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山城像个大肚鲶鱼,尾巴很长,大约在1939年承受了日本飞机在成都没丢完的几颗炸弹,肚子便没有了,只剩下背脊、尾巴和几根须。“武大”便是在这迤逦十来里的地区安的家。
文、法两院在城中的文庙。正殿是图书馆,两厢是教室。最高一进的大厅是礼堂兼大教室,已经快到山顶了。从那儿有一条小道通向山顶的体育场。体育场设在山顶,可见是煞费苦心,无可奈何。理、工学院和工厂在城外。教师们的住地和学生宿舍则星星点点与断壁残垣交错散布在鲶鱼的背脊上、须上、尾巴上。
男生宿舍编了号,一、二、三……不知多少。女生宿舍却只有一个,号称“白宫”(以后学校东返,出于积习,就把东湖边上的女生宿舍称作“白宫”)。虽是非常时期,人之大欲仍存,男士们上“白宫”晋谒,称作“可儿”,不知是caee(拜访)还是court(求婚),或是caee在前court随之,或是兼而有之,毕其功于一役,待考。我们做新生时的迎新晚会上演的新编京剧《访友》,便是老大哥访问“白宫”老大姐的浪漫喜剧。
那时墙报自生自灭,出得不少,只是叫“壁报”,不叫墙报。最早用“墙报”命名的似是《诗墙报》,这词当时还透着新鲜。有名的墙报是《文谈》和《风雨谈》,天下国家,身边琐事,什么都谈。苏雪林老师(“五四”时期的绿漪女士,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五十载,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那时教着宋词。不知是这两“谈”的哪一个说她黄昏时常和她的先生“脚步合着脚步臂膀合着臂膀”漫步于城墙边上。
那时已从化学系毕业的方成(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还不时在母校墙报上发点漫画,其中之一叫“穿西服,着草鞋,风流不减当年”。“武大”当年的莘莘学子形象于此可见。那时方成发表漫画还没用现在响当当的笔名“方成”,而用“利巴尔”。“利巴尔”者“尾巴儿”也,是广东话,很谦逊的。他是广东中山人,在校名孙顺潮,中山人而姓孙,是否与孙中山沾亲,那得问他自己了。
最为大气磅礴的是张高峰的《新闻部队》,第一期刊出便引起“轰动效应”——篇幅大、气魄大,字也大,洋洋洒洒贴满了文庙东壁,还拐了个弯,激扬文字,纵论时局,观者如堵,久久不散。大家都知道张是已经毕业又回校就读的老大哥,正牌儿的报人。《大公报》曾用他的《豫灾实录》而发表社论《看重庆,念中原》,招致过停刊三日的“处分”。
……
有重大的往事,也有琐屑的往事。我要写的是琐屑那类:抗战末期的“武大”。
(原载于《武汉大学报》,有删改)
文、法两院在城中的文庙。正殿是图书馆,两厢是教室。最高一进的大厅是礼堂兼大教室,已经快到山顶了。从那儿有一条小道通向山顶的体育场。体育场设在山顶,可见是煞费苦心,无可奈何。理、工学院和工厂在城外。教师们的住地和学生宿舍则星星点点与断壁残垣交错散布在鲶鱼的背脊上、须上、尾巴上。
男生宿舍编了号,一、二、三……不知多少。女生宿舍却只有一个,号称“白宫”(以后学校东返,出于积习,就把东湖边上的女生宿舍称作“白宫”)。虽是非常时期,人之大欲仍存,男士们上“白宫”晋谒,称作“可儿”,不知是caee(拜访)还是court(求婚),或是caee在前court随之,或是兼而有之,毕其功于一役,待考。我们做新生时的迎新晚会上演的新编京剧《访友》,便是老大哥访问“白宫”老大姐的浪漫喜剧。
那时墙报自生自灭,出得不少,只是叫“壁报”,不叫墙报。最早用“墙报”命名的似是《诗墙报》,这词当时还透着新鲜。有名的墙报是《文谈》和《风雨谈》,天下国家,身边琐事,什么都谈。苏雪林老师(“五四”时期的绿漪女士,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五十载,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那时教着宋词。不知是这两“谈”的哪一个说她黄昏时常和她的先生“脚步合着脚步臂膀合着臂膀”漫步于城墙边上。
那时已从化学系毕业的方成(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还不时在母校墙报上发点漫画,其中之一叫“穿西服,着草鞋,风流不减当年”。“武大”当年的莘莘学子形象于此可见。那时方成发表漫画还没用现在响当当的笔名“方成”,而用“利巴尔”。“利巴尔”者“尾巴儿”也,是广东话,很谦逊的。他是广东中山人,在校名孙顺潮,中山人而姓孙,是否与孙中山沾亲,那得问他自己了。
最为大气磅礴的是张高峰的《新闻部队》,第一期刊出便引起“轰动效应”——篇幅大、气魄大,字也大,洋洋洒洒贴满了文庙东壁,还拐了个弯,激扬文字,纵论时局,观者如堵,久久不散。大家都知道张是已经毕业又回校就读的老大哥,正牌儿的报人。《大公报》曾用他的《豫灾实录》而发表社论《看重庆,念中原》,招致过停刊三日的“处分”。
……
有重大的往事,也有琐屑的往事。我要写的是琐屑那类:抗战末期的“武大”。
(原载于《武汉大学报》,有删改)