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县出土“直百五铢”窖藏钱币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出土概述
  
  1984年冬,成都市郊彭县(今彭州),思文乡(今通济镇)梓柏村村民席启林在宅旁挖鱼塘时,发现一土坑钱币窖藏。钱币无盛器,用钱丝串系,锈蚀不严重。2003年10月,成都博物院会同彭州文管所作进一步清理,除锈后,清理出“蜀五铢”16枚、“直百五铢”2840枚。
  
  二、钱币种类
  
  1.“蜀五铢”
  蜀五铢出土16枚,铸工精整,肉光滑而且薄,外郭宽阔,呈圆弧状,面有外廓无内郭,背有内外郭,但有的钱面有穿上一横笔画。无锈痕,呈暗红色。面文粗,并且深,书体小篆,钱文接郭离轮;五字狭窄,长短不一致,两交笔较弯曲,两竖笔内敛。铢字书写不统一,笔画刻划或深或浅;金字头有的呈箭簇形,有的呈三角形,下四点粗细不一,金旁狭短,多不清晰,朱字上下笔画多数近方折,少数近圆折笔,有的向右倾斜,压穿;朱比金长,特长者上下两端尖细,直抵外郭。其钱径23—26、穿8.6—10,外郭厚0.8—1.6,面、背外郭宽1.8—2.5mm,重2—3.2g(图1、图2)。
  2.“直百五铢”,出土2841枚,根据面文又分犍为和四川铸钱,其中犍为铸489枚,四川铸2352枚。
  (1)犍为铸直百五铢
  出土489枚中,背“为”字10枚,光背271枚、有“背纹”193枚、花穿15枚。
  犍为铸直百五铢的主要特征是,铸工精整,肉厚并且光滑,暗红色,有内外郭并且深,外郭阔,呈圆弧状,边缘平整,广穿,面文对读,“直百”隶书,“五铢”小篆,笔画均粗并且深,“五”字狭长,上、下两横笔似乎与内郭平行,两竖笔相交弯曲,并且内敛,金头大呈箭簇形,下四点粗且长,朱旁上笔近方折,下笔有的近方折,有的近圆折,上下笔相距近,并与中间短横笔画连体,不压穿,金与朱近等长,面文直百五铢四字清晰,背文“为”置于穿左,阳文,书体小篆,“为”字笔画粗且深,也有光背和背铸各种阴纹线型。
  背“为”字,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1枚。减重钱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肉光滑,背为书体一式。钱径27.3、穿10,外郭厚2.5,面、背外郭宽3mm,重6.4g(图3)。
  Ⅱ型:9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钱径变小,文字变浅,但仍粗。外郭变浅、变窄,钱径25.2—27、穿10.5—11.8,外郭厚1.5—1.7,面、背外郭宽0.5—2mm,重3.2—4.8g(图4、图5)。
  犍为铸光背直百五铢,271枚,按重量分三型。
  Ⅰ型:3枚。减重钱型。钱体厚重,肉光滑,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钱径27—29、穿11,外郭厚3,面、背外郭宽2—3mm,重8—8.6g(图6)。
  


  Ⅱ型:35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外郭变浅,文字变浅仍粗,广穿。钱径26.5—27.5、穿11,外郭厚1.1—1.7,面、背郭宽2—2.5mm,重4—5.6g(图7)。
  Ⅲ型:233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
  外郭变浅,变细,呈斜坡状,文字变浅,广穿,其钱径25.3—27、穿11,外郭厚0.9—1.4,面、背郭宽1—2.4mm,重2.8—3g(图8)。
  犍为背铸“阴纹”直百五铢钱,193枚,按重量分二型。
  钱背阴纹穿四方都有。有“1”、“11”、“111”、“1111”、“一”、“二”、“/”、“\”、“+”、“”、等多种形式。钱体减薄,外郭呈斜坡状,浅,广穿。
  Ⅰ型:96枚。减重钱型。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1.5—2,面、背宽2—2.4mm,重4—4.6g(图9)。
  Ⅱ型:97枚。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2—2.5,面、背郭宽1—2.5mm,重2.2—3.9g(图10)。
  犍为铸花穿钱。
  15枚,减重型,均光背,钱体减薄,外郭变浅、细,呈斜坡状,花穿。其钱径24.2—27、外郭厚1.5—2,面、背宽2—2.5mm,重2.3—4.1g。
  (2)四川铸“直百五铢”,2352枚。
  共有光背钱1605枚、背铸阴纹615枚、花穿132枚。其主要型制特征,五字狭长,但比犍为型略短,与上下内郭不近平行,交笔弯曲,内敛,金旁似犍为型,朱字上、下笔近圆折,并与中间一横笔不相连,朱与金等高,并与上下内郭近乎平行。其它特征如
  犍为型。
  光背直百五铢钱1605枚,按重量分四型。
  Ⅰ型:1枚。标准型,钱体厚重。肉光,暗红色,广穿,内外郭深,外郭阔、高凸,呈圆弧状,边缘经打磨,光滑。钱径29、穿11,外郭厚3、面、背郭宽3mm,重9g(图11)。
  Ⅱ型:15枚,减重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较深,略变细,广穿。其钱径27—28、穿11,外郭厚2—2.5,面、背宽2—2.5mm,重8.8—6.6g。
  


  Ⅲ型:24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略变细,广穿。钱径27—28、穿11,外郭厚1.5—2,面、背郭宽2—2.5mm,重4—6.1g(图12)。
  Ⅳ型:1565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有的变细,广穿。钱径24—27、穿11,外郭厚0.6—1.4,内、外郭宽1—2.1mm,重1.6—3.9g(图13)。
  背铸“阴纹”直百五铢,615枚,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48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广穿。钱径26—27.5、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2—2.5mm,重4.2—6.2g(图14)。
  背纹在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工”、“木”、“◇”、“鸟纹”等。
  Ⅱ型:567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广穿。钱径27—26、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1—2mm,重2.2—3.9g(图15)。背纹于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等。
  花穿直百五铢,
  132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变细,广穿。其钱径25—27、花穿,外郭厚1—1.2,面、背宽1—2.5mm,重2.2—4g(图16)。
  
  三、结语
  
  1.蜀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西汉郡国五铢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面无内郭,背有内外郭,有些面铸“穿上一横”,广穿,字文较潦草,朱字压穿。不同之处是蜀五铢钱型较小,钱径23—26mm,肉薄,重2—3.2g;外郭较阔,约2.5mm左右。
  蜀五铢铸行年代,史无记载。四川出土量最大的有两处:一处1981年5月,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出土铜钱3000余枚,其中“半两”2枚、“大泉五十”9枚、“货泉”18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平五铢”3枚、两汉五铢2276枚、蜀五铢523枚。其中蜀五铢与太平百钱同出于M5,与两汉五铢同出于M13、M14;蜀五铢从钱文风格看似直百五铢钱,应是蜀汉早期货币,有的面与背铸阴纹。另一外1978年1月,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公社钱币窖藏出土蜀五铢400枚,直百五铢435枚。其中蜀五铢的文字风格、质地似直百五铢,金比朱小。有的钱径约25mm,平均重3.1g,有的钱径24mm,平均重2g。
  再看彭信威先生曾提到的两种说法:其一,蜀五铢,四川出土,文字与犍为“直百五铢”相似,无内郭,有“穿上一横”,最大重3.7g。其二,是历来钱币学家所谓的“蜀五铢”,径小,最大重2.5g,有内郭,字小,笔画紧缩。笔者从彭县、忠县、威远三处钱型分析,认为第一种说法正确。因蜀五铢在忠县三国岩墓中是与太平百钱同出,而太平百钱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那么蜀五铢也应该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东汉晚期灵帝中平六年(189)至建安十九年(214),刘焉、刘璋父子先后任益州牧,割据四川,直至建安十九年(214)被刘备取代。刘焉、刘璋父子在成都二十余年,可以铸造相当数量的货币,那应该是蜀五铢,因东汉末年主要使用两汉五铢,直至建安十九年铸直百五铢,蜀五铢才停铸。据此,蜀五铢始铸行于中平六年(189),止于建安十九年,即公元189—214年间,铸地成都。
  
  2.直百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大泉五十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钱型较大,钱体厚重,有内外郭,外郭呈圆弧状,广穿等。
  直百五铢铸行的年代,史无明载。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后来又向巴蜀发展,他在攻打刘璋时,恐怕连军饷也发不出来,至建安十九年攻入成都,刘巴才建议铸直百钱,次年取得犍为,又在那里开炉大钱。四川出土的直百、直百五铢钱主要有:(1)威远窖藏仅出土直百五铢435枚、蜀五铢400枚。(2)忠县三国岩墓出土大泉五十9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蜀五铢532枚。(3)彭县出土直百五铢2840枚,蜀五铢16枚。(4)1981年7月,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出土直百五铢、直百数量大,因锈蚀严重,无法计数。(5)1985年11月,成都小南街出土汉兴钱11枚、直百钱3枚。
  从出土钱币分析,威远、忠县、彭县的直百五铢是与大泉五十、太平百钱、蜀五铢同出,无直百出土,而这些钱都是东汉末蜀地行用之钱;崇庆县、小南街出土的直百钱时,与之伴出的是直百五铢、汉兴钱,而无太平百钱、蜀五铢和大泉五十。因此可以认为,“直百五铢”铸行于“直百”钱之前,即三国前期。“直百”铸行于后,即三国后期。
  感谢彭州文管所丁武明、周静、肖礼颖、廖继伟为本文提供“直百五铢”、“蜀五铢”钱币实物资料。
  窖藏清理者:成都博物院 曾咏霞
  彭州文管所 丁武明
  周 静
  肖礼颖
  廖继伟
  拓 片:代堂才 代福尧
  执 笔:曾咏霞 丁武明
  
  注释:
  ①⑦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张才俊:《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文物》1985年7期。
  ②⑥四川博物馆莫洪贵:《四川威远出土大量“直百五铢”钱》,《文物》1981年12期。
  ③⑤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三国时的钱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陈显双:《成都出土“太平百钱”铜母范》,《文物》1981年10期。
  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陈显双:《四川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文物》1984年8期。
  ⑨曾咏霞:《成都小南街遗址出土的直书汉兴钱》,《中国钱币》2002年2期。
  (责任编辑 于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最近,我们见到几枚比较特别的早期长形圆首大刀材料,对于重新认识刀币的种类与演变,探索其起源与归属均有帮助。现作简要报道,以飨读者。  2006年 9月,见到一枚早期削刀,据说出自河北涞水白涧乡容终村一带(拓1,插一上图1)。通体绿锈,修长,厚重,脊背无郭。重66g。通长20.3,身长120,柄长60,环径26×24,孔径18×13,刀身上下宽18、中间宽16,柄上宽9、下宽8mm,刃薄无郭。柄与
期刊
2006年初,笔者见到新近出土于陕西渭南市潼关附近的一批大型半两钱,总数约有1 000余枚。这批半两钱包浆锈色一致,钱币肉质表层呈现深棕色的老铜包浆,其上零星散布着薄薄的翠绿锈和紫红斑,部分钱币也粘有匀净的黄土颗粒,与锈斑相连,坑口较美,保存状态较好。根据其坑口特征,大致可以推测出这批钱应出于高爽干燥的黄土地层中;再结合此类大型半两钱墓葬出土量很小的事实,可以基本判定为窖藏钱币。  此批出土钱币
期刊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在1955年出土了半两铜质钱范一块。对此,有三篇相关文章发表。一篇是1959年《文物》第二期上刊载朱活先生的《汉四铢半两阴文钱范》。此文对这块钱范进行了断代考证,认定是西汉文帝时郡国铸钱遗留之器物,为四铢半两钱范。第二篇是1988年《文物》第二期上发表的《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记述了1986年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北洞山进行汉墓发掘清理情况,介绍了地理
期刊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不仅币制紊乱,政局更是动荡不安,加以军阀争战连年,因此许多事件未能忠实地记载,资料常也未能妥善保存,使中国泉币爱好者对这段期间产生的纪念币,缺乏完整的了解。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多数钱币书刊仅能作图片的收录,部份叙述则是以讹传讹,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上五星开国纪念币” ;①现在虽已对其制成时间有了正确的考证,然而对于为何同一时间会有“上五星”及“下五星”两种版式出现,仍未有合理的说法。
期刊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直、皖、奉三大系军阀。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因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孙中山先后组织北伐均未如愿。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南征。并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1926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出师北伐案
期刊
2006年12月22日天津市钱币学会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黄锡全和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到会指导,天津市社团管理局、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应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各商业银行以及各有关领导、钱币专家和会员代表1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大会听取了天津市钱币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新修订的《天津市钱币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期刊
上海博物馆2006年12月5日到7日召开“丝绸之路古国货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国内国际研究丝绸之路的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聚会沪上,成一时之盛。会前,已展陈十年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经改造重新开放。杜维善先生多次捐赠上海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和施家干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的机制币陈列也经修改后同时开放,更为会议锦上添花。  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有30多位学者作了演讲,议题相当广泛,并不乏
期刊
2005年5月20日,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总厂西侧1公里处,回填土大坑内出土战国时期齐国三字刀1000余把。笔者经走访调查对这批刀币的出土背景、出土数量及流向、刀币特点及相关历史作如下分析探讨。    (一)发现背景  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厂西侧出土齐刀币,此处非第一出土地点,其出土地点应该是山东化工厂西北1500m,赵家庄西边一建筑工地。工地在挖地基时将土拉至化工厂西侧土坑内。天桥区赵家庄以
期刊
冀南银行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地方性银行。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冀边区政府决定设立自己的金融机构,发行冀钞。该行于1939年10月15日成立,总行设于山西黎城县小寨村,印刷厂分别设在小寨沟一带的漆树、郭转、宽漳山等自然村(本文所述石印版即发现于宽漳山村)。冀钞共发行面额有19类47种之多。1948年8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在石家庄合并为华北银行。  这块石印
期刊
笔者手上有几张“聚兴诚(商业)银行”的支票,均为竖式,见封三图1-3。按签发日期排序,图1(以下称第一张票)为1951年6月12日,图2(以下称第二张票)为1951年8月25日,图3(以下称第三张票)为1952年1月24日。这3张支票虽然都签发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但细读这些旧银行的票据,仍可以看出新旧时代变革的痕迹。    这3张支票的最上方都印有花纹装饰左右的聚兴诚(商业)银行圆形标识,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