的自主权,过去传统的做法剥夺了学生自主的权利,或多或少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我首先淡化文体要求,其次多给学生“话题作文”,让学生根据话题内容、范围,自由命题,自由选材,发挥想象,自由表达,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四、感受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力争让所有的同学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主要措施有采用鼓励性评语,尽可能找学生的闪光点,在评语中大加赞赏:采用多轨评价,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式去批阅学生的作文,并给他们提供发表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写作就有了主动性。
五、多些鼓励,适应学生的自尊心理
初中学生虽然已不陌生作文,但就小学的基础而言,大都仍有畏惧的心理。故而学生们自尊心也得到冲击,所以,鼓励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的发展。
要有层次训练他们。从记叙文到说明文到议论文,从简单到复杂,不能起步太高,在内容上确立,从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和目的,发觉某个字、某个词闪光,要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积累沉淀素材,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基础上作文“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注重评语评定,尊重学生劳动成果。作文不亚于农村里盖房子,是学生们的大型工作,注重评比欣赏,让闪光的句段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给学生们自信。
“文如其人”,写作与做人一样,让学生们理解鼓励是一种美德,就如中国人民勤劳俭朴一样。让学生们在亲情友情的氛围里表露心声。如,从身边的亲人练习写人的记叙文,从班上的某事练习写事的记叙文,从某个教师的一句话写议论性的语言,久之学生们便会提高和进步。
鼓励,如一缕阳光,融化学生对待作文冷若冰霜的心结。让鼓励去打开学生们作文时久闭的心扉,让鼓励去创造学生们广阔的语言天地。
总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局限于以上方法,这需要我们一起共同探索。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在是至理名言。
毋庸置疑,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喜欢作文的,问其原因常感到“无话可说”,“没什么东西可写”。但作文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重头戏,占据作文的“半壁江山”,于是有的同学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迫不得已写作时常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细想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首先要从作文是什么谈起,作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后形成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这里有两个关系必须明确:第一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作文,第二作文所表现的绝不仅仅只是客观生活,它所表现的更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可见,学生之所以感到“无话可说”,要么是因为不会仔细观察生活;要么是因为虽有生活,但缺乏對生活的体味感受。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与他们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感到“无话可说”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感受生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也可以说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偿若缺乏内在动力,学生往往会遇难而退,丧失兴趣。而兴趣的产生来自于成功的心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
一、广积素材,奠定成功的基础
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很难息息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内存,尽可能地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每个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我们每个学期至少抽出两三节课来交流读书心得,举办小型的”文学沙龙”,这样一来,读过某几本书的同学在讨论中对其印象有所加深,而未读过某几本书的同学也至少有所耳闻,不至以后发生如台湾歌星李玟的“曹雪芹在哪,叫他也给我写首歌”的笑话,至少减少这种机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不卖弄,不掉书袋的前提下,单位于时间内,尽可能给学生以最大的信息量。这样坚持三四个学期下来,收效是比较明显的,同学写文章都能自觉地用到不少名著及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的和典型事例,内容较以前充实多了。多读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课外书,从中积累优美词汇,学习各种表达手法。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使写作的兴趣得到初步培养。
二、关注热点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就当下文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一种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思辩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从而在作文时更容易入题,更有话可说,更容易说真话,真正做到“思之所至,笔亦所至”。记得当年在《还珠格格》屏幕大塞车的时候,我组织了学生就这种现象进行了讨论,接着布置了一篇“我看赵薇”的话题作文。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观点。一位同学竟然有这种认识:一个经常故意把成语说错、蹦蹦跳跳、疯疯癫癫、哗众取宠的人竟然“红”到这种程度,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三、提倡自主作文,畅通成功渠道
作文是一种个体创造,学生应该有—定的自主权,过去传统的做法剥夺了学生自主的权利,或多或少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我首先淡化文体要求,其次多给学生“话题作文”,让学生根据话题内容、范围,自由命题,自由选材,发挥想象,自由表达,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四、感受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力争让所有的同学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主要措施有采用鼓励性评语,尽可能找学生的闪光点,在评语中大加赞赏:采用多轨评价,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式去批阅学生的作文,并给他们提供发表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写作就有了主动性。
五、多些鼓励,适应学生的自尊心理
初中学生虽然已不陌生作文,但就小学的基础而言,大都仍有畏惧的心理。故而学生们自尊心也得到冲击,所以,鼓励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的发展。
要有层次训练他们。从记叙文到说明文到议论文,从简单到复杂,不能起步太高,在内容上确立,从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和目的,发觉某个字、某个词闪光,要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积累沉淀素材,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基础上作文“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注重评语评定,尊重学生劳动成果。作文不亚于农村里盖房子,是学生们的大型工作,注重评比欣赏,让闪光的句段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给学生们自信。
“文如其人”,写作与做人一样,让学生们理解鼓励是一种美德,就如中国人民勤劳俭朴一样。让学生们在亲情友情的氛围里表露心声。如,从身边的亲人练习写人的记叙文,从班上的某事练习写事的记叙文,从某个教师的一句话写议论性的语言,久之学生们便会提高和进步。
鼓励,如一缕阳光,融化学生对待作文冷若冰霜的心结。让鼓励去打开学生们作文时久闭的心扉,让鼓励去创造学生们广阔的语言天地。
总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局限于以上方法,这需要我们一起共同探索。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在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