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出土概述
1984年冬,成都市郊彭县(今彭州),思文乡(今通济镇)梓柏村村民席启林在宅旁挖鱼塘时,发现一土坑钱币窖藏。钱币无盛器,用钱丝串系,锈蚀不严重。2003年10月,成都博物院会同彭州文管所作进一步清理,除锈后,清理出“蜀五铢”16枚、“直百五铢”2840枚。
二、钱币种类
1.“蜀五铢”
蜀五铢出土16枚,铸工精整,肉光滑而且薄,外郭宽阔,呈圆弧状,面有外廓无内郭,背有内外郭,但有的钱面有穿上一横笔画。无锈痕,呈暗红色。面文粗,并且深,书体小篆,钱文接郭离轮;五字狭窄,长短不一致,两交笔较弯曲,两竖笔内敛。铢字书写不统一,笔画刻划或深或浅;金字头有的呈箭簇形,有的呈三角形,下四点粗细不一,金旁狭短,多不清晰,朱字上下笔画多数近方折,少数近圆折笔,有的向右倾斜,压穿;朱比金长,特长者上下两端尖细,直抵外郭。其钱径23—26、穿8.6—10,外郭厚0.8—1.6,面、背外郭宽1.8—2.5mm,重2—3.2g(图1、图2)。
2.“直百五铢”,出土2841枚,根据面文又分犍为和四川铸钱,其中犍为铸489枚,四川铸2352枚。
(1)犍为铸直百五铢
出土489枚中,背“为”字10枚,光背271枚、有“背纹”193枚、花穿15枚。
犍为铸直百五铢的主要特征是,铸工精整,肉厚并且光滑,暗红色,有内外郭并且深,外郭阔,呈圆弧状,边缘平整,广穿,面文对读,“直百”隶书,“五铢”小篆,笔画均粗并且深,“五”字狭长,上、下两横笔似乎与内郭平行,两竖笔相交弯曲,并且内敛,金头大呈箭簇形,下四点粗且长,朱旁上笔近方折,下笔有的近方折,有的近圆折,上下笔相距近,并与中间短横笔画连体,不压穿,金与朱近等长,面文直百五铢四字清晰,背文“为”置于穿左,阳文,书体小篆,“为”字笔画粗且深,也有光背和背铸各种阴纹线型。
背“为”字,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1枚。减重钱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肉光滑,背为书体一式。钱径27.3、穿10,外郭厚2.5,面、背外郭宽3mm,重6.4g(图3)。
Ⅱ型:9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钱径变小,文字变浅,但仍粗。外郭变浅、变窄,钱径25.2—27、穿10.5—11.8,外郭厚1.5—1.7,面、背外郭宽0.5—2mm,重3.2—4.8g(图4、图5)。
犍为铸光背直百五铢,271枚,按重量分三型。
Ⅰ型:3枚。减重钱型。钱体厚重,肉光滑,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钱径27—29、穿11,外郭厚3,面、背外郭宽2—3mm,重8—8.6g(图6)。
Ⅱ型:35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外郭变浅,文字变浅仍粗,广穿。钱径26.5—27.5、穿11,外郭厚1.1—1.7,面、背郭宽2—2.5mm,重4—5.6g(图7)。
Ⅲ型:233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
外郭变浅,变细,呈斜坡状,文字变浅,广穿,其钱径25.3—27、穿11,外郭厚0.9—1.4,面、背郭宽1—2.4mm,重2.8—3g(图8)。
犍为背铸“阴纹”直百五铢钱,193枚,按重量分二型。
钱背阴纹穿四方都有。有“1”、“11”、“111”、“1111”、“一”、“二”、“/”、“\”、“+”、“”、等多种形式。钱体减薄,外郭呈斜坡状,浅,广穿。
Ⅰ型:96枚。减重钱型。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1.5—2,面、背宽2—2.4mm,重4—4.6g(图9)。
Ⅱ型:97枚。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2—2.5,面、背郭宽1—2.5mm,重2.2—3.9g(图10)。
犍为铸花穿钱。
15枚,减重型,均光背,钱体减薄,外郭变浅、细,呈斜坡状,花穿。其钱径24.2—27、外郭厚1.5—2,面、背宽2—2.5mm,重2.3—4.1g。
(2)四川铸“直百五铢”,2352枚。
共有光背钱1605枚、背铸阴纹615枚、花穿132枚。其主要型制特征,五字狭长,但比犍为型略短,与上下内郭不近平行,交笔弯曲,内敛,金旁似犍为型,朱字上、下笔近圆折,并与中间一横笔不相连,朱与金等高,并与上下内郭近乎平行。其它特征如
犍为型。
光背直百五铢钱1605枚,按重量分四型。
Ⅰ型:1枚。标准型,钱体厚重。肉光,暗红色,广穿,内外郭深,外郭阔、高凸,呈圆弧状,边缘经打磨,光滑。钱径29、穿11,外郭厚3、面、背郭宽3mm,重9g(图11)。
Ⅱ型:15枚,减重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较深,略变细,广穿。其钱径27—28、穿11,外郭厚2—2.5,面、背宽2—2.5mm,重8.8—6.6g。
Ⅲ型:24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略变细,广穿。钱径27—28、穿11,外郭厚1.5—2,面、背郭宽2—2.5mm,重4—6.1g(图12)。
Ⅳ型:1565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有的变细,广穿。钱径24—27、穿11,外郭厚0.6—1.4,内、外郭宽1—2.1mm,重1.6—3.9g(图13)。
背铸“阴纹”直百五铢,615枚,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48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广穿。钱径26—27.5、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2—2.5mm,重4.2—6.2g(图14)。
背纹在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工”、“木”、“◇”、“鸟纹”等。
Ⅱ型:567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广穿。钱径27—26、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1—2mm,重2.2—3.9g(图15)。背纹于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等。
花穿直百五铢,
132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变细,广穿。其钱径25—27、花穿,外郭厚1—1.2,面、背宽1—2.5mm,重2.2—4g(图16)。
三、结语
1.蜀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西汉郡国五铢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面无内郭,背有内外郭,有些面铸“穿上一横”,广穿,字文较潦草,朱字压穿。不同之处是蜀五铢钱型较小,钱径23—26mm,肉薄,重2—3.2g;外郭较阔,约2.5mm左右。
蜀五铢铸行年代,史无记载。四川出土量最大的有两处:一处1981年5月,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出土铜钱3000余枚,其中“半两”2枚、“大泉五十”9枚、“货泉”18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平五铢”3枚、两汉五铢2276枚、蜀五铢523枚。其中蜀五铢与太平百钱同出于M5,与两汉五铢同出于M13、M14;蜀五铢从钱文风格看似直百五铢钱,应是蜀汉早期货币,有的面与背铸阴纹。①另一外1978年1月,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公社钱币窖藏出土蜀五铢400枚,直百五铢435枚。其中蜀五铢的文字风格、质地似直百五铢,金比朱小。有的钱径约25mm,平均重3.1g,有的钱径24mm,平均重2g。②
再看彭信威先生曾提到的两种说法:其一,蜀五铢,四川出土,文字与犍为“直百五铢”相似,无内郭,有“穿上一横”,最大重3.7g。其二,是历来钱币学家所谓的“蜀五铢”,径小,最大重2.5g,有内郭,字小,笔画紧缩。③笔者从彭县、忠县、威远三处钱型分析,认为第一种说法正确。因蜀五铢在忠县三国岩墓中是与太平百钱同出,而太平百钱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④那么蜀五铢也应该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东汉晚期灵帝中平六年(189)至建安十九年(214),刘焉、刘璋父子先后任益州牧,割据四川,直至建安十九年(214)被刘备取代。刘焉、刘璋父子在成都二十余年,可以铸造相当数量的货币,那应该是蜀五铢,因东汉末年主要使用两汉五铢,直至建安十九年铸直百五铢,蜀五铢才停铸。据此,蜀五铢始铸行于中平六年(189),止于建安十九年,即公元189—214年间,铸地成都。
2.直百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大泉五十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钱型较大,钱体厚重,有内外郭,外郭呈圆弧状,广穿等。
直百五铢铸行的年代,史无明载。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后来又向巴蜀发展,他在攻打刘璋时,恐怕连军饷也发不出来,至建安十九年攻入成都,刘巴才建议铸直百钱,次年取得犍为,又在那里开炉大钱。⑤四川出土的直百、直百五铢钱主要有:(1)威远窖藏仅出土直百五铢435枚、蜀五铢400枚。⑥(2)忠县三国岩墓出土大泉五十9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蜀五铢532枚。⑦(3)彭县出土直百五铢2840枚,蜀五铢16枚。(4)1981年7月,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出土直百五铢、直百数量大,因锈蚀严重,无法计数。⑧(5)1985年11月,成都小南街出土汉兴钱11枚、直百钱3枚。⑨
从出土钱币分析,威远、忠县、彭县的直百五铢是与大泉五十、太平百钱、蜀五铢同出,无直百出土,而这些钱都是东汉末蜀地行用之钱;崇庆县、小南街出土的直百钱时,与之伴出的是直百五铢、汉兴钱,而无太平百钱、蜀五铢和大泉五十。因此可以认为,“直百五铢”铸行于“直百”钱之前,即三国前期。“直百”铸行于后,即三国后期。
感谢彭州文管所丁武明、周静、肖礼颖、廖继伟为本文提供“直百五铢”、“蜀五铢”钱币实物资料。
窖藏清理者:成都博物院 曾咏霞
彭州文管所 丁武明
周 静
肖礼颖
廖继伟
拓 片:代堂才 代福尧
执 笔:曾咏霞 丁武明
注释:
①⑦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张才俊:《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文物》1985年7期。
②⑥四川博物馆莫洪贵:《四川威远出土大量“直百五铢”钱》,《文物》1981年12期。
③⑤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三国时的钱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陈显双:《成都出土“太平百钱”铜母范》,《文物》1981年10期。
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陈显双:《四川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文物》1984年8期。
⑨曾咏霞:《成都小南街遗址出土的直书汉兴钱》,《中国钱币》2002年2期。
(责任编辑 于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984年冬,成都市郊彭县(今彭州),思文乡(今通济镇)梓柏村村民席启林在宅旁挖鱼塘时,发现一土坑钱币窖藏。钱币无盛器,用钱丝串系,锈蚀不严重。2003年10月,成都博物院会同彭州文管所作进一步清理,除锈后,清理出“蜀五铢”16枚、“直百五铢”2840枚。
二、钱币种类
1.“蜀五铢”
蜀五铢出土16枚,铸工精整,肉光滑而且薄,外郭宽阔,呈圆弧状,面有外廓无内郭,背有内外郭,但有的钱面有穿上一横笔画。无锈痕,呈暗红色。面文粗,并且深,书体小篆,钱文接郭离轮;五字狭窄,长短不一致,两交笔较弯曲,两竖笔内敛。铢字书写不统一,笔画刻划或深或浅;金字头有的呈箭簇形,有的呈三角形,下四点粗细不一,金旁狭短,多不清晰,朱字上下笔画多数近方折,少数近圆折笔,有的向右倾斜,压穿;朱比金长,特长者上下两端尖细,直抵外郭。其钱径23—26、穿8.6—10,外郭厚0.8—1.6,面、背外郭宽1.8—2.5mm,重2—3.2g(图1、图2)。
2.“直百五铢”,出土2841枚,根据面文又分犍为和四川铸钱,其中犍为铸489枚,四川铸2352枚。
(1)犍为铸直百五铢
出土489枚中,背“为”字10枚,光背271枚、有“背纹”193枚、花穿15枚。
犍为铸直百五铢的主要特征是,铸工精整,肉厚并且光滑,暗红色,有内外郭并且深,外郭阔,呈圆弧状,边缘平整,广穿,面文对读,“直百”隶书,“五铢”小篆,笔画均粗并且深,“五”字狭长,上、下两横笔似乎与内郭平行,两竖笔相交弯曲,并且内敛,金头大呈箭簇形,下四点粗且长,朱旁上笔近方折,下笔有的近方折,有的近圆折,上下笔相距近,并与中间短横笔画连体,不压穿,金与朱近等长,面文直百五铢四字清晰,背文“为”置于穿左,阳文,书体小篆,“为”字笔画粗且深,也有光背和背铸各种阴纹线型。
背“为”字,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1枚。减重钱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肉光滑,背为书体一式。钱径27.3、穿10,外郭厚2.5,面、背外郭宽3mm,重6.4g(图3)。
Ⅱ型:9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钱径变小,文字变浅,但仍粗。外郭变浅、变窄,钱径25.2—27、穿10.5—11.8,外郭厚1.5—1.7,面、背外郭宽0.5—2mm,重3.2—4.8g(图4、图5)。
犍为铸光背直百五铢,271枚,按重量分三型。
Ⅰ型:3枚。减重钱型。钱体厚重,肉光滑,内外郭深,外郭阔,广穿。钱径27—29、穿11,外郭厚3,面、背外郭宽2—3mm,重8—8.6g(图6)。
Ⅱ型:35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外郭变浅,文字变浅仍粗,广穿。钱径26.5—27.5、穿11,外郭厚1.1—1.7,面、背郭宽2—2.5mm,重4—5.6g(图7)。
Ⅲ型:233枚。减重钱型。钱体减薄,
外郭变浅,变细,呈斜坡状,文字变浅,广穿,其钱径25.3—27、穿11,外郭厚0.9—1.4,面、背郭宽1—2.4mm,重2.8—3g(图8)。
犍为背铸“阴纹”直百五铢钱,193枚,按重量分二型。
钱背阴纹穿四方都有。有“1”、“11”、“111”、“1111”、“一”、“二”、“/”、“\”、“+”、“”、等多种形式。钱体减薄,外郭呈斜坡状,浅,广穿。
Ⅰ型:96枚。减重钱型。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1.5—2,面、背宽2—2.4mm,重4—4.6g(图9)。
Ⅱ型:97枚。钱径24.3—27.3、穿11,外郭厚2—2.5,面、背郭宽1—2.5mm,重2.2—3.9g(图10)。
犍为铸花穿钱。
15枚,减重型,均光背,钱体减薄,外郭变浅、细,呈斜坡状,花穿。其钱径24.2—27、外郭厚1.5—2,面、背宽2—2.5mm,重2.3—4.1g。
(2)四川铸“直百五铢”,2352枚。
共有光背钱1605枚、背铸阴纹615枚、花穿132枚。其主要型制特征,五字狭长,但比犍为型略短,与上下内郭不近平行,交笔弯曲,内敛,金旁似犍为型,朱字上、下笔近圆折,并与中间一横笔不相连,朱与金等高,并与上下内郭近乎平行。其它特征如
犍为型。
光背直百五铢钱1605枚,按重量分四型。
Ⅰ型:1枚。标准型,钱体厚重。肉光,暗红色,广穿,内外郭深,外郭阔、高凸,呈圆弧状,边缘经打磨,光滑。钱径29、穿11,外郭厚3、面、背郭宽3mm,重9g(图11)。
Ⅱ型:15枚,减重型。钱体较厚重,内外郭较深,略变细,广穿。其钱径27—28、穿11,外郭厚2—2.5,面、背宽2—2.5mm,重8.8—6.6g。
Ⅲ型:24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略变细,广穿。钱径27—28、穿11,外郭厚1.5—2,面、背郭宽2—2.5mm,重4—6.1g(图12)。
Ⅳ型:1565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有的变细,广穿。钱径24—27、穿11,外郭厚0.6—1.4,内、外郭宽1—2.1mm,重1.6—3.9g(图13)。
背铸“阴纹”直百五铢,615枚,按重量分二型。
Ⅰ型:48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广穿。钱径26—27.5、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2—2.5mm,重4.2—6.2g(图14)。
背纹在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工”、“木”、“◇”、“鸟纹”等。
Ⅱ型:567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外郭呈斜坡状,广穿。钱径27—26、穿11,外郭厚1—1.3,面、背郭宽1—2mm,重2.2—3.9g(图15)。背纹于穿之上、下、左、右,有“1”、“11”、“111”、“1111”、“一”、“二”、“/”“”、“□”、“◇”、“+”、“”、“”、“”、“”等。
花穿直百五铢,
132枚,减重型。钱体减薄,内外郭变浅,变细,广穿。其钱径25—27、花穿,外郭厚1—1.2,面、背宽1—2.5mm,重2.2—4g(图16)。
三、结语
1.蜀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西汉郡国五铢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面无内郭,背有内外郭,有些面铸“穿上一横”,广穿,字文较潦草,朱字压穿。不同之处是蜀五铢钱型较小,钱径23—26mm,肉薄,重2—3.2g;外郭较阔,约2.5mm左右。
蜀五铢铸行年代,史无记载。四川出土量最大的有两处:一处1981年5月,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出土铜钱3000余枚,其中“半两”2枚、“大泉五十”9枚、“货泉”18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平五铢”3枚、两汉五铢2276枚、蜀五铢523枚。其中蜀五铢与太平百钱同出于M5,与两汉五铢同出于M13、M14;蜀五铢从钱文风格看似直百五铢钱,应是蜀汉早期货币,有的面与背铸阴纹。①另一外1978年1月,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公社钱币窖藏出土蜀五铢400枚,直百五铢435枚。其中蜀五铢的文字风格、质地似直百五铢,金比朱小。有的钱径约25mm,平均重3.1g,有的钱径24mm,平均重2g。②
再看彭信威先生曾提到的两种说法:其一,蜀五铢,四川出土,文字与犍为“直百五铢”相似,无内郭,有“穿上一横”,最大重3.7g。其二,是历来钱币学家所谓的“蜀五铢”,径小,最大重2.5g,有内郭,字小,笔画紧缩。③笔者从彭县、忠县、威远三处钱型分析,认为第一种说法正确。因蜀五铢在忠县三国岩墓中是与太平百钱同出,而太平百钱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④那么蜀五铢也应该铸行于东汉晚期的四川。东汉晚期灵帝中平六年(189)至建安十九年(214),刘焉、刘璋父子先后任益州牧,割据四川,直至建安十九年(214)被刘备取代。刘焉、刘璋父子在成都二十余年,可以铸造相当数量的货币,那应该是蜀五铢,因东汉末年主要使用两汉五铢,直至建安十九年铸直百五铢,蜀五铢才停铸。据此,蜀五铢始铸行于中平六年(189),止于建安十九年,即公元189—214年间,铸地成都。
2.直百五铢钱的探讨
其主形制继承了大泉五十的一些特征。如铸工精整,钱型较大,钱体厚重,有内外郭,外郭呈圆弧状,广穿等。
直百五铢铸行的年代,史无明载。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后来又向巴蜀发展,他在攻打刘璋时,恐怕连军饷也发不出来,至建安十九年攻入成都,刘巴才建议铸直百钱,次年取得犍为,又在那里开炉大钱。⑤四川出土的直百、直百五铢钱主要有:(1)威远窖藏仅出土直百五铢435枚、蜀五铢400枚。⑥(2)忠县三国岩墓出土大泉五十9枚、太平百钱10枚、直百五铢309枚、蜀五铢532枚。⑦(3)彭县出土直百五铢2840枚,蜀五铢16枚。(4)1981年7月,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出土直百五铢、直百数量大,因锈蚀严重,无法计数。⑧(5)1985年11月,成都小南街出土汉兴钱11枚、直百钱3枚。⑨
从出土钱币分析,威远、忠县、彭县的直百五铢是与大泉五十、太平百钱、蜀五铢同出,无直百出土,而这些钱都是东汉末蜀地行用之钱;崇庆县、小南街出土的直百钱时,与之伴出的是直百五铢、汉兴钱,而无太平百钱、蜀五铢和大泉五十。因此可以认为,“直百五铢”铸行于“直百”钱之前,即三国前期。“直百”铸行于后,即三国后期。
感谢彭州文管所丁武明、周静、肖礼颖、廖继伟为本文提供“直百五铢”、“蜀五铢”钱币实物资料。
窖藏清理者:成都博物院 曾咏霞
彭州文管所 丁武明
周 静
肖礼颖
廖继伟
拓 片:代堂才 代福尧
执 笔:曾咏霞 丁武明
注释:
①⑦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张才俊:《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岩墓》,《文物》1985年7期。
②⑥四川博物馆莫洪贵:《四川威远出土大量“直百五铢”钱》,《文物》1981年12期。
③⑤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三国时的钱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陈显双:《成都出土“太平百钱”铜母范》,《文物》1981年10期。
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陈显双:《四川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文物》1984年8期。
⑨曾咏霞:《成都小南街遗址出土的直书汉兴钱》,《中国钱币》2002年2期。
(责任编辑 于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