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所以然,才知其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环节,数学概念始终占据着数学教学的一席之地,然而在长期的数学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概念教学并不重视,这不仅对概念教学本身产生了极大阻碍,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本身的教学。聚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思想层面、素材选择和教学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数学概念教学的溯本求源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案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概念教学始终是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小学教学的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较弱。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能够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也只有当学生深入掌握了数学的核心概念,才能够真正知其所以然,最终实现知其然的目标。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一直是教学基础与核心,但在教学实际中概念教学并不被重视,而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也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首先,教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较考验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学科,因此很多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侧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而课堂时长总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数学概念就被一笔带过,变成了“了解即可、会用就行”。其次,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告诉同学们如何定义,再通过定义去举例说明,所采取的例子也都是数字公式,演变为了计算题或图形题,而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却相对较弱,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在未能深入了解某一个数学概念时,就先去应用,表面上看学生能知其然,实际上无法做到知其所以然与知其然同时具备。
   二、概念教学的相关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
   要改进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首先教师应当在思想上重视概念教学,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先为同学们厘清概念内涵,让课堂上概念教学的时间多一些。概念的理解更需要老师的讲授与帮助,而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锻炼,可以通过课上课下的时间进行弥补。如果学生能够牢牢把握数学概念的核心内涵,学生解决问题时也能得心应手,在具体运用时会受益匪浅。教师除了要在思想上重视概念教学,更要在行动上体现概念教学,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是数学学科学习中的灵魂,教研组应当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强调概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形成群策群力,帮助每一位教师把握好概念教学的方法,在定好基调之后,教师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够真正把概念教学融入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也能大大避免概念教学流于形式。
   (二)概念教学中的素材选择
   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概念教学素材,将会对概念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选取的概念素材既贴近小学生认知兴趣,又能够恰当展现学科概念内涵,就能够做到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含义并真正得以运用。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分配律”这一章节内容时,本节内容因其具有一定逻辑性,直接理解乘法分配律概念较难,教师在这里应当恰当选择概念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的情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都要去领粉笔,其中三年级有6个班,四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领取12盒粉笔,问三四年级一共要领多少盒粉笔?这种简单的案例来源于教学生活,也是学生日常所能接触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同样在具体学习某一概念的时候,教师切记直接为同学们展示公式或数字,如果老师直接给学生演示“12×4+12×6=12×(4+6)”,那么很多同學就只能够知道这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而无法具体了解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
   (三)授课时的融会贯通
   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授课方式,要把概念教学穿插其中,形成融会贯通的教学设计,通过前期的案例导入,同学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概念的轮廓,那么此时教师切忌急于归纳,尽量逐步引导同学如何自主建立数学概念,通过“引入+探索+总结”的方式,真正完善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同样以前文的乘法分配律举例,教师在案例引导之后,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同学去思考这个等式背后的含义,为什么要进行这样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有没有前提条件?教师还可以适当再列举一些可以适用乘法分配律的式子,如“25×(40+8)=25×40+25×8”,让学生去探寻其中的规律性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索之后,教师此时才应该进行归纳总结,为同学们讲授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同时结合之前的案例素材,把乘法分配律的逆推变形等适当引入,真正帮助小学生理解这个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更要选择科学合适的方法来加强概念教学,只有当学生真的明白数学核心概念,才能够通过知其所以然真正知其然。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概念教学,并选择合适的素材,通过恰到好处的授课方式真正为学生讲懂讲透数学概念,为日后数学的深入学习打下深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举应.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8(1).
   [2]姜华.让数学概念教学“动”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涌现。当这些全新的教学手段与小学语言教学相融合时,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诸多的益处,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才会自觉地去学习新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日益多样化。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上,不仅要重视基础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小学生良好口才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立足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培养学生卓越口才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卓越口才;理想课堂;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有人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只是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数量而忽视了朗读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朗读的价值,也不能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朗读的质量,传授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获取与文章相应的知识,能够获得语文知识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生字词的积累。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小
期刊
摘 要:英国作家汤玛斯说:“书籍超越了时空的藩篱,它可以把我们从狭窄的目前延伸到过去和未来。”对于孩子来说,知识的积累,人生视野的拓展以及他们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更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阅读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关键词: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感悟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经典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推进了课堂教学的进程,也使得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有效落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成为教育主导方向,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让教学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让教学围绕学生展开,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應充分发挥专业水平,去激发、创造、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多变的教法,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他们的主动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学会认知,培养素养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如火如荼,形式和手段趋于多样性和现代性。“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课堂表面完美,但是内在却体现的是教师“专制”性的教学,学生并没有从原来被动地位走出来,仍然是课堂的配角,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波澜不惊,起色不大,情感停留在浅层的触摸上,真实的想法和自主的言论被抑制,主体地位属于虚设存在。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
期刊
摘 要: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的能力,这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死读书的机器。先学小研究的设计就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理念,它要求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之前,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学习。先学后教看似是老师的“无为”,其实是“无为而为”,老师处于帮学的位置,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它转化成了一种巨
期刊
摘 要:首先介紹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将写作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重点分析了加强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将写作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对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策略的分析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写作;阅读教学;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教育水平较之前相比也得到了较大程度
期刊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增强,学生们的身心发育显著,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教学模式。从发展思维品质和建构个性课堂两个目标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品质;个性课堂;预习效果;分层提问   预先学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对新授课知识进行预热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们关注预习环节,做到及时、按时预习,不仅希望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教学支点,利用多样的教学策略为手段,引导学生与生活面对面对话。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再现生活、超越生活。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